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吴天亮老师在杨子明沟乡政府工作热心浏览报刊杂志,在中心小学教书的时候就有这种习惯。如《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安康日报》、《陕西农民报》、《红旗杂志》等。吴天亮老师自己掏钱还订阅了一本文学刊物《收获》。在《收获》上发表的那些优秀小说水平高,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矛盾非常尖锐,作者笔下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在吴天亮老师看来一些人和事,几乎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一模一样。这些事和人,为什么在作家的笔下,变得那样栩栩如生真实可信呢?虽然吴天亮老师热爱新闻写作与文字打交道,但对于文学所表现出来积极向上,那种鼓舞人们的斗志内在规律来说,从艺术角度上看吴天亮只能是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到心身愉悦而已,并不了解什么是文学的深刻含义。
在乡政府工作一段时间的吴天亮老师很少在同事之间去串门。既使与贾梅是高中同学,但在乡政府工作的吴天亮老师很少在贾梅宿舍坐一坐,有时候除非在工作上的关系,偶尔在乡政府院内碰碰面闲聊几句。也许他们之间早就想到,不能有这种频繁来往,防止不好的传言和影响在自己身上出现。吴天亮老师另外一个好的习惯,就是工作之余喜欢关起门来坚持看书学习。与邻居张青山副书记经常夸奖吴天亮那样,现在工作的年轻人哪一个能比得上吴天亮老师热爱学习的心呢?
张青山副书记还把自己平时准备加夜班工作的煤油,送给了吴天亮老师两瓶,吴天亮老师为了学习就毫不客气地收下了。杨子明沟乡政府的干部,大多数都准备了煤油。这是因为乡政府电灯照明也是小型水电站送来的电,送电时间都在晚上十一点就停止了,原因非常简单水量不足供发电了。
一天晚上,吴天亮老师下乡回到宿舍,副书记张青山拿着《安康日报》给吴天亮老师报喜,上面刊登有吴天亮老师大篇幅对杨子明沟乡政府在抓秋播生产方面的经验介绍。吴天亮老师把自己写的文章一看说:“我以为石沉大海了,现在才刊登出来。”副书记张青山接了一句:“再看看日期。”
吴天亮老师认真一看《安康日报》时间,是五天以前的报纸了。副书记张青山走后,中心小学的代课教师曾苗苗和乡干部贾梅走进了吴天亮老师的宿舍。
曾苗苗在凳子上还没有落坐,就望着电灯泡的光亮说道:“你们乡政府的电灯光亮,也是红红的。吴天亮老师你喜欢看书,晚上能看得见书上的字吗?”
吴天亮老师手上的报纸放到了办公桌上,笑眯眯地说道:“曾老师还挺关心人的。”
贾梅忍不住说道:“你们是一个村的,关心关心也是应该的。”
贾梅和曾苗苗坐在一条凳子上。吴天亮老师准备给两人倒水喝,都说刚喝过,就不客气了。但贾梅看到一张报纸放在办公桌上,就让吴天亮递过去。贾梅一看《安康日报》上,又刊登有吴天亮老师的文章准备点评。
这时,吴天亮老师一口接过去说道:“你不是不喜欢看报吗?”
贾梅回答说:“听一些乡干部说,你在《安康日报》上又发表文章了,还是真的。”
曾苗苗也插话说道:“刚刚听广播上,播送了吴天亮老师写的一篇新闻稿件。”
吴天亮老师对于这些好的消息,似乎听也听习惯了,看也看习惯了。每当此时,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安慰自己,在努力上还不够,离心目中的目标还远着呢。
曾苗苗抽晚上的时间,从中心小学到杨子明沟乡政府,找吴天亮老师帮他写入党申请书。曾苗苗当时在贾梅宿舍说他写了一次入党申请书,格式和内容都不符合入党申请书的要求,想到吴天亮老师是一个村的,他现在的写作水平又好,帮帮她写一份入党申请书。
吴天亮老师贾梅曾苗苗他们之间闲聊了一会儿之后,曾苗苗对吴天亮老师就开门见山地说:“晚上来找你,想请你帮个忙,帮我写一份入党申请书,我不会写。”
吴天亮老师认真回答说:“我怕也写不好,误了你的事。”
贾梅赶忙抢着说:“我入党的申请书不是你写的吗?你忘了?”
