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鲁紫苏的头像

鲁紫苏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12/20
分享
《漫读红楼》连载

第八章 众亲眷嘘寒问暖

再说黛玉辞别老父跟随舟去京城姥娘家,一路上,江水滚滚,惟余茫茫,黛玉透过船舱的窗户往外望,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小舟浮在水面上,显得很渺小,很孤独,又想起自己小小年纪离开家乡,去未卜的姥娘家生活;不禁悲伤起来,拿出手帕小声啜泣着,一会儿打湿了帕子。随行的奶妈王嬷嬷一看黛玉伏在窗户向外望,肩膀急促地颤动着,就知小姐又伤心了。就赶忙走过来,劝慰她。

船终于靠岸了。黛玉远远地看到岸边有顶轿子,有车辆等待伺候着。母亲在世时,曾听得母亲说过姥娘家与别人家不同,秩序、庄严,规矩。在船上和在岸边的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很是讲究,让她觉得有些意外。今天要到姥娘家里去,看来是“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怀着这种心态,上了轿,进了城,坐在颤悠悠的轿子里,小心掀开纱窗一点缝隙,往外瞧了瞧,惊叹此地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

又行了大概半天时间,就看到街北蹲着两个大狮子,三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额,上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又往西不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祖母在这个院里住着。然而不进正门,只由西角门而进,轿子抬着走了一百多米远,将转弯时,歇了轿,后面的婆子也都下来了,另换了四个年轻的男仆抬轿,下来的那几个婆子在轿外跟着走,至一垂花门前,那些年轻男仆肃然退出,众婆子这才上前,有打起轿帘的,有伸手欲搀黛玉下轿的,于是黛玉就下了轿,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

“两边是超手游廊,正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转过屏风,小小三间厅房,厅后便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雀鸟。”以上是原文,这是一个老太太——史老太君华贵热闹的住处概述。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见他们来了,都笑迎上来,道:“刚才老太太还念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帘子,——一面听得人说:“林姑娘来了!”这是自家乡进贾府进的第一站,几个丫头在外面等候,三四个打帘子,打帘子同时,里面的人就有眼尖看到的,通报,林姑娘来了!

这种气势,足以让人气短。黛玉这一路想得“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的忐忑不安,就不难理解了。按说走姥娘家,那是到那儿拿着当贵客的,小孩子嘛,哪那么多规矩?但这种大家族,家大业大,院子里下人之多,有多少双眼睛在明里暗里看着盯着呢。

黛玉放进房,只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妇人迎上来,黛玉猜到是她姥娘了,正欲下拜行礼,早被这妇人抱住,搂到怀里,“心肝肉儿”叫着大哭起;当下侍立的人,“无不下泪”;这些人里有些是真的看到这么小的年龄死了娘,怪可怜见的,同情地哭,也有是侍候主子嘛,察言观色,看主子悲伤,与主同悲,同仇敌忾的态度,是最安全的,这些人未免有表演的成分了,还有些表演不出来的,用手帕掩口遮眼,揉揉眼珠儿,眼珠儿受到挤压,也会充血变红的。黛玉本就满怀悲伤,自小又是敏感体弱的,更是常伤怀落泪,今见这么人一哭,早就把眼泪引下来了,她是泪如雨下,是真伤心。

众人慢慢解劝,就有丫头铺上小褥垫子,黛玉抽泣着以礼拜见了贾母。接着贾母又一一介绍给黛玉大舅母、二舅母、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见。贾母又吩咐请姑娘们,今儿远客来了,不必上学了。众人有应着的,便去请了。

姑娘们,这里指的是那三个春姑娘。平日里大户人家姑娘们除了学习针线外,也跟着念书识字,不是有人说,你说过的话里包含着你读过的书这话嘛,无论男女认识些字,总是好的。但贾母对姑娘学习管理上就有些隔辈人的马虎了,好好地念着书,怎么能因来个客人就旷一下午课呢?之所以说是“下午”,是根据下文贾母让黛玉陪着吃晚饭推断的。

