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二十九的晚上,吴建高、吴雯、王静和倩倩一行四人坐在在吴建高的小车里。司机自然是吴建高,王静有些累了,想睡又睡不着。吴雯好不容易把兴奋的倩倩哄着睡着了,自己却前思后想,不能消停。
窗外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从S市开车到杭州可不是闹着玩的,十来个小时,辛苦自不必说。况且雪一下来怕路上结冰,必须快点到目的地。吴雯本想和王静坐火车去,吴建高说春运更挤没必要,执意拉着上了自己的车。三个人轮流开一段也就没那么累。开始一路上有说有笑的,时间一长,人就疲倦起来,开始倩倩精神头最足,把会唱的儿歌,会说的故事,会背的童谣,会读的古诗全来了一遍,终于也慢慢瞌睡起来。
到达杭州已是大年三十,吴建高诚意邀请吴雯她们到了自己家里,她们拗不过买了礼物见到了吴建高一家子人。父母不过七十岁的样子,身板硬朗,声音洪亮。吴建高的哥哥,嫂子,侄儿,侄女个个标致水灵。而聪明伶俐,人见人爱的倩倩成了瞩目的焦点,她甜甜地和每个人用半生不熟的杭州话:“爹爹阿娘阿哥阿弟阿姐伯伯大姆妈”打招呼,然后眨巴着大眼睛甜甜地笑着,等到大人给红包举着红包一溜烟地塞到吴雯口袋里压紧再压紧,惹得大家笑得合不拢嘴。然后开始一首接一首地唱歌,清脆的童音配上她稚气的动作,娇憨的微笑,象一只灵巧的小燕子穿梭在人群中,大家掌声不断。
吴家的温馨热闹感染着吴雯,许久都没有这种天伦之乐的感觉了,妈妈在的时候,那种家的味道好浓好浓,炸年糕,红薯片,肉丸子,做甜酒,烧扣肉,煮饺子,熏腊肉,花样百出。现在那种感觉又回来了,空气里飘着除了水果点心的香味外,就是锅里煮着炖着的菜香了,惹得人口水直流。
拜年祝福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大年初一,杭州先民开门头一件事就是放炮杖,俗称开门炮,张帖“开门大吉”,然后拜天地神马,拜家堂,拜灶司,拜祖先神像,再然后按辈分家人行拜年礼。比较有趣的是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拜年,需要手持名片,古称“飞片”,上面写有造访者家中全体男士按辈分排序的姓名,如某某率子侄某某,孙侄某某之类,片尾注某处。小康富贵之家,新年伊始,家中必备题有“题凤”或“留芳”两字的专用记名本,记其亲属或飞片;记事本的上首四栏是主人为讨吉利自己填写的,第一是寿百龄老太爷,家住百岁坊巷;第二是富有余老爷,家住元宝街;第三是贵无极大人,家住大学士牌楼;第四是福照邻老爷,家住五福楼。造访者虽是杜撰,好在杭州确有其地名可供陪衬。现在看来,这类拜年祝福的风气,已显得过于迂腐和悖时,只有敬老爱幼的纯朴民风和历史延续的地名,还留下一点点过去拜年祝福的痕迹。
看着吴家人用黄表纸折着金元宝准备祭祀用,吴雯和王静也跟着凑凑热闹。吴妈妈为着几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忙前忙后,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