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顾鸿亮的头像

顾鸿亮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06/17
分享
《世笃忠贞鲁土司》连载

第一十七章 观署衙众人称奇 品妙因探花留记

每一个黎明都会带给人惊喜,都会带给人一幅崭新的画卷,都会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当晨风轻轻略过八堡川,掀开了八堡川美丽的面纱。如宝石般蓝的深邃蓝得人心疼的天空下,东西两条翠绿的山峦就如舒展的臂膀把八宝川深情搂在怀里。清凌凌的大通河水宛如游动的一条银蛇,又如一律欢快的音符,一串跳动的微笑,从川心流向远方。鲁土司衙署恰如一个雍容华贵的少妇,露出了他的娇容。伴随着妙因寺的钟声,鲁土司衙署的门次第打开,里面的人们都各忙各的活,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在晨风里,鲁鉴带夫人李如蕙,儿子鲁麟前来向客人问安。

鲁麟对黄谏说“黄大人,我早就知道您。”

黄谏付下身子抚摸着鲁麟的头,笑着问:“是吗?为什么?”

“是啊。我阿爸常常给我讲您,让我好好向你学习。我还会背您写的诗呢!《游五泉山》——

水绕禅林左右连,萧萧古木带寒烟。

共夸城外新兰若,自是人间小洞天。

僧住上方如罨画,雨馀下土应丰年。

明朝再拟共游赏,竹里行厨引涧泉。”

黄谏大喜,笑着对鲁鉴说:“有道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孩子这么聪明伶俐,落落大方,将来定成大气!真是虎父无犬子。一来大人有福气,二来将军教子有方啊!”

鲁鉴谦辞地说:“哪里!哪里!”心中偷着乐。

走出屋子,鲁鉴带大家参观了鲁土司衙门。

鲁鉴说总体上鲁土司衙门由四部分组成,分中路衙署,西路妙因寺,东路内宅和东北部后花园。

大人们昨天进的大门就是衙署大门,门前有个小广场。中间有一杆杏黄旗上书“世笃忠贞”四个大字。

牟伦说:“昨天来的匆忙,没细看,将军可带我们仔细看看?”

“好啊!”鲁鉴陪着走出大门,请大家细看。

众人看到,旗杆前是大照壁,也称“一”字影壁。正中画有一神兽,叫做“犭貪 ”。警示家人莫要太贪心。黄谏说:“这个‘犭貪’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长相丑陋,只长有一只角,张着血盆大口,仿佛要气吞山河,胃口非常之大,能吞吃道金银财宝。它腾云驾雾脚踏宝物,它把八仙的宝贝都已被它据为已有,却仍不满足。有一天,看到火红的太阳冉冉从东答海升起时,它便想一口吞下红彤彤的太阳,结果却因急于飞奔一下跌入大海淹死了。在山东孔庙也有关于它的壁画。”众人摇头叹息不止。西边画的是“九世同宗”,九个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狮子。东边画的是“封候挂印”,就是一只猴子在一棵大树上玩耍,树枝上挂着一颗硕大的官印。

鲁土司衙门的大门为三间硬山顶建筑,有六个硕大的门扇,俗称六扇门。门扇上的两个门神,分别叫神荼和郁垒,墀头两侧设八字墙。

进入大门,面前是衙门第二道门,也称仪门,就是礼仪之门。穿过仪门就是大堂。

大堂硬山顶,面阔七间,进深七架梁,明间和次间设卷棚式物连搭,所以进深加大,更加显得庄严肃穆。大堂正中设一堂台、高三踏、两侧和顶部都用木板装严。堂台正中绘有麒麟,背影为红日和海水江牙。堂台上设有堂桌,上置惊堂木、令签筒等物,堂案旁设一高几,上置大印,宝剑式王命等。大堂是鲁土司平时处理军政大事和升堂断案之地高大庄严。

鲁鉴介绍说,仪门东西两侧各有一小门,东门叫生门,西门叫绝门,绝门者就是死囚所走之门。

仪门后两侧各有两棵千头柏,苍老、遒劲、枝叶茂盛,由根部直接生出千万个枝干,没有明确的主干,独木成林,密密沓沓。

鲁鉴介绍说大堂和仪门前的厢房就是六房的办公地点。鲁土司衙门有三班六房。三班就是皂班、民班和快班,皂班负责升堂站班,民班负责地方治安,快班就是捕快,负责抓人。六房是稿房、粮房、负责钱粮;工房,负责工程建设等等,六房掌管着土司统治制度的方方面面。