一会儿,三个姑娘在三个奶妈和五六个丫鬟的簇拥下,款款而来。“第一个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是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装束,这可能是姑娘们上学时统一的校服吧。三个姑娘出场了,三姐妹名字分别为迎春、探春、惜春。脂胭斋批注,姑娘们的名字,也是谐音,加上那在宫中当娘娘的大姐,谐音组合是:原应叹息,暗示了姑娘们不同的悲剧命运。

元春,元,为第一,无人能比,无人超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元春,结局物极必反,每天如踩在刀尖上走路,宫中一旦失宠,背后家族命运岌岌可危;迎春花,在寒冷的初春怒放,美艳动人,暗未早夭,果然后面嫁给中山狼孙绍祖,仅十七岁的花季年龄被摧残至死;探春,探,这是个较为前沿的字,摸索中探索改革,偶一出面但露峥嵘,稳定后,则是前途光明,所以她在后面的远嫁后,我感觉应该结局不会太差,只是嫁到海外,出了国走个娘家啥的远了些;而惜春,年龄最小,是最懂得珍惜青春的人,她看破红尘,爱惜名节,一心只求解脱,她是贾府中惟一有强大的精神洁癖的姑娘,她最后出家,没结婚没成家,是永远不会变成宝玉说的那种由珍珠变成死鱼眼睛的人。

当然以上是我自己瞎琢磨,仅供各位饭后一笑,无他。

黛玉起身相认见礼,都差不多的十多岁的年龄,她们很快地就熟悉了,然后,她们喝茶聊天。贾母就详细地问起黛玉母亲也就是自己闺女的病情,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这一过程再一追忆,黛玉未免伤心,贾母更是伤感,说,我这些闺女,最疼你娘啊,今她却早我一步而去,不得见面,真是伤心。说着说着,悲从中来,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贾母不能自己。

众人就岔开话题,问起黛玉的情况。说黛玉年纪虽小,但举止言谈不俗,身体较弱,暗掩才气风流,但却面色苍白,便感觉他似有不足之症,就有人问,小小年纪身子骨儿弱似的,常吃药吗,治病怎不一下子治愈呢?黛玉如实答道,我生来如此,从会吃饭就吃药,吃了多少药,看了多少医生,可总是不见好。记得三年那年,来了个瘌头和尚,说我化我出家,父母断不肯,那和尚又说,“既舍不得他,便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各位看官,还记得第一回中,那两个渺渺茫茫的僧道的对话吗?他携带石头下凡时,也顺便度化几个人,在第一回中,老甄不听那个疯和尚的话,在中秋节痛失爱女小英莲;第二回中,雨村在荒庙遇到那个邋遢僧,那幅神秘的对联,是否对他有警示作用呢;第三回,同样邋遢的疯和尚要黛玉出家,若不肯,那除父母外谁也不见,也不许见哭声,方平安一生,可是,冥冥中黛玉不仅一生泪不断,而且丧母后就去了外姓——外祖母家生活直到离世,也同样违背了和尚的警告。因此,身体一直弱弱的,一直吃着人参养荣丸。

娇生惯养的姑娘,如温室的花朵似的,经不起风雨,纵然营养药品滋补着,也不可能如野外露天的花草似的经风雨,你看刘姥姥,七十多了,仍然做农活儿,领着板儿就闯京城,野草一样的结实坚韧。

正在这时,听到后院里传来格格的笑语声,“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这些人个个都敛声屏气的,这是谁啊,这么大胆放诞!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人打扮与姑娘打扮自是不同,宛如神妃仙子,穿金戴银,丹凤眼,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愣住了,起身拜见,却又一时不知称呼啥。贾母笑着说,她是这里有名的泼辣货,叫她“凤辣子”也行;这当然是贾母的笑谈,这种尊贵的妇人,哪敢如此无礼称呼呢?后来别人就介绍,说是贾链之妻,王熙凤,在第二回中,冷子兴提及过,模样标致,说话爽利,心机深密的女人就是她了。黛玉以“嫂”称呼她。

