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少强的头像

张少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9/21
分享
《陇山塬》连载

第一十三章 雪夜历险

冬天,赵福的活儿多。一个人特别忙,又加上一直思念红梅,希望红梅能回心转意。转眼间三四个月过去了,仍没有红梅的消息。相思之苦乱了赵福的心智,让他精神状态很不佳。赵福计划放寒假让弟弟赵强来帮忙。同时让赵强体验一下挣钱的不易,好好上学。

寒假,赵强去陇坪乡给三哥帮忙。进屋后的第一印象——太乱了!太脏了!满屋子的羊皮羊毛,扑鼻的皮硝儿,就连吃的饭里,时不时还能拉出羊毛来。赵强很不习惯这里的生活。但是他知道三哥也不容易,极尽所能帮三哥干活儿。

赵强不会做饭,在这方面帮不了赵福。赵福一个大男人,平时也不爱做饭,但人是铁饭是钢。每次到了饭点儿,赵福就胡乱弄些吃的,两兄弟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了,从来不研究怎么能吃好。赵强就给赵福建议:“三哥,我看你要找个老婆了,至少能给你做三顿饭,还能帮你收拾一下屋子。这样下去你是挣钱了,可身子搞垮了。”

赵福说,每天和羊皮打交道,你说能干净不?这找女人哪那么容易。还是多干些活儿挣些钱,把家里收拾好,看能遇上合适的女人不。

在赵强看来,赵福的确很辛苦。每天六点起床,除了吃中午饭和晚饭各休息半小时外,一直不闲着,熬到晚上十二点才上床休息。每天干活都在十二个小时以上。这样连着干半年,真是熬死人了。每天晚上熬到十二点后,赵福还不睡,赵强就催他哥:“早点睡,要是这样熬上一年,准能熬死人。”赵福说:“爷爷常说,钱难挣,屎难吃,不这样干哪里有零花的钱呢?我就是这样拼命干一年下来也没钱。你要是觉得苦,就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坐办公室就不受这个苦了。你哥我现在是没办法了。”

不过两兄弟还是有开玩笑的时候。赵强对赵福说:“哥你快点娶一个大屁股的嫂子来,身体要好的,能帮你干活儿的,还能给你生几个娃的,好把我们赵氏的缝纫手艺发扬光大。”不过赵福笑着说:“你懂个啥,屁股大了走不动,更干不动活儿,你说我是照顾她,还是干活儿呢。”“先找一个帮你干着活儿,要是不好,就把她休了。”赵强傻傻地说。赵福笑着说:“瓜兄弟,如果世上的事有那么容易就好了。”赵强连忙说:“不说了,不说了。不过我建议,别让你的娃娃学你的这个手艺,这手艺活儿也太辛苦了,还是让娃娃好好上学,将来坐办公室去。我们受苦就行了,也没必要传几代人了。谁知那时社会又变成什么样子了。”

赵福信心百倍地说:“瓜兄弟,你哥谋大事着来。一辈子断不能总这样辛苦。我挣钱多了,要开一家服装厂,当一个甩手掌柜,还要开回自己的小轿车。”“这想法不错,兄弟支持你。”赵强为三哥赵福的伟大梦想,大声夸奖了几句。

当然两兄弟除了聊这个,还聊起小的时候的好多事。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件小事是,有一晚上,两兄弟睡不着觉,便睡在家里的下房里聊天。聊着聊着没意思了,于是赵福给赵强提建议,用“牛牛”在灯光下往墙上照影子玩。两人一拍即合,光着身子站到炕上,用灯光照影子,两人转来转去,高兴地跳来跳去,直到玩累了才睡着。赵福听了这个,也开心地笑起来,说那时候真傻。

赵强裁皮子、缝皮子还是手很快,赵福老夸缝得不错,赵强总是很高兴,抽空还偷偷奸耍滑,赵福也不管。赵福缝皮衣面料,缝一整天,在缝纫机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动,说坐得屁股蛋痛。赵强关心赵福,让赵福干一阵活儿,起来走走,当休息一下。赵福嘴上应承,但是干活时就忘了。

赵强记得,赵福每天把那台老缝纫机踩得如手扶拖拉机一样“啪踏踏”地响,整得整个机身都在振动。裁好的衣服面料在赵福的“啪踏踏”声中,不断地被完成,挂起来。墙上有一个专门挂衣服的地方,几天来都挂着不同的衣服。一到逢集,来人就拿走了。

