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不愧是一个既有理论基础,又有海外实际工作经验的“海归”博士,他一走马上任,就立即做出了几个大的动作。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首先他公开露面跟那些挤兑的储户见面,当面对这些人宣称,说自己是从省人民银行被派到长江信用社里来当这个总经理的,还说董事长赵跃进有个同学就在省人民银行里当处长,自己就是受了这位处长的派遣来帮助长江信用社里的。既然长江信用社有这么坚强的后盾,就一定不会像幸福信用社那样垮掉的了!所以大家尽管放心好了!还说大家是听信了谣言,致使长江信用社遭到了恶意的挤兑,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垮掉,就是因为有这样坚强的后盾!
这显然就是在拉大旗作虎皮,赵跃进之前之所以没有这样公开地宣称自己有后盾,那是因为他非常不屑于用这种夸大的手段,认为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做法,是在狐假虎威。但是,在目前这种非常情况下,他既然使出了这种非常的手段,只要能达到平息这股挤兑风潮的目的,也不失为是一种策略!宋忠的话,很快就在挤兑的储户们中间迅速地扩散开了,大家听了这话,心想,难怪啊!这么多人挤兑了这么久,还没见它垮掉,原来是真的有这么硬的后台啊!原先只是大家在猜测,也听到过一些这方面的风言风语,这次算是真的坐实了。
这还不算,宋忠的第二把火,就是大张旗鼓地对信用社的内部设施进行了改造,辟出了一块空间来做保管箱出租业务,还打出巨幅广告来,招揽有贵重物品的客户前来租用保管箱。这种业务只有非常有实力的银行才开展,宋忠这样做,无非就是想向人们证明,本信用社是非常有实力的,虽然这样不能直接平息这场挤兑风潮,但却是在间接地为平息风波做宣传。一开始,汉正街商户有人觉得很新奇,原先有金银首饰、股票、以及重要契约,放在家里经常担心被盗,现在放进信用社的保险箱里,就可以万无一失了。虽然前来租用保管箱业务的客户还很少,但这种方式却给了大家一种信心,那就是让人觉得长江信用社不但不会垮掉,还有做大做强的发展趋势!如果这样的话,自己还在这里参加挤兑,就有可能对以后自己有需求的时候产生不利影响,于是有人开始动摇起来了。
宋忠的第三把火是强行回收那些已到期,而还没有归还的贷款,这些客户当时只是跟赵跃进打了一声招呼,说是现在没钱,等以后再还。他因为这都是些老客户,所以态度不是那么坚决;还因为正处在遭挤兑的风口浪尖上,他担心得罪这些客户后,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更因为他想装大度,装自己不在乎这点儿,完全有能力应付得过去。所以即使到了期,也没有要求马上收回来。这些人也正是看准了这点儿,所以能拖就拖。宋忠初来乍到,可不讲这些,这就有点儿抹脸不讲情面的意思,既是在警告那些没有契约精神的客户,又是在给大家一个强烈的信号,只有帮信用社渡过难关的人,才有资格得到帮助;更是在做给那些参加挤兑的人看,你对我不仁,我就对你不义!这个信号真是太强烈了。收回来的这些钱,也让信用社的家底儿得到了部分充实。
这几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性动作。这三把火果然产生出了一些强烈的效果,再加上赵跃进原先的那些措施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还因为人们也确实有些厌烦了这种挤兑的生活,更因为生意旺季到来了,几方面的原因一齐发力,渐渐地,前来挤兑提现的人慢慢地少了下来。不久,门前马路上再也没有了排队挤兑的人群了,信用社终于暂时度过了这场挤兑风潮,又回归到了原先的正常秩序。
难关终于渡过来了,赵跃进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也开始由紧张变得放松下来。这时他心想,到底是“海归”呀!这留过学跟没留过学的就是不一样啊!不仅是见多识广,办起事来还真敢下狠手啊!手段虽说是强硬了一些,也下作了一些,但毕竟还是真管用的。不管怎么说,这场危机终于被他化解了,以后自己就该放手让他去开展工作了。
