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分了家,赵强求得了自由身,又妥善地安排好了家务。满怀希望地想通过三年时间,实现“大学梦、作家梦、光宗耀祖梦,衣锦还乡梦。”赵强也知道,任何事情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虽然坚信自己一定能闯出来,但前途未卜,还是有些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以前还有个依靠,可以偷奸耍滑,现在没有了,完全要靠自己,人生已没有退路了,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一次要出远门,赵强心里有种老虎吃天——没处下爪的感觉。
为了排解烦恼,求得精神安慰。赵强不想找大路边骗人的算卦的,就想到了到农村庙里求神问道,指点迷津。他先悄悄地去了本地神庙剪子河求卦。打了三卦:第一卦是下下中平,普通卦。第二卦是五男二女,中吉卦。第三卦是上上大吉,最吉庆的卦。三卦三个样子,赵强真不知是什么意思。但是根据卦辞,一次比一次好的内容。赵强只好自我判断和安慰自己。这预示着:“前途会越来越好,先苦后甜。虽然现在困难,只要信心坚定大胆地往前走,将来会一定好的。”
为了求证自己的猜想和看法,赵强换了另一座庙,赶个吉时,求开口神。赵强知道这样做有些迷信,但是人在精神没有依靠,六神无主时,多么希望有神,有天堂,给自己带来好运。再者山里人千百年来,都有烧香敬神的传统。大多数人家遇到各种困难,在靠社会和人力无法解决时,往往寄托于精神安慰。也希望冥冥之中,自己的所思所想,能符合天道,顺应自然,取得成功。赵强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问题,理解问题。从客观上来说,这也符合自然规律,自己现在弱小贫穷,只要努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的增强,将来一定会比现在好的。
鱼龙山也是龙湖边的一块风水宝地。1920年陇源大地震时,南山头垮塌下来,堵住了河道,形成了龙湖。这南山头部分的土壤就留在龙湖边,形成这个土坪,当地人称鱼龙山。正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鱼龙山地势挺拔,突兀独立,别有洞天。从山根步行五里,就到了这块风水宝地,这里被当地村民盖起了宏大的庙宇,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香烟缭绕。依山而上,有送子观音殿,三圣殿,显神爷庙,三清殿等建筑,既是当地一个旅游景点,又是当地人寻求精神安慰的圣地。十多岁的学生娃,刚刚成年的赵强,身体多病,父亲走得早,高考落榜,兄弟分家,务农没有好身体,挣钱没有好技能,孤儿寡母,前途茫然,面对多种压力,赵强和当地农民一样,来鱼龙山寻求精神安慰。
一直把眼泪藏在心里的赵强,感叹自己的命运如雨打浮萍,随波逐流,突然找到一个情感释放的突破口,哇哇大哭起来。正在显灵的“开口神”,忙扶起赵强说:“不要哭了,年级小小的,有什么艰难困苦过不去的。不要把一本皇历看到老,要往长远看,将来一定会好的。”然后打了一卦,拿给赵强看:“上上大吉”。赵强仍然有些不自信。“开口神”于是用力地把八棱神卦,在神案前的台子上滚来滚去,最后用力地压到“上上大吉”上,拿给赵强看,用手指了指天,指了指心,一定要相信自己。还劝导和鼓励赵强说:“一定要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路走下去,一定会成功的。”赵强点了点头,又说自己身体上有病,“开口神”对他说:“这儿的太极大夫针灸技艺不错,让他帮你看看。”
