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朱文科的头像

朱文科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4/13
分享
《血色幽兰》连载

第一十七章 若兰冒险送情报

1

桐梓山,因山上遍生桐梓树而得名。山路蜿蜒,林木葱葱,桐叶深绿。桐梓花开了,漫山遍野,灿若云霞,一朵一朵簇拥在一起,将桐梓树装扮成了一座座美丽的花塔。太阳跳出山峰两丈高了,通往桐梓山的崎岖小路上,出现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小伙子高瘦身材,鹅蛋脸,细皮嫩肉,头戴斗笠,身穿麻布衣裤,背着竹篓子。阳光照射在树林,山风徐徐。昼夜温差大,夜晚和早上感觉凉,临近中午就热起来了。路上不见半点人影。来到一处溪边,小伙子停住了步伐,只见草丛中躺着四具无头尸体。从那碗大小伤口的窟窿流出的血,把粗布白褂子染成紫黑色,周围的野草也一样颜色。从死者的穿着来看,被杀的多半是革命群众。自从革命军进入耒阳后,地方民团都躲藏在偏远山村,不时暗杀共产党人、革命群众和赤卫队员。从死者伤口凝固的血液来看,可能是遇难不久。难道附近出现了反动民团?小伙子心头一紧,目光变得警惕起来。

拐弯处,上山的交叉路口。突然,从树林中窜出十几个团丁,拦住了小伙子。为首的歪着脖子,留着八字形胡须,腰间挎着驳壳枪,斜眼上下打量他一遍,趾高气扬地喝道:“站住,干什么的?!”

小伙子指了指背上的竹篓子,解释道:“我是廖田圩的,上山采草药,还请老总高抬贵手,多多关照。”边说边摸出四枚铜板,塞给头目:“不成敬意,老总拿去和弟兄们打酒恰”。

头目接过铜板,在手中抛了一下,嘀咕道:“还不够弟兄们恰一海碗。”耒阳人喝酒,不喜欢用酒杯,喜欢用比较大的海碗。头目把铜板放进衣袋,又斜眼瞧了瞧小伙子:“听你满口娘娘腔,不会是赤匪吧?”

小伙子点头哈腰:“老总,我是老实本分农民,家中老母,一病不起,又无钱医治,只好到山中采点药,救个命。”

头目说:“对不住了,上头有令,凡是路过的生人,一律要接受审查。带走!”头目安排两个团丁押着小伙子往东面山村走去。他带着团丁继续在路口盘查。小伙子见势不妙,连忙摸出口袋里最后四枚铜板,悄悄塞给他俩。两个团丁见钱眼开,乐滋滋收下了。

走了半里路,到了村口,迎面跑来八头牛。就在与牛群相遇的一瞬,一个团丁朝天空放了一枪,另一个团丁喊叫:“不好了,跑了,跑了!”牛群让枪声惊得四处奔跑,从村中冲出一队团丁。“小伙子”见状,撒腿就朝山上跑。村前路口的头目发现后,赶紧挥舞右手:“快,快跟我追,跟我追,抓住赤匪!”

小伙子眼见两边有团丁追捕,钻进树林中。那些团丁气喘吁吁追赶一阵,在树林中东张西望:“咦,人呢?”头目打着手势,暗示团丁们分开三路搜山,团丁们拿长枪杆子朝茅草丛中搜索,这里刺刺,那里探探。小伙子躲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凝神屏息,冷眼看着这个场景,只盼这伙团丁快走。

头目带着三个团丁提枪朝他藏身的大树走来。突然,草丛里冒出一条蟒蛇,有碗口粗,圆鼓鼓的头,一跃而起,扑向头目。吓得头目失声大叫:“妈呀,蛇,好大的蛇!”头目脸色惨白,失魂落魄地逃走了。其余团丁跟着逃跑。

