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登基后,祭祀天地,派遣使者去谯县祭祀祖父曹嵩太皇帝,去邺城祭祀父亲武皇帝,自己亲到洛阳东郊祭祀日月。
新帝登基,五羊开泰,万象更新。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魏国宫殿里,显得十分敞亮。朝拜新主的百官全都露着一派喜气。
曹丕身着冕服,也就是汉代皇帝的衣服,为黑色的上衣,大红色的下裳。他头戴黑色垂有玉制十二冕旒的王冠。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来穿插玉笄,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允耳”不塞入耳内,只系挂耳旁,具有提醒皇上勿听信谗言的象征义。曹丕威武地扫视一眼朝臣,文武百官比魏王宫的官员多了一倍,场面宏达,止不住露出欣慰的微笑。
初登帝位手掌生杀大权的曹丕,因心里激动脸上布满红云,因志得意满而意气洋洋。但他静心细品起来,感觉当皇帝与当魏王好像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是现在众臣称自己陛下,以前叫魏王或者王爷罢了。面对从父王手中接管过来的江山,他深感完成父王复兴国力实现统一的遗志,将是自己今后人生中任重而道远的职责。
给事黄门侍郎高声宣布:“朕以钦承宝命,绍缵鸿图,霈纶綍之恩,诞敷庆赐。封陈群为侍中、兼任丞相东西曹掾——尚书”
“谢陛下!”陈群扣头谢恩。
曹丕的成功,他的“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等人居功至伟。曹丕登基后,立即对“四友”进行了“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般的答谢。
陈群是名门之后,正统儒家弟子,是正人君子,也是不可多得的治世之才。曹丕在与曹植等人夺嫡之争时,陈群从正统“立长”角度出发,虽然出于公事公办的真心,毕竟帮了曹丕很大的忙。曹丕即位后,相信依靠陈群。他采取了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曹丕采纳陈群九品中正制,提拔官员。九品中正制的内容:①先在各郡、各州设置中正官。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任中正者本人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或上品。郡中正初由各郡长官推选,中正的任命权掌握在司徒府。州郡中正设有属员。提拔一般官职可由属员评议,提拔重要官职则由中正亲自评议。 ②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魏文帝曹丕采取“九品中正制”,缓和了因其父魏武帝曹操重视庶族,打压士族而引发的巨大的社会矛盾,是曹魏统治较顺利的一个最重要的新政,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曹丕还通过延续其父的诸多经济、军事政策,打击宦官势力,排除亲戚中的威胁来稳定自己统治。
给事黄门侍郎继续高声宣布:“封吴质为北中郎将,封列侯,持节督幽州、并州的军事,治所在信都……”
“谢陛下!”吴质扣头谢恩。
原来争储时,吴质替曹丕出了很大的力,但官职却很低微。曹丕曾私下对吴质说:“当年你与曹休、曹真游于南皮,如今他们有的封侯、有的拜将,只有你还身居下僚。你我休戚与共,我岂能不心怀惭愧?”
“封朱铄为中领军一职,执掌禁军……”
“谢陛下!”朱铄扣头谢恩。
原先朱铄是行伍出身,名气不大,他大多时间在外镇守,因他的关系,曹丕在军中获得不少支持者。曹丕称帝后历朝历代能执掌禁军直接保卫皇上的人,大多是皇上最信任、最亲近的人。此封官,足见朱铄在魏文帝曹丕心中重要的位置。
给事黄门侍郎继续高声宣布:“封司空掾属陈矫为尚书……”
“谢陛下!”陈矫扣头谢恩。
曹操下世,陈矫主张曹丕在邺城立即宣布即魏王位,深得曹丕信任。后来陈矫又被封为高陵亭侯,任吏部职,升任尚书令。
“封贾逵为魏郡太守……”
“谢陛下!”贾逵扣头谢恩。
贾逵在给魏王曹操治丧期间,凭着智慧果敢,为平息由曹洪、曹彰挑起的事端立下了汗马功劳,曹丕对贾逵感恩戴德。魏郡太守可是京城所在地的重要官职,相当于北宋开封府尹。贾逵在未往郡府赴任时,不少官属听闻皇上信任的贾逵即将担任魏郡太守,都提前来到贾逵府邸庆贺。贾逵领着迁书出门上任时,郡属官员全部挡在门外,在贾逵的车下参拜。贾逵制止道:“等我到达治所郡府正式上任后再拜不迟,各位尊台有点操之过急了!”
大殿里给事黄门侍郎的宣读圣旨的声音宛如洪钟:“封辛毗、刘晔为侍中。封华歆,御史大夫,相国。封贾诩为太中大夫,太尉。封董昭为军师祭酒,将作大匠。封夏侯尚为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封王朗为司空……钦此!”
