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区公安派出所两名干警到杨子明沟乡政府,要在一些村组调查被拐卖妇女儿童案件。两名公安干警由驻村干部陈世宽陪同在光福村,驻扎了一整天和一个晚上,重点调查了来天喜精神病患者的妻子吴燕离家出走,其中是否被人贩子拐走卖掉了。人贩子是本村组或者是本乡,全乡类似案件都处在被调查之中,谁是人贩子现在毫无根据可言。道听途说妄加猜测是是非非流言蜚语等现象,在村民口头上流传是无法避免的。
公安干警还专门到学校,找到吴天亮老师秘密询问有关光福村村民张大金表现情况。公安干警认为吴天亮老师觉悟高个人修养好,反映问题比较实在,能够实事求是说出事实的真相来。作为张大金被公安干警关注,都是光福村一些村民通过表面现象和一些猜疑推理,说是张大金是人贩子,吴燕出走与他有关联。没有真凭实据,吴天亮老师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走一个坏人。姑姑吴燕的出走,吴天亮老师当然痛心,是不是人贩子拐走了,是不是张大金一手策划卖给了他人为妻,现在无凭无据决不能妄加猜测,决不能说张大金一定是人贩子。对于这一点,公安干警提醒吴天亮老师,只是调查和怀疑,所谈的话要绝对保密,不能泄露半点谈话内容,更不能圈定张大金是绝对的人贩子。
没有不透风的强。光福村有些村民扬言,精神病患者吴燕是被光福村不法分子拐跑了,卖了一手好价格。至于人贩子是不是光福村的,扬言的村民说不一定,理由是公安干警为何到光福村调查呢?
来天喜当过光福村村民小组长,也不是省油的灯。带着一肚子的怨气,到了杨子明沟乡政府找到公安干警,要让公安干警给他一个说法,很简单自己的妻子吴燕至今杳无信音,作为公安干警当下介入此事调查,对当事人总有一个交待。来天喜在公安干警面前获得的结果是:案件没有结果,当事人无权过问此事。过度纠缠此事,按照妨碍公务治安处理。
来天喜窝了一肚子闷气。先是找到村长兼村书记的张友奎诉苦,却没有找出答案,然后又找到驻村干部陈世宽讲了一番道理:“既然为民办事,老百姓找到跟前,还教训了我一顿,我实在想不通!”
驻村干部陈世宽既是大而化之,又是模棱两可说道:“公安办案件,向来是以事实调查为依据。犯罪分子要是作案,也不只是一个地方,人贩子也许不是在本乡本县,远在他乡呢?再说,案件还没有结束之前,把谁定为犯罪分子,你说呢?”
来天喜讨了一个没趣,回到家里还是想不通。一次,来天喜专门到吴天亮老师家里,把心中不愉快的事情告诉了吴天亮老师。吴天亮老师强调说:“你不能责怪公安干警工作不负责任,你更不能说人贩子就在光福村,有何根据你拿出来。你要冷静,事以至此,姑姑的事公安干警正在调查吗?”
张欣荣在旁边接住吴天亮老师的话火上浇油道:“一张嘴巴胡球乱说,说漏了嘴,小心惹祸上身,本来家庭不顺,你说话可要当心啊。切不敢说人贩子是谁就是谁!”
张欣荣有时直率泼辣,说话不倒弯子的习气,在一定时候还起作用。来天喜听了张欣荣这样一说,倒也镇住了心里的情绪,怒气刹那间烟消云散了。于是,来天喜似乎鼓足了好大的勇气承认道:“正因为我不懂,才找亲戚参谋呢!”
张欣荣赶忙补上了一句:“亏得你还当过组长,多少也懂得一点政策,还经常在乡政府开会嘛!”
来天喜此时也自我解嘲道:“我是大老粗一个,不识一个字,几乎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下来,你不知道吗?”
