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廓的头像

曹廓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9/22
分享
《魏文大帝的博弈人生》连载

第七十三章 二伐东吴

孙权刚刚宣布与曹魏和好,不久,由于诸葛亮的挑拨离间,再次与曹魏断绝了关系。联合西蜀,孙权实属无奈。明知西蜀诸葛亮滑得像泥鳅一样,又不能不与他联合,因为曹丕对东吴虎视眈眈,说不定明早就会大兵压境。

曹丕听到孙权再次与西蜀建立联盟的消息,刀似的八字眉展了几展,手拍御案:“嘟!大胆孙权,朝秦暮楚,朕要御驾亲征……”

曹丕并没见过孙权,只知道孙权长他五岁,听说他是绿眼睛、棕色的头发、紫色的胡须。但曹丕感觉孙权极像了张闿,突嘴龅牙、唇边两撮炸胡须。继而他想起了兖州府衙后塘边那口废井里被他小时候踢下去的黑豹犬,那黑豹犬像张闿一样突嘴龅牙、唇边两撮炸胡须。

曹丕两道混如黑漆倒立的剑眉皱成了倒写的八字,细眼睛里射出寒星般的光泽,他沉思:“看起来刘晔原来的劝告还是非常在理的。”吴蜀大战之前,孙权来书表示归顺。他当时想拉拢利用孙权,也想将他剿灭。考虑再三,曹丕还是接受了东吴的投降,拜孙权为吴王。曹魏许多大臣对孙权的分封表示坚决反对,反对者包括刘晔。

当时朝堂吵闹不休,朝会一直开到偏午的阳光透过大殿的窗户热辣辣地烫在百官身上的时候。五月的天气已经相当热了,曹丕的肚里都咕噜噜地乱叫。刘晔脸色涨红,当时劝他道:“陛下封孙权为王着实。自从先帝起兵到现在,已经兼并了天下八成土地,名扬天下。陛下称帝,也名镇四方。孙权虽然有雄心壮志,却不过是之前汉的一个将军,他畏惧魏国,很难对我造成威胁。现在我们接受孙权的投降,可以晋封孙权为将军,不应该封他为王,不应该和孙权成为君臣关系。愚以为他投降完全是虚心假意,如果封他为王,就等于给老虎添上了翅膀,可能会助长他的势力。”

曹丕当时拒不听从大家的意见……

现在曹丕心里有些后悔,后悔当时没听刘晔等大臣的劝告。孙权在夷陵之战中战胜了刘备,拒不兑现先前给荆州之地的承诺,并且态度越来越冷淡,现在竟然再次公开与魏国决裂。

还有一件事情让曹丕心存芥蒂,据地方呈报,青州、徐州一带有所骚乱。他想借攻打孙权的机会,顺势解决清、徐二州骚乱的问题。

黄初五年(224年)七月,曹丕巡至许昌(今河南许昌东)时,再次伐吴。侍中辛毗劝谏曹丕:“陛下,目前攻吴时机尚未成熟,国家战后刚刚完成对东吴的第一次征伐,百姓需休养生息,此时攻吴弊大于利,应暂缓行动。待10年后国富民强再攻吴,定能一举成功。”

“待十年,哪里等得起!”曹丕统一江南的愿望迫切,未采纳辛毗的建议,仍命司马懿留守许昌,亲自率领水军南下。

曹丕之所以信心满满,除了急于证明自己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他认为已经找到了克吴之法,那就是由广陵伐吴,而这条路径是曹操之前没有尝试过的。黄初四年八月,曹丕亲领水军由许昌出发,沿颍水而下由寿春入淮水,九月进抵广陵。东吴这边应该也没想到,这才隔了一年,曹丕又来了。这几年连续跟蜀、魏两国交战,东吴的消耗很大。曹丕这次是有备而来,重点打造了水军,看起来难免有一场恶战。

船抵泗水与淮水相交的“泗口”,准备沿中渎水转入广陵前线时,曹丕命令荆、扬两州各处驻军齐头并进,再次营造出全线攻吴的态势。然而如此兴师动众的伐吴,最终却没有打起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孙权闻信,脸色大变。上次曹魏进攻可谓猛烈,战力不可谓不强。这次曹丕带领大队人马,兵临长江,怎不叫他心生忌惮呢!

在迫在眉睫之际,安东将军徐盛给孙权出了个主意,用木头、芦苇做材料,从建业的石头城一直到长江口,沿线修筑围栏,围栏上面再广布假楼疑城,同时把船只都摆到长江沿岸以壮声势。

徐盛出身虽然低微,却是有勇有谋,有胆有识的人。当初孙权不得不向曹丕称臣时,曹丕派出使者刑贞出使江东为孙权加封吴王。上国天使到下国去,脸上难免有跋扈之气,入宫门时还不肯下车。被张昭堵住质问,威胁要斩了没规矩的人才下的车。徐盛见状泪流满面的跟身边同僚说,我们不能为国家并吞天下,却让主公要去跟刑贞这种人谈盟约,实在是太屈辱了。魏使者刑贞看到张昭、徐盛的表现,跟同去的人说“江东将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久居人下这句成语就是从这出来的。

孙权大喜,接受安东将军徐盛的建议,命人从建业(南京)到江乘县江边一线修筑了大量的假城楼。假城楼是用许多木架搭建的,木架外面包裹芦席,芦席上加上一些五彩的装饰。一夜之间即建成从石头城(今江苏南京)至江乘(今江苏句容北)长达数百里的疑城假楼。孙权又命令士兵在城楼外的长江上排列了浮动的战船。并派出舰队在长江上巡弋。

