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法好的头像

杜法好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8/01
分享
《邂逅唐伯虎》连载

第六章 高朋满座

其时我和先生都醉了,而且都睡死过去。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晨。其时耳边鸟声鸣浅,莺声燕语悦耳动听。睁开眼,窗户上射入数缕阳光,中堂的《落霞孤骛图》显得有些陈旧,却又烟雨朦胧,令人心怀遐想。

忽然挺奇怪,我到底是在梦里还是真实的偶遇?这是大明时代还是在当代?分明唐先生根本不在屋子里,又分明此处的确是唐先生的古宅桃花坞。真是迷惑了,恍惚间,又记起昨晚和先生畅饮。哦!应该是他,分明就是那个民间流传风流倜傥,但却一生郁郁不得志,只能寄情书画描写山水,做些通俗得不能再俗的文字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先生。

正疑惑间,听见门外传来匆匆脚步声,连忙起身察看,只见先生正坐在坞内池塘边的梦墨亭内奋笔疾书,另有一六十上下老者疾速而来,一边走着,一边喊:“伯虎,又在作画呢?”

“老祝,是你回来了?不会是擅离职守吧?这朝廷的官可不好当,小心掉了脑袋。”

“说啥呢?我老祝是那样的人吗?告诉你,我刚由兴宁调回来,现在已经选了应天府通判,专督财赋,这可是个出力不讨好的活儿。你知道的,前几年在广东时,我因督赋不利,曾被他们弹劾过。这次又派我干这个,好头痛!”

“哈哈,官身不由己,不过你总算是实现了一生愿望,哪里比得上我……不说了,没意思。你且到屋里坐,待我画完这幅荷花立马就来。”

“又要把我一个人晾屋里?也罢,倒是你的风格,不画完画你是不肯理我。我且先到屋里喝杯茶,喂,你还有茶叶吗?”

“我屋里有客人呢!稀客,保证你从来没见过。还有,茶是昨晚泡的,只须烧些热水再冲泡一下即可。”先生嘴里说着,身体根本不动,手上墨笔依旧游走不停。

“有稀客?倒要领教了。”眼见被称做“老祝”的老者调转身疾步而来,而且已经看到我的装束,双目顿时睁得老大。

“你,你是……”老祝一见到我的形象果然很惊讶。

“您,就是天下闻名的‘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不,是祝允明先生?”

忽然记起,“枝山”乃是世人一种戏谑,因他右手多了一指,故名“枝山”,今日当面得见,总得小心言语,万万不可揭别人的短。不过在打招呼的同时,观他的相貌却也奇特,只见他一身紫色锦衣,脸色长而富态,浓眉大眼,眼睛炯炯有神,头顶用紫巾束扎,宽衣长袖,足登千层纳的官靴,下颏一缕胡须,分明是一位极朴实的老人,哪里有世人所传言的心机男人影子?

“呵呵,真是稀客,果真不似我朝人物,亦不是前朝。阁下倒是来自何方?怎样称呼?”

“先生,刚才唐突了,今日得见真是幸会。我叫士俊,生在公元1969年,亦就是在你们后世五百年开外。”

我倒也了解,历史上允明先生的才学,真正算得上是吴门中的俊秀,尤其书法在“明四家”中无人出其右,独领一代风骚,其“六体书诗赋卷”,“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迹精品。另外包括画艺和诗词也无不精通。他的诗词,至今传世的尚有一百三十八首,而且他的诗作多有以自体书法传世。他的画作亦雄奇奔放,只不过在唐先生的传奇盛名之下,被稍稍遮盖了些光芒。

“祝先生,请,请上座!”我慌忙往室内让他。但是现在室内还是一片狼籍,都是昨天晚上和先生一起喝酒之后留下的。“先生,这儿有点乱,不如我先收拾一下。”

“这还算乱吗?今天这还算是好的呢!你根本不知道,以前我和徵明,还有祯卿老弟,当然,以前来这儿的人很多,沈周先生和周臣先生也常过来。还有张梦晋,我们当年经常聚一起谈诗论文,大家谈论完了,总是要喝一场小酒,这时候就开始‘老白虎’展示自己,随手画幅画到街头卖了,不管多少银子,只要够买一顿酒食即可,然后带回来大家共同狂饮醉歌……”

他居然称呼唐先生为“老白虎”?我顿时大感惊讶!

