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田畈人的头像

田畈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7/11
分享
《仙井传》连载

第三十八章 仙井畈史弼品茶 西山寺智明升天

再说史弼与韩礼领军自苏山向左蠡行进,不多时到了徐港村,乃是十里陶家冲的入口处,韩礼赶紧提醒史弼道:“参政大人,我们从此处进去便是陶家冲,两山夹一路,长十余里,当谨慎小心,上次我与何信在此险些中了埋伏,待末将先行开路,以防贼军设下埋伏。”

史弼大笑道:“韩将军尽管放心,贼魁杜可用已被我所擒,天下太平无事了,俗话说,蛇无头不走,鸟无翅难飞,失去了主心骨,其散兵游勇不足为虑,岂不闻树倒猢狲散,倾巢之下无完卵吗。”

韩礼道:“只是那智明和尚十分诡诈莫测,我们小心提防才好。”

史弼道:“南康、都昌都在我掌握之中,贼人已无容身之地,他们正在忙于考虑自己的归宿,哪里还有心思与我抗争。”

果如史弼所言,元军自北向南穿过陶家冲十余里,并未遭遇一兵一卒阻拦,别说伏兵,就连过路的行人都没有。

史弼领军畅通无阻走出陶家冲,却见副将何信领着人马已经在陶家冲口等候,见了史弼连忙施礼:“末将在此迎候参政大人。”

史弼问道:“何将军,这里的情况如何?”

何信答道:“末将觉得十分蹊跷,数日来,那智明和尚都在我军眼前晃来晃去,玩鬼把戏,就是昨日还与我打过照面,今天从早到现在竟不见叛军踪影,就像突然从人间消失了一样,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史弼道:“智明智明,亦智亦明,这和尚倒也知趣,他已知其叛乱败局无可挽回,大势已去,不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事,此外他是个僧人,毕竟心存戒律,不想看到杀戮与流血,为了不让更多的人为此付出生命,只能只能提前收场,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已将自己所带的队伍遣散,让众人回家安居乐业,而他此时正在西山寺打坐念佛,面壁思过。”

韩礼与何信将信将疑:“竟然如此,实在难以置信。”

史弼笑道:“这样吧,我们先到仙井畈走一遭,去看看那口天赐神惠的仙井,虽然那里没有主人,我们可以自己烧茶,自斟自饮,我想别有一番风味,品完仙井茶我们再上西山,去拜访那位智明国师。”

韩礼、何信道:“参政大人有此雅兴,我们理当伺陪。”

几个人走进仙井畈,但见庄前一个足可容纳千余人的大操场,左右各立一根约五丈高的旗杆,房屋十栋,前两排三栋,后排四栋。前排中央为主厅,颇为气派,中堂挂有三幅先人画像,上右一副写明:“先祖唐检校工部员外郎甫公讳子美之像”,上左一副写明:“先祖唐江右南康知府策公讳昌华之像”,下面一副写明:“先父讳元字云华之像”。看着画像,史弼十分感慨地说:“诗圣杜甫文章盖世,子孙为何舞刀弄枪啊!”

在庄子右侧的桑林里,他们找到了那口仙井,史弼仔细观察,见是麻石井台,青石井盖,却也普通。掀开井盖,井水清澈如镜,就连自己的脸上的胡须、皱纹都被映照得一清二楚。他双手捧水喝了一口,对韩礼与何信说:“果然有些甜味。”当即吩咐随身兵士从屋里找来一只瓦壶,装满井水提到后面厨房把水烧开。一会儿水烧好了,兵士在中堂香几上找到茶具与茶叶,泡好三盏茶,史弼便与韩礼、何信坐下细细品味。

史弼一边品茶一边问:“你二位可知这口井的来历?”

二人道:“只听说有这样一口井,却不知其来历。”

史弼道:“刚才大厅中堂下面的画像就是杜可用之父杜云华,他曾任南宋会昌县丞,后辞官回家,适逢大旱之年,乡民食不果腹,杜云华则赈粥济民,后十余年施茶为事,深得民心,一日得仙人相助,就地插剑则清泉四溢,这就是所谓的天赐仙井,邑内乡人视其为天人。后来杜云华组建白莲会,则四方乡民趋之若鹜。至元十五年,其长子杜万一鼓动当地民众保宋抗元,登高一呼即聚众数万,被江西行省贾参政剿杀。杜可用为杜云华三子,继父兄之遗志,揭竿起义,反叛我大元,亦是一呼百应。”

韩礼、何信听得入迷,则问道:“原来如此,简直和神话一般,不想杜氏父子倒是有些能耐,参政大人如何知道的这般详细?”