宋忠毕竟在国外求学工作多年,他见识过国外一些公司是如何兴起,又是如何垮掉的,也了解一些公司在危急关头是怎样驱避风险的,更清楚国外那些财团,及一些金融机构是如何操作,以及如何生存发展的。他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归纳了一下,然后对赵跃进说道:“目前的危机虽然算是暂时的过去了,但是这种暂时的平静,只能算是一种表面上的现象,我们要警惕的是,挤兑风潮的死灰复燃。依我看来,要想一劳永逸地解决后顾之忧,以国外的经验教训来说,还是要找个大的财团来做靠山,最好是加入到大财团当中去。只要有了大的财团做后盾,再也不用担心任何人的恶意挤兑了,也给自己增强了竞争力。我在省人民银行的时候,听说过市里正在组建一家地方商业银行,如果能够趁机加入进去的话,有了政府背景这样坚实的后盾,以后你就再也不用胆战心惊的过日子了。建议你赶快去托托你那位处长老同学,好好地利用一下你和他的关系,要他帮你疏通疏通,以他的地位出面,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能以原始股东及发起人的身份,加入新组建的地方银行的话,以后你就不仅能高枕无忧,还可以躺着赚钱了呢!”
本来这个建议对于赵跃进来说,应该算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能加入由地方政府出资组建的商业银行,那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儿,这种商业银行有着政府的强大背景,对于一个单打独斗的小公司来说,就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与政府合作的生意,都是只赚不赔的生意,赔了有政府托底,赚了大家吃香喝辣。但是赵跃进可不这么想,倒不是因为他看不出这里面的好处来,而是他觉得自己从农村来到汉正街,赤手空拳地打拼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现在这样的成果,而且自己还为公司上市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工作,就等着到时候上市后,到股市上去圈钱。到那时候,公司就可以用股民的钱来壮大自己了,实力也可以得到增强了,照样可以不怕挤兑,竞争也难有敌手。其实中国的民企老板们,很多都有和他一样的想法,他们认为股民的钱是最好赚的钱,不仅不用偿还本金,更不用付给利息,而且赔掉了还没人来追究责任,所以很多人都要不惜成本地去上市,从股市上圈到钱后,不仅可以壮大自己的力量,还可以干很多以前想干而没有实力干的事情。这是何等诱人、何等美妙的前景啊!跟这比起来,加入地方商业银行却有着很多的不便,首先是,以自己现有的这点儿资产,那只能在政府主导的银行里面,占有比例很小的股份,那么,自己在银行里面就没有多大的发言权,话语权掌握在人家手上,那还不一切都得听人家的,只有任人摆布的份儿呀?还有,如果加入进去了,自己以前那种一呼百应,说一不二的地位以及权力全都没有了,再想打点儿擦边球,或者是开点儿后门,拉点儿关系都是不可能的了,何况这些都是靠自己一路打拼,才好不容易得来的呀!如果连这些全都拱手让人了,即使赚到再多的钱,那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赵跃进从内心里是不同意宋忠的意见的。
还有,宋忠还要求他对原先的董事会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全面改组,他说不要是个股东就可以进董事会的,股东就是单纯的股东,股东的权利就是投票选举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必须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不要搞任命制;董事会只管做重大决策,一般经营权交由总经理去执行,总经理只对董事会负责任,减少一切干扰。宋忠还说要吸收专家和学者进入董事会,成为独立董事,这样既可以为公司提供专业上的分析帮助,还可以帮助公司避开那些不合规则的和不正确的决策。另外,为了让总经理真正的有职有权,总经理也要进入董事会参与决策,成为执行董事,这样干起来的话就方便得多了。