经常这么踏缝纫机还是很累的。重要的活儿是人工完成的,像这样的工序,要是有一种机器能代替人做,岂不是更好?后来,两兄弟从别处发现,别人家缝纫机上都有一个电动机,只要脚一踩开关,就能轻松搞定。后来赵福也给自己的缝纫机安了一个,这样算是多少减轻一点体力活,实现半机械化了。

做皮衣活,最苦的就数铲皮子。总之赵强累了时,总会偷懒。可是赵福没办法偷懒,如果他偷懒了,就干不出活儿来了。活儿干不出来了,就没有钱。赵强偷懒赵福从来不说,因为他知道弟弟肯定干不了这活儿,将来肯定会考上学的。带弟弟来的目的就是激励弟弟好好上学的。

连着干几天后,赵福也给自己放个假,没事就去街上转转,或者找熟人聊聊天解闷儿。

一个假期就一个多月,赵强在赵福这儿最多干十多天,到了春节他必须回家。临回家时,赵强觉得铲皮,缝皮茬,锁扣子这些活儿太累了,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这是皮衣加工中,最简单的活儿,真正累的是赵福,可他哥从来没有叫过苦。

这样的日子对赵强来说度日如年。可是赵福美好的青春年华要与这些东西常伴下去。赵强在花钱时,从来没有想到赵福挣这些钱是多么苦。家里人也没有体验过,唯独爷爷赵作鹏老人知道,孙子不容易,正在体验他曾受过的苦。

赵强终于熬到快过年了,活儿干得差不多了。赵福说弟弟受苦了,你先回家去,带些钱,回去给家里,顺便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过年。还有些收尾工作,等他干完了,年三十就回去。临走,赵福让赵强用自行车捎十斤胡麻油回去,另外给了赵强几百元,让家里过年用。

年来了。大街上时不时地鞭炮声响。赵强临走时,街上生意人的店门大多数上了锁,贴上大红对联回家过年了。偌大的一条街显得空落落的,而赵福还坚守在陇坪乡的缝纫部,不停地忙活着。

能回家了,赵强真是归心似箭。早上临走时,天上飞起了雪花点。在离开赵福的缝纫部,往家走的时候,赵强有一种漂泊异乡的感觉。心想考上大学多好,毕业分配后还有一间干净舒适的办公室。动动嘴,动动手,跑跑路,写写画画就能把事办了,真比哥的这个活儿轻松多了。

三十五公里山路,平时赵强骑自行车就得骑一整天。今天这天要下雪了,不知能不能回去。赵强还是义无反顾地往家走。上路不长时间,天空飘的雪花大了,多了,密了,还刮起了风,钻肉地冷。

山路坡陡,雪滑,没有一辆顺风车。雪地骑自行车行路还真是一件大难事。路上起先是星星点点的雪,风一吹就如春天的柳絮,没啥感觉。下着下着,地上一层雪,自行车压出一条线来,这个薄雪还是可以骑自行车的。接着雪不断地下,有一寸多深了。自行车轮胎压到地上,发出“咯叭叭”的响声,骑行有些辛苦了。雪还在下,赵强心里非常担心,这怎么能回家?老天爷这是想要我的命啊!

晴天,路上要是干爽,骑自行车回家赵强还能受得了。这次下雪了,路滑,路远,带着东西,真不知能不能安全回去。雪一直下,雪没过自行车轮了。骑行已相当费劲了,东倒西歪的难以前行。赵强只好艰难地推着自行车走。推着推着,汗就出来了,甚至还有热气在头顶冒着。

好不容易爬上一座山。下坡时,自行车开始打滑,有几次差点掉进沟里。天愈发地冷,赵强头上冒的热气越来越多,如用蒸笼蒸馒头。艰难地推着自行车走到上咸滩时,他的两腿发软,嗓子里干渴得如烟熏火燎一般,肚子又饥又饿,那年,赵强只有十五岁。

环视雪野,有一户人家的厨房顶上升起淡淡的炊烟,赵强抱着强烈的念头,忍着干渴饥饿,向那户人家走去。这户人家的大门开着,看门头和院子里的摆设,能看得出这家人的光阴不错。赵强径直走到上房里,房炕上坐着一位头发花白而慈祥的老太太,看到赵强的样子后忙说:“快上炕来暖暖。”

