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回目为《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首先解释下西宾,西宾即西席,即旧式对家教的称呼,主人为东家,客则为西,这里指贾雨村。
上文我写到贾雨村和冷子兴刚想走时,遇到了同被革职的张如圭。张如圭对他说他们这一起子被参革的官员,朝廷又想重新用人呢,他也是刚听说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在家干农活的张如圭一听到消息,立马高兴的又蹦又跳。这不,一见到贾雨村,就激动地复职的消息分享给他。
贾雨村一听这个消息,也非常欢喜,“忙忙叙了两句,各自别去回家”。——旁边冷子兴冷眼听他俩说话,一听这消息,便拉住雨村袖子,建议他回林府找林如海,让他给京都的大舅哥搭上话,复职时给举荐下。
雨村明白冷子兴的的意思,两人回到各自住处。再说雨村赶紧地找了店主问了下政府公文,仔细看确实属实地官方消息,第二天就去林府对林如海说了复职的事儿。林如海对这贾老师的教书很满意,你想对着一个不是学生的冷子兴尚能口若悬河地宣贯知识,对自己的学生更是倾囊相授,非常敬业。于是,林如海就说,真是巧啦,前段时间夫人去世,她娘家在京城,京城中老丈母娘心疼外孙女,怕没了娘,我照顾不周,非邀请小女去那儿住着。只是当时闺女还病着吃药,就拖延到这个时辰了。这两天正打算送小女去她姥娘家。一日之师终生为父,教授之恩,不能忘也。今天你提及这儿,正好有个我帮忙的机会,我早准备好啦,给大舅哥写下荐书,托他周全行事。其他所需费用,我也给你准备充裕,这个就不劳你操心了。
要说,这贾雨村够幸运的吧。酒桌上就能遇到贵人,第一回遇到老甄,人家那是二话不说,一出手就是五十两银子两套冬衣给他作路费,进京赶考;在荒凉村厮喝酒遇到旧交冷子兴,这一顿饭人家冷子兴告诉他多少有关贾家的秘史,这些,可是不知者拿银子买都无处买的;随即就遇到了张如圭,这贾家人脉,就被他恰到好处地运用上了。
雨村当然非常高兴,连连致谢,仿佛又不经意地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进谒。”这雨村不知被革职翻了筋斗接受教训低调谦虚了呢,还是装模作样地故弄玄虚。林如海一听这个,倒也爽快,就说,“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一家,乃荣公之孙。”林如海和老甄都差不多的体谅贾雨村读书人的面子,这样,就给他进贾府找贾政时寻到了套近乎的缘由,原来,百家姓中,也属一大贾家,上数N代,也系同一老祖宗。接着又简介下两个大舅哥的官职,接着也是为了安抚贾雨村忐忑不安见高官怕碰壁,那惴惴不安的心呢,就就这个二舅哥呢,虽身居高位,现任工部员外郎,差不多相当于住建局副局长一职吧。但“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梁轻薄之流,故弟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清操,即弟也不屑矣。”
本书一百二十回曹公给林如海的笔墨极少,远不如他闺女林黛玉。但看官看了以上他的原话,也是具有读书人的清高和洁身自好,这样,就不难理解有这样的家风,为什么闺女林黛玉从不规谏宝玉好好读书作官类的行为了。只是,他和老甄一样,在雨村的仕途上帮了忙,甘心做他晋升的铺路石子,雨村做官后在漫长的一百二十回中的表现,如狂风暴雨,把之前读书人的“清操”消失殆尽。这是后话,官场犹如个大染缸,想做到洁身自好,不易。
这雨村也的确做事可靠,一步一步地走得稳稳的,昨天听了冷子兴摆话,今天再在林如海面前验证一下,心里方信了昨日冷子兴酒桌上的铺排的话,于是欢天喜地地又谢了林如海。
林如海笑笑,并不十分在意。林如海又说,择下月初二小女入都,雨村与小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雨村点头答应,心中十分得意,老天的确够眷顾他的,每次在关键时刻都能遇到出才相助的贵人,他不是人才,谁是?天降大任是也。
林如海便打点雨村拜见贾政的贵重礼物,雨村的态度和当年老甄赠银子衣裳一样,也是欣然笑纳,一一领了。
那女学生林黛玉原来忍心舍下老父去姥娘家住,只是她姥娘一定让她去,大概怕林家那几个姨娘欺负外孙女,自古有文字记载的后娘形象那是毒如蛇蝎,笑里藏刀,对着继女那是恨得如恨她死去的亲娘似的,置于死地呢。
林如海是个读书人出身,几房妾均无子嗣,他周旋于各个女人之间,非常疲惫。知女莫如父,小小的黛玉虽年幼,但天性敏感,聪慧灵巧如她娘,这几房妾加起来也不顶一个贾敏呢。可惜,一想起早逝的妻,老林不禁泪如雨下。
多年夫妻感情深厚,林如海自从妻仙逝后,就有些厌世之心,对什么也打不起精神来,因此对别人劝诫他纳妾之意,他无心去理会。于是他语重心长地对小女说,“汝父已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减我内顾之忧,如何不去?”父命不可违,父亲如此让去,黛玉听了,于是无奈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中几个老妇登舟而去。雨村坐另一条船,林如海还安排带了两个小童,和黛玉那条船一起驶往京都。
所幸相隔不远,一天就到了京都,雨村就穿上一身簇新挺脱的衣服,戴着薄薄的帽儿,带着那两个书童,在一张大红纸上郑重写下“宗侄”二字做成的名帖,乘车去荣府登门拜见。这“宗侄”即为本家侄子,你说雨村拿了林如海的介绍信见他舅哥,怕再不待见,就干脆脸皮先贴上去啦,说,咱们哪虽没见过面,但论起来,我也是你的本家侄子呢。瞧,这读书人,被革职后开窍了,知道如何与权贵攀亲戚套近乎啦。
下人层层禀报,贾政在书房内见到了贾雨村。因先前贾雨村与黛玉同行,林如海把他写给二舅哥贾政的推荐信,让黛玉先带给舅舅。贾政看到妹夫推荐的人品性如何高洁,学问如何渊博,就有了个好印象。听说雨村来荣府,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谈不俗”,且这贾政平时最喜欢用功读书人,尊重他们,对下级也是以礼相待。贾政平时对单位的同事也是常常出手援助,拯溺救危,大有祖父遗风,当初林如海这么说过,今得一见,雨村与之交谈后,感觉甚好,因此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而贾政觉得妹夫也鼎力举荐的人差不了,因此处处对雨村很是照顾,极力帮助,寻找机会,多方打听哪里有空缺。在向皇上呈上正式的奏折那天,便为他谋一个复职,又不到两月,便当了南京江都县的县委书记。这真是个好消息,雨村接到任免通知,就到贾政面前辞行,“择日”到任去了。
当初接过老甄赠送的五十两银子和冬衣时,他与老甄中秋节那天晚上,喝酒结束时已经三更,五鼓就行,中间只休息了虚着两个时辰,就天明出发,急火火地奔赴京城了。那时的他,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的勃勃雄心,在乍明的初晨,体现的淋漓尽致。看官们看到翻过筋斗的雨村竟然也不再坚信,“读书人不信什么黑道白道的黄道吉日”,而是很慎重地“择日”到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官场是个染缸,咱们的雨村同志,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月下作诗的读书人胸怀,清高超俗,现在的他已有了官场官员的那种谨慎,和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