王熙凤的出现气场很大吧,你看人家,长得也好,还把最高统治者贾母为住了,你想,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不仅仅是工作安排,而且还能开得玩笑,这关系就进一步了,除了上下级关系,而且也融进了超越同事的情谊,这,可就不一般了,所以,王熙凤在贾母那儿的地位跟其他同辈分来说,也就高了些,是荣府的管家,大小进出,都是她说了算。

王熙凤啥眼神儿呢,一看就明白贾母是真疼惜这个外孙女黛玉的。接着一通夸,说黛玉长得标致,貌若天仙,这守着一群女人夸奖一个女人,没准就得罪一大片,无论这一大片女人年龄大小,都不愿被贬为丑。但王熙凤话锋一转,就说这么俊,这么美啊,简直就是老太太的亲孙女!你看,这就不动声色地表扬了那三个春姑娘和老太太。当然她也晓得黛玉娘刚离世,就又表示了对黛玉娘的哀悼,也“用帕拭泪”,贾母一说我才好了你又来了,立刻不哭了,转悲为喜,接着亲热地拉着黛玉的手聊家常,让她只管放心住,有啥事儿解决不了的找她就行。

这第一印象非常好,这点上,王熙凤除了有部分言不由衷地夸张了外,到了一个陌生地方,无疑,她的亲热,让黛玉觉得温暖,增加了在这儿住的踏实的心气儿。

但是,贾府的女眷热情,男人却是让人不敢恭维了。先说大舅舅贾赦,黛玉来拜见,他竟然不愿见外甥女儿黛玉,推辞说什么“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伤心,暂且不忍相见。”还说让姑娘不要伤怀想家,在这儿和在家里一样,一旦有了委屈只管说,别客气外道。这可是亲舅舅啊,就是那个后来要强娶鸳鸯的贾赦,人家小姑娘大老远地来了,你真说得出口啊,这人品性就不咋地。

这贾赦老婆刑夫人对这丈夫却是极柔顺,可能也觉得不好意思,先生不出见,于是就极力苦留黛玉吃饭。这刑夫人果真不太精明啊,人家姑娘来你家是拜见问候的,这二舅舅还没见,怎么能先在你家吃饭呢?这一点,还不如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想得周到。

黛玉谢过热情留客的刑夫人,就又来到二舅舅家,二舅舅也不在家,于是小丫鬟们就引着黛玉来到二舅母——王夫人跟前。王夫人让黛玉炕上坐,黛玉不敢,只坐椅子,王夫人再三邀请,黛玉才挨着王夫人坐下。看到这儿,挺心疼黛玉的,小小的年纪,本是躲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小姑娘,却在别人家里如此谨慎,生怕落下什么不是,但最后当然还是落下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王夫人果然是个极爱儿子的母亲,第一次见面,她就先叮嘱人家小姑娘,不要沾惹她儿子宝玉,只有这一件不放心,又自贬宝贝儿子是“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劝黛玉以后不要理他。

黛玉在家就听母亲提及过这个衔玉而生的表哥,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最喜和内帏里厮混;她就陪笑着承诺,我来了,自是和姊妹们一处,弟兄们是另院别房,岂有沾惹之理?

王夫人还是不放心黛玉的承诺,就继续贬低她儿子,说是“有天没日,疯疯傻傻”。

看到这儿,我就有些生气了,人家小姑娘才十多岁样子,你拿着儿子当宝贝,人家未必看得上你家儿呢,也许你的宝贝儿子,在人家眼里就是狗屁似的微不足道呢,你怕人家小姑娘喜欢你儿子,你把你儿子管理好就是了呀。再说人家黛玉姑娘美若天仙,追她的人没准一排排的呢,怎么就会瞎了眼珠儿爱上你这个疯疯傻傻的儿子呢?

“黛玉一一地都答应着”,这话真的让人心痛。人在他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各位家长大人呀,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为了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孩子做个留守儿童,小时候的心理暗伤是会影响终生的。黛玉,一开始,大概只是因为你夺目的美丽,大概因为你不俗的举止,大概也因为你放射出的聪慧的灵性,让这念佛吃斋多年、以慈悲为怀的二舅母王夫人,把纯净的你,想像成仇敌,唉。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