绕过大堂堂台,就是如意门。如意门东西两侧各有一砖拱门,和中间大门共同组成一个如意。如意门由此得名。

如意门内挂有一大灯笼,上书“内宅”二字。进了如意门以后,就是鲁土司的生活区。

走进如意门,就是“燕喜堂”,这就是鲁土司的会客厅,屋内正中挂着一幅中堂,中间一个大福字,两边对联:“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

燕喜堂共五间,中间三间为大厅,东西稍间为暖阁,是土司或宾客休息之所。

穿到燕喜堂就来到了土司的效忠堂院。

鲁鉴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祖太太马红玉智擒王蟒,朝廷赐建的七间楹楼就是现在的效忠堂。效忠堂为歇山顶式二层木楼,在整个建筑群中高度最高,体量最大,地位最高。

从效忠堂出来,大家来到了衙门东北的鲁土司花园。大家眼前一亮,这么大这么精致的花园!这里种了许多树,还有花畦和菜地,令人赏心悦目。

黄谏对鲁鉴说:“将军,参观贵府,我分明感受到有一种精神在府内荡漾。”

牟伦不解地问:“什么精神?”

鲁鉴也不解地望着黄谏。

黄谏对鲁鉴说:“你们没感觉到?这就是忠孝!将军,你们这个家族以后不得了,必然才俊辈出,泽被后世。”

众人相视点头称是。

“谢谢大人吉言!我们一定努力!”鲁鉴上前一步真诚答谢道。

来到署衙西边的妙因寺,鲁鉴介绍了寺的建造过程。妙因寺为鲁土司的家寺,最初是敕建楹楼时在旁边修建的一座佛堂,成祖时敕赐扩建的。妙因寺山门坐北向南,建在一米高台基上。单檐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中柱间开双扇板门,两侧廊心墙遍施精美砖雕。妙因寺的山门也有讲究,又称三门,按佛教的说法,三门是象征解脱人生痛苦的入口,中门称香门,两边的称无相门和无作门。

山门内右侧的是“鹰王殿”,坐北向南,殿内供奉雷公神像。檐下有“敕赐”二字匾,两侧为“不二门中云结彩,三千界里雨飞花”楹联。

鹰王殿之后是天王殿。坐北向南。殿内供奉四大天王,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殿中有一直径1米多的转经筒。

古隆官殿是妙因寺的护法殿。“古隆官”、“格尔贡”皆是藏语音译,即宝帐怙主。位于科拉殿后院东侧,坐东向西,殿门有传世楹联“觉于先形于灭群霑法力群护福,感则通祷则应世仰灵光世沐恩”。

说话间,众人来到了万岁殿前。鲁鉴介绍,万岁殿建于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是家父为感谢皇恩修建的。

牟伦问黄谏:“大人,别处寺院里也有修万岁殿的吗?”

黄谏回答说:“我没听说过,更没见过。可见鲁将军一家的忠心了!”

鲁鉴对答道:“皇恩浩荡。皇帝乃当今在世佛,这是应该的!”

众人看万岁殿建筑不同一般,重檐歇山顶,为妙因寺最高级别建筑。有廊一圈,平面几近正方形,是“殿堂式”构架。走进大殿,殿内供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画像。众人一通跪下,恭恭敬敬行礼叩拜。

鲁鉴介绍,万岁殿左前侧的这座殿叫古隆官殿,里面供奉的是古隆官佛。它是唯一的一尊没有身躯和头面的佛爷,只是一把铁制的尖状物。古隆官佛是妙因寺秘密护法神,每年八月二十日是它的生日。殿里还挂着一双人手,就是被我祖太太马红玉智擒斩杀的达官戳只王莽的手。

大家纷纷称奇,被马老太太的智勇所折服。

鲁鉴接着介绍,万岁殿右前方与古隆官殿相对的是塔尔殿,殿内供奉一木塔,塔内盛装佛宝。

鲁鉴说,他打算在万岁殿后建一座多吉羌殿,供奉金刚持菩萨。多吉羌殿西侧建大经堂,供大师们念经说法。

大家点头说好。

次日,鲁鉴请黄谏等兴致盎然地去石屏山游玩。石屏山是横亘在连城东北方着一座雄伟险峻的石山,山势开张,而又秀丽如画屏,故名石屏山。大家充满期待。

一出连城,就看见连城北面的石屏山被白云缠绕,苍翠如黛,巍峨独绝,磅礴摩天。

牟伦忽然问鲁鉴:“鲁将军,我们这个地方为什么叫连城呢?”

