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04/24
分享
《豫北运河故事》连载

第七章 水运记忆:古运河上新码头

浚县境内的卫河是隋唐大运河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河段,古时运河漕运发达,沿河两岸水运码头众多,不少百姓靠在码头拉纤或装卸货物为生,但凡设有码头的地方,都是比较繁华的集镇和乡村。

由于隋唐大运河浚县卫河段地势相对平坦,河水落差不大,再加上黎阳(今浚县)自古便是物阜粮丰之地,享有“黎阳收,顾九洲”的美誉。所以,卫河沿岸的码头比起其他河段来尤为多,仅以“码头”命名的地方就有两个,浚县城南边有新镇镇码头村,北边有屯子镇码头村。

新镇镇码头村与新镇集隔河而望,码头村在卫河北岸,新镇集在卫河南岸。凭借水运的便利,古时的新镇集和码头村都是富庶之所。

史料记载,元代时新镇镇称作“新安集”,由于卫河航运的兴旺,新安集成为当时重要的码头和商埠。元代后期,新安集改名为“新集”。

到了明代,新集市场繁荣达到了鼎盛时期,集镇上流动人口猛增,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于是新集更名为“新镇”沿用至今。

新镇镇紧邻卫河,在上世纪70年代初卫河断航之前一直是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成为集运输、商业于一体的繁华集镇。

新镇镇码头村最初并不叫码头村,村子原名“康家庄”,是个非常古老而且有传奇故事的村子。

码头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先有康家庄,后有玉帝庙,然后才有河一道。”这句话说的就是码头村的前世。

据村里的老人们讲,很早之前,这里没有河,只有一道沟,后来,太行山流出的一股清泉流到了沟里,人们称之为“白沟”。很明显,码头村老人口中的“沟”指的是后来成为隋唐大运河主干道的“白沟”,而从太行山流出的“清泉”便是古时的“淇水”,现在的淇河了。

东汉末年,曹操在淇河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隋炀帝又疏浚了白沟古道开挖了永济渠,永济渠在宋代称为御河,明代称作卫漕,清代至今叫做卫河。

也就是说,新镇镇码头村很有可能在汉代就已经存在,至于村子为啥原来叫“康家庄”,是因为村里曾有一方古碑,碑文中记载这里叫“康家庄”。可惜的是,村里的古碑没有得到保护,现在已经无法考证碑文内容,也搞不清到底是哪个朝代的石碑了。

关于康家庄的由来,村里人还口口相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话说朱元璋消灭元朝建立大明朝当上皇帝后,封赏跟随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的有功之臣,家住卫河之畔的大将康茂才被封为卫水侯,所以给村子起名康家庄。这个说法听起来倒也合情理,却与“先有康家庄,后有玉帝庙,然后才有河一道”的传言不合,至于哪一种说法才是对的,如今大家也说不清了。

新镇集镇的繁荣得益于古运河的码头,南来北往的客商经常通过码头装卸货物,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装卸货物有时在白天,有时在晚上,客商为了赶路半夜装卸货物的情况也属正常。因此,成年累月在码头上以装卸货物为生的康家庄村民们,常常用“码头”称呼自己的村子,天长日久康家庄演变成了码头村。

新镇镇码头村现在叫“新码头村”,原因是以前的码头村搬迁到了新地方。根据史料记载,码头村段的卫河曾有一个弯道,河水暴涨的时候防洪压力非常大,对码头村形成了威胁。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卫河弯道废弃改成东西方向的直道,1968年新河道通水。码头村部分村民搬迁到新河道北岸,原来的村子西街和南北街处在新旧河道的包围之中。

1975年,卫河水再次泛滥,没有搬迁的村民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于是,码头村全村搬迁至新河道北岸的新村,因此改称新码头村。

曾经是隋唐大运河浚县卫河段繁华异常的码头村有了自己的“新家”,可是,“老家”的记忆却仍旧深深刻在新码头村人的脑海里。

跟随红哥的脚步行走在美丽的大运河畔,继续探寻那些久远的历史和有趣的故事……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