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志宝的头像

姜志宝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4/11
分享
《杨子明沟》连载

第四十三章

【17】

农历正月一结束,农民在春播前的准备工作即将开始。脸朝黄泥背朝天的广大农民阶层,一心都扑在土地上,给越冬的庄稼松土锄草,翻耕土壤的耕牛不管在山坡上沟谷里,它们的嗥叫声远远近近飘荡着。一年之计在于春,每一个农民都知道抓好季节,才是夺取粮食丰收的希望。但在杨子明沟生活的部分农民,在春播购买籽种肥料时,一些农民都要指望在信用社贷款。究其原因农民家庭特别困难。要好的是在支援农业生产,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和发展经济方面,一旦到了春耕和秋收提粮下籽,或者农民生活上遇到重大困难时,这就成为实现农村信用社一贯信守的诺言,这也是伴随着实现上级政府一贯倡导的惠民政策。

吴天亮老师姑爷来天喜吃罢中午饭,在地里薅了一会儿洋芋草,又仰着头看了一会儿天空转来转去,在凤凰山周围撒播树种的飞机。此时,来天喜低下头左想右想,还是放下锄头回到家里,在抽屉里拿出自己一枚私章,要到信用社贷款买肥料和籽种。来天喜的大女儿来蓉辍学在家,再没有上学了,看到父亲来天喜准备出门,正在厨房剁猪草的来蓉,吃惊地问来天喜:“爸爸,慌慌张张到哪里去?”来天喜转过脸答道:“贷款。”懂事的大女儿问:“不找熟人担保,能贷款吗?”来天喜毫不隐瞒地答道:“让吴天亮去给我担保贷款。”

来天喜走出了院坝,坐在凳子上正在晒太阳的吴燕,她一边在打鞋底,一边在哼唱花鼓歌。具有精神病患者的吴燕,有时精神正常头脑清晰。在精神层面病态上反复无常,似乎是众多精神病患者的普遍规律。

此时,吴燕望着来天喜的背影说道:“快去快回。”

来天喜笑脸相迎,似乎在恭候地答道:“晓得。”

来天喜动了脑筋,首先到杨子明沟乡政府所在地信用社亲自去贷款。在信用社门口贷款的农民三三两两也不少,那些贷上款的农民,出了信用社门口,把人民币揣进荷包里,摇头晃脑地说道:“我贷款容易,是我有存款是定期,这样快就贷给我了。所以,不要担保人!”

在信用社门口陆陆续续又来了贷款的农民,懂得一些道理的农民为了贷款,的确自己找来贷款担保人,很快贷上款离开了。来天喜打消了亲自给信用社主任谈及贷款的事唯恐不成功的念头,只好后退到需要贷款农民的背后,似乎带着忐忑不安的情绪,一路来到了中心小学要找吴天亮老师担保贷款。

吴天亮老师正在给三年级上数学课。来天喜不知道学校规矩,走在每一个教室门口张望吴天亮老师在不在教室上课。此时,夏诗丽老师暂时没有上课,从厕所回到学校大门口,看到一个陌生人老是在教室门口左顾右盼。

于是,夏诗丽老师快步走进来天喜身边,毫不客气地说道:“你在干啥,不要影响老师上课!”

来天喜摆着头答道:“我找吴天亮老师。”

“吴天亮老师在上课。”

“我走了几间教室,没有看见吴天亮。”

“你总是看花了眼。下了课再找,老师都在上课。”

“晓得。”

夏诗丽老师一说毕,就回到了自己的宿舍。来天喜真聪敏,听夏诗丽这么一说,认为自己的行为的确有失大雅,孩子们在教室上课,自己却在教室门口摇头晃脑地东张西望很不像话。来天喜赶忙三步并作两步退缩到学校大门口之外,等候吴天亮老师上完课在见他为盼。

下课铃声一响,来天喜立刻就走进了学校大门。吴天亮老师从一间教室出来,后面的学生也跟着涌出来了。这时,有两位学生围着吴天亮老师在说话,吴天亮老师侧着身体低着头,正与两位学生交谈什么,身体突然被来天喜拍了一巴掌。

来天喜说道:“我找你有事。”

吴天亮老师有礼貌地问道:“姑爷,什么要紧的事?”

“请你给我担保贷款。”

“贷款,信用社相信我吗?”

“信用社主任说,只要拿工资的都行。”

“什么时候贷款?”

“我今天就贷款,让你去给我担保。”

“现在有课。”

“还有几节课?”