赵强止住了眼泪,出得山门,来到中医部。眼前有一位穿白大褂的大夫,手里拄着一根拐杖。一条腿,另一条腿高位残疾,走、坐、行一摇三晃地非常困难,严重地小儿麻痹病患者,只有一只手能活动自如,正是这样的一位大夫给这里的人治病。赵强看到来这儿治病的人很多,太极大夫用那残疾的身体,努力地为病人减轻痛苦。赵强和病人聊天,才知太极大夫的针灸手工费非常低,中草药价格也很低,基本上接近义务服务,各种收入也仅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费。因为陇吉县的人都很穷,这里曾被联合国评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生活的地方”。尤其是陇堡乡陇川村周围的三乡四邻人的日子都比较清平穷苦,家里人得了些奇奇怪怪的病,在医院治不好,又花不起大笔的医药费,或者时常发作,家里人实在走投无路,求医无门,败光家财的人家,只好来鱼龙山求神问医,希望得到精神上的安慰,或者通过土大夫的针灸减轻病痛的痛苦。自然,还因为在这儿求神问医都比较便宜,所以这里人很多。赵强也明白,这是精神疗法加医药疗法,所以才能相对有一个好的结果。赵强也和这些人一样,说明来意,让太极大夫针灸,治疗氙气。
太极大夫三十多岁,是附近的村民,由于从小就受尽各种病痛折磨,立志学医,为了救自己,他自学针灸术。俗话说:久病成医。太极大夫的医术就是这样学来的。他没有去过学校,只是开药给村里一些穷人治病,取得了好的效果,慢慢地被大家认可,又被鱼龙山的人请来,到这里给人们治病,并由村民帮助他开起中药部。一来解决了太极贫穷的生活;二来可以帮助别人治病救人。毕竟来这里求神问医的人,比太极村子里的人多。
为何叫“太极”这个名字?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父亲给他起名“太极”有些太大了,作为一个普通人,要担起中国“太极”大名,没有巨大的福报和超凡能力,绝对是受不起如此尊贵的名字的,所以他自小就得了“小儿麻痹症”。有人说父母给他起名“太极”,就是想让他从小学习中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人说天降奇才,人一亏天一补,身体的不健全,恰恰让他从小放弃在家务农的命运,因自身原因不断钻研中医针灸术,所以学有所成,救助一方受苦人。总之,太极大夫是自学成才,久病成医,在这里发挥着余热。
“太极”来到赵强身边后,艰难地坐下来,摊开银针包,一根一根地扎进赵强的腹部,脸部,头部。下针之后,扎针处有一种胀痛感。太极大夫说:“氙气病是体寒体虚造成的,不能下苦挣,挣得太厉害就下来了。由于下身处的脂囊皮太薄,肠子从里面露出来了。等身体强壮了,健康了,自然就好了。城里可以做个小手术,我们农村不行的,没有这个医疗条件,又因为家里没钱,所以只好你自己抚恤着。”
赵强和太极大夫边针灸边聊天。由病聊到神话,由神话聊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封神传说。中医针灸学就是人体筋脉学说。赵强看到墙上贴着的任督二脉图时,和自己看书学习的《真气运行法》有好多相像之处。所以这么多年来,他的身体比以前好的原因是,学习修炼“小周天”的结果。华夏先祖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人体构造的奥妙,由此写出《黄帝内经》医学典籍。就如赵强和太极大夫一样,由于身体原因,不断地调气健身,从生活的病痛中摸索出宝贵医学财富,通过金木小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之数,归纳人体各类病症的产生和调理方法,通过意念调理,药物调理,锻炼辅助调理,让一个人的身体达到自然和谐,身强体壮的状态。
伏羲八卦、岐黄之术、中华武术,都是一脉相承,同根同源的。虽然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日渐淡化,但陇山塬地区的人们至今信奉千年的文化精髓,可以用八个字总结:文武双全,耕读传家。
历史上,这一精神传承的名臣武将有岳飞,辛弃疾等。就民族气节传承的民族精神人物有:苏武、文天祥等。陇山塬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对这一精神文化继承良好。农忙种田,农闲练武,读书,写书法、画画。娱乐时唱戏,唱秦腔,舞狮子。