对于这些意见和建议,赵跃进一时不置可否,因为他对他的这想法是不能全部接受,或持有保留意见的。其他股东可没有赵跃进这么好的修养了,他们一下子立刻就炸开了锅!由于他们本就是农民出身,所受的教育有限,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也缺乏先进的认识,所以他们对宋忠的这些想法不能够理解,也很不满意,认为自己是掏钱入股才有了资格进董事会的,今天长江信用社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那都是靠这帮股东们努力打拼才取得的,也只有自己这些股东们才能够在信用社里当家做主。如果吸收外人来当董事,那岂不是便宜外人啦?让你个外人来当董事,把我们撇在一边儿,你们只需要动动嘴皮子,一分钱没掏,没有切身利益,怎么就能决策我们的前途呢?喔,赔了不与你们相干,赚了你们跟着吃香喝辣,那不就是在指望抱养的儿子养老送终——痴指望,能指望得上吗?他们的这种思想完全是典型的小农意识,是与现代的经营理念格格不相入的,由于他们文化底子低,不了解公司的正规运作方式,也由于他们都是白手起家,挣下这份家业不容易,所以只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其他什么都重要,更没有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新的经营理念,对公司的发展前景更是一片茫然,其实他们跟那些挤兑的储户们,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从一开始,赵跃进吸收这些人入股就是一个错误,但那是历史条件和历史原因造成的,就因为有着这样的一群人,这才是阻碍长江信用社的发展,掩藏在长江信用社内的真正的危险因素啊!
因为赵跃进的这种暧昧态度,那些股东们像是被捅了的马蜂窝一样,一下子炸了窝!前段时间,因为要平息挤兑风潮,再加上有赵跃进的大力支持,其他人对宋忠的那些种种做法,也只能是听之任之,尽管有些不同看法也只能憋在心里,现在他无意中触动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那就让他们再也不可忍受下去了,他们跟赵跃进说:“本来大伙儿是冲着你赵跃进的名声才来入股的,我们相信你有能力带领我们大家赚大钱、发大财,可你现在突然弄了个外人来当总经理,他能帮你分担一部分工作也就罢了,可他一来尽出新招儿,想些馊主意,还要把我们这些老股东们赶出董事会,好让他弄几个外人来拉帮结派、指手划脚,这是什么事儿呢?当初如果没有我们掏钱入股,哪有今天的长江信用社?如果没有我们的同心协力,哪有如今这样的成果?我们抗战八年赢得了胜利,他却来抢胜利果实来了,这道理哪儿能说得过去呢?今天你当着大伙儿的面,把话说清楚,要么留他,要么留我们;你要留他,我们立马就撤股走人!”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几乎是势不两立了,这是赵跃进万万没有料想得到的,他们当初确实是冲着他才来入股的,眼看着长江信用社越做越大,实力越来越雄厚,要不是这场挤兑风潮,大家会一直这样滋润地过下去的。可是半道上突然杀出来了个程咬金,这让他们情何以堪?赵跃进内心里是非常同情他们的,当初如果没有这些人来入股,单靠他一个人是凑不齐注册资本,也撑不起信用社这片天地的。从良心上来说,他是舍不得他们的。可是自从这次挤兑风潮刚开始以后,他们大多数人都茫然无措,不仅不能跟他一起出谋划策,还有些人悄悄地让家人参与到了挤兑的人潮中,仿佛在暗中要置信用社于死地似的,如果不是他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话,信用社恐怕早就要垮掉了。这就让他对这些人有些失望起来了。现在,他们对宋忠的这些不满情绪,又充分地暴露出来了他们鼠目寸光,看不到长远发展,分不清孰利孰弊,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追求目标,被自己的一己之私蒙蔽住了双眼,他们这样完全是阻碍了公司的发展,对于公司的长远规划和提升,显然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不排除这些人的话,可以说公司就不会有未来。但是他回头又一想,觉得这些人说得也不是一点儿道理都没有的,他们毕竟是长江信用社的原始股东,这么多年来,他们跟着自己一起打拼,大家在一起多少也建立起了一些感情,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自己一呼百诺,对每一项决策从来没投过反对票,这让他工作起来也轻松和顺利了许多,如果换成新的董事会成员,他们绝对不会这样做的。这样看来,让他们离开的话,自己内心里有些于心不忍。