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豫北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古城因千年隋唐大运河而兴盛,古时西城墙外的运河码头成为带动浚县城商业繁荣的风水宝地。
由于运河在浚县古城西城墙下,岸边设了不少停泊船只装卸货物的码头,为了便利人员和货物出入,西城除了一道主城门,还在主城门北侧留了两道券形顶的便门,南边靠近主城门的便门最初叫观澜门,后来改称允淑门,另一道靠北的便门叫水驿门。
关于观澜门(允淑门)和水驿门的位置,由于明清古县志版本不同,后期县志记载有误,造成两道便门名称混乱。应该以编纂年代更早的县志记载为准。
明万历《浚县志》卷二载“县治在观澜门内。……平川驿,在水驿门内,今废为义仓。”清嘉庆《浚县志》卷六:“城正门四,西便门二:一为观澜门,在县前西边,往时上有钟楼,俗呼为钟楼门;一为水驿门,在北大街仓口西边。
明代万历年间与清代嘉庆年间的县志所记述的观澜门和水驿门位置相同,观澜门在县衙的西边,水驿门位置靠北。而光绪《续浚县志》载:“水驿门,一名允淑门。”允淑门今保存完好,向东通往浚县衙门前,据嘉庆《浚县志》可知,此门为观澜门,光绪《续浚县志》载为水驿门,应该有误。
旧时观澜门上有钟楼,门外大运河上船来帆往,岸上纤夫吼着号子,弓背牵引着逆水之舟。观澜门外是浚县城最大的水运码头,南面紧挨鱼市街,这里成为了明清时期最繁荣的鱼市交易市场,平日里人潮熙熙,叫卖声声,南北商贾走了又来,亲友游客迎来送往,贩夫走卒匆匆忙忙……大运河畔涛声阵阵、人声鼎沸,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观澜门”就是这样来的。
明朝末年,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浚县知县李永茂大力修筑城墙,浚县城楼橹雉堞极为壮丽。到了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知县李永茂重修城墙时,在观澜门门洞上镌刻了一方写着“允淑”二字的青石匾额,于是人们又叫它允淑门了。
“允淑”这两个字出自《诗经·小雅·鼓钟》:“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将将”就是“锵锵”,形容钟鼓之声的象声词。“汤汤”就是“荡荡”,水势浩浩荡荡的意思。“淑”是善良美好,“允”是公允诚信。“允淑”合用意寓做人要诚信善良。
当时的知县李永茂是位清官,他在观澜门刻上“允淑”两个字还有更深的含义。由于观澜门内就是浚县县衙,官府工作人员常走这道门,李永茂在门洞刻上“允淑”两个字,对自己和下属也是一种警示意义。
崇祯十四年《浚县修钟楼门记》碑文记载,明代时,允淑门上修一城楼,楼内放一口报时用的大铁钟,城中心文治阁二楼放一牛皮大鼓,专门有人司更,每到更点,钟鼓呼应,成为古城夜半时分的报时方式。而允淑门上的钟声和文治阁上的鼓声,也正应了《诗经》的“鼓钟将将”之意,这是时刻提醒县衙的官属们不要忘了为人的善良和诚信。
知县李永茂题写的“允淑”匾额原在允淑门的正上方,下面就是他主持修的城门洞,当时的地面比现在低1米多,卫河的水面离岸边不足1米,人们装卸船非常方便。上世纪六十年代卫河泛滥冲坏城门,重新抢修时将允淑门门洞抬高了1米多并做了改动,“允淑”匾额才居于城门洞左侧了。
由于观澜门(允淑门)是西城侧门,百姓们俗称“小西门”,观澜门向东通往古县衙、文庙与北大街交汇,这条街就叫“小西门里街”。观澜门北边的水驿门也叫“小西门”,水驿门通往北大街的那道街也叫“小西门里街”,为了区分便按照方位分别叫做“南小西门里街”、“北小西门里街”。
所以,南小西门里街通向大运河边的城门洞是观澜门,也叫允淑门,而北小西门里街通往大运河边的城门洞则是水驿门。水驿门里的故事也很精彩,咱们顺着长满青苔的明代古城墙过去探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