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道光十年(1830年),鲁纪勋接到圣旨,新疆战事紧张,要他代办驼只,分批护解酒泉补充军用。
原来这一年,不甘心失败的浩罕国扶植张格尔兄摩诃末玉素率领溃逃之兵,卷土重来,包围喀什噶尔和叶尔羌等城。道光皇帝令陕甘总督杨遇春率军平叛。听说南疆战端又起,已年迈体衰,卧病在床的玛哈巴拉立即呈请理藩院转奏朝廷:本人和儿子囊都布苏隆进驼1000只,阿拉善旗国公台吉、呼图克图捐驼1000只,以备军需。道光皇帝令陕甘总督杨遇春全部收纳贡献驼只,让鲁纪勋代办驼只。鲁纪勋不敢怠慢,立即行动,带领部下接受押解从蒙古接受采购的驼只,迅速押解到酒泉补充军用。摩诃末玉素叛乱很快得到平息,朝廷赐给鲁纪勋二品衔及珊瑚领顶,并敕命他到北京朝拜。鲁纪勋匆忙赶到北京,在太和殿受到皇帝赐宴,甚是得意。回来途中,他又一次来到定远营。
提起定远营,她的历史追溯到大清王朝初年。1723年,阿拉善和硕特旗第二世旗王阿宝奉调征讨青海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叛乱,因功晋爵多罗郡王。
阿宝是和硕特部先祖顾实汗后裔中最忠实臣服清廷的额驸郡王,清廷对其倍加信任。命令阿宝统辖管理刚刚平息叛乱的青海和祁连山后和硕特诸部。期间,朝廷认为“阿拉善辖地贺兰山之北,乃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圣心轸念山后一带,切近宁城。”为此,朝廷先命工部侍郎通智细行踏看,勘察考证,再命通智与陕甘总督岳钟琪调研考察,详议具奏《建城方案报告》,呈报大清王朝。大清王朝准奏,降旨委任工部侍郎通智,偕光禄卿臣史俞福共同督理,开拓造城工务。定远营城建成后,阿拉善王爷仿照北京颐和园在定远营兴建了王府、寺庙,又仿照北京的四合院修建了住宅,定远营从此便有了“塞外小北京”的美称。
鲁纪勋怀着激动的心情快马加鞭来到定远营。远远望见定远营依据地形高下,倚山筑城,气势轩昂。四周城墙全部用灰白色粘土石杵夯打筑成,东西长约1华里多,南北宽约1华里,面积约1平方华里。全城高大坚固,巍峨壮观。来到高大雄伟的南城门前,就能看到外侧门楣上书石刻“定远营”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鲁纪勋知道,定远营城最主要的功能是军事防御功能:城北靠深沟陡崖,依据天险,用少量的兵力即可固守;东、南、西三面城墙高大、宽厚、坚固。西墙无门。东城门北侧陡峭,高坡上有弯形伸出去的牛犄角(城墙)可以从侧后方配合东门守军对攻东门之敌给予有效打击;南城门外有弧形伸出去的护城墙,门朝东开,从东城墙上可以对攻护城门之敌给予有效打击。万一敌人攻破护城门进入弧形护城墙内,攻击更高更大更强的主城门,那么敌人则进入了一个扁形狭小的深井内。
鲁纪勋来到了定远营城内东南部的阿拉善和硕特亲王府,亲王府由中路衙署区、东路新官邸区和老官邸区、王府东花园等组成。
中路衙署区为历代王爷处理政务之所,是当时王府的政治、权力重心所在。其建筑等级在王府中最高,其建筑庄严肃穆、大气恢宏。中路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府门、迎恩门、迎恩堂、后罩房。
和硕特亲王府门坐北朝南,正门上有横七纵九六十三个门钉,府门垂脊上有七只跑兽。
府门面阔三间,这三扇门都各有讲究。中间是正门,正门一般不会开,只有在迎接圣旨、迎请大印和接待比王爷官职更大的官员时才会打开。东侧是喜门,是王府众人平时出入的门。西侧为厥门,这道门也不常开,因为这是王府中有人做错事或者是有白事时才出入的门。
穿过府门,来到前厅院,映入眼帘的就是迎恩门。迎恩门又称二府门、仪门。这是进入王府正厅之过厅。王府众人要拜接朝廷圣旨时,众人就在王爷的带领下穿过迎恩门,来到前厅院,迎传旨官,堂上摆香案,众人正襟双腿下跪,上身挺直传旨官读完圣旨后,双手接旨叩谢隆恩三呼万岁。
