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北岸的枋城村是古时淇河汇入黄河的“淇水口”,东汉末年曹操在淇水口下枋木筑堰遏淇水南流,改向东流入宿胥故渎的白沟,古时的白沟就是现今隋唐大运河浚县段的卫河。
古时的淇水入卫处有座繁华的集镇叫淇门镇,也就是现在的浚县新镇镇淇门村。顾名思义,“淇门”因淇河在这里汇入卫河而得名。
淇门村位于卫河南岸,地处浚县西南边界,与鹤壁市淇县、新乡市卫辉村庄相邻,是豫北运河之畔一个历史久远、文化灿烂的千年古村落。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于枋头(今浚县新镇镇前枋城村)附近的淇水口修筑挡水的堤坝,使淇河流入白沟。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又开利漕渠,引漳水(漳河)入白沟,增加白沟的水源以利漕运。由此白沟逐渐发展成为一条大河。
于是,白沟成为豫北和河北地区重要的漕运水道,水运便利促进了沿河两岸村镇和城市的繁荣发展,淇水入卫处的淇门古镇便是其中一处水运发达、商贾往来的繁华之地。
地处浚县、卫辉、淇县三县交界处的淇门因河而兴,这里自古便是地势险要、集市繁华、闻名遐迩的重镇,史志典籍对淇门古镇多有记载。
隋大业年间,隋炀帝征发百万民众,循白沟故道开挖永济渠,淇水经淇门汇入永济渠,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人工运河,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隋唐大运河。
元明清时期,卫河漕运达到鼎盛时期,位于淇水入卫处的淇门镇空前繁荣,成为当时规模很大的繁华集镇。
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大名府志》中记载:“淇门镇,淇水之口巨镇也。”
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卫辉府志·古迹》记载:“元时远道,自封丘中栾镇陆运至淇门,转卫河水运下达京津。”
从大唐至明代,淇门都是一处重要的官道渡口、驿站码头和军事要冲,这里不但是当时水运交通枢纽,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古时黎阳(今浚县)之地多有战事,常常会波及淇门镇。
清嘉庆《浚县志》载: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朱温自黎阳渡河伐魏博,朱遣部将庞师古进军淇门。
五代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戴思远袭卫州,攻陷淇门。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大将徐达率军平定中原,自封丘中栾镇渡河,下卫辉,兵至淇门镇。
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县署在淇门设水栅,派兵把守。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官府在淇门先修寨墙,后驻军队,并造有碉堡、炮楼。
1948年前后,国民党政府于淇门设行署,纠集浚、汲(今卫辉市)、淇三县反动武装2000余人成立三县指挥部。
……
淇门自古还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圣地。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来到卫国,与弟子在淇门讲学。北宋熙宁年间,乡人杨弼在孔子讲学旧址修建“宣圣讲堂”。自2500年前“孔子适卫、淇门讲学”以来,淇门兴起尊师重教尚学之风,传承千年一直延续至今。
清末至民国期间,淇门的地理位置仍然相当重要,促进了当地各行各业的繁荣发展。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淇门创办了用改良木机织毛巾、布匹的工艺厂,开创了浚县近代纺织业的先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淇门创办了浚县第一所两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淇门又开了全县第一家代办邮政。
新中国建立后,淇门成为一个行政村,村里设有村公所。1954年,设立淇门乡政府,1957年合并到新镇乡,1995年新镇乡改镇至今,淇门村成为新镇镇的一个行政村。
如今的淇门虽然是一个行政村,依然保留了古时集镇的风貌,村庄有两条东西街3条南北街,分为淇门南街村、东街村和西街村3个自然村,全村村民4000余人,村庄规模比周边村庄大得多。
因运河漕运而兴的淇门古镇,在20世纪70年代初卫河断航后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历史的年轮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很多抹不去的印痕。
淇门村至今还保留着一些散发着运河古韵的名胜古迹,“风雪避”、“升仙塔”、“淇门飞雪”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