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鲁紫苏的头像

鲁紫苏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12/30
分享
《漫读红楼》连载

第二十七章 丫鬟莺儿说金玉奇缘

第八回的回目为《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

上回说到宝玉和凤姐去东府玩了一天,天黑才回家。回家后,见过众人,宝玉便立刻回明贾母要约秦钟上家塾的事儿,说,秦钟来了呢,一则,自己有个伴读的朋友,可以督促着发愤图强;二则,也着实地称赞秦钟人品行为和做事的稳重等,反正夸奖了一番,最是“可人怜爱”。凤姐笑着也在一旁帮腔,改日秦钟还要来拜见老祖宗呢。说得贾母心里很是高兴。凤姐又邀请贾母一同过去看戏。贾母别看年纪不小,但看戏还是很有心劲儿的,就答应了。

第三天,尤氏来请荣府人过去看戏,贾母就带了王夫人、黛玉、宝玉等过去看戏。至了晌午,贾母毕竟年纪大了,就回来歇息。王夫人本就是陪着婆婆看戏,平素也是好清净,见贾母回来,也就跟着回来了。然后凤姐就留下来,且坐了首席,热热闹闹地又到了天黑才回荣国府。

再说宝玉送了贾母回来,本来想等贾母午睡醒了后再回东府看戏,又来又一想再搅得人家看戏不完整,给人家带来麻烦,后来又想起那次周瑞家的送宫花时说宝钗近日在家养病,未去探视,就想着去看望下她。

宝玉这去梨香院的路径,费了番心思。若是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呢,怕遇到别的事情缠绕住脱不开身,还怕再遇见父亲,所以绕了个远儿。他出二门向东北绕过厅后,遇到府中清客两人,一个叫詹光,一个叫单聘仁,看到宝玉,老远地围上来,说着些奉承话,宝玉很讨厌这样的人,敷衍了几句,赶紧走开。又遇到仓库管理员总管吴新登和一个小库管叫戴良的,还有其他七个人,从账房里出来,一见宝玉,赶忙都一齐垂手站立;倒是有个叫钱华的买办,上前问安,其他人也都夸奖宝玉,说最近见宝玉写的大字了,越发地好了。宝玉奇怪,你们在哪儿见过我的字啦?他们却支吾着说不出来,一看就是拍马屁,说假话。宝玉不喜欢这些,他好容易走开,那些人也就散了。这段写了几个寄生贾府的混饭吃的小子,见到小主子那种恭敬和谄媚的嘴脸,可惜,宝玉不喜欢这一套,他们用错了地方啦。

宝玉七转八弯地来到了梨香院。他先向薛姨妈请安,薛姨妈一把拉住,抱入怀中笑说,“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来坐着罢。”薛姨妈又命人上茶,宝玉就闲问哥哥在吗,这哥哥指薛蟠。薛姨妈叹息,他是“没笼头的马”,不在家。宝玉就接着按长幼有序原则,再问宝钗的病情,姐姐好些了吗?薛姨妈说,你前儿还想着打发人瞧她,他在里间屋,你去吧,那儿暖和,她又说一会也过去说话。

宝玉听了,就下炕去了里间屋。门口吊着半旧的红布软帘。宝玉掀帘进去,看到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穿着朴素,都半新不旧的,“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解释下,这几句话。装愚,不愿显露自己的见识和本领,守拙,不愿应酬世务而以此自安。装愚和守拙,是薛宝钗处世态度的概括,也是作者对薛宝钗内敛性格的评语。

宝玉问宝钗,姐姐身体可痊愈了?宝钗连忙起身含笑说,已经好了,多谢惦记。说着也让他坐,即令丫鬟莺儿倒茶。一面问老太太姨娘安,又问别的姐妹们好;一面又观察宝玉的穿着,后来目光就落在那个玉上了。宝钗就想仔细看看玉的样子,宝玉就摘下来,让她细瞧,宝钗托在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这就是那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幻相,后人为此有好事者写诗嘲讽,如下: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解释下。第一回中本书的来历,曾有女娲炼石补苍天的传说,其中这一块弃之不用多余的石头,入世幻化成公子形象,演说的红楼大梦。女娲炼石被天的传说已经很荒唐,又向荒唐的人间演述顽石入世的故事。石头失去了本来面目,幻成人形,成了一具污臭的皮囊。深深知道运数衰败金锁也失去光彩,可叹命运不济宝玉也失去光华。如山的白骨早被人忘却了姓名,也无非是些公子与姑娘的故事。

中间插这一段,无非如好了歌儿,判词、红楼十二曲等具有对人物预言性的开端,对下文情节的发展起到一个提示作用。

宝钗细细看来,又翻过正面细看,口里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一旁站着的丫鬟莺儿,笑嘻嘻地说,“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这个莺儿,是本书中最先提出“金玉良缘”话题的,只是后来愈演愈烈,甚至惊动宫中娘娘,用赠礼物暗示支持“金玉良缘”。

宝玉听了,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字,我也鉴赏鉴赏。宝钗开始有点不好意思,推辞道,别听他的话,没什么字。宝玉好奇心被引起来,当然不信,说你怎么瞧我的玉了,又好姐姐类的央求,宝钗最后说,就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錾上了。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里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摘出来,宝玉细看,果然一面有四个字,两面八个字,宝玉也念了两遍,又念了自己的两遍,笑着说,“姐姐,这八个字倒和我的是一对儿。”

莺儿笑着说,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嗔怪她还不去倒茶,不说她说下去了。我就挺奇怪的,宝钗这人一向是谨慎小心,做事周全,小丫头莺儿说出这些,她是愿意让宝玉知道呢,还是不愿呢?自己的金锁与宝玉的玉是不是一对,只有天知道。

宝玉此时与宝钗离得很近,挨肩坐着,只闻得一阵阵的香气,就好奇地问她熏得什么香。宝钗说,我才不熏香呢,好好的衣裳,熏它干嘛?宝玉不解,那这是什么香气呢?宝钗想了想说,哦,我早上吃了冷香丸,是它的香气。什么冷香丸?还这么好闻,宝玉觉得挺好奇的,对宝钗说,也送我一丸尝尝吧,宝钗当然不肯,笑着说,瞎说,又混闹了,药岂能混吃?

若看薛姨妈对宝玉的热情劲儿,倒是挺喜欢宝玉的,又说了几句话,让她去宝钗屋里说话,这“宝玉”和“金锁”互看,便有了“金玉良缘”的引子。果真是天意?宝钗的锁是癞和尚送的?我有时会以貌取人,觉得一个头上生着癞疮的和尚,云游四方,自己会有这块挺“沉甸甸”的金 锁?这挺贵重的金锁。若不是癞和尚送的,那就是宝钗自己家里的了。那做出这个金锁有何用意?难道薛姨妈此次来京都,不去自己房子里住,偏要住到妹妹王夫人家,就是为了锻造个宝钗的金锁,与宝玉的玉来结个良缘吗?还是接着再读吧,可能会寻到答案。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