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水悠悠向北流,流过明代浚县古城,流到城北一个名叫桑村庙的地方。
桑村庙是个很有意思的所在,很多人以为是建在一个名叫“桑村”的村子里的一座庙。可是红哥告诉大家,这样理解也对也不对!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面可就大有故事了。
桑村庙位于浚县古城北约8里处,隋唐大运河浚县卫河段的东岸,现在归属浚州街道管辖。这里有一条一里多长的大街,大街两旁是商铺林立的集市,看上去跟一座村庄没什么两样。大街中间北侧有座非常古老的庙宇,所以人们称呼这里为“桑村庙”。
然而,现在的“桑村”却不是一个村,而是一处从明代开始就历代相传,由周边的东马庄、西马庄、快庄、常庄、贾庄、朱庄、王湾村、孙庄、李庄、甘草庄、北陈庄、高庄等12个村共有的名字。
桑村庙有个流传了数百年的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十一,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来桑村庙赶会,周围12个村的村民家家户户大摆酒席招待亲友,热闹程度跟过年一般无二。
由于桑村庙是周边十二个村的统称,所以,在浚县的行政区划中,并没有“桑村”这个村子,如果不熟悉的朋友开车去桑村庙,所有的导航地图上也找不到“桑村”或“桑村庙”这样的地名。
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桑村”这个地名,“桑村庙”又是什么时候有的呢?红哥对此也是非常好奇,因此去桑村庙探访多次,终于了解到了一些端倪。
古典留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就不会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今既有“桑村庙”,肯定古时有“桑村”。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桑村”这个村名是什么时候怎么来的,史料文献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我们只能顺着“桑村庙”这条线索去探究了。
桑村庙里存放着多个古时的碑刻,据明代碑刻记载,北宋末年,这里生长着一大片桑林,当地人以养蚕、缫丝为生,桑村应该由此而得名。那个时候的桑村庙规模宏大,庙宇庭院参差其间,后经元代多年战乱,加上天灾频仍民不聊生,到了明朝建立时,浚州(宋元时期浚县为浚州治)境内只剩5000人口,故而降浚州为浚县,浚县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也就在元末明初时期,桑村和桑村庙成为一片废墟。到了明洪武三年,浚县划归河北直隶大名府管辖,桑村一带改称大名府常熟乡太和里。由于这里地广人稀,又紧邻卫河土地肥沃,于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移民在卫河东岸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12个村落。
因为12个村子建在古桑村旧址周围,所以大家除了以姓氏为居住的村子取名外,都称自己是桑村人。这12个村子的村民还于明万历年间在古桑村旧址重建了桑村庙。
明万历三十一年《桑村重建碧霞元君行宫》碑文中说:“浚县城北八里许地名桑村者,创建莫详其始,旧址尚存,圮坏治……”
经过一番寻访,貌似找到了“桑村”和“桑村庙”起始于北宋时期,然而,事情远没有这样简单。经过后期的探访,红哥惊讶地发现,“桑村”和“桑村庙”的历史源远流长,居然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春秋战国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