曹丕登基后,对于信任依靠的人,大加封赏。魏文帝曹丕感觉四弟的好友邯郸淳是个人才,想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就任他做了博士给事中。邯郸淳为报曹丕知遇之恩,献一篇《投壶赋》:“古者诸侯间于天子之事,则相朝也。以正班爵,讲礼献功。于是乃崇其威仪,恪其容貌……”洋洋洒洒千余言。曹丕认为写得好,赏赐邯郸淳绸帛千匹。
曹丕根据各官品德能力作了安排,让百官各得其所。
因为司马懿与鲍勋劝他登帝位时间较晚,曹丕故意冷淡一下他俩,对他俩的加封也故意晚一点。司马懿原来在丞相府属掾,后做太子中庶子,最后封司马懿为司马——长史,封鲍勋为御史。
武官方面,封曹仁为征南将军,准其使用持节行使都督督军车骑将军的权力。封曹真为征蜀护军,准其使用持节行使都督督军镇西将军的权力。封曹休为中领军,领军将军。封张辽征东将军,前将军。封张郃,荡寇将军,左将军。封徐晃为平寇将军,右将军。封曹洪为都护将军,准其自行征用战马、粮草、帑赋……
曹丕对厌恶的曹洪决定采用捧杀的办法,继续任命他为都护将军,又给了他可自行征收军赋的权力,派人盯着他,随时准备将他撤职查办。曹丕心中有数,就凭堂叔曹洪雁过拔毛的性格,让他直接征收军赋,他不贪就不是他曹洪了。好戏在后头呢,就等着瞧吧。
魏文帝曹丕从东汉末年纲纪紊乱的历史中吸取教训,登上大位迅速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很快稳定了政治局势。他在黄初元年设立中书省,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他深知只有加强巩固自己的集权,才能巩固自己的皇位宝座,首要的是从内部权利制衡着手。他重新分配权利,笼络和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打击排除异己。
曹操在位时已经逐渐对官职有所改革,改革主要体现在设置新职位,更改职位内容,职位虚实变动等方面。曹丕称帝后在父王改革的原有基础上,也开始了自己的改革。曹丕把相国变为司徒,御史大夫改为司空,奉常为太常,郎中令改为光禄勋,大理为廷尉,大农为大司农。总之,他或者是将魏官平行转移职能,或者将职能分割整合,适当保留一些旧朝老臣,故意把封国打乱,把汉朝其他诸侯王降为侯,或把汉室封的列侯降为关中侯。这样做有利于防止他们串通造反,同时也给予受封者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全面掌控了整个朝廷。
曹丕遵照父王“思想控”原则,他意识到了汉武帝以来儒学的指导性作用,登基后立即下诏,在诏书中明示孔子是大圣之才,正名孔子是传播正确文化的祖师。诏书充分肯定了孔子的《春秋》与《诗经》中风雅颂的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表示要传播孔子思想一直到永远的坚定意志。曹丕将孔子的子嗣,当时的议郎孔羡封为宗圣侯,让他食邑百户,专门用于祭祀孔子。昭令孔子的老家鲁郡为孔子重修庙宇,在庙宇附近要求有百户职位的军官日夜看守,在庙宇外建造很多的房屋以供学者们学习居住。现如今孔府的建筑格式,尚能见到曹魏时期建造式样的影子。
曹丕喜爱文学,身边聚集了一大批饱学之士,在选择政策的时候均以“礼”“仁”为指导思想。为了巩固政权并不断扩大实力,曹丕对外和睦关系,对内改革制度,大力发展经济。虽然曹丕执政时间并不长,但在曹丕任内,曹魏政治稳固,经济发展迅速。
曹丕有感于前朝窦氏干政困扰汉景帝施政的事实,他禁忌前朝窦太后一句话,险些改立储君的事情,制定妇人不得预政的诏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
曹丕采取一系列措施削夺藩王权利。曹魏藩王的封地时常变更,藩王没有治权和兵权,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中央指派的官员的严格监视。这样,就有力地避免了藩王与内宫乱政、扰政。
魏文帝曹丕整肃朝纲,于黄初二年(220年)颁布《日食勿劾太尉诏》,以革除无辜归咎股肱大臣的弊端;次年(222 年)颁发《禁诽谤诏》和《百官不得干预郡县诏》,以改变相互诬告与朝臣颐指的世风。
局势稳定后,曹丕亲自率领大军队南下,假意准备征讨刘备,实则是勒兵四处巡游制造威势。曹丕又命深得他信任的贾逵任丞相主簿祭酒随军出行。大军向南到达黎阳,军士渡河时毫无秩序地争先恐后,威武果敢的贾逵立即斩杀了违反军纪的数人,秩序很快得以恢复。到达曹氏故乡谯县后,豫州出事,曹丕又任命贾逵为豫州刺史前去处置。
曹丕即皇位后,反而忧愁不安起来。这时的忧愁与原来的忧愁完全不是一回事。父王在世时,他整天忧愁如何得到父亲与众大臣的信任,如何不被自己的兄弟压住,好顺利登上王位。如今他不仅继承了王位,还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可仍然忧愁不安。他晚上总爱做恶梦,梦见自己孤零零一人被群狼围攻,醒后常常出一身冷汗。他告诫自己,坐在皇位上,每天都有无数双毒辣辣觊觎的目光在盯着他,自己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他无意伤害任何人,但也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他,特别是危及到皇权的事情他定要千方百计杜绝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