“不,不暖了”。赵强眼里噙着泪说:“我,我饿。”这位慈祥的老奶奶,对着院子喊:“端一盘馍来。”一位扎着羊角小辫,约莫六七岁的小女孩,端着一盘馍放到赵强面前的炕沿上。赵强饿急了,连个谢谢都没来得及说,抓起馍馍就吃,可口干吃不下去。这位慈祥的老奶奶又对着院子喊:“泡杯茶来”。还是那个羊角辫小姑娘,端来一杯茶水。赵强也没有感觉茶水烫,一口馍就着一口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长时间的雪地行走,赵强的眼睛有些雪盲了。老奶奶长得什么样,小女孩长得什么样,吃到肚里的馍馍什么样,甚至吃饱肚子,谢没谢谢这位慈祥的老奶奶,赵强都迷迷糊糊的,没有记忆。可能太累,人的记忆力都下降了。有了一盘馍馍的下肚,赵强能继续坚持走路了,此时已是当天下午了。他急着往回赶,脑子里什么概念都没有了。

山野茫茫,寒风凛冽,身上如刀割锥刺一般。这一切都挡不住赵强回家的念头。此刻赵强只想在天黑前回到家。他一口气推着自行车走了五六里路,爬到李家章山路的半山腰时,又开始腰膝酸软。有一个小陡坡,眼看爬上去了,他腿一软,脚下一滑,整个人连同自行车从结了冰的雪坡路上滑了下来。一连两次连人带车滑下来,一次比一次惨。第三次赵强把自行车用绳子拴到肩上,跪下来手脚并用往上爬。热手抓到冰凉的雪地,粘在手上的雪快速融化成水,冰凉刺骨,赵强强忍着,坚持着,尽量用肘着地,继续艰难地往上爬,爬到坡顶平路上后,他的两手已冻得失去知觉,他忙把手焐到衣服下暖一会儿,过了一阵两手才有了知觉。

其实比两手更惨的是双脚,鞋帮子已被脚汗和雪水湿透了。两脚泡在雪水中,早已变得麻木。这是强体力运动,双脚不断地机械移动,还得靠自身热量支撑着,鞋子里面能听到雪水声,鞋帮子上已结了冰。本来赵强穿别的鞋可能会好些,但这次穿的这双棉鞋质量很差,使行走更为艰难。鞋底是硬质塑料底,一遇到雪地就打滑,一点儿也使不上劲儿。

爬李家章山时,天已经黑下来了。雪路已非常不好走了,还有更陡的一段坡路等着他,细算路程,还有十五六里。赵强再没有勇气走下去了,关键是两脚都不听使唤了,体力严重不足。更让赵强失去信心的是,两只脚先前还有猫抓一样的痛感,此时却如两块木头,不痛不痒。赵强扶着自行车,把腿提起来,想动一下脚,哪知已动不了了。赵强大惊失色,如果再坚持走,翻过山遇不到人家,这双脚指定要残废了。小时听老人讲,农村有冻掉手和脚的人。他不想就这么残废了,也不想死在这儿。别说死就是残废了,这后半辈子都完了。赵强只好就近找人家借宿了。赵强望了望四周,山如坟墓阴森得怕人。

赵强借着自行车的支撑,向山下的村子里走去。只要遇到人家,就上去敲门借住,一连问了三四家,都以各种理由被拒绝了。坚持,决不能失望,继续问,总有人家会收留的。赵强又向四周看了看,满眼是雪,人家稀少,在前面土岗子上,孤零零的有一户人家,院子里亮着灯。老人常言住店不能住临边的,但赵强已管不了这个了,只要有人家收留,总比在野外被冻死强。这家人的大门开着,赵强扛着自行钻进院子,丢下自行车,就往炉洞里冒烟的下房走去。挑门帘进去后,娃娃大小挤一屋子。男女主人在炕上熬茶喝,一帮娃娃挤在炕上。赵强进门后,一家人惊抬头看赵强。男主人惊道:“这娃娃快冻坏了,快上来。”赵强直接瘫坐到炕沿前火炉旁的椅子上。

