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壬午(十一日)清晨,史弼领军自都昌回到南康,平息了一场殊死的战争,整个南康路显得格外平静。史弼来到南康府衙前,看到依然在大风中飘扬的“万乘·国”与“天王·杜”的旗帜,即大步上前,挥刀将旗杆砍到,令手下将旗帜收起来,他要将其作为战利品带回大都。又令人取下府衙大门上方“光明殿”牌匾砸碎焚烧。然后,他安排地方官接管南康路及都昌县政务,再处理一些其他善后事宜。
其时,蒋仁问道:“参政大人,叛军已经剿灭,不知这大批俘虏的贼众如何处置,或杀或关;此外还有不少贼众四处逃散,是否督促地方官进行缉拿,斩草除根,以免后患。”
史弼道:“所有被俘的贼众既不杀也不关,立即释放,路远的发些路费让其回家,对逃散的贼众不予追究,允许他们返乡务农。”
蒋仁提醒道:“朝廷对反叛者处理甚严,如此处置是否欠妥,末将建议奏请皇上,再做处理,避免犯欺君之罪。”
史弼道:“为将者当果断处事,雷厉风行,最忌患得患失,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班师回朝后我自当奏明皇上。”
史弼不听蒋仁劝告,发出官方文告安民。其告示云:
至元十七年初,南康杜可用、谭天麟、曹天奇等图谋不轨,秘密串联反叛大元朝廷,蛊惑人心,聚众叛乱。于三月乙丑(二十四日)夜袭南康路并都昌县城。继而,杜可用自封“天王”,伪立“万乘”国,称是年为万乘元年。又于四月壬申(一日)分兵两路,一路攻打建昌,一路取德化转攻江州。癸酉(二日),史弼奉旨南下平叛剿贼,三路进兵,数日间诛杀杜万国、谭天麟、白展飞等贼,又于辛巳(十日)在都昌苏山将贼首杜可用及曹天奇擒获,贼众大部分弃械投降,少数作鸟兽散。至此叛乱平息,太平重归。为稳定民心,特作告谕如下:
除贼首杜可用、曹天奇外,所有参与叛乱者全部赦免,在交战中被俘者即行释放,凡逃亡投案自首者,不究其罪,可回家就业。望尔等从此吸取教训,莫听谗言,勿生歹念,安居乐业。
江淮中书行省参知政事史弼·至元十七年四月壬午日·特谕
告谕毕,史弼令将所有被俘者集中训诫一番,然后任其回家。那些逃亡各处的起义军兵士听说元官府出了赦免告示,并见到所有被俘者都被释放回家,也就没有疑虑了,数日内亦纷纷回乡。
把南康的事情处理好了之后,史弼即刻前往江州,令从大牢里提出杜可用与曹天奇,押解到府衙大厅。史弼走到二人面前说道:“二位,史弼即日便要入朝复命,临行之前想听听你们有什么话要说。”
杜可用道:“自古以来,胜者英雄败者贼,你是胜利者,自然是春风得意趾高气扬,我是失败者,只能伏法受刑,无话可说。”
曹天奇道:“成败在天意,是非在人心,秦始皇残暴无德,故陈王揭竿而起,民心不可辱,千秋功罪只能让后人评说。”
史弼道:“孟子云,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你们看南宋那些个皇帝,有哪个比得上当今世祖皇帝仁德神武,你们二位皆为读书之人,当知天命不可违,为何要逆天而行,自寻死路!”
杜可用道:“你既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胡人可以夺赵氏天下,可用为何不可从胡人手里把天下夺回来,回归汉人。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史弼道:“今日你们死期已至,我也无需与你们争辩这些道理,我只想告诉你们,我很喜欢你先祖杜甫的诗,依照大元律条,反叛者当受凌迟或车裂之刑,看在你有这么一位诗圣先祖的份上,我且做回好人,判你们斩立决,免受死前痛苦,也相对有个囫囵尸首。”说完,史弼喝令武士将二人绑赴刑场正法,由江州知府监斩。
到了午时,杜可用、曹天奇因反叛罪在江州刑场受刑,负责监斩的是江州知府,他问杜可用临行前有什么最后要求。杜可用说:“既然到了死期对人世间也就没有什么牵挂,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别让我跪着受死,如果能让我挺直腰杆站着受刑,我就感激不尽。”
知府又问曹天奇有何要求,曹天奇道:“我也只有一个要求,我是喝鄱阳湖水长大的,行刑时让我面向鄱阳湖就好了。”
江州知府没有多考虑,心想你二人反正是个死,就答应了。其实这二人“站着面向鄱阳湖”的要求是有文章的,鄱阳湖在江州的南面,这就隐含着面南背北的意思,皇帝登基称面南背北,此外元朝大都在北方,背着北方受刑表示死了也要与蒙元背道而驰,永不臣服。
江州知府哪里会想到那么多,见午时三刻已到,扔下签令牌,喝令刽子手行刑,两个刽子手立即挥起鬼头刀,刀下头落,二人身首分离。知府传令将二人首级悬挂城门,示众三天,以儆效尤。
关于杜可用被擒和处决的史实,《元史》与《新元史》都有记载:
