搜索
田畈人的头像

田畈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5/23
分享
《仙井传》连载

第二章 窝阔台胡骑扰宋 杜云华弃官归里

在唐朝中期,中国出了个名贯古今、誉满中外的大诗人。此人名曰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他本为西晋驸马镇南将军当阳侯杜元凯十三叶孙,唐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之孙,兖州司马奉天令杜闲长子。他祖籍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睿宗太极元年(712年)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一生坎坷,命运乖舛,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普称其为杜拾遗、杜工部。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被后人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写诗一千五百首,其《兵车行》、《丽人行》、《春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前出塞》、《后出塞》、《悲陈陶》及“三吏、三别”等皆为传世名作。他不仅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而且是世界文化名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才高八斗,妙笔生花,但并未得到当朝统治阶级的赏识,一生贫困潦倒,颠沛流离,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但他坦然面对生活,任茅屋被秋风所破,全身心扑在自己的诗歌王国里。他有一个信念,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其中甘苦得失只有自己心里知道就行。所以,他一生从无非分之念,循规蹈矩,甘守清贫。尽管他在作品里针砭时弊,抨击官吏,揭露社会黑暗,诉说人民疾苦,但却没有触动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故而并无惹是生非之嫌,在贫困中得到相对的安稳。

然而,近五百余年后,杜甫的一支后世子孙虽然也继承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品行,但却没能像先祖一样用笔墨书写春秋,而是舞刀弄枪,武装队伍,采取暴力手段去保家卫国,去反抗侵略与压迫。

且说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江西南康军(今庐山市南康镇,宋为军,元为路,明为府,辖建昌、星子、都昌三县)有一个名叫杜云华的读书人,他是杜甫十六代裔孙。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入蜀,于四川成都西郭之浣花溪建草堂定居,历四代,其曾孙杜昌华讳策者,为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丙午科进士,即离蜀出任江西南康军知府,由是江西有了杜姓,杜策即为江右(江西)杜氏始祖,此后又过了四百余年,到了南宋时期,杜策的后代繁衍到杜云华这一辈,为江右杜氏第十三代人。

杜云华,字元,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丙辰岁。其父杜邦本娶安义县简坊简氏,生玉华、安华、云华三子,其长兄玉华与二兄安华先后离家出仕,唯云华最小,父母疼爱有加。杜云华小时候非常聪明,且有大志。杜邦本有一次问他,你长大之后做什么?杜云华答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之为与不为之道也!杜邦本笑道:若可为,你又如何为之?云华答:从武若晋祖当阳侯元凯,从文效唐祖杜工部子美,文武兼备犹佳。

杜云华少时读书接受的都是儒家思想教育,忠孝节义传统思想在心里根深蒂固,因而他把“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奉为信条,觉得人生就在于做好“忠于君王、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三件事。父亲杜邦本也常常要他熟读和领会唐祖杜甫之《三吏三别》等名篇,引导他胸怀天下且心系黎民百姓。杜云华遂怀忧国忧民之心,而抱治国救民之志。

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庚午岁,二十四岁的杜云华科考及第中了进士,不久随才补受会昌(今赣州市会昌县)县丞。在任职期间,他忠于职守,励精图治,关心百姓疾苦,深受县人拥戴。杜云华本想尽心尽责在其位而谋其政,兢兢业业为国家效力,勤勤恳恳为老百姓办事,却想不到事与愿违,北方蒙古势力日渐强盛,在攻击华北、秦岭及淮河以北的金邦的同时,不断对南宋进行骚扰,南宋朝廷孱弱无能,畏敌如虎,以至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彻底击碎了他忠于职守、为官一任的美梦。

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春天,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成立大蒙古国,诸王和群臣为孛儿只斤·铁木真上尊号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立国后,势力益盛,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开始对外发动大规模征战。经二十余年与西夏的战争,屡创西夏军主力,迫西夏国王乞降。自此,天下形成宋、金、蒙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当铁木真欲集中全力攻金之时,他却于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临终时,他给儿子窝阔台和拖雷等留下遗嘱: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联宋灭金。

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蒙古帝国成吉思汗三子孛儿只斤·窝阔台即位,称窝阔台汗。1230年秋,窝阔台与拖雷率军渡过大漠南进,兵入山西,渡过黄河,与陕西蒙古军会合,直取风翔(今陕西风翔县)。

绍定四年(1231年)夏,窝阔台回居庸关以北的官山(今内蒙古单资北灰腾梁)大会诸侯王,商议攻金之策。他采纳拖雷的意见,分兵三道出征伐金:窝阔台自统中军渡河向洛阳进发;斡赤斤以左军由济南进兵;拖雷总右军,由宝鸡南下,通过宋境沿汉水达唐、邓,以成包抄之势。次年正月,三军会师于汴京(今开封市)。是年秋,窝阔台亲统兵马围攻河中府城(今山西永济西),仅两个月即将城攻破。接着蒙古军由白坡渡河,进屯郑州;金卫州节度使弃城逃到汴京,黄河防线被冲毁。拖雷攻破大散关攻入汉中,从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市)东下,取房州、均州,渡过汉水,进入邓州。绍定五年(1232年)春,拖雷精骑与完颜合达军在钧州(今河南禹县)西北的三峰山大会战。金军三十五万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由此蒙古军攻下钧州,俘杀女真大将完颜合达。金潼关守将献关投降,河南十余州均被蒙古军攻陷。窝阔台与拖雷在钧州会师。三月,窝阔台命大将速不台进围汴京,自己与拖雷北返。

