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漫长的寒夜,也有尽头处。
这天上午,梁晓静和哥哥要去做一件事情:推车到学校旁边的一棵大树下,搬运一些木料回来。
看到这儿,一些读者恐怕会不很以为然:操办丧事,一二十个成年人总是会有的吧?这种时候,叫两个哀哀欲绝心如刀绞的十多岁的孩子去做这种事情,那么,大人都干什么去了呢?
其实,现实的严峻与严酷,恰恰就在这儿:梁晓静父亲生前所在的单位,出于对下属的关心,决定送一些木料;只是,这些木料只是砍了下来,堆放在一棵大树下,不负责运送,需要家属自己去搬运。是啊,木料没长脚,是需要派人去搬的。那么,派谁去呢?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出丘的时间定在下午两三点钟,时间极为紧迫,而大人们各有各的事情,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忙得团团转忙得焦头烂额。这样一来,这样一件事情,就摊到了这小哥俩身上。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是这样,缓一缓,过一段时间再去,不行吗?
唉,现实可没那么多的条件可谈啊!梁晓静父亲英年早逝,一家人可没那么多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也就是说,不像某些人家,提前为老人准备好寿料(棺材)。在此情况下,家中第二进房子的木楼,其中的一些楼板,已经要撬下来,挪作寿料板了。如果再不及时把那些木料搬回来,恐怕就只能“停工待料”;再说,对于一副棺木来说,光是靠撬楼板,也是不行的。(按,当时的农村地区,对丧葬尚不作统一要求)
总而言之,不管怎么样,这天上午,这对小哥俩的这一趟,总是要走的。
或许,也不能怪大人们无情,现实就是这样。记得有一部电影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其实,更加不相信眼泪的,是现实!
迎着寒风,推着车子,小哥俩走在了前往学校的路上。
说起“手推车”,部分读者可能觉得有点陌生。其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骆驼祥子赖以谋生的,就是与此相类似的“人力车”。当然,从形式上看,梁晓静兄弟俩这个上午所使用的“手推车”(人力车),没有明显的车厢(以便于装卸),车把儿也稍稍长一些,或许会稍稍省点力。
这个上午的这段故事上演的时候,梁晓静十二岁,他的哥哥十四岁。(他的两个妹妹,分别是十岁,八岁!)
小哥俩各拉着一侧的车辕(车把儿),从家门口向偏南一侧走出二三十米后,就到了东西街的交界处,再折向东,就走在了前往老圩场的路上。
这一路上,又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