男女主人约莫四十多岁,忙跳下炕,把赵强抬到炕上,想帮他脱掉鞋子,赵强的鞋子冻到脚上了,鞋带都解不开。男女主人只好把赵强的脚连鞋带脚,包到破被子里暖。赵强人如木头一样,迟迟反应不过来。赵强的双脚在热炕上焐了一阵,鞋帮子上的冰消了,鞋软了后鞋才从脚上脱下来,被放到地下的火炉旁。赵强脚上的皮肤煞白煞白的,皱皱巴巴,冰冷如铁。

这时从炕上跳下去个半大个子姑娘,出去了。过了一会儿,这姑娘端来了一盘子油馍馍。快过年了,家家吃得好。男主人忙把熬好的糖茶,给赵强准备的茶杯里倒了一杯,忙让赵强就着热茶吃馍馍。赵强什么话都没说,抓起馍馍,就着热茶狼吞虎咽起来。一家人只是静静地看着赵强吃,一句话都没有说。

半个小时过去,赵强吃了东西,精神恢复了。这家人才问他是干啥的,从什么地方来。赵强不知怎么说的,脑袋里迷迷糊糊的,也记不清说了啥。从赵强的断断续续和迷迷糊糊中,这家人大概了解,赵强是从陇坪乡回家过年,下大雪,回不了家,在半路上累倒了,要借住一晚,第二天回家。

赵强恢复知觉后,隔着窗子看看院子,几座大房子,收拾得也很体面,看得出是个过日子的好人家。赵强的突然造访,让这家人没有准备,为了晚上睡得好。男主人陪赵强到家里最好的上房炕上睡,男主人给赵强盖了两层被子说:“你冻透了,要好好地出一身汗。要过年了,要是弄个头痛感冒,年可怎么过?我们这些人常年在外奔波,没受过的苦都受了。”

女主人又怕赵强冷,半夜给赵强睡觉的上房炕里加了些柴火。加完柴火,女主人又顺道看赵强的被子有没有盖好,嘴里念叨:“出门人可怜啊。我们家这人也是出门人,一家人的吃喝全靠着他。夜里你俩少聊点,好好地睡上一觉,明天早点回去,指不定家里人怎么着急哩。”

女主人走后,赵强和男主人没聊几句,就沉沉地进入梦乡。天一亮,女主人就做好了饭。赵强吃过饭后着急走,也忘问这家男主人姓什么,叫什么,这个村子叫什么,甚至连一句多余的感激话都没有说。赵强回到家后还对此一直深深自责。但又想,这样的人家,在真心救助自己的时候,肯定没有想着回报,而是由己及人,对天下受苦的出门人深深地同情与关爱,也希望天下人,由己及人对出门打工人给予真心的关爱与帮助。他们这种朴实的博爱之心,显得伟大而又高尚,由己及人,由人及己,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正因如此,赵强一生都忘不了这件事,这也成为他心里藏着的一件事,很多次他都想去看看这家人,看看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但是离得远,记不清,不知怎么还这个情。俗话说:好出门不如穷家里坐。

推己及人。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难以理解他人的疾苦,不懂道理,不能明事理,不能容忍他人。所以赵强先前就不明白,缝皮衣活儿那么苦,那以脏,那么累,赵福还是拼命、努力地干,不分昼夜地干,从不偷奸耍滑。赵强又想,自己这一次差点把命送了。不知赵福在这么远的路上,一年四季来回奔波,又不知经历过什艰难险阻。

赵强以前笑三哥傻,笨,爱管闲事。全家的重担他一个人担着。直到这次吃了苦头,他才渐渐明白生活的道理,才能理解人,才能容忍人,才能有担当,有责任,敢于吃苦。赵强也渐渐明白,三哥赵福并不傻,并不笨,是家里最吃苦耐劳,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他这么拼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家。他买摩托车不是为了耍洋,而是为了生活。摩托车只是个交通工具,陇坪乡离家几十公里,如果光靠骑自行车,这一年四季来去太辛苦了,如果遇上坏天气,那就不知多危险,如果遇上好人家,还能得到帮助,如果遇上不愿帮助的人,那就有可能有生命危险。再者也不能经常找人帮助,帮一次就欠一笔人情债。总受人帮助,欠下的那么多人情债又拿什么还?还得清吗?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