“一节课。”

“我等你。”

吴天亮老师满口答应下来给来天喜担保贷款的事。吴天亮老师还有一节课要上,来天喜只好在吴天亮老师宿舍等上一节课的时间。

【18】

吴天亮老师的母亲张欣荣要把家里苞谷籽卖掉二百斤填补家用,在礼拜天的时候把这事给吴天亮老师说了。吴天亮老师说,不行要少卖一点还可以,就卖一百斤吧。张欣荣不同意,掏出了心窝里的话说道,苞谷籽人吃不完,做猪饲料也足够了,不卖掉些气温一高会长虫的。村长张友奎每年烤苞谷酒,需要苞谷籽不少,我们家每年都卖给他二三百斤。

自从土地分配到户,卖余粮的农民家庭不止张欣荣一家,有不少的家庭把大量的余粮卖掉钱存进了银行,在杨子明沟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山沟里,卖去多余的粮食似乎也是农民发家致富的最好途径。但也有农民家庭,尽管土地到户多年不但余粮没有,而且年年存在生活上的困难,贷款买粮买肥料买籽种靠国家救济的一些农民才能度过春荒。农民当时现实问题,谁也无法回避。如果回避了这类问题,杨子明沟老百姓轻易不会答应的,现实问题就这样存在着。

像光福村张欣荣的家,不穷不富算是中等发展家庭,把多余的钱存进银行,或者把日常需要使用的零花钱放进木头箱子里,关键在开销的时候,才拿出来使用。农民到手的一分钱,是血和汗水铸造的并不过分夸张,难怪农民手里再有钱,都希望过着紧巴巴的日子。细水长流勤俭持家,这种传统美德在中国农民身上发扬光大,令人敬佩!

就在张欣荣准备卖苞谷籽的时候,吴天亮老师插话道:“家里钱万一不够用,我把存在信用社里贰佰元工资取出来!”

张欣荣挥挥手说:“这万万使不得,现在不存点钱,你以后说媳妇咋办!”

一说到媳妇二字,吴天亮老师一张脸刷的一下红了,赶忙解释道:“我年龄还不大,慌啥!”

张欣荣似乎在赌气说道:“钱存了就存了,不要把它取出来,以后有急事在用!”

吴天亮老师停下话语权,尊重他母亲张欣荣自己的安排。恰巧,村长张友奎和村民组长张大千到了吴天亮老师的家。张大千直接说道,没有别的事,拉电线需要每家每户掏钱集资,人均暂时只交一百元,一边交钱一边安装线路,农历三月光福村两个组可以通电照明了。

老百姓盼望已久的通电照明,快要实现了。要说集资通电是大好事,所以吴天亮老师家当时没有那么多的钱,上交给村长张友奎,张欣荣说过两天把两百元凑齐了亲自送去。张欣荣还补充道,卖三百斤苞谷籽,村长买不?张友奎急忙答道,有多少买多少。张欣荣说家里没有劳力送苞谷籽,自己叫劳力来挑回去。村长通理,让张欣荣放心,不会劳驾吴天亮老师给我们家送苞谷籽。村长张友奎组长张大千和张欣荣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笑嘻嘻说了一会儿大实话和闲话,最后在和谐的气氛中张友奎和张大千,又向另外一家进发了。

来天喜交通电集资款困难多,但村民小组决定让他四口之家,只交三百元。面对四百元,他来天喜一时也拿不出来。办法只好想在了亲戚张欣荣家的帮助。

礼拜天吴天亮老师当然也在家。来天喜一到张欣荣的家,进门就说道:“拉线通电是好事,我暂时没有钱给。贷款一百元,还要留下买肥料籽种。现在只好向你们伸手借钱了。”

张欣荣接着说道:“我钱也不多,你问问吴天亮手里有不有钱借给你。”

吴天亮老师难为情的样子,似乎不敢多向姑爷来天喜说什么,干脆表态道:“想办法能借多少就多少。下一周礼拜二来拿钱。”

来天喜满怀信心地离开了吴天亮老师的家。但张欣荣毕竟是一个心细的农村妇女,为了钱这事,似乎处处在为吴天亮老师自身在考虑。张欣荣考虑什么呢?

张欣荣对吴天亮老师说:“你答应这样快,你想想看,你姑爷家还有病人,用钱的地方多,你借钱多了,以后他有偿还能力吗?”

吴天亮老师眨巴着一双眼睛答道:“明明知道他有困难,亲戚不帮他,又有谁来帮他。光指望国家怕不行吧!”

家常里短的话,往往缠绕着一个人的思绪紊乱,总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来。有时连好坏不分,从感情层面上看,似乎在绝情绝义,一步步滑向自私自利的深渊,总也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和出口。

礼拜天下午吴天亮老师家吃饭的时间到了,但木匠曾胜邀请吴天亮老师在他家吃下午饭,帮他家在山坡上抬一根修理好的电线杆,要安装在院坝边沿搭线使用。吴天亮老师这样就去了木匠曾胜的家。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