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其他
202408/11
分享
《豫北运河故事》连载

第五十一章 运河古镇:码头村,半脸街,创造了商业兴盛、文化繁荣的千年神话

红哥行走隋唐大运河浚县卫河段,没想到走到浚县城北20余里处卫河西岸的码头古镇竟然“搁浅”了。走进这座千年古村落居然走不出来了!

码头村不仅古民宅独特、文化古迹多,而且故事特别多。古时码头村的水运码头不但大大方便了屯子镇以及周围诸多村庄的货物运输,而且给码头村的村民创造了许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还为他们带来了商机。

码头村的老人们告诉红哥,由于古时码头村东靠隋唐大运河,村子沿河而建,河岸上北通安阳南至浚县城的大路成了码头村的大街。因此旧时村里有“码头村,半脸街”的说法。

可别小瞧了码头村的“半脸街”,这条街东边是古运河,西侧店铺一家连着一家,全是做生意的商户。由于码头村的“半脸街”还是附近唯一通往南北的陆路主干道,所以在古时非常繁华,路两边的盐埠、饭馆比比皆是。码头村兴盛时村中仅有100多户人家,其中50多户是做生意的,另外50多户村民大多靠在码头拉纤、装卸货物为生,只有很少一部分村民种地。

村里的老人讲,建国前这条“半脸街”上就有数十家商号,比较出名的有段殿经营食盐、鸡蛋、石料的永顺店,段善经营煤炭、石灰、石料的鸿兴店,段凤岐经营石料、石灰的众兴店,还有段老彩经营煤炭、石料、石灰的众兴恒店以及段凤祥经营石刻、石料、石灰的文聚店。段氏家族是当时码头村最大的经商户,家族中出了不少有出息的人,如今规模庞大的段家大院印证了家族昔日的辉煌。

码头村的“半脸街”上还有郭老贵的振兴店、李凤来的同聚店、陈老同的兴旺店、李增明的专胜店、李长德的魁义德店……这些店铺大都以经营石料、石灰和石雕产品为主,每个商铺都有自己的船只,靠运河水运经营到南北各地。

红哥发现,码头村面积不算大,村里大大小小的庙宇却不少,“半脸街”的路边有观音庙、土地庙、玄武庙、路神庙,还有四大关王庙,这些庙宇建造年代最早的可追溯至元代,修建晚的以明清时期居多,码头村的神庙成了一个鲜明的特色。

村里的老人说:“古时无论陆路水路,每天南来北往经过这里的人特别多,加上码头村的村民出外做生意的人也很多,村里建的这些神庙都是人们祈求平安的。”

位于码头村北部卫河岸边,始建于元代的四大关王庙引起了红哥的关注,看得出这座古庙近年来经过了重修,庙里供奉着河神,是以航运为生的村民们心中的保护神。尤其是大殿前的两根浮雕盘龙柱雕工精细独到特别显眼。自古以来,龙为水神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河神庙里又怎能没有龙呢!

“四大关王庙前的两根浮雕盘龙柱是近些年新雕刻的,最初建庙时元代雕刻的浮雕盘龙柱早些年被人偷走了,要是保存到现在可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啊!”码头村村委会会计赵玉来惋惜地说。

四大关王庙前廊两侧立着多块石碑,碑文记录了明清时期及近代多次重修庙宇的情况,成为码头村水运历史的一个见证。

从隋唐时期到近代,尤其是处于鼎盛的明清时期,千年运河带动了码头村的商业繁荣,孕育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运河文化。运河岸边的码头古镇就像一部活着的历史,继续书写着盛世新时代更加绚丽的篇章!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