鲁鉴一听笑道:“牟大人,黄编修,要说我们各个地方得名连城,还真有来头。过去,我们整个西大通城堡遍布。早在汉代,这里就筑有红古城、王家山城、马家山城、吴家山城、钱家山城、罗罗城、工巴城、古城、那亥城、蹬蹬城、羊胸子城等十二座古城。它们环绕相连,所以这个地方被人们称之为连城。到了我的曾祖归顺大明,祖太太斩王蟒后,朝廷就在这个地方为我家赐建楼七楹,从此后我们世代居住在这里。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先人们就在这里修建城池,取名连城。”

“哦,原来是这样!”大家听后点头称是。

一路上,鲁鉴介绍说,石屏山一方面风景如画,另一方面,山上的寺非常有名。连城土语称高达险峻的石山为“石尕石达”,故把石屏山上的寺叫作“石尕石达寺”。

走了六里许,就到了石屏山脚下众人兴致勃勃。沿林间小径而上,只见山中冈峦重沓,岩壑纵横,削壁渊落,奇峰参差。万木竞秀,松柏挺拔,灌丛蓊郁,芳草如茵。满目蔷薇黄,丁香紫,山丹红,马莲蓝,香馥色艳,似绣如粉,妩媚青山,娇艳游人。和鸣好鸟,飞窜走兽,其间灵物,和乐与共。又有数眼山泉,叮咚弹唱,涓涓律动,生机倍添。

人在山中,步移景换,瞻顾俯仰,应接不暇。其狭阔、喧幽、远近、险夷、藏露、集散,曲折变化,引人入胜,流连忘返。众人或驻足观景,或指点奇花异草,或惊叹怪石嶙峋,或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

看到大家兴致这么高,鲁鉴非常高兴,他由衷的为家乡有这么俊秀的山水而骄傲。他向众人介绍,早在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自天竺迎请五百罗汉至山西五台山说法,众罗汉途经八堡川,正值盛夏,见石屏山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便于山中持戒避暑。自此石屏山便以罗汉避暑圣地而远近闻名。

到了元朝乃马真后五年(南宋淳佑六年,1246),西藏法王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及八思巴一行赴凉州会谈,经连城,见石屏山瑞气缭绕,诸佛显身,便于山中建寺,名为“乔嘎林”,汉语意为“殊胜妙乐洲”。大师见石屏山形似文殊圣地五台山,而誉此山为“文殊菩萨圣地,第二五台”。故石屏山又称小五台,并在此山讲经说法,弘传佛教。元朝蒙古族信奉藏传佛教,经常有高僧在此驻锡讲经,信徒众多。

到了我朝永乐年间,萨迦派大师曲吉坚参,格鲁派大师鲁本桑木丹先后临此山修行传教,我们家和地方上的信众虔诚供养,两位大师在石屏山中、南、西、北、东五峰,随山就势,建弥勒、三宝、普贤、观音、文殊等五座佛殿,并以诸佛宝舍利塑绘佛像。鲁本桑木丹大师迁萨迦法王所建乔嘎林至山前,经扩建,更名为“扎公日绰”(意为石山禅院)。大师七十寿辰,众佛弟子为四方百姓祈福,于禅院东北建成养心观音与送子观音二殿,并塑绘佛像。其后,鲁本大师二世丹增建措,三世丹增扎巴,主持本寺,兴建不废。

众人点头称是。

登上山顶,清风徐来,举目远望,大通河水恰如一游龙,流向远方,八堡川城郭星布,绿树环绕,块块良田,麦苗青青,牟伦信口吟到:“几回驻足且徘徊,附葛攀藤上五台。举目遥观天下小,人生到此是蓬莱。”