史弼道:“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在领旨剿寇后,即对杜可用的家底作了认真的考究,故而知之。今日我带二位来看仙井,并非为了喝一口井水,我给二位讲述关于杜氏父子的传奇故事,自然也并非为他们涂脂抹粉,而是说明一个道理,得人心者得天下,杜氏父子为何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就是因为他们善于邀买人心。尔等与史弼同朝为官,一定要体恤民情,多行善事,做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韩礼、何信二人连声道:“大人教诲,我等铭记在心。”

韩礼趁机道:“我在南康与杜可用交手之时,他曾求我向参政大人转告一句话,说他自己死罪难免,但请求赦免所有贼众。”

史弼道:“如此说来,此人倒是心怀仁慈,叛军首领共有十余人,谭天麟、杜万国、白展飞等已被斩杀,杜可用与曹天奇被擒获,除了将此二人正法之外,其余参与叛乱者一律赦免。”

韩礼道:“杜可用知道你答应了他的请求,也就死而无憾了。”

史弼道:“我并非是答应他的请求,而是为大元江山社稷着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今赦免数万贼众的滔天罪行,乃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大元朝廷与皇帝陛下的恩典,如此则民心安定,民心安定则天下太平。”

何信道:“参政大人果真是大智大勇、大仁大德者也。”

史弼道:“或曰,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时间不早了,我们该上西山,别让那位智明和尚久等了。”

史弼让大军列于山下,与韩礼、何信领百余人登山,不一会到了西山寺门首,眼前的情景令史弼颇为吃惊,只见寺庙前架一木楼,木楼周围堆积柴薪,一个和尚端坐木楼之上,闭目诵经。当史弼等人走近,和尚合掌言道:“昨夜佛祖告诉我,今天有尊贵的客人造访,乃是江淮中书行省参知政事史弼史大人,老衲在此等候多时了。”

史弼道:“如此说来,你就是万乘朝的智明国师了。”

智明道:“阿弥陀佛,施主是聪明人,何故说糊涂话,你明知万乘朝已经没了,又何来万乘朝国师,你眼前只是一个和尚。”

史弼道:“此时此刻,智明和尚对史某可有话讲?”

智明道:“史大人,智明乃出家之人,本不该参加人世间纷争,只因北方胡元无端入侵中原,马踏江南,由此战火连绵,兵戈不息,大江南北饿殍遍野,尸积如山,于是佛祖对我说,徒儿,众生蒙难,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故而跟随杜天王一同举事,岂知忽必烈慧眼识人,启用你史大人为南征大将,在你刚刚领兵南下之时,我就预测到战局的结果。”

史弼道:“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劝杜可用早早投降?”

智明道:“我为何要劝他投降,杜可用乃仁德君子,其为天下众生而行正义之事,举正义之师,虽死无憾,虽败犹荣。”

史弼笑道:“你这和尚倒是铁嘴铜牙,史某且不与你理论是非,今日有一事与你相商,我欲免你一死,你以为如何?”

智明道:“当死则死,当生则生,人之生死,天数已定。”

史弼道:“只要你痛改前非,休生狂想,一心从善,史弼可奏请皇上赦免于你的死罪,若是得到朝廷赦免,你当为不死者,你还可以继续在西山寺做你的方丈,只不过从此要面壁思过,休生狂想。”

智明道:“谢谢史大人好意,只是智明自有打算,自有去处。”

史弼惊问:“智明和尚意欲何为,要去何处?”

智明道:“大数已到,佛祖唤我去,我焉能不去。”

史弼对韩礼、何信道:“这和尚想自焚,快去把他救下来。”

智明道:“史大人千万别叫人过来,四周柴薪之中有硫磺焰硝,一碰就起火,别让你手下人枉送性命。我该说的都说完了,麻烦你带领兵士远离木楼,天国在召唤,我的时辰已经到了,该去了。”

智明说完,拿起事先准备好的纸笔写了一篇颂子,随手抛下,正好飘落在史弼面前,史弼伸手接住观看,颂曰:

西山寺中出家,一生身穿袈裟。

岂料忽生战乱,胡骑践踏中华。

咦!手提禅杖扶正义,今日方知是虚化。

智明打响手中的火镰,点燃了火种,随手抛落,顷刻间木楼四周的柴薪噼噼啪啪燃烧起来,火光之中,传出智明浑厚激昂的声音:

天也空来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唯有因果随身带,且借烈焰上苍穹。

俄而,烈焰升空,智明在熊熊大火中时隐时现,直至消失,化作一缕烟云,随风飘上天空。观者无不动容,惊叹不已。

终于,火势渐弱,木楼砰然倒塌,未燃尽的木料依然冒着青烟。

史弼看了偈语之后,嗟叹不已。众元兵与僧人都焚香拜礼。西山寺僧值智慧手执火把,直来木楼前,道几句法语。云:

智明智明,且智且明。

起身自佛庙,不图浮世名。

忽地随风归去,果然升腾天庭。

咄!解使满空飘紫烟,脱离尘世作神灵。

智慧和尚道完法语,吩咐众僧收取智明的骨殖,装入一个龛子(僧棺)里面,且放置于方丈室,然后诵经忏悔。

史弼面向众僧,严厉训斥道:“西山寺方丈智明犯上作乱,追随杜可用背叛朝廷,作乱南康,尔等岂能不知,为何不予阻止或报官,本欲将你们治罪,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佛祖有大善之心,我且宽大为怀,饶恕你们这一次,今智明僧自知罪孽深重,自焚赎罪,坐化升天,再图来世善缘,尔等亦当面壁思过,修心养性,不可妄生杂念。”

众僧合掌道:“谨遵史大人教诲,我等不敢造次。”

离别西山寺,已是夜幕降临,史弼令全军且在左蠡扎营安歇。

这正是: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和尚飘然去,魂灵且安息。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