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宵节后,在南康城的东门口,出现了两个颇不寻常的人,一位五十多岁秀才模样,身穿宋代文人流行的宽袖直领对襟上衣,头裹逍遥巾,虽然衣帽陈旧,但眉宇之间透出一股英雄之气。随身跟着他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英俊小伙子。他们进城东门后,在城墙边摆了一个卖字地摊,仅一桌一椅、一笔一砚而已。
秀才先挥笔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身后的城墙上,进出城门的行人赫然看到这幅颜体字对联是:“诗传杜工部,字效颜真卿。”
过路行人看了颇为惊奇,什么人这么大的口气,立即聚拢观看。
面对围观的人群,秀才高声开言道:“在下乃一介布衣,虽说不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也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奈命运乖舛生逢乱世,生活艰难,只落得个春衣当酒,街头卖字。”
有人问:“秀才这字刚劲有力,果然有风格,但不知这字怎么卖?”
秀才说:“古语云,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眼拙是俗物,识货为知音。知我者,分文不取;不知我者,千金不卖。”
有人问道:“如你这般说,怎样才是识货,如何方为知音?”
秀才说:“能解诗意者为识货,与我志同者是知音。”说完,即铺好纸张,蘸墨挥毫,行云流水般写就一贴。他写的是: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桀纣时,不忿便永诀。
这时,人群中一位学究模样的人开言道:“先生的颜体字确有颜真卿的风格,方正茂密,气势雄浑,但你写的这诗却有问题。”
秀才笑道:“老先生,你倒说说这诗哪儿出了问题?”
那学究道:“你写的这字帖应是唐朝诗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原诗最后两句分明是‘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你怎么写成‘生逢桀纣时,不忿便永诀。’了?”
“哈哈……妙哉,妙哉!”秀才正欲回话,不料从人群走出一位中年汉子哈哈大笑,大声道:“我觉得诗句这样一改恰到好处,大家想想,在尧舜之时,宇内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老百姓安居乐业,可是,当今之天下,狼烟四起,兵戈不息,民不聊生,国不成国,这是尧舜君临天下的气象吗?我看比之桀纣过之而犹不及。”
学究低声道:“先生如此说话,就不怕官府听到,惹祸上身吗!”
那汉子厉声道:“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学究叹道:“生逢乱世,如之奈何,只能得过且过啊!”
汉子道:“你这腐儒,岂不闻英雄造时势,乱世出英雄吗!”
秀才连声叫好:“说得好,这位英雄果然有胆量、有见识,真可谓铮铮铁骨,豪气冲天,若不嫌字迹粗糙,这副帖子就送给你了。”
汉子道:“承蒙错爱,我这就收下这幅珍贵的墨宝。”
秀才将字帖折叠交给那汉子,接上又写了一副帖子: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写罢,秀才问:“这是前人所作一首七言绝句,不知哪位知道此诗的作者和诗名,又可以解得诗意,即可将此帖子拿走。”
人群里走出一位妙龄女子,说道:“小女子晓得。”
秀才十分惊奇:“你果然晓得,且说来我听。”
女子道:“此诗为唐朝陆龟蒙所作,是他《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中的《白莲》,诗人在诗中借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白莲凌波独立,不求人知,俨然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
秀才鼓掌叫好:“姑娘不仅知道此诗的出处,且对诗意解释的如此细致透彻,实在难得,真乃少见的奇女子也!”
女子继续说:“莲花在道教象征着修行者,于五浊恶世而不染卓,历练成就;有《太乙救苦护身妙经》一文中说:救苦天尊步摄莲花,法身变化无数,忽而女子,忽而童子,忽而风师雨师,忽而禅师丈人!莲花果然是超凡脱俗的翩翩君子。小女听说都邑白莲会教主名杜可用蔑视权贵,淡泊功名,扶贫济困,义薄云天,可谓白莲性格也。”
秀才道:“姑娘引经据典,将莲花与道教修行联系起来,进而引申说到白莲教会,不可思议。我想杜可用若知姑娘这般夸赞,不知如何高兴,既然你解得诗意,这字帖自然就送与你了。”
女子宛然一笑:“小女子恭敬不如从命,那就愧领了。”
秀才对众人道:“我这里还有一首诗,出自无名氏,说是诗实则是一个谜语,需要猜一猜方可解得诗意,可有人理会得了?”其诗云:
古月消逝今月现,二儿落水在眼前。
残云一抹随风去,暴雨过后艳阳天。
众人看后,面面相观,皆不解其意,无人能够答对。唯有那中年汉子与妙龄女子对视了一眼,诡秘一笑,随即离去。
秀才道:“大家不说,我也不强求,世道虽险恶,天道却永恒,日落又日出,月亏又月圆,至于诗意又何必明言呢?我倒不如将此诗留在此城楼墙壁上,供大家细品,若有知诗意者,或为知音。”
秀才说完,转身挥笔将诗写于城墙上,随后二人起身离去。
你道这二人是谁,却是都邑白莲义军首领杜可用与小弟杜万全。二人来到一家名曰“聚贤楼”的馆驿,进客房后,杜万全道:“三哥,刚才那中年汉子与那年轻女子甚是蹊跷,似乎知道我们的来路。”
杜可用道:“我察其言行,或许就是我们要找的知音。”
二人正说着话,却听见有人敲门,杜万全开门后,有一男一女走进门来,正是刚才城墙得到赠字帖的中年汉子和小女子。那小女子进来后随手将门带上,正色道:“你二人好大胆子,竟敢大白天众目睽睽之下在城墙上题反元诗,难道你们欲与大元朝作对,想要造反不成?”