吴天亮老师笑着回忆说:“想不起来了。”
曾苗苗呶着小嘴,笑盈盈几乎用命令的口气说:“反正拜托你了,过了一两天,我就来拿入党申请书。”
吴天亮老师不答应也不行,觉得曾苗苗这样年轻加入党组织,向党组织靠拢,说明曾苗苗在思想上和认识上,有了一定的进步性。从加入党组织这一点上看,吴天亮老师他比曾苗苗落后了一步。吴天亮老师不是想申请入党,在当民办教师的时候,曾经给学校支部写过入党申请书,但没有人给他谈过话,吴天亮老师不好意思过问此事。前不久杨子明沟乡政府党委副书记张青山,还催他吴天亮老师赶快写入党申请书,他迟迟没有动起笔来。
曾苗苗和贾梅在吴天亮老师宿舍,没完没了地说了一阵子闲话,又时不时地发出了嘻嘻哈哈的笑声过后,曾苗苗就打着手电回学校了,贾梅拿着那张《安康日报》刊登有吴天亮老师经验材料,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18】
树上发黄的叶片,没有多少风源吹过,但落在地面到处都是。天气渐渐冷开了,路面上偶尔有一层薄霜,但在光秃秃的树枝上时不时地掉下水珠,被打湿的地面忽然有雾气在上升。太阳一露出山顶,在杨子明沟河坝潺潺的水流上面,也在不断地飘出雾气。水流形成的雾气,在杨子明沟曲曲折折的河床上,快速顺着河床边沿爬上了山坡。
山坡上有庄稼苗,杨子明沟河坝的雾气,神奇般地穿过了庄稼苗地,似乎钻进了落了叶的树林。树林里的鸟儿,以为上升的雾气是一朵白云,鸟儿就跟着白云一路冲向天空。白云散了,鸟儿斜着身体在天空鸣叫一声,一头又向杨子明沟河坝冲去。
云层盖住了太阳的时候,淅淅沥沥下一场小雨,整个万物在杨子明沟像是沉睡的老人。当老人醒来的时候,有鸟儿在老人身体上鸣叫,有庄稼人在老人身体上劳动,有牛羊在老人身体上啃吃青草,河流穿过了老人的身体,森林覆盖了老人的皮毛。有人把地球比作老人,自然和人类用尽了地球老人的财富。为什么地球老人有用不完的财富呢?
生活在杨子明沟那些庄稼人,回答不了这样一个问题。其中杨子明沟有些庄稼人,也许能够回答这些问题,但庄稼人面对锄头下面那块庄稼地,在庄稼人心目中就是延续生命的载体。想得再简单并不意味着,他不具备深刻性;思考得再复杂并不意味着,他有多么地美好。杨子明沟的庄稼人,在劳动简史上,他们也许过得非常简单,但对于一生勤劳来看,复杂之中却充满了传奇色彩。
这些在杨子明沟乡政府工作的吴天亮老师来说,他恐怕暂时想不到,就是想到了,在吴天亮老师成长的心灵里搁置在一边,是比较现实的道理。就拿吴天亮老师母亲张欣荣来举例。自从张欣荣患有乳腺病,一边在吃药一边还到光福村千佛洞去烧香拜神仙,保佑病情早日康复。有村民对张欣荣说,儿子在给国家干事;给国家干事的人不能讲迷信。张欣荣答道,我是我,天亮是天亮;我讲迷信,是我的份,不管天亮的事。吴天亮老师对他母亲张欣荣迷信一事,不敢往深里说,只能说是有病要到医院才科学,烧香拜佛是救不了命的。
一次,天空刮起了冷风,吴天亮老师陪同杨子明沟乡政府副书记张青山下乡途中,路过光福村千佛洞。副书记张青山主动要到光福村千佛洞看看。关于,千佛洞寺庙的历史演变过程,吴天亮老师也说不清楚。只能就一块竖立在太阳殿和药王殿之间的那块公德碑,副书记张青山大致了解到千佛洞寺庙的历史脉络。公德碑上刻满了对千佛洞历年修缮出资的姓名,还在公德碑文字首行,记载了自唐朝以来就有千佛洞的几次修缮。公德碑上简单文字的介绍,没有引起副书记张青山深刻思考。结果对吴天亮老师说道:“家乡的历史应该知道,家乡的寺庙演变更应该了解。”
吴天亮老师带着副书记张青山对他所给出的问题,一路上一直在吴天亮老师脑海里思考着,就是下午回到到了杨子明沟乡政府自己的办公室兼卧室,吴天亮老师才定下心来,暂时把这些问题淡忘下去了。
在中心小学教书的曾苗苗,这天下午到杨子明沟乡政府门市部买了香皂和一条毛巾,准备顺路在乡政府贾梅的屋里坐一坐。曾苗苗拿着香皂和毛巾,刚刚走进乡政府院坝,碰上吴天亮老师手里正好拿了一叠报纸不停地在翻看。
曾苗苗劈头盖脑地叫了一声“吴天亮老师。”
吴天亮老师抬起头,带着满脸的笑容也叫道:“曾老师。”
曾苗苗找话说:“你给我写的入党申请书,校长说写得好。”
贾梅下乡,手里提了一个小公文包,已经出现在了乡政府的院坝一头。曾苗苗喊了一声“贾梅”的名字。贾梅在招手,示意叫曾苗苗和吴天亮老师到她宿舍去。
年轻人都有一颗滚烫的心时刻在燃烧着,很容易被一种良好的生活氛围所召唤。吴天亮老师跟在曾苗苗背后,向贾梅宿舍走去,但曾苗苗不知为什么向吴天亮老师吐露了,关于在安康师范学校脱产学习的夏诗丽,忽然和她叔叔曾光老师不来往了。据说,夏诗丽是中专生了,一毕业就是国家公办教师,对自己的婚姻大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最终具有选择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