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傅建国的头像

傅建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15
分享
《从皖南到温州》连载

第四十二章 在城市漂泊的童年

12年前的今天,我在市区河通桥鞋材市场梦莉莎皮革公司打工。一大早,我和往常一样,从位于游泳桥路36号仓库的小阁楼里起床、刷牙洗脸后,匆匆在路边的早餐店吃早点。然后走进市场打开店铺的大门,整理货物、清扫场地,开始进入新的一天工作状态。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突然响起。我心想,哪位客户这么早?

我拿起话筒,耳边传来母亲激动的声音:“是建国吗?你是啊,哦,跟你讲,根娣生了,呵呵,是个男孩哟……”那一刻,我心怦怦地跳动,幸福的泪花禁不住夺眶而出。

康儿是在他妈妈肚子里七个多月大的时候,踏上了回故乡皖南的土地。记得当时我十分希望孩子在温州出生。陈总的大姐建议去三医,说三医环境和设施非常好。可是妻子说,回家节省一点。我拗不过她。由着她挺着个大肚子,独自坐11小时的硬座客车,从温州前往皖南。事后我焦虑不安,一夜没睡安稳觉。直到她到了所村娘家,打来电话报以平安,我一颗悬着的心才像石头着地踏实起来。

康儿出生后一百来天,躺在她妈妈怀里从皖南回到温州。为了母子不受皮革臭味的熏染,我不得不从原先的仓库小阁楼里搬出来,在九山河少年宫旁边租了一间三十平米的房子。半年后,房东要收回房子,我只好搬到西城路租居。后来我从梦莉莎跳槽至诚信皮革公司打工。期间因诚信在杭州设立了皮革销售办事处,派我前去独当一面。于是我只好带着妻儿在省城杭州生活了大半年。白天在华贸商城上班,晚上租住在米市巷。那些日子,我工作之余常常带着康儿去西湖边游玩,其乐融融。

康儿自小聪明乖巧。记得他三、四岁时,一家人租住在勤奋路边的财政宿舍居民楼。晚上带他沿着勤奋河散步,他发现了地上的烟头或纸屑,会马上拾起来,跌跌撞撞朝远处的垃圾箱跑过去。康儿小时候体质差,没少让我和他妈烦忧。记得那年冬天,五岁的他感冒高烧不退,我和他妈深更半夜怀抱着他,从西城路步行至江滨路的红旗医院挂急诊。儿子六岁以前,由于我打工之路经常一波三折,一家人搬家折腾成为习惯。一会儿河通桥,一会儿西城路,一会儿黄龙住宅区……最不顺时半年就搬了三回家,直到2003年我在新桥会昌湖畔按揭了一套房子,一家人总算安居下来。为此,打工随笔《搬家》2007年还获得温州都市报“康奈杯·心灵之约”新温州人征文大赛一等奖。

回想我的童年,跟随父母有一大半的光景在祠堂里度过,但也只是在王家村和背后村之间来回折腾。而康儿的童年是跟着他打工的父母在城市漂泊中成长。应该说,在城市像康儿这样童年在漂泊中成长的孩童有千万之众,城市对于这些漂泊成长中的儿童显然没有故乡般的亲切,城市对于这些孩童是有愧疚的。比如上学难。这就涉及到另一个话题,暂且打住。

光阴似箭。一转眼康儿长成一米五六的个儿了,明年就要读初中了。那天开家长会,我坐在儿子的教室里感慨万千。坦率说,孩子有些调皮、贪玩,学习成绩与家长要求有很大差距。为此,他没少挨打受骂。同事劝我说,成长中的少年都有叛逆心理,打骂的教育方式是野蛮和糟糕的,明智的方法是要多多鼓励。想想也是,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常常下班回家,康儿从窗户里探着脑袋,老远就亲热地叫道:爸爸。我虽然装着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应答一声,但心里却感到特别的踏实。谁说他人小不懂事呢?他妈妈勤劳辛苦,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他比较爱听他妈妈的话。家里买来了水果及零食,他吃之前都会问一句“妈妈,你吃了没有啊?”。当得知妈妈没有吃,他会留下一份给他妈妈。有时候他作业写得马虎,他妈妈责骂几句,他会感到愧疚,大滴的眼泪往下挂。

人生本没有什么可比性。在我眼里,儿子童年不像我小时候整天要放牛、砍柴,他应该感到很幸福。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不要说互联网,就是看一场黑白露天电影也像过节吃顿大餐一样奢侈。然而,儿子却经常嚷嚷着要回到皖南那个属于他故乡的山沟里去。他说,那里的山绿、水清,天蓝,那里的田野有茂盛的庄稼,那里的山村有炊烟、小狗、猪牛羊……当然更重要的是,老家有疼爱他的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还有许多邻里亲人……儿子一心牵挂着故乡那个小山村,显然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召唤,是人性中饮水思源爱心意识的真情回归!

呵呵,今天是康儿十一周岁生日,我一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回想这些年来,携手妻儿在城市打工漂泊的经历,心中感慨万千。作为父亲,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感到更幸福的事情了。是的,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生活中所有的甜酸苦辣,都在儿子像树苗一样生机勃勃成长中一笑而过。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寄托着父母和长辈们的无限牵挂和希冀。

哦,祝福孩子:成长快乐,快乐成长!


2010年12月30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