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光福村的村长张友奎听从了乡政府的建议,现在从杨子明沟一段开完引水渠,经过一片水田落差正好抵达到光福村村长的水田里。小型水电站的选址问题,光福村广大村民没有什么意见。在光福村而且让在光福村一、二两个村民小组发展小型水电站,让光福村部分百姓和城里居民一样,照上电灯的愿望,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于是乎,光福村村长张友奎,按照乡政府水利干部勘察的引水渠路线,这一决定和有关事例必须与驻村干部陈世宽乡干部贾梅,要在光福村一、二组召开了村民小组的会议宣讲清楚。接着,在村民大会上无论是驻村干部还是村干部,都在异口同声地讲道,在广大山区农村发展小型水电站是大势所趋,是暂时改变山区农民生活环境的唯一出路,将来如果山区农村一步步发展了高压电,这说明我们国家国强民富了,那么小电网就要合并成国家大电网了,老百姓的生活到那时越来越幸福了等等一些说词。
庄稼人理解水平是有限的,说是要修小型电站,用杨子明沟的水来发电,老百姓不用买煤油照明了,在会场上村民们都皆大欢喜拍手称快。但具有一定思想的少数村民们,不得不在村民大会上提出,老百姓用电给不给钱,到各家各户的电线电表等用电设施,需不需要老百姓掏钱,在杨子明沟开挖引水渠,要不要家家户户出劳力等等。
在老百姓当中也有用发展眼光的,去支持新生事物和对新生事物充满信心的那号人,立即回击那些抱残守缺思想守旧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人:“......他村长张友奎一人能把杨子明沟饮水渠挖出来,国家给了电力设备,还要给你送到家门口吗?到各家各户的电线电表的费用,不是自己掏钱购买,还要指望谁购买......哪有这门子的事情!”
在光福村一、二村民小组发展小型水电站,经过一段时间乡干部和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和坚持细致耐心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村民们没有多大异议了,大家都举手赞成一致通过光福村一、二组,关于发展小型水电站有关内容事项:施工现场由光福村小组长张大千和另外一名村民小组长全权负责指挥。小型水电站建成后,由光福村村长具体负责管理,在年底由各家各户出劳力从杨子明沟开工挖好引水渠,到光福村村长张友奎的水田地(小型电站终端所在地),准备在第二年春末电力设备及机组一到,就可以在光福村一、二村民小组开始发电照明了。
光福村要开工修建小型水电站的消息,很快在杨子明沟老百姓当中引起了反响。在开工这天,光福村第一村民小组和第二村民小组的组长,到施工现场各自接受了光福村村委会分配的二分之一引水渠的施工任务。各村民小组长带领了几名村民,到接受施工任务的地段,详细评估了需要好多劳力才能完成工期任务,按照每家每户分摊劳动任务,又需要累计使用多少劳动日,才算把引水渠过程顺利完成,如此等等的细账,似乎凡是前来到施工现场的村民们,都在七嘴八舌闹闹嚷嚷数说着各自的理由。
杨子明沟第一个小型水电站在光福村落户,这是全村老百姓的光荣和幸福。水电站引水渠的施工刻不容缓大局已定,现在任何人的理由和异议都应该化整为零,一切的力量都应该集中在,如何提前超额完成引水渠的工期任务,那才是村民们的头等大事。这是光福村的村长张友奎,在开工现场对前来承担引水渠任务的村民组长和村民们的讲话精神。
分摊给吴天亮老师家的劳动日,他的母亲张欣荣参加了两天修建引水渠的施工任务。当吴天亮老师趁礼拜天参加施工任务的时候,碰上了抬石头砌石坎的重体力活。张大千组长,让吴天亮老师搬些小石头填塞石坎的缝斜,但吴天亮老师执意要用铁丝圈套上石头,拿上木棒杠子与壮实小伙子,同等去抬了一会儿石头。吴天亮老师的认真踏实的劳动精神,似乎感动了在场施工的村民们。有的村民建议道,让吴天亮老师家少参加二至三次劳动日。在施工现场的村民们都举手赞成大家的决定......