小伙子确定安全后,跳下大树,俏脸露出胜利的微笑。原来,“小伙子”是伍若兰,奉朱德之令,前往桐梓山联络宋乔生。她大清早骑马赶路,来到廖田圩后,把马匹寄在附近村庄。她认识村中一个妇女。马屁就藏在妇女的茅厕。伍若兰装扮成采草药的,步行上山。哪知半路遇到不明身份的挨户团,差点落入敌手。这些团丁是常宁肖宜春的手下,在等待王瑞青的队伍,准备一起攻打桐梓山。

山路愈发崎岖。伍若兰一路翻山越岭,过了五座山丘,太阳升到头顶了,山谷中的独立三团团部就在眼前。谷口有前哨战士,仔细搜身,验明路条,才放她进入谷中。团部设立在一座废弃的旧寺庙,宋乔生跟警卫战士们坐在庙前地上聊天。他见伍若兰来了,说道:“来稀客了。”他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尘,认出是伍若兰。伍若兰看到宋乔生,就气喘吁吁地说:“宋团长,总算找到你了。”宋乔生见她满身香汗淋漓,急急忙忙赶来,明白上级有任务了,把伍若兰带到寺庙的石洞内,招呼入座,上茶,然后问:“无事不登三宝殿,伍会长十万火急上山,是朱师长有指示吧?”伍若兰把背篓放下,把邓宗海的密信交给宋乔生。

2

独立三团所处的位置,在桐梓山腹地,名叫桐梓村,有三百多户人家,上千人口。山谷四周群峰耸立,废弃的寺庙处于村庄对面两里的寺庙,庙后是个岩洞,深达三多百多米。独立三团的指挥部就设立在岩洞。

最近,宋乔生带着队伍离开水口山后,就在这里开辟了一块革命根据地,独立三团活动在方圆二十里,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几个村的苏维埃政权。他们深入贫苦山民家中,宣传革命道理,发动农民暴动,分田到户,开仓放粮。同时,密切监视从常宁方向进犯的敌军。前些日子,他带领队伍袭击水口山矿务局仓库,枪毙了局长余焕东,威名大震。许多青年农民前来参军,独立三团由初建时的八百人增加到一千一百多人。

敌人害怕这支工农武装的发展壮大,常宁挨户团副主任肖宜春三次调集部队进剿,每次都是大败而归。肖宜春报仇心切,跑到衡阳请求李宜煊出兵。李宜煊就派王瑞青率一个营,配合肖宜春的挨户团上山“进剿”。

宋乔生听伍若兰讲了进山的惊险遭遇,知道她是撞上了肖宜春的挨户团。宋乔生轻蔑地说:“肖宜春是败军之将,几次让我打残,还不死心。”

正值中午时分,独立三团的指战员,三五成群,或坐或躺,在草地上休息。绿树掩映的羊肠小道,宋乔生和谢翰文并排走在前头,后面跟着二营营长张炳生和警卫班班长耿飚。他们来到山洞前,宋乔生看见四个战士围坐在地面,手里拿着石子,在玩游戏,不由得停下脚步问:“你们这是干啥?”

战士们正玩得津津有味,猛见宋乔生来了,赶紧跳起来敬礼:“团长好!我们在下‘山棋’。”

“下‘山棋’?”宋乔生看不懂,说:“怎么玩?教我下啰。”

战士们高兴地说:“好啊,好啊。”四个人争相让位。

一位战士起身,告诉宋乔生,下“山棋”是本地人一种游戏,方法很简单,用树枝在地面上画三个正方形套着,连成棋盘,然后拣五粒石子当棋子,两两对弈,有赢有输。赢了的就刮输了的鼻子,有趣得很。

宋乔生在左边位置坐下,对这个战士说:“厚春,你别走开,教我呀。”他一边抓石子一边说:“先讲好啊,输了刮鼻子,谁也不许赖账!”

刘厚春,耒阳樟田圩人,独立三团二营班长。他听了宋乔生的话,就问:“团长,要是你输了呢?”

宋乔生瞪他一眼:“你是怕我刚学不会打,牌发新手,懂吗?再说,就算我输了,认账,牌桌上没有团长。谁先出牌?”