双方话一停住,来天喜在吴天亮老师家临走前,借了五酒杯盐和一斤煤油。煤油是吴天亮老师家停电,临时在杨子明沟门市部购买的两斤。一斤煤油被来天喜借走。来天喜说,猪圈没有安电灯泡,目的是为了节省开支,再说猪圈安上电灯是一种浪费,晚上给猪喂饲料毕竟是少数,该节省的必须节省,家里贫困要想到这一点。
来天喜总算把心里一滩纠结化解开了,从吴天亮老师家里,就轻轻松松回到了家。
【10】
来天喜会篾匠活,没有拜师学过艺,农村用青竹简单编织出来的一些篾具,他来天喜一看一琢磨就会,如生产用具挑干粪的撮箕和装粪用的笆篓背篓等,生活上用具如竹刷把,漓熟米用的筲箕等。
农闲时,来天喜厚着脸皮向本村农户竹园要些青竹,扛回家编织竹刷把筲箕背篓等存放起来,时机一到把这些存放起来的篾具,带向太阳镇市场变卖到手的钱,林林总总在一年里填补家用也不少。
竹篾刷把城里人也看重它,在一些城里家庭刷锅洗碗非常实用。乡干部贾梅在光福村驻村,不好意思亲自从来天喜手里购买数量不等的竹篾刷把。贾梅一次向吴天亮老师说,他的父亲县农业局副局长贾少安,让他在工作过的地方,买上三把竹篾刷把带回家。贾梅还向自己的父亲反问了一句,何必在乡下买竹篾刷把,城里不是有卖的吗?贾少安只是说,贾梅你不懂。贾梅当着自己父亲的面,只好服从罢了。
后来,吴天亮老师完成了贾梅交办的任务,不仅掏钱买了三把竹篾刷把,而且来天喜还另外多送了一把竹篾刷把。吴天亮老师用了三张旧报纸,把四把竹篾刷把包裹严实,用细麻绳捆了几圈,像是被包裹的一块腊肉很不规则。
竹篾刷把被吴天亮老师送到贾梅手里,已经在中心小学吴天亮老师宿舍放了一个多周。恰巧县委宣传部干事谭可明抽空来杨子明沟乡政府,看望自己的女朋友贾梅,才顺便让谭可明把竹篾刷把带回了县城。
中心小学教师夏诗丽老师,听说来天喜会篾匠,还会编织蚕箔,就让吴天亮老师给来天喜捎信到她家编织蚕箔,工钱当面协商。夏诗丽老师家一年养蚕张数不少,算是杨子明沟养蚕大户。有时夏诗丽老师家随着蚕种量的增加,要用去的蚕箔数量也要不断地增加,这也是常理。
吴天亮老师把夏诗丽老师家编织蚕箔的情况,给来天喜一通报。来天喜答是答应了,就是其中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可以把青竹扛进来天喜的家,按照编织出来的蚕箔个数付钱。来天喜理由非常简单,农活忙抽不开身,只有利用晚上和空闲时间去编织蚕箔。
夏诗丽老师家和来天喜双方达成了协议,来天喜这样安排可以接受。不过,来天喜在忙着抽空编织蚕箔时,他的侄儿来天神的儿子来强,也跟着来天喜学起篾匠技术活了。
有一天傍晚,来天喜给吴天亮老师家送来了,用青竹编织的挑干粪的新撮箕,又把往日借去的食盐还给了张欣荣。
张欣荣说:“盐吃了就吃了,还来干啥。又送来了新撮箕!”
来天喜恭恭敬敬似乎有意拖长了声音说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张欣荣试探性问:“用人家的竹子来编织撮箕,知道了要扣里的工钱!”
来天喜一老一实说:“都是用边角料。”
吴天亮老师在自己睡房里,正在窗前木桌前灯光下看书学习,大约是口渴了,就到厨房,见到来天喜坐在一条板凳上,在身边还放了一挑新撮箕。
吴天亮老师看到一挑新撮箕,就带着本意说:“你家里困难,卖点钱家里好使用。撮箕我们家还有用的!”
坐在一条独凳子上的张欣荣,一口接了过来:“是的,我们家还有一挑撮箕放在板楼上。你还是带回家卖成钱,家里好用!”
来天喜有些情绪了:“我家里穷了,给了你们家一点东西,也不敢要了。我们毕竟还是亲戚嘛!”
吴天亮老师缓和了气愤:“姑爷别生气,我们把新撮箕收了!”
农民在亲情上的进一步加深友谊,在平常好多日子里,一般都喜欢你在生产工具上缺少什么,他们相互之间就给你补什么,或者在走亲访友中不是用金钱换取感情联系,而是采取多种形式的联络友谊的方式,如一升大米、一升黄豆、一斤芝麻、一斤旱烟叶子相送等等。这些虽然在广大农民阶层中通过朴实换取朴实,但最终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善良、憨厚、淳朴的人格魅力。
来天喜接过了张欣荣递过来的纸烟,擦着火柴点燃一边吸着,一边问正在喝茶水的吴天亮老师:“夏诗丽老师没有催编织蚕箔的事吧!”
吴天亮老师眨巴着眼睛,回忆起了答道:“说过了。让我给你说,蚕箔要赶在喂夏蚕的时候用!”
来天喜猛烈地吸了一口烟说:“天亮你也给夏诗丽老师捎个口信,一些青竹质量不好,还要背来青竹,不然编织蚕箔个数不够,也怕完不成!”
此刻,杨子明沟乡政府在有线广播上,养蚕专干在宣讲养蚕方面的技术知识。吴天亮老师家养了一张蚕种,蚕儿起三眠了。张欣荣静静地听着广播里传来的关于养蚕方面的知识。一会儿,来天喜摸黑回家了。吴天亮老师很快回到自己睡房看书学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