【14】
杨子明沟的庄稼人栽种洋芋,一部分人在立春之前,一部分人在立春之后。庄稼人大面积栽种洋芋从节省地缘角度来看,到了春播的时候庄稼人都要在栽种洋芋之间播种上苞谷种,在当年即收获了洋芋产量,也收获了苞谷产量。庄稼人一年四季在土地上的精心安排,当然都离不开节令的思考。抓紧节令时间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是依靠了自然发展规律,就是偶遇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庄稼人心理也是坦然应对的。
现在家住光福村一组的吴天亮老师,他虽然是民办教师身份教半年书了,但他的半工半农身份,依然是老百姓眼中的农民形象。所以,吴天亮老师礼拜天在地里劳动,或者下午放学后经常在家参加劳动,在杨子明沟老百姓眼里,很是平常不过了。
吴天亮老师家有一块陡坡地不到一亩半,当年收获过红苕产量,土壤结构是松散的。这块陡坡地与本组木匠曾胜一块青油油的小麦地连边连界。
吴天亮老师的母亲张欣荣要在这块陡坡地里,栽种上洋芋需要再次翻耕土壤,就把翻耕土壤的任务交给了吴天亮老师。吴天亮老师在耕地方面是轻车熟路,不存在吆喝着耕牛翻耕不好土壤。吴天亮老师家没有喂养耕牛,翻耕土壤都是借别人家的耕牛,借耕牛最多的次数是村民组长张大千家的。
一天,吴天亮老师在奎五村小学教书,下午早早地放学回家,在张大千家借上耕牛吃罢下午饭,吴天亮老师牵着耕牛扛着犁头,就到了那块陡坡地一手扶犁头,一手捏住长树枝,大吼一声,耕牛就在陡坡地飞奔起来了。
挖过红苕遗留下来的松散土壤,习惯负重于板结土壤的一条耕牛来说,耕牛耕地速度那简直是轻松自如了。吴天亮老师扶在犁头上的那一只手和脚下产生的速度快慢,与耕牛的奔驰速度竟然形成了一阵阵时间反差。吴天亮老师要让耕牛耕地的速度慢下来,接连不断地那种吆喝阻止耕牛的尖叫声,在陡坡地周围和上空慢慢飘扬开来。
曾胜的小麦地传来了打猪草曾苗苗的声音:“吴老师,声音难听死了!吴老师,声音难听死了!”
吴天亮老师立即叫唤一声耕牛停下,耕牛就停下了。吴天亮老师看到曾苗苗背着背篓在自家小麦地打猪草,用平常的口气说道:“星期天不到,你就回家了?”
曾苗苗一边回答:“我感冒了,请假回家看病的!”一边背着背篓向吴天亮老师犁地的方向走来。
曾苗苗一背篓猪草,快要打满了。背篓里背着猪草的曾苗苗,一瞧见吴天亮老师满脸不仅有汗水在流淌,还有不少的泥土混合着汗水沾在脸上,一颗泥疙瘩竟然落在吴天亮老师长发里,却纹丝不动。
曾苗苗盯住那颗泥疙瘩眨巴着眼睛说道:“吴老师犁地,也太认真了。泥巴疙瘩掉在头发里,都不知道拿掉!”
吴天亮老师笑了,不急于回答,把头一摇晃,头发里的泥疙瘩随即甩了出去,又揩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当着曾苗苗说:“这就叫做农民。”
一个还在上学的学生,一个是正在教书的民办教师,年龄之间相差也不过三四岁,而且都在一个村民小组长大。曾苗苗主动从小麦地走过来,猪草也不打了,究竟要和吴天亮老师交谈什么呢?
曾苗苗非常简单的思考:最近她又在学校图书室借阅了一本革命故事长篇小说《红岩》。她把这部长篇小说带回家一两个周了,准备借给吴天亮老师看看。
今天在自家小麦地打猪草,碰上犁地的吴天亮老师,曾苗苗就直截了当说道:“吴老师,我给你又在学校图书室借回一本《红岩》小说。我借给你的书,你看完了很快还了。我在学校平时想,你喜欢看书学习,可是在我们杨子明沟这个地方哪有书可借,我就顺便在学校借书,带回家给你看!”
吴天亮老师见曾苗苗说话那样诚实,对人又那样诚恳直白,不管处在青春期的女孩子如何想象,但吴天亮老师也按照平常的心态,决不产生出过分的一种歪曲想法,对一个即将毕业的初中女学生曾苗苗,同时也应该是诚恳相待,这才是一位教师高尚品德的凸显。
吴天亮老师好心好意答道:“那好,你以后多在学校借书,带回家给我阅读。”
曾苗苗的父亲木匠曾胜,在一片荒山坡里砍了一捆柴火,在穿过自家那块小麦地时,看到曾苗苗在与犁地的吴天亮老师说什么,就大声喊道:“曾苗苗快把猪草背回家,圈里猪还等着吃呢!”
曾苗苗背着猪草离开了吴天亮老师那块陡坡地,而吴天亮老师吆喝耕牛的犁地声,又继续飘荡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