“祝先生也是书画大家,还有其他几人亦是书画中人,为何每次只是唐先生画画去卖?这似乎于理不通。”我忽然诧异。

“这个你就不懂了,一则他画画比我们快,他的胸腑中真正藏着千山万水,每作完全不同。另外他的名气也比我们都大,苏州城内百姓妇孺,人人皆知有‘四大才子’,但人人耳熟能详的,却是‘唐解元’三个字,其余‘祝枝山’三个字还马马虎虎,其他人的名气就很一般了。甚至偶有酒食不济时,老白虎醉不能作,沈先生和周先生却也随意作一幅,唐先生只于醉中题款盖印,竟也被高价购去,倒是一件趣事。另有一件,祯卿老弟本人模样长得根本上不了台面,若是叫他出去卖画便是笑话,有一次他蹲在街头卖画,迎面居然跑来一只黑狗欺负他,直被黑狗追出二里地,好不可笑。”

“原来是这样。但你们在一起,只是吟诗喝酒吗?或者还有其它取乐之事?”我的脑海里,隐隐想起“风流”二字,似乎后世总是把这江南四人团伙当成风流成性的人物吧?

“哦,你是指琴艺之乐吗?不错,伯虎还可以弹得一手好琴呢!他收藏了一张古琴,琴音绝佳。他的高山流水,真正令我们陶醉往返。那时候我们经常醉卧沙场根本不俱外人嘲笑。伯虎日常习性,倒有离去者,一概不送,任人随意行走。多亏了他的娘子沈九娘,她真是伯虎的贤内助,从来无怨无悔。只可惜她却短寿,只留下小女桃笙……”

伯虎先生还会弹琴?他的确结交过一位高明的琴士,名叫杨季静,并为其作了两张跟琴有关的画作,一张是《琴士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据传为先生晚年之作。另外一张是《南游图》,应是他在三十六岁时为杨季静所画,现藏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画中并由唐先生亲笔题了一首诗曰:“江上春风吹嫩榆,扶琴送子曳长裙。相逢若有知音者,随地芟茅好结庐”。史载,季静先生是明代苏州著名琴士,每每与先生及好友聚会,先生便备好一架唐代上好古琴,杉木制,琴体扁中带圆,通体黑漆,漆胎不厚,琴面镶像牙末及孔雀石绿,玉燕足,琴背铭文刻的是“太古龙吟”四字。琴声抚动时,清音悠远空灵,恍如九天仙乐,顿时妙不可言。

二人正交谈着,先生却回来了。他的手里正拿着刚刚画就的一枝荷叶,荷叶下方,是两尾游动的草鱼。

“你们刚才在议论什么呢?老祝,又在背后讲我的坏话吧?”看到老祝一脸坏笑,先生马上猜到什么。

“你身上的故事,怕是苏州府里第一,吴县城里无双。士俊可是对你充满了好奇,想要知道你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你该把老底都交待了吧!”

“他想知道我的故事?哈哈,还是把这张画卖了沽些酒肉回来,大家一边吃喝一边畅谈才是。”

“先不急,待我先欣赏一下您的大作才好。”老祝一边说着,一边早顺手将画接过去。

“伯虎,你今天所画之荷花越发老成,看这荷叶极其生动……”

分明看到老祝正手捧唐先生刚刚所作之画端详,便也凑过去仔细察看。只见墨色的荷花亭亭玉立,两只硕大的荷叶,居然像极一件东西,是什么呢?是人的屁股……呵呵,这可是又一件与唐先生有关的奇闻。世传,唐先生画荷叶的技法极其巧妙,但均为在暗室所做,这是真的吗?忽然想开个玩笑。

“先生,您画荷叶果然极像,只是,这是否是一种极奇妙的手法?”