可他没想到的是,正是他的这种暧昧不明的态度,助长了那些股东的不满情绪,他只得一边跟大家说这只是动议,还不是决定,来安抚大家;另一边他对宋忠说道:“你的这些想法都很好,只是我觉得如果现在实现起来,恐怕目前还有不小的阻力,为慎重起见,我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大家都知道,任何机会都是稍纵即逝的,不久商业银行组建成功,想再加入都很难了,由此让长江信用社失去了一次绝好的壮大自己的机会。宋忠对赵跃进这种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很是不满。自从他来到信用社以后,就发现了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也发现了许多人的目光短浅,一开始运用那些非常手段的时候,就有一些人有不同的意见,但因为有赵跃进的鼎力支持,他不仅顺利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了一些措施,而且还幸运地平息了这场挤兑风潮,暂时的堵住了那些人的不满情绪。现在他的意见和建议,由于董事长赵跃进理解上有差距,没有得到支持,使他清楚地认识到了这帮人的本质,开始从内心里极其瞧不起这帮农民来了,他认为他们那种自私自利,鼠目寸光,容不得外人侵犯他们的半点儿利益的劲儿,从骨子里带着的贪婪,是完全不适合公司未来发展的,如果靠这样的一帮人来经营公司,那公司迟早也是会垮掉的!宋忠也是性情中人,他觉得这帮人已无可救药,如果再跟这帮农民一起鬼混下去的话,自己的前途也将毁在他们的手里的。况且自己到这儿来帮赵跃进平息掉了挤兑风潮,当初的目的已经达到,回去也好向领导交差了。于是他这时候向赵跃进递交了辞呈,尽管赵跃进极力挽留,无奈他去意已决,他只能遗憾地目送着他离去。
宋忠辞职的消息,很快就在储户中间传开了,很多人都相信了他以前的说法,认为他是代表省银行来支持长江信用社的,他这一走,就代表省银行停止支持了。这就是当初宋忠的宣传带来的副作用,就是这种副作用,让长江信用社很快就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这宋忠哪是来给赵跃进送上忠心的?分明是来给长江信用社送终敲丧钟的啊。
于是,敏感的人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挤兑潮。甚至连那些股东们也不再矜持,彻底地加入到了挤兑的人群中去。他们虽然是长江信用社的股东,当信用社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维护自己个人的既得利益,原先在别人挤兑的时候,他们心里早就惴惴不安了,生怕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失,之所以没有像现在这样,公开加入到挤兑提现的队伍中去,是因为他们还存有幻想,一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长江信用社就这么轻易地垮掉,即使是死撑也要撑过一段时间吧?另一方面,他们的发财梦还未醒,总觉得只要度过这场危机,自己照样吃香喝辣。可是没想到,这次挤兑风潮再度来袭,而且好像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得多,况且经过那么长一段时间的挤兑,信用社的底子已经相当是薄弱了,这一下就触动到了他们本来就不很坚定的神经,他们平生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切身利益不保,如果钱收不回来,那不是比要了他们的命还让他们难受吗?所以他们也就顾不得其他,也不再矜持了,于是凭借特权,不仅偷偷地将自己在长江信用社里的存款全部提现,还纷纷要求退还股金。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样一来,恐慌的情绪再也不可遏止地又一次的笼罩上了人们的心头,上次还没来得及将全部存款提现的储户,包括安定后重新存款进去的储户,这一次是谁都不再相信了,只相信钱捏在自己手上才是最靠得住的。所以,挤兑的人群又一次的开始了无眠无休的排队挤兑潮。
长江信用社这次是无论如何再也难以支撑下去了,只有倒闭清算这唯一的一条路可走。赵跃进知道他艰辛创立的长江信用社此时已经走到了尽头,他的心里无比的悲哀,他想该来的一切总是会要来的,自己现在也无力再出招挽救了,与其冒烟,不如燃烧!那就让它彻彻底底地燃烧成灰烬,烧他个精精光光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