绍定六年(1233年)二月,窝阔台遣皇子贵由,宗王按赤带(合赤温子)、国王塔思(木华黎孙)统左翼军讨伐东夏蒲鲜万奴。九月,蒙古军攻占东夏都城南京(今吉林延吉市东城子山),万奴被缚。蒙古军占领辽东后二年,置南京、开元二万户府镇戍和管辖这个地区。

北方蒙元大军纵横天下,不可一世,而南宋朝廷不思图强,还在纸醉金迷,国力衰败,只求偏安,以至为官者在其位难谋其政。杜云华由此对朝廷完全失去信心,觉得这样下去必然要做亡国奴,与其身居官职浑浑噩噩,倒不如离职做自己的事,于是,他决定弃官回家。

1233年冬月,杜云华携妻儿离开会昌县,回到老家南康,但他却没有在南康定居,而是急匆匆迁居到了一水之隔的都昌。

明神宗万历年(1604年)甲辰《杜氏宗谱》杜希禹在《序》中对杜云华迁徙都昌一事这样叙述:何奈宋末兵燹蜂起,疆场多垒,土庶裹襄,越都以居。惟我先公云华偕其子姓,率其仆,御跋涉艰险,至我古镇鄡阳。慨然抚其属,而谓之曰:“阳旺地也,杜氏居此必旺,谋之镇中之中,不可谋之镇之南,北不可旋,而去镇西治四十一都约三十余里地,名草垅头,前带斯干(干:通“涧”,即山间流水),后阴苏山,左北庙(湖),而右洋澜。”又卜之神人,具曰佳臧。遂筑室以宁。

杜希禹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南宋末期,战火纷飞,到处都是两军对垒的战场,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以至于流离失所,许多人无奈离开故土背井离乡。在这种情况下,先祖杜云华带领全家及仆人来到古镇鄡阳(都昌古称鄡阳),他对全家人说,都昌乃为阳旺之地,我们杜氏在这里居住必然兴旺发达。但具体选择在哪里定居好呢?杜云华说,经我仔细考虑,都昌的南面与北面都不太适宜,唯有县治(即县城)西面三十多里的四十一都(左蠡)有个地方叫草垅头,前面有淙淙流水,背后靠着苏山,左边有北庙湖(今新妙湖,鄱阳湖内湖),右边是一望无际的鄱阳湖,地理环境非常很好。后来又通过卜卦,求神人指点,请风水先生实地察看,都说这是个好地方,于是杜云华就选择在左蠡草垅头建庄定居。

南康与都昌隔湖相望,水路不过数里。杜云华回南康不久,便乘船至都昌境内,察看地理、风水情况,在都昌境内转了个圈,偏偏看中了四十一都(左里镇)一块叫草垅头的地方,这里在一个大垅畈的中心地带,地势平坦,北面是峰峦叠起的绵绵苏山,山中泉水汇入一条长长的港湾,名曰白尾港,白尾港九曲婉转,自西北向东南清清流淌,汇入鄱阳湖,果真是山清水秀,风景独好。这里还是一个交通要道,南来北往、东去西归的行人络绎不绝。杜云华立即在此地大兴土木,构建了大小不等十栋房子,房子建好后就在草垅头新庄定居下来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都昌有了杜姓人,杜云华即为都昌杜姓的始祖。

杜云华从南康搬迁到都昌定居,这件事颇为令人费解,当时南康军属于州府,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市,而都昌是南康军下辖的一个县,杜云华为何离开州府南康而迁居都昌,而且是一个远离县城的偏僻之所,其实他弃官归里与迁居左蠡的行为都为的是同一个目的。或许杜云华对草垅头的风水和风景情有独钟,以为居此阳旺之地必然人丁兴旺,事业发达,家道昌盛,但从杜云华定居以后的种种活动来看,他真正的意图并非求自己一家之福,而是为天下计,另有大图。面对北方蒙元日益强盛,其狼子野心在于吞并大宋,而南宋朝廷懦弱无能,以至国力逐渐衰败,奸佞当道,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杜云华为此感到痛心疾首。他心里十分明白,蒙古大军马踏江南是迟早的事,因而他心里无时不刻都在思谋保宋抗元、救国救民之良策。若要抗元保家,就必须要唤起民众,建立一支强大的地方武装力量,方可与蒙古军抗争。都昌左蠡地处鄱阳湖之滨,三面环水,北靠连绵苏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杜云华通过仔细考察,觉得这里是个藏龙卧虎之所,这才选择在左蠡草垅头定居,以图大事。这正是,浣花茅屋传史诗,左蠡新庄续新篇。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