游览了石屏山,大家都夸八宝川真是一块宝地。

休息一天,黄谏意犹未尽,他对鲁鉴说:“鲁将军,我仔细看了鲁土司衙门和西大通地形,我有个看法,不知对不对?你们看,从小的视角来看,鲁土司衙门确实由衙门、花园、妙因寺三部分组成。实际上,鲁土司衙门建筑有更大格局,是依据连城的地理特点大视野大气魄来建的。依我看,这个建筑师是个大家。他在建筑衙门时,巧妙地把石屏山、吐鲁沟、两边的山,如笔架山等纳入到了一个整体。你们看,石屏山主峰似一巨大屏风,护卫着连城,护卫着鲁府衙门。它背靠茫茫连城林海,右邻滔滔大通河水,峻峰壁立,林木葱郁,泉水叮咚。八台叠嶂、削壁奇峰。八座庙宇建在八座险峰上,一峰一景,妙景天成。这样吐鲁沟就成了衙门的真正后花园。你想云遮雾绕的吐鲁沟,峰峦叠嶂,林木苍密,曲径通幽,吐奇纳秀,群山顶部草原丰茂,山腰松柏苍翠,山脚乔灌相间。沟中石崖壁立,曲径道幽,清溪如玉,移步换景,有华山之险、九寨之奇、峨嵋之秀,青城之幽,这既是鲁指挥使平时训练部队,也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这就是我说的您的鲁土司衙署建造的大格局,你们说奇也不奇,妙也不妙?!”

众人顺着他的话仔细一想,也确实是这么一会事。

黄谏说到这里,由衷赞叹:“不出意外,多年以后,这里必将是人们游览观光的一片胜地!”

大家点头称是。

下午,鲁鉴请黄谏写《敕赐大通寺记》,鲁麟研磨,黄谏胸中腹稿早成,下笔如走龙蛇,一气呵成:

自佛教未入中国,而斯理已具人心。盖自惟皇降衷,而人莫不有斯理,奈气察习俗之所移,而皆不知是理之在人心者耳。迨尼父明圣道以诏后世,子舆言仁义以淑人心,当时学者翕然宗之,而佛之教未显也。去圣人愈远,人心不古,而于此理宜然不知所从向。至汉魏以降,佛氏之教兴,人多弃彼而事此矣……

众人无不叹服。

晚上,夫人悄悄问鲁鉴:“老爷,人们说黄大人能考中探花是因为服了狐仙的仙丹,这是真的吗?”

原来,庄浪流传,黄谏小时,喜欢玩耍,疏于读书。一天傍晚,一小女孩敲响黄谏家的门,黄谏开门,女孩说到庄浪寻亲,迷失了方向,看能不能借宿。黄谏家就收留了这位女孩。女孩很勤快,第二天早早起来,就将黄谏家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自己说,姓胡,在黄须沟一带居住,母亲在城里给人家当佣人,她来寻母,不料却失了联系。这女孩不仅勤快,而且聪明,在她的影响下,黄谏一改往日的疏懒,勤奋读书,进步很快。不过几个月后,黄谏又故态复萌,读书不见进步。原来,小女孩的妈妈找到女孩,将她带走了。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一转眼几年过去。父母为黄谏找了一位凉州的名师,但黄谏嬉戏之心不改。一天,趁老师不在,黄谏跑到城东的青龙山玩耍,这一跑就是好几里地。却看见路边一大户人家有一个非常精致的花园,黄谏按捺不住好奇,走了进去,景色果然不同寻常。谁知,就在小园拐弯处,却遇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黄谏大为惊奇,细看竟然是当年收留的胡姓女子。两人分诉别后情形,互诉相思。女子说,将当夜来访。果然,女子半夜来访。女子饶有兴趣翻阅黄谏诗文,不料大失所望。女子着急地差一点掉下眼泪来。她责备黄谏贪玩,如果再不用心读书,将来难有成果。看到黄谏有悔错之意,女子沉思良久,转过身去,悄悄吐出一红丸,让黄谏服用。从此以后,黄谏读书进步飞速。由此,黄谏步步成名,最终高中探花。

鲁鉴笑了:“哪有这样的事!这只不过是说黄编修少时聪慧,勤学苦读,学业日有所成而已。”

次日,鲁鉴请牟伦书刻,制成一通高2.5米,宽1.2米的石碑,立于鹰王殿正中。石碑前面刻“敕赐大通寺”,后面刻黄谏所撰碑文,后书:“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文林郎金城黄谏撰,赐进士出身前监察御史青城牟伦书。大明景泰元年岁次庚午冬十月十五日乙酉,庄浪卫土官指挥使鲁鉴立”。

从连城回来,黄谏悄悄问鲁鉴“仁寿山前面卧牛山是你的地盘吧?有没有主?”

“对呀!没有啊。大人有什么想法?”

“没有就好!没有就好!我打算百年后在此处安息。”

“什么?大人您这考虑的太长远了吧?”

“没有!没有!人都有百年的时候,这有什么可怕的?我觉得这儿阳光,清净,心里特别喜欢,你就给我留着。”黄谏真诚地说。

“如果这样,我一定替您保管好!”鲁鉴答应道。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