陇山是西周时期的著名山脉。自古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繁衍、生息、发展。以陇为主,分陇西、陇南、陇东、陇北。陇山西面的原居民古被称为西戎,商称为羌人。西周时有确切记载,中原的中衍后裔大批迁到此地生活,与原居民杂处,还是被统称为西戎。由于自古陇山以西气候寒冷,尤其是到了冬天,大雪飘飞,寒冷异常,唯有穿兽皮衣裳才能御寒取暖,所以陇西的炎黄子孙都喜欢穿兽皮做的衣裳。以衣服作为群居族群分别的标志,所以历史上为了区别中原和西方,一直沿用西戎称呼。至今这里的人们喜欢穿兽皮大衣,尤其是以羊皮大衣为主,宁夏的二毛皮也是西北人的传统著名服饰之一,与中原地区穿绫罗绸缎的族群形成鲜明对比。陇西人自伏羲、黄帝以来,崇文尚武、民风彪悍。目前仍称:“西北狼”。据赵氏家谱记载,八百年前,北宋时期,先祖从山西大槐树迁移到陇德、陇吉、陇西这一代居住。祖上出过大将军、巡抚、县令等人才。人口发展到十几万人,分布在陇德县、陇吉县、陇海县等一代。但是由于历史变迁原因,赵氏一门人曾多次被卷进历史变迁的洪流中,族人经受了战火与硝烟的洗礼,但始终没有绝种,且人口多次经历了盛衰变化。这里的汉族人传说,脚的小拇指指甲假如能破开两半,就是纯正的汉人,赵强一家人都有这样的印记。
陇山以西一直到广漠的西域苦寒之地,包括昆仑仙山在内,是中华民族自古的疆土。先民在这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中一直统称为西方西戎之地。在这片土地上,最早诞生了华夏民族人文先祖伏羲,后来的西戎历史却出现了空白。
陇西的“羲皇故里”,就是今天的天水,古时的成纪,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的诞生地。伏羲、女娲点燃了中华文明薪火,对中华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受到了中华儿女的称赞和共同敬仰。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华文明不断地向东、向南发展的时候,中原地区人口快速增长,文化更为繁荣。西方天寒地冻,人口稀少,人才凋零,族人们一直穿着兽皮生活。中华民族的这个大房头西戎,被居在中原地区的族人渐渐地冷落,从正史分离出去。正如赵氏家族大房头一样,经常被其他房份人排挤说:“三代不出人才,后代变驴了。再不出人才,就分出族谱,只认你是赵氏一脉,却不记载赵氏大房头一脉的人文故事和人口变迁情况。”如此,同祖同源的血亲同袍,就变得生分了,产生了间隙和仇恨。
三皇之后,五帝时期。西方出了人才“王母娘娘”。西王母还是一身兽皮打扮,为了增强气势,她头戴兽冠,身着豹皮。在大房头西戎人的眼中,是部族人眼中的圣贤人杰。但在中原族人的眼中,西王母这一身豹皮兽衣和绫罗绸缎相比,看起来半人半兽、形象狰狞。后来,在全国蔓延的瘟疫病毒中,西王母靠自己的高超医术,挽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控制住了瘟疫蔓延,给人们带来了续命长生之药。西王母的形象,才在中华民族的族人中,变成了天界女仙之首,化育万物的创世女神,才有了“周穆王会见西王母”的美丽神话,有了中原文明与西戎游牧的和平相处。在《封神演义》中,才简单地提到西方教,并对西方二圣教主接引道人、副教主准提道人进行了简单描写。西方教虽为中国道教真传,但仍不被中原族人的阐教和截教门徒看重。虽然帮助阐教打败了截教,收了一些门徒而去,可是在封神大事上,没有西方戎人的啥事。
此后的岁月里,中原地区先祖在中华正统文化下,不断地封地建国,人才辈出。而相对资源稀缺、苦寒、贫穷落后的西戎部族,占着广漠的土地,大多时候一直是平平淡淡,穿兽皮逐草而牧,即使建国封地,与中原地区相比,仍没法大笔特书,从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中日渐少了踪影。
赵强和太极大夫聊得投机,胡诌乱侃一通,权当聊天。在这里针灸了几天,赵强感觉氙气好些了,开始想着出门打工,开始向心中的梦想之路前行。在治完病回家的路上,赵强想明白了。作为一个凡人,必须要不断地努力奋斗,不断地找机会伸出头去,抢抓机遇,才有可能改变命运。家里事就这样了,父亲走了没办法了。现在就剩母亲了,身为人子,不管境遇好坏,都要对母亲孝顺到老。”
大夫说:“氙气病是富贵病,不得下重苦,必须要抚恤。”赵强想:“不下苦怎么办?刚出门肯定是要下苦的,不然钱从何来,生活怎么过?想不通的事,就不用想了,骑驴看唱本只好走着瞧了。外面的世界很大,没去过,看不到,没见过,想不明白。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机遇只有在前进的路上才能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