杜可用道:“红口白牙,可不能随便说话,我何曾题反诗?”
女子道:“你当南康城里无人,你写的分明是一首藏头诗,第一句的古月为胡字,古月消逝今月现,是说胡人统治就要灭亡,将被一轮新月所取代;第二句二儿为元字,二儿落水在眼前,是说蒙元死期将至。胡元二字与下面两句头一字连起来,即为‘胡元残暴’四字。整体诗意是说元朝统治如一抹残云被风吹散,一场战争暴雨之后,将是雨过天晴的艳阳天。这对于元朝政权来说不是反诗又是什么?”
杜可用道:“你猜测我题了反元诗,难不成你们要去报官?”
那汉子道:“我们为啥要报官,我们也是前宋子民啊!”
杜可用道:“那你们此来究竟何意,能否通报大名,认识一下?”
汉子道:“我叫白展飞,这是小女白莲花。我本是四川人氏,宋理宗宝祐六年蒙哥攻打四川时,两个元兵到我家抢掠,父母拼命保护财产被元兵所杀,其时我才二十出头,血气方刚,夺过元兵手中的马刀,手刃两个元兵后仓皇出走。为躲避战乱一路辗转来到江西南康,有一对中年夫妇膝下只有一女,便让我入赘为女婿。其时宋蒙战事紧张,我被南宋南康军征募当兵,后来提升为守城门的总兵。元军夺取南康后,军队被元军收编,因我不愿为元朝卖力,在元军进城之前就开溜回家了。”
白莲花说:“元军进犯中原,马踏江南,杀人无数,宋朝百姓与蒙元有不共戴天之仇,凡有血气的前朝子民岂肯臣服元邦。”
白展飞道:“今天我们父女俩见你们在城下摆摊卖字甚是蹊跷,心里就觉得你们有些来头,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这所谓的秀才便是都邑白莲会的会首杜可用,这位年轻人就是你的小弟杜万全。”
杜可用问:“你何以猜得我便是杜可用,有何依据?”
白展飞道:“左蠡仙井畈十三太保名贯江右,你第一幅字帖‘杜陵有布衣’是自我介绍姓杜,是杜甫的后人;第二幅字帖借咏赞白莲诗宣传白莲教义。再就是杜可用的颜体字也是尽人皆知的。”
杜可用道:“不错,我便是杜可用,未知白老弟有何打算?”
白展飞单膝跪地:“你那首藏头诗已经告诉我你要起兵反元,白某有此心久矣,只是身单力薄,孤掌难鸣,今日得见尊颜,实乃三生有幸,如蒙不弃,我愿加入白莲会,投身可用公麾下。”
杜可用大喜,急忙扶起白展飞,以手加额道:“天教我今日与白义士父女相见,有你鼎力相助,到时候白莲义军攻取南康易如反掌。”
白展飞道:“若到义军攻城的那一天,白某但凭可用公差遣。”
杜可用问:“你们父女明日是否有空与我一同过湖到左蠡,白莲会的兄弟一定高兴地不得了,到时候大家好好叙叙。”
白展飞道:“我得把家里的事安顿一下,还有一件要紧的事,如今守城门的有几个是原来宋军中的兄弟,曾经是我的部下,我把他们叫到一块喝几盅酒,叙叙旧,再探探口风,过些天再去左蠡。”
杜可用道:“你是想说服他们一起反元,等我们攻城时做内应。”
白展飞道:“正有此意,白某既然投身白莲会,就当尽力而为。”
杜可用道:“好,不过你一定要小心谨慎,人心难测啊!”
白展飞道:“可用公放心,白某不是糊涂人,自会把握。”这正是,墙头题诗谁解意,高山流水有知音。欲知后事,续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