听了宋乔生的话,他对面那个战士扑哧笑了:“团长,这不是打牌,是下棋,下……”

宋乔生打断这个战士的话,说:“我晓得,打牌和下棋原理差不多的,都是玩输赢嘛。”说完,他拿起一粒石子就往棋盘左上角格子里放。

这个战士急了:“团长,不能随便跳跃格子。”

宋乔生瞪了他一眼,霸蛮道:“我是团长,当然我说了算。”

谢翰文看不下去了,正色道:“乔生同志,下棋是有规矩的,不能乱了章法。”

宋乔生依旧不服气:“我把水口山丢给了反动派,领着大家上山打游击,没谁规定吧?好,我守规矩,不过,翰文、炳生,你俩不许打吵哟。观牌不语,这个规矩总要兴的!”

“打吵”是耒阳方言,不许干扰的意思。谢翰文见宋乔生淘气的样子,哭笑不得:“好好,我们不看了,若兰,炳生,我们去炮台看看。”

谢翰文和伍若兰、张营长刚走到山顶,一个战士气喘吁吁跑上来:“不好了,大事不妙!”

“别急嘛,啥事急成这样?”谢翰文盯着这个瘦小的年轻战士问。

年轻战士满身血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肖宜春带着李宜煊的一个营,偷袭了三营四连,雷副团长和杨连长牺牲了!”

“啥?雷发涞牺牲了?”谢翰文大吃一惊,急切地说:“你莫急,给我讲详细点。”

三营驻扎在六神坳一带。最近,宋乔生把新加入的部分农军编为三营四连,集中在靠近廖田墟的一个小村子集训,副团长雷发涞当教官。就在两个多小时前,一队从衡阳开拔的敌人,冒充衡北游击师的队伍,在肖宜春的挨户团配合下,骗过三营的前哨,偷袭了四连驻地,全连一百二十个战士,大部分牺牲。雷发涞在突围时身中六弹牺牲。前来报信的战士就是幸存者。

敌人显然是冲独立三团来的,耿飚气愤地说:“我马上带警卫班去接应三营。”

“别慌张。”谢翰文对耿飚说完,又问这个战士:“敌人有多少人?离这里多远?”

战士说:“估计有五六百人,离这儿只有十多里,他们还有机枪、迫击炮。”

谢翰文眉头紧蹙:“如此看来,这是李宜煊的正规军,冲我们团部来的。你赶快去三营报告罗营长,要他带队伍下山堵住敌人的退路。”

几个人赶紧开会研究战斗方案。伍若兰认为,敌强我弱,不能硬打硬拼,必须智取。她建议团部撤走,把几个村庄的村民转移到山上,设下“空村计”,再利用树林茂密的优势,故意在山中生火做饭,布下疑兵阵,方能以少胜多,消灭王瑞青,为四连牺牲的同志报仇。

宋乔生觉得言之有理。敌兵远道而来,人马疲困,肚里饥饿,他们在村里找不到吃的,必定会闻山林香味而来。这里两面靠山,地形复杂,是打伏击的最好地点。他当即把团部和二营分成四路,一路负责转移群众,一路负责在树林中生火设伏,另两路在周围设伏。

3

王瑞青率领一营人马,在肖宜春的挨户团带路下,成功偷袭独立三团四连后,并没有去六神坳,而是直接进入桐梓山腹地,直奔独立三团团部驻地。

山路弯弯,行走艰难。经过两小时急行军,王瑞青的队伍来到山谷口。肖宜春站在半山腰,指着峡谷中的村落,告诉王瑞青:“那是宋乔生的团部。”王瑞青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村子里的动静。他小心谨慎地说:“听说肖团总进剿三次,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这次我们要吸取教训,一雪前耻!”

肖宜春点头哈腰:“我挨户团装备落后,哪比得上你们正规军,王团长亲自出马,宋乔生这帮赤匪必定灰飞烟灭。”

“你少拍我马屁!”王瑞青想起了上次鷔山庙惨败,至今心有余悸。他传令部队:“悄悄向村子靠拢,包围这伙共匪!”

