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04/24
分享
《豫北运河故事》连载

第六章 隋代运河永济渠 运粮运兵征高丽

我国古时的陆路运输没有现在发达,大宗的货物主要靠漕运,因此水运在古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古代的中国是典型的农耕为主时代,粮食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安邦定国最为重要的资源。无论是保证国民日常生活还是养兵守卫疆土,都要有充足的粮食作保证。于是,运粮成为历代朝廷执政者考虑的头等大事。

相对于陆路运输而言,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所以古时大批调运粮食多以水运,于是,便有了修运河的壮举。

东汉曹操修白沟,漕运兵粮取邺城。

隋代运河永济渠,运粮运兵征句丽。

古有战事发生,往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隋唐大运河没有贯通南北的时候,曹操疏通白沟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漕运粮食和军队攻打占据邺城的袁尚,从而掌控广袤的黄河以北地区。

几百年后,隋炀帝杨广动用百万民众开凿永济渠的目的,也是便于南北调拨粮食,为征伐远在东北方向的高句丽做准备。

“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高句丽这个国家早在西周之前就是中国的领土,当政者在东北地区发展强大之后,经常骚扰隋朝的疆土。隋炀帝于大业年间动用劳工百万,大兴土木开凿人工运河永济渠,南引沁水通黄河,北达涿郡(今北京),就是要从中原、河北之地向东北地区运送粮草兵士发兵高丽。

开凿于隋代的大运河全长约2700公里,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分为南运河和北运河。南运河是洛阳东南方向的通济渠、邗沟和江南运河;北运河是洛阳东北方向至涿州(北京)的永济渠。浚县境内的卫河是隋代永济渠最为重要的河段。

隋代大运河以古黄河为基干,充分利用古黄河以洛阳为起点,南北地形趋降的特点,使古黄河水分流进南、北运河,增大水流量利于行船。与此同时,隋代大运河沟通了沿途各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促进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从1400年前永济渠开通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隋唐大运河浚县卫河段千帆竞进、百舸争流,南北商贾往来不断,成就了浚县城上千年的繁华盛世。运河沿岸百姓“靠水吃水”,平日里在码头装卸货物,在河上摆渡打鱼,或与过往船只上的各地商家做点买卖,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如今的卫河虽然断航已有半个世纪,但仍在灌溉农田、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功在千秋泽被后世,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大运河更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出的伟大工程,是古老华夏的标志性文化符号,流淌千年的运河水里,蕴含着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和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