《元史卷十一·本纪第十一》载:至元十七年夏四月癸酉,南康杜可用叛,命史弼讨擒之。壬午,史弼入朝。
《新元史卷十·本纪第十》载:至元十七年夏四月癸酉,南康贼杜可用伪称万乘元年,伏诛。
自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杜云华弃官徙居都邑左蠡,又于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组建都邑白莲会,逐步发展抗元力量,至宋昺帝祥兴元年(1278年)杜万一发起武装抗元,及至至元十七年杜可用建立万乘朝公然叫板忽必烈政权,前后四十七年,赣北鄱阳湖地区农民的抗元烽火一直在熊熊燃烧,可叹杜云华处心积虑几十年的心血付之东流,杜万一举兵抗元的勃勃雄心如昙花一现,杜可用立国称王的鸿鹄之志化为泡影,真个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田畈人写诗为杜可用叹之曰:
文韬武略堪可用,父兄遗志记心中。
保家抗元为黎庶,立国称王百姓拥。
调兵遣将能运筹,以弱击强真英雄。
兵败被擒空遗恨,一缕英魂化春风。
又一首叹曹天奇曰:
饱读诗书文才济。满腹经纶足称奇。
义结杜氏诸兄弟,拥立贤能举大旗。
困守孤城苦无计,便插双翼也难飞。
纵有魏武阿瞒才,生不逢时枉自悲。
在江州短短的时间里,史弼向江州府衙问政,张贴文告征求老百姓对官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他有错必纠,逐一处理,不留尾巴。他接到老百姓的一个禀帖,反映宣课司(掌管征收商贾、侩屠、杂市捐税及买卖田宅税契的部门,相当于现在的税务局)对大米征税明目太多,有很多不合理的成分,明显是苛刻老百姓,农商均不堪重负,史弼立即责令江州官员进行改正,免除其苛捐杂税,民心大悦。
是日午时三刻斩罢杜可用与曹天奇之后,史弼即刻班师回朝,他与副将蒋仁、沈智、韩礼、何信领大军凯旋,令军队奏得胜令、唱凯旋歌一路北上。四月癸未(十二日)抵达扬州,蒋仁、沈智、韩礼、何信四人各归原位,等候朝廷封赏,杨毅战死,史弼亦安抚其家属。
四月甲申(十三日),史弼一人去大都复命。
四月乙酉(十四日),元世祖忽必烈在大都金銮殿早朝,司殿太监高声唱喏:“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金銮殿外通传太监高喊:“江淮中书行省参知政事史弼觐见!”
忽必烈非常高兴,赶紧说:“史爱卿来了,快宣!”
司殿太监高喊:“宣江淮中书行省参知政事史弼上殿!”
史弼听到宣召,立即整衣上朝,躬身走进大殿,伏地口称:“臣史弼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忽必烈道:“爱卿平身,赶紧跟朕说说剿寇经过。”
史弼起身奏道:“臣奉旨南下平叛,与副将蒋仁、沈智、韩礼、杨毅及何信领五万大军,分三路进兵,赖皇帝天威,数日平定。先后斩杀贼将谭天麟、杜万国、杜万全、李大柱、刘二亮、张三东、白展飞,其国师智明僧畏罪自焚。但在江州之战中,我军副将杨毅不幸阵亡。辛巳日擒获贼首杜可用及丞相曹天奇,当即押解至江州,壬午日将二贼正法。同日我大军班师凯旋,今入朝面圣,奏报战况。”
忽必烈龙颜大悦:“爱卿此次出征,身先士卒,大智大勇,数日间就平定叛乱,为朕分忧,功在社稷,朕万分欣慰。”
史弼道:“史弼不才,安敢独占功劳,此次剿贼凯旋,全赖皇上仁德英武,治国有方,威仪天下,又兼将士个个英勇,人人舍命。”
忽必烈道:“爱卿休要自谦,你的功劳当属第一。”
史弼突然跪下:“陛下,臣不敢居功,臣有罪。”
忽必烈道:“爱卿,剿贼平叛,功勋卓著,何言有罪?”
史弼呈上在南康所发文告,奏曰:“臣此番剿寇,只诛杀贼首杜可用及谭天麟、曹天奇等主要首领十余人,其余贼众被臣全部赦免,按我朝律法明文规定,反叛者当诛之,故臣有欺君之罪。”
忽必烈道:“如此说来,你果然有欺君之罪,不过,朕允许你说说赦免贼众的理由,朕如果觉得在理,便赦你无罪。”
史弼道:“臣以为,灭其身不如收其心,杀一人十人怨恨,活一命百人感恩,首恶必诛,以儆效尤,胁从不问,可得民心。”
忽必烈闻言,立刻走下龙椅,亲自扶起史弼,说道:“史爱卿不仅威武神勇,而且智慧仁义,真乃社稷栋梁之才也。此次杜可用叛乱,追随者数万之众,若全部诛杀,朕岂不成了第二个秦始皇。”
众大臣一齐跪称:“皇上英明,堪比尧舜也。”
忽必烈下旨:史弼平叛有功,赏黄金百两,锦缎十匹,蒋仁、沈智等人各黄金二十两,锦缎十匹,所有出征将士尽有赏赐。这正是,叛逆江州伏法日,功臣大都受奖时。欲知后事如何,再看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