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流呀流,从洛阳过黎阳,一路向北到涿州。运河水,流啊流,流过隋唐五代,流过宋元明清,华夏盛世水清清,奔涌到海不回头。
这流淌千年的隋唐大运河,明代初年流经古黎阳之地的时候,在运河东岸兴起一座浚县城。
宋元时期,黎阳县(今浚县)为浚州治所,州城设在浮丘山顶。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降浚州为浚县,自此“黎阳”成为历史,“浚县”沿用至今。
明初,浚县第一任知县项如英在浮丘山北坡重建县城,新建城垣有东、南、北三面,城西凭借古运河为天然屏障。
到了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知县刘台对县城进行了重修,用了两年时间竣工,当时县城周长七里一百五十步,高二丈八尺,修建四门之崇楼翼廊,髹漆彩绘,四隅增警舍。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知县陈滞增筑西城垣,抵山而上,西连浮丘,县城处在浮丘山之东北。至此,浚县城四面城墙合围。后经嘉靖、嘉靖年间重修。到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知县杨镕包浮丘之半于城内(今城址)。城南东、西二角置炮台,高六尺,上置石凿炮架。城四周设大小城门6座,城垣周长一千三百余丈,宽二丈余,底部砌青石,高一丈二尺上砌砖,高四尺余,白灰灌浆,内外墙之间实以土。
历史上的浚县城气势宏伟,城垣四周有排列整齐之雉堞。东南西北四座大城门横额上分别书“东望澶云”、“西瞻行翠”、“南控黄流”、“北迎紫极”。正门上各建两层高楼,东曰“长春”、西曰“长清”、南曰“叠翠”、北曰“拱极”。各城门均设有瓮券重门,南北两门用青条石砌成。西门以北沿卫河一段开有两个便门,一名“观澜门”,一名“允淑门”(也叫“水驿门”)。城四角各建镇角楼一座。四门外各建一座石桥,桥头各建一座石坊。城西以卫河为屏障,其余三面挖有护城河,长八里,宽两丈。自浮丘山南引卫河水,绕南、东、北流过,至西北注入卫河。河内清水潺潺,荷叶青青;岸上绿柳成行,鸟鸣嘤嘤。其时浚县城真乃是一座“形势险峻,雄伟壮丽”的古代城池。由于浚县古城东依大伾,南靠浮丘,西临千年古运河,又是一座“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风景名胜之地。
只可惜浚县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屡遭破坏。新中国建立后未作为文物加以保护,其断垣残壁逐渐被拆毁,仅存西门以北沿卫河一段长700余米的旧城垣。
浚县古城内留有众多名胜古迹,其中明代古城墙和城中心的文治阁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名胜古迹充分展示了浚县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994年,浚县入选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河南省唯一一座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县城。
2012年,大运河申遗拉开了浚县古城保护修复的序幕,浚县启动古城保护修复项目。如今,逐渐得以修复的古城不仅是国家4A风景区,浚县还成为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
古往今来,浚县古城因隋唐大运河漕运而兴,以商业繁盛而闻名。这里曾是古时水路交通的枢纽,南北商贾的聚集地。商业发达造就了一座声名远播的繁华城市,成为大运河畔的商业名城。
如今,古城东南西北四条主街道店铺林立,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传承着古老商业传统的浚县古城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