九月,曹丕第二次率领南征大军由广陵抵达长江沿岸。

曹丕带领军队来到江边,误以为东吴已经集结大军严阵以待。主要是此时长江水位迅猛上涨,浪花滔天,曹丕所乘大舰几乎沉没,加之吴军阵容强大,防守严密。曹丕面对长江“轰哗”“轰哗”的水涛,他感觉,千里长江好像飞动的利箭直射进他的胸膛;长江两岸的山峰,如同竖起的枪刀剑戟丛林,让大魏千军万马无法通过。曹丕没敢轻举妄动,禁不住叹息:“魏国纵然有万千匹铁骑,面对有长江天堑为阻的东吴,也都派不上用场了,江南不易图也。”,

也许,在游玩的文人眼里,这江水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雄壮的的场面是一首宏伟的诗篇;可在魏文帝曹丕眼里,这峭壁林立的长江实实在在在是截断他统一中华的天堑、枷锁。

曹丕明白,想要荡平东吴,必须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令人遗憾的是,曹丕急于早日统一祖国的大好山河,并没有足够的耐心啊!

他想起了《汉乐府》中描写江南的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无疑,江南是美丽的,他不能满足于眼下曹魏占天下十分之八,相当于四个蜀汉和两个东吴面积的现状。他一定要铲除反复无常的孙权,消灭脸皮特厚的刘备,彻底消除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大魏一统天下。他决心快速扩大水军,打造一只强大的水师。

可眼下呢?他只能撤军,但他不能空手而归,除了大军巡行弘扬国威,震慑孙权刘备,压制地方豪族势力之外,他要乘机解决青州徐州骚乱的问题。青州徐州骚乱史称“利城兵变”,这次兵变与臧霸的升迁有关系。

臧霸,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华县(今山东费县方城镇)人,是地方豪强。汉末以来,青、徐一带存在着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割锯势力。利城郡是汉末设置的。当时曹操与袁绍的同盟关系已经出现了裂痕,但双方都有各自的掣肘,袁绍是幽州公孙瓒;曹操是徐州吕布,两人默契地选择先剪除其他的势力,曹袁再一较高下。建安三年十二月,曹操消灭了吕布,控制了徐州。不过徐州不仅仅存在吕布这一股势力,还有以臧霸为首的地方豪强。当时臧霸反对曹操,曹操控制徐州后,不计前嫌向臧霸抛出了橄榄枝。将青州、徐州委任给臧霸,并且让臧霸招揽其他的豪帅。这些豪帅就成为了曹操的臂膀。这臧霸的确英勇善战,他们在后来的战斗中也确实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

青州、徐州一带的地方豪强势力,他们虽名义上归顺曹魏,实际上却拥有独立的地盘和兵力,那时候魏王曹操对他们采取羁縻政策。

曹操逝世曹丕即位,臧霸所统领的军众和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在洛阳的青、徐兵就发生骚动,大部分鸣鼓擅自离去。这些事前文书有交代。曹魏大臣当时对青州军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稳住了他们,控制了当时混乱的局面。曹丕即魏王位后,让曹休都督青、徐二州,对散去的士兵采取安抚政策。

过后,曹丕对臧霸有些冷淡。臧霸也有过抱怨。第一次攻吴,臧霸作战勇敢,战功显赫。趁臧霸来朝见时,曹丕毫不迟疑地夺去了臧霸的兵权,封他担任地位很高的保卫京城的执金吾一职。实际上是明升暗降,让他交出青徐二州兵权。这样就激发了利城兵变。

“利城兵变”的首领有两个人,一个叫蔡方,一个叫唐咨。蔡方是利城郡兵,唐咨是利城小军官。二人对臧霸都十分敬佩,他俩认为皇上是有意治臧霸,两人率领利成郡兵士反叛,杀掉太守徐质。唐咨利城郡人,参加了叛乱,他武艺高强被推举为反叛领袖。

原先,臧霸对曹丕不满,曾向曹休抱怨过,“陛下不肯听从臧霸的意见罢啦,若能借我步骑万人,我必能横行于江表”。曹休把臧霸的话告诉曹丕,曹丕怀疑臧霸之军先前擅自离去与臧霸有关系,这次“利城兵变”与臧霸一定有关系。不错,臧霸在曹休东路军冲锋时,率轻船五百、敢死士万人冲锋在前,在攻打徐陵(京口),攻下城堑,杀掠东吴兵士数千人,他不愧是勇猛的将军!

但是,曹丕认为,只要心怀二志就不行,能力越强破坏性越大!曹丕趁二次伐吴东巡的时候,借机剥夺了臧霸的兵权,派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领兵,前去镇压反叛的士兵。蔡方被杀,唐咨兵败逃亡,经水路逃到了吴国。

曹丕铲平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平息了利城兵变,彻底解决了青、徐的隐患,最终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北方的统一,使魏国国势更加强大。

史学家评论,曹丕第二次亲征东吴的真实目的不是伐吴;而是以伐吴为幌子,不声不响地平定青、徐割据势力,表现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小心谨慎又不失坚决果断的风格。

魏文帝曹丕暗暗盘算,现在国内安定,国库富足,民风淳朴,百姓和乐,他该发展水师,打造船只,放开手脚完成统一大业,实现他的人生理想了。这是必须的!

曹丕这次亲征东吴,郭皇后留在许昌永始台。当时大雨接连百余日,楼台城墙多数被洪水淹没冲垮。大臣们奏请郭皇后离开皇宫,换个地方住。

郭皇后静静地道:“从前楚昭王出游,妻子贞姜留住渐台,江水暴涨,昭王就派人去接她,可匆忙中却忘了带令符,贞姜便坚决不肯离开,直到被大水淹没。如今皇帝身在远方,我很庆幸自己没有那样的危险,为什么要换地方呢?”大臣们听后,谁也不敢再劝了。

曹丕回来听信后,对郭皇后的做法很满意。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