“你是什么意思?”先生顿时睁大眼睛,老祝也睁大了眼睛,一齐看我。

“后世传说,您画荷叶其实是用了另外一种方法……”我下意识地瞅先生的屁股。似乎有些不文明,但是,那的确是我的好奇心。分明先生意识到什么,脸色忽然红了一红,顺手从老祝手里抢过画,扭头就走,一边走,一边道:“你以为呢?你要是会画,就画一张试试?老祝,你们且稍等,不过数刻钟我便回来。”一边说着,一边急匆匆走了。

先生一走,我彻底愣住,心想,大概是自己不知深浅惹先生生气了。连忙瞅瞅老祝,他却颌首捋着胡须微笑。眼看先生出门,才道:“不要怕他。其实我说曾听说,当年他跟九娘刚刚认识时,也曾受到过这种盘问,他却当场研墨半盆,即席铺宣纸一张,脱却衣裤,只将屁股往墨盆一蹲,转身向宣纸再一蹲,怦然一声,分明一株带柄荷叶跃然纸上……”

看起来,老祝真是个忠厚之人。不,他的骨子里好像还有许多行侠仗义之举吧?比如在先生年轻时,他曾无数次劝说先生心向功名专注学业,包括端正人生态度。又比如他在世人流传中的乐于助人形象,越剧《王老虎抢亲》中的故事即是其中一例。但是,生活中的他又是怎样的?

与允明先生再次攀谈一段时间,先生终于提着一只蒲包和一个瓦罐回来了。

“老祝,你这么早过来是特意让我请你客吧?”先生一脚踏进门,立刻半真半假道。

“你看看,我好心一大清早过来看你,倒嫌我来讨饭,我老祝日子过得可是比你滋润,有你那么小气吗?”老祝笑嘻嘻地迎上去,替他接下罐子。我则连忙想接下蒲包,不想先生侧身躲过,道:“不用麻烦你。”一见我发怔,连忙笑道:“你去找几个碗吧!就在木橱里,苏州阊门里的豆花可是天下闻名,另外我还买了蟹壳黄呢,算是一顿简单的早点。”

“蟹壳黄?”我又是一愣,眼看着他手里的蒲包,心说,是海鲜吗?似乎这儿是内陆,海鲜到了这儿也不叫海鲜。但分明空气中弥散着一股子淡淡的甜香味。

“不是,是吴趋里一种著名的点心,很好吃的。士俊,快拿碗过来,一会来的人多,怕是你吃不到了。”

还有客人要来?我慌忙去中堂木雕花纹的橱下取来三个碗和一只木勺。瓦罐和蒲包早放到席地的案几上,我们三人对面坐下,先生抢过勺子,先从瓦罐中勺一碗给老祝,又勺一碗给我,然后自己才勺一碗。我端起碗来看,只见豆花嫩白如玉,表皮汤中泛黄,分明与现代的豆花相差无几。喝一口,豆香中充斥着淡淡的卤味,口感上更加爽滑嫩香,却与现代大不相同。

“苏州府内小吃无数,大多都不贵。今天早上你们能吃上,也是靠运气。这些年买我画的人越来越少,早上生意更加清淡,要不是一个卖油郎要我的画招引客人,恐怕今天早上大家都要饿肚子了。”先生说完,竟有一点点怅然。

我们刚刚吃完早饭,果然有许多文人雅士陆续过来。先生的文人朋友真是不少,有徵明,还有王鏊,还有王宠,他的儿女亲家。还有周臣老师,现在几乎不再把先生当成学生,而是当他为好友。大家寒喧过后,各自凭自己的爱好,或从先生的书架中抽一两本书捧读古今诗辞文章,或展纸研墨比试书法,或游走于桃花树间,聆听虫鸟鸣溅,看水中鱼儿嬉戏,将自然景物铭记心间……

即到中午时,先生又带着几张画出去。不一时,率人挑回两坛酒,小半食盒食物,因意外添加了我这个外来客,个个兴奋无度,杯盘交错,拳影晃动,一阵喝得醉三倒四,周臣先生略显得文明些,喝得也最少,早早离去。其他可以走动的,强力支撑而去。而先生醉酒之后只管大睡,客人来往一概不问……

眼前的一切,分明证明先生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无穷魅力。如此人物,怎又会不为当时社会所容纳,竟致后半生穷困潦倒到如此地步呢?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