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于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的永济渠(隋唐大运河)是古黄河的支流,隋唐大运河浚县卫河段则是隋代永济渠的主要河段。南宋绍熙五年(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南徙离开黎阳(古浚县),隋唐大运河浚县卫河段与古黄河同时在浚地流淌了586年之久。
汉高祖刘邦自西汉初年于黄河北岸置黎阳县,与河对岸的白马县(今滑县)一河之隔,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黎阳津(又称白马口、白马关、黎阳关)古渡口成为两县百姓互相往来的主要通道。由于古黄河经常洪水泛滥成灾,两县政府和民众常常并肩携手,齐心协力治理河患,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如今位于浚县伾山街道角场营村南黎阳津遗址旁的“四女台”,就是两县人民合力抗洪的最好印证。
古黄河在汉代决口频繁。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黎阳津附近始建于秦代的瓠子堤决堤,大水漫淹了周边16郡的农田。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瓠子堤再次决口,汉武帝亲自带领臣僚指挥抗洪一线,他命令汲仁、郭昌组织数万民众堵瓠子堤决口,还在河中沉下自己心爱的白马和玉璧。汉武帝在这里写下了《瓠子歌》,筑起宣房宫(遗址在今滑县城北苗固村)指挥堵决工程。
汉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黄河又在黎阳津决口,黎阳、白马两县民众为了镇住水患,在黎阳津天台山(今四女台)上建起一座大佛殿,殿内供了一尊佛像。
到了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黄河再次在黎阳津泛滥成灾,东郡太守到宣房宫内祭祀河神时,提出了要以四名龙虎属相的黄花妙龄少女祭河神的要求,黎阳、白马两县各出两名。于是,4位妙龄少女为了乡亲父老能过上好日子舍身投河,大水平息之后,人们在天台山四角筑起地宫纪念她们,把这里称呼为“龙虎堤”、“四女台”。
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十二月,河溢,浸滑州(今滑县)羊马城之半。滑州薛平、魏博、田洪正役万人于黎阳界,开黄河故道,南北长十四里,东西阔六十步,经黎阳山东会于古渎,名曰新河。自是,滑人无水患。滑、浚二地再次携手治理黄河。
公元1194年(南宋绍熙五年),黄河在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决口,黄河夺淮改道入海,离开了浚县和滑县,两县之间的黄河故道成了黄沙漫漫的沙区。两县人民经过800余年的垦荒建设,黄河故道变良田,两县群众融一家。
如今,黄河已经走了800多年,曾经漕运发达的隋唐大运河还在滑县和浚县城边静静地流淌,千年古运河从滑县道口古镇流到浚县古城,中间只有9公里的路程。一条古运河滋养着浚县、滑县两个中原产粮大县肥沃的土地,历史厚重的运河文化将地缘相近、习俗相同的两县人民紧紧连接在一起。
2014年,浚县和滑县联手成功申报隋唐大运河滑浚段为世界文化遗产;2022年,修建于滑县、浚县交界处黄河故道上的济郑高铁滑浚站挂牌运行,两县合成一个站名共用一座高铁站成为美谈。
浚县和滑县积淀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和千年运河文化,两县人们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紧密互融,一起走向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