接下来进入迎恩门,步入迎恩堂,便看到的就是堂前挂着的牌匾上“屏藩朔漠”四个大字,这四字说明了定远营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是北方大漠地区的屏障和藩护,乃边陲重镇。
大堂正中间摆放着阿拉善和硕特王爷雕龙鹿角扶手宝座。它不同于一般的皇家鹿角椅,因为蒙古人体型高大威猛,这把座椅就比平常座椅宽阔厚重了许多。正堂两边摆放有六张椅子,依次是:正、负协理,文、武章京,文、武梅林的座位。汉族通常以东方为贵,而蒙古族却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西方是最尊贵的位置。文武职在当时也是以武为重,所以在西面的椅子上坐的都是当时正职和武职的官员。
历代王爷都在这里议事理政,同时也在这里接见重要的客人。东路官邸区是历代王爷和福晋的生活起居之处,这里的风貌是阿拉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的积淀。比起中路衙署区的庄严肃穆,这里处处显露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后寝殿处于东路后堂,面阔五间,设前廊,为三级踏步,东西两侧有长廊,是当时最大的寝宫,是标准的北京四合院式建筑。
这里是历代王爷寝宫。这里住过多位清朝格格。阿拉善和硕特王族不仅有历史形成的尊贵地位,在巩固边疆与民族和睦中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而享有清廷特殊的礼遇。
在内蒙古西部地区,阿拉善和硕特部是唯一与清皇室有通婚关系的部落。200多年来,九代十位旗王中,有八位与皇家通婚,有十二位清朝格格嫁给阿拉善王爷。这些清朝格格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清皇室与阿拉善和硕特部世代友好的姻亲关系,也带来了北京城的建筑风格、地域文化和生活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定远营居住的贵族和平民,这也是定远营被称为“塞外小北京”的另一个原因。
中厅的建筑风格很特别,虽然小但独具一格。门楣上有“益寿延年”,这里也曾做过王爷和福晋的寝宫。
王府宴是满汉民间的饮食成果,经过亲王府的"提炼"而升华。烤全羊是蒙古族接待贵客的一道名菜,阿拉善烤全羊的选料上等,要求独特,并加入祖传秘方炒制的调料,使用专门制作的烤炉,恰到好处的火候烤制,烤制出来的羊皮脆肉嫩、色泽光亮、味道鲜美、香味四溢
鲁纪勋这一次来,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来报喜,他的长孙,也是阿拉善旗亲王囊都布苏隆的外孙鲁如皋一岁了。两家人别提多高兴啦。回到连城,鲁纪勋大兴土木,重修鲁土司衙门,按定远营阿拉善和硕特亲王府样式,参考清代工部营造式建造,形成“三十六院,七十二道门”的王候气魄的“小故宫”。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谁也没有想到,道光十五年(1835)鲁濯竟然英年早逝。鲁濯自小长相和美敦厚,面如满月光洁白皙,眸子清澈,长长的睫毛,坚挺的鼻子,细致如美瓷的肌肤,深受大家喜爱。尤其是他虽然生长在世族大家,没有沾染一点纨绔习气。鲁纪勋夫妇因为笃爱而对他要求更严,希望他悉心学习,将来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到更广阔的舞台施展抱负,建功立业。鲁濯也不辜负父母厚望,束修自爱,小心清洁,刻苦为学,可惜未及成就,秀而不实,惜哉,昙花偶现。
鲁纪勋不胜伤悲,他从此把全部的精力用在教育孙子以及编纂《鲁氏世谱》上。他在《鲁氏世谱》中极力颂扬祖先的功绩,以教育后辈忠贞报国。道光三十年(1850),鲁纪勋逝世,享年72岁,赐武功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