王瑞青一脸志在必得的神色。他要借这一仗报鷔山庙惨败之仇。他看见肖宜春手上拿着本小册子,便问:“这是啥?”

肖宜春赶紧递给王瑞青,说:“鄙人刚进山时,在村里搜出的共匪的课本。”

王瑞青“啊哦”一声,好奇地翻开,情不自禁朗读起来:“第一课《如今世道大不公》。如今世道太不公,富的富来穷的穷。富人高楼饮美酒,穷人赤膊喝北风。第二课《我种田,我割麦》。农夫说:我种田,我割麦,肚皮饿了没有吃,哪里有米麦?泥匠说:富人有米麦。我筑墙,我造屋,一年四季住破屋,哪个有房屋?成衣匠说:富人有房屋。我做衣,我做裤,北风起了没衣服,哪个有衣服?先生说:富人有衣服。富人不种田,不造屋,不做衣,哪里来米麦?哪里来房屋?哪里来衣服?这都是你们的血,你们的骨肉!第三课《工作工作,求学求学》。工作工作,求学求学。我们天天辛苦地工作,勤奋得快乐。有了暗的夜,才显得出日的明;经过狭的河,才知道海的阔。苦过了的幸福,才是真快乐。”

他读得津津有味,肖宜春说道:“耒阳那边共产党重视政治宣传,刷标语,办报纸,办夜校,这课本就是他们的教材。头篇是耒阳双枪女将伍若兰写的,在城乡广为流传。看不出,这婆娘还真有点墨水.......”

王瑞青恼怒地说:“不念了!这都是共匪首领朱德在给农民洗脑!”说完,他把课本往地面一丢,狠狠踩一脚,对肖宜春说:“什么双枪女将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留着是祸害,赶快烧了!”

肖宜春见风使舵,半秃的脑袋公鸡啄米一般,连连说:“我烧,我烧!”

4

王瑞青的队伍很快完成对桐梓村的包围。他担心村中有埋伏,要肖宜春带挨户团进村,探究虚实。肖宜春明白,王瑞青是拿他当炮灰,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进村。

肖宜春带领两百多团丁冲进去时,发现村里一个人都没有,家家户户搜查,想找点吃的,除了发现一点大米,发现找不到煮饭的炊具。肖宜春气得哇哇直叫。他命令部队,分散进山搜查。

过了一会,肖宜春跑来报告:“团座,我们发现了宋乔生一伙。”

王瑞青兴奋地跳起来:“在哪?”

肖宜春指向对面挨近山顶的树林:“你看,他们在煮饭吃。”

树林里,冒出一缕轻烟。王瑞青喜出望外:“一定是宋乔生的主力,命令部队全速往那里集中,彻底消灭这股赤匪!”

王瑞青带着队伍向山顶爬去。靠近顶峰处,有个山凹,林深茂密,到处是桐梓树、杉树、油茶树、樟树、松树、竹子,还有比人高的茅草、灌木。

王瑞青仔细一看,果然发现树林里有一堆火,碗碰碗的响声也隐约传来。他断定,是宋乔生他们在煮饭,悄悄命令士兵卧倒,向火堆射击。火堆瞬间化作数十只熊熊的火把,在树林里一闪一闪。王瑞青大喝一声:“上!”

肖宜春阻止道:“团座且慢,宋乔生诡计多端,只怕有埋伏,这里地形险要,没有退路可走,先集中火力猛射一阵,再兵分两路包抄,不怕消灭不了他们。”

王瑞青一听,言之有理,狠狠地说:“给我打!”

