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浚县卫河段的前身是汉代的白沟,白沟又名宿胥渎,它是黄河从宿胥口(今浚县新镇镇西南)决口南徙改向东流后,在它故道上形成的一条河流。
东汉建安九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隋代开永济渠(隋唐大运河),南引沁水通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汉代的白沟就是永济渠的主河道。所以,隋唐大运河浚县段既是古黄河在宿胥口改道前的故道,又是隋代永济渠开通后的黄河支流。
行走大运河到了浚县城,探访大运河的故事就绕不开比它更加古老的黄河,毕竟古时的隋唐大运河流淌着黄河的“血液”。而说起浚县的古黄河,就要说说大禹治水了。
4000多年前唐尧时期,黄河流域洪水为患泛滥成灾,尧先任命大禹的父亲鲧做总指挥治理洪水,鲧采用“水来土挡”的方法,对泛滥的洪水进行堵截,由于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往往是堵住了这里冲开了那里,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尧又命大禹治理洪水,大禹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与堵截相结合的办法,用13年时间开山劈石凿通水道,在田野间疏浚沟渠引导洪水,终于驯服了桀骜不驯的古黄河,完成了上古时期工程浩大的治水大业。为了治理洪水造福百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为后世子孙的繁衍发展建立了流芳万古的丰功伟绩。
古老的中原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上古时期洪水泛滥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大禹治水的重点区域。《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这段记载,就是大禹治水时走过的足迹。
大禹“东过洛汭,至于大伾”中的“大伾”,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城东的大伾山,由于大伾山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尚书·禹贡》中,又是大禹治水时到过的地方,所以大伾山还被人们称作“禹贡名山”。
虽然大禹治水时期距今已经4000多年,但他泽被后世的遗迹仍存留在浚县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热土上,现在的浚县境内不但有大伾山禹王庙、怀禹桥、怀禹亭、禹王锁蛟石,山下有黄河故道、禹堤和怀禹路等历史遗迹,还有许多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的精彩故事。
大伾山是800年前古黄河南徙之前的一个地标性的转折点,大河在大伾山东麓折向东北方向而流。民间传说大禹曾在山脚下的黄河里智斗兴风作浪的黑蛟,将黑蛟捉住后拖到山坡上,大伾山东坡平缓的山石上留下了一道道鱼鳞状的痕迹。大禹平复了浚地的黄河水患,造福了当地百姓,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民众为了怀念大禹治水之功德,在大伾山顶建起了禹王庙,庙前架起一座怀禹桥,山西侧的青坛路上修建了怀禹亭,并把山南通往城区的那条路命名为怀禹路,还在连接大伾山与浮丘山的伾浮路上竖起了高大壮观的“大河禹迹”青石牌坊。古时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到浚县,都要“登大伾、俯大河、怀大禹”,或吟诗作赋,或刻石留记,来抒发对大禹的崇敬之情。
在浚县城西南60余里的新镇镇堤壕村,是有文字记载的古黄河第一次决口的宿胥口,至今那里还能看到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古老禹堤遗存。
大禹治水登大伾,大河禹迹万古流。虽然古黄河已经离开浚县800多年,可大禹治水的精神永远不会在人们心中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