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04/18
分享
《豫北运河故事》连载

第五章 淇门古镇:升仙古塔风雪避 淇门飞雪传佳话

古时的淇门村是隋唐大运河浚县卫河段南端一个古老而繁华的历史重镇,《汉书·沟洫志》、《水经注》、《资治通鉴》等文献对淇门均有记载。

淇门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和传奇故事。

历史上的淇门古镇大户人家很多,曾有道观、庙宇十多处,现在遗存的名胜古迹有“张公神碑”和“升仙塔”。

东汉时期的“张公神碑”原立于淇门镇,石碑正面隶书刻“张公神碑”四字,背面刻有黎阳营谒者李朝为“颂公德芳”所作的九章诗歌。

为张公写颂诗的李朝,字伯丞,南昌人,汉桓帝时为魏郡(西汉至唐代行政区,郡治在今河北省临漳县)监黎阳营(东汉军营名,在今浚县)谒者(古官职名)。东汉和平元年,李朝在黎阳(今浚县)淇门镇立张公神道碑,并写了九章诗歌来赞颂张公的功德。张公神碑是浚县“黎阳碑”之后发现最早的古碑,碑上所刻《张公神碑歌》中首次把“淇水”咏作“清波”,将“茶”称为“铭”,是迄今发现我国最早见诸于文字的碑刻。

淇门村南曾经有座宋元时期的道观,道观内有座建于清代的“升仙塔”,这座塔是浚县唯一的古塔,塔身约10米高,第二层外侧镌刻八卦符号,是一座青砖砌成的八角七层楼阁式道教塔。古塔东西两侧有塔门,西门砖雕题额“升仙塔”,塔内正中有“四仙碑”,南北面墙壁上镶嵌民国时期的两块石碑。

当地民间流传,北宋靖康之变后,黎阳(浚县)被金国占领。金代元初,社会动荡人心沉浮,以“无为、隐世”为宗旨的道教盛行。全真道教四大真人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丹阳等人来到淇水入卫交汇处的淇门古镇,隐居在道观内传道护民,最终在这里飘逝升仙。到了清代,人们为了纪念全真教四位真人的功德,在道观内建了一座“升仙塔”。如今,昔日道观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这座古塔孤零零地矗立在淇门村头。

古塔东门砖雕题额“风雪避”,这个名字的来由更加古老,跟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关。《淇门村志》记载: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秀在一个寒冬季节渡河北进征讨王莽,结果兵败被叛军追杀,途经黎阳淇门镇时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风雪肆虐刮得刘秀睁不开眼睛。

当时刘秀人困马乏又冷又饿,前行无路,后有追兵,已经身处绝境。他仰天长叹:“此地得能无雪乎?”哪知话音刚落,刘秀身周数丈之内风停雪止,他才得以喘息,摆脱了敌兵的追杀。从此,大雪纷飞之际,唯独这片地方不见风雪,故而后人称之为“风雪避”。

古时淇水入卫处还有一个奇景叫“淇门飞雪”。元代诗人马德华为此写了一首诗,生动地描述了晴日里在淇门镇淇水入卫时形成的壮观“雪”景。

淇水日夜流,沙堆积晴雪。

飞屑满汀洲,凝晖照溟渤。

寒通剡曲风,白映天上月。

对景忆山阴,停舟叹清绝。

元代时期的浚县为浚州建制,马德华一首“淇门飞雪”诗名动一时,使得淇水入卫处“水花四溅犹如堆雪”的奇景成为“浚州八大景”之一。

“淇门飞雪”是诗人马德华描绘所见奇景的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与苏东坡《大江歌》中的名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用精炼的笔墨生动地描述了晴日里淇水入卫时飞花四溅的“雪”景:淇水溅起的如雪的白沫,像是堆积起厚厚的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大海般波澜壮阔。诗人还把“淇水汤汤”的清寒与浙江曹娥江上游的九曲胜境剡溪作比,映射出声势浩大的淇河在汇入卫河时壮丽的景色。

淇水入卫现奇景,千年运河耀淇门。淇门古镇是浚县运河的发端,也是豫北运河文化的源头!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