顿时,机枪和步枪射个不停,一下子把火光全都打灭了。王瑞青见子弹消耗得差不多了,心想:“这下子赤匪都到阴曹地府了”。他与肖宜春得意地跑过去一看,傻了眼:树林里,一具尸体都没有。

原来,这是伍若兰和宋乔生他们布下的疑兵阵,故意烧了一堆火,让战士发出碗碰碗的声音,假装在吃饭,然后把灌满煤油的楠竹筒点燃,挂在树枝上,人全都撤到悬崖下埋伏。

王瑞青气急败坏:“哎呀呀,上当了。”掉转头猛跑。

“给我打!”宋乔生、谢翰文各带一支队伍,从两侧冲上来,“叭!叭!叭!”一阵射击,把敌人打得鬼哭狼嚎。这树林呈现凹形,两面是悬崖。耿飚挥舞马刀冲入敌阵,接连砍死砍伤十多个敌人,直杀得血糊满身。这种不怕死的勇猛气势,令敌人闻风丧胆。他们惶恐不已,有的双手抱头,蹲在地面。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英雄有耿飚。耿飚身怀绝技,打仗勇猛出了名。年初,党组织派遣耿飚到东阳渡接运枪弹。东阳渡濒临湘江,离水口山六十里。军阀政府在这里建了座兵工厂,制造和修理枪炮弹药。老百姓管它叫枪炮局。耿飚化装成流浪少年,成功摆脱特务跟踪,与枪炮局里的秘密“关系”约定了接枪计划。兵工厂四周岗哨密布。夜色中,耿飚将随身携带的背篓装了几块石头丢下湘江大堤。响声引开了荷枪实弹的哨兵。耿飚巧妙接出了十六支“老套筒”步枪和两箩筐子弹。这批枪支弹药,及时武装了水口山工人赤卫队。上月,耿飚随同舅舅宋乔生来到桐梓山,多次参加战斗,杀敌最多,由一名普通战士提拔为警卫排的班长。许多年后,耿飚成为一名功勋卓著的将军,北大一位学者评价耿飚:“上山能打猎,下水能摸鱼,出门能谈判,回家能做饭的人物。放到古代,就是赵子龙、秦叔宝。”

这一仗,打得敌人鬼哭狼嚎。宋乔生站在山腰喊话:“王瑞青,你们被包围了,放下武器投降吧,工农革命军优待俘虏!”

肖宜春多次“围剿”桐梓山失利,满以为这次有正规军相助,一定会消灭了宋乔生,哪知道再次遭到惨败。肖宜春惊惧不已,犹如惊弓之鸟,朝手下团丁叫喊:“快撤,快撤!”他生怕自己的队伍都做了刀下鬼,心里就想着开溜。

王瑞青手下的几百个士兵,仓促应战,乱成一团,互相踩踏,争先恐后跟着肖宜春的民团往山下跑。王瑞青挥舞着手枪,歇斯底里地喊:“都跟我冲上去,谁也不能后退。”可他哪里还喊得住,手下士兵潮水般拼命逃窜。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突围生还。

伍若兰和十几个战士,埋伏在下山的石崖后面。正好肖宜春手下三十多个团丁往这边冲来,她发现领头的就是进山时追捕她的那个头目。伍若兰举起驳壳枪,瞄准头目的脑袋,只听“叭”地一声,正中对方脑袋。团丁们见头目死了,更加乱了阵脚,举枪乱射,垂死挣扎。一个战士背着大刀,伸手抽出来,大喊一声“冲啊”,带头冲入敌群,连砍七八个敌人,如入无人之境。战士们紧跟其后,跃入敌阵。两军短兵相接,展开殊死搏斗。

伍若兰看到王瑞青从西面山坡溃退下来,就爬上石崖,用驳壳枪瞄准,啪啪两声,一棵子弹命中王瑞青的脑门,跌落山谷。团长都击毙了,这些士兵、团丁不是抱头鼠窜,就是缴枪投降。战斗进行一个多小时,敌人大部被消灭。受伤的肖宜春,带着小股团丁逃回常宁去了。

清理战场时,伍若兰把手枪还给宋乔生,宋乔生又塞回她手里,夸道:“你真是个勇敢的妹子,这把枪,送给你吧。”

伍若兰双手抱拳道:“那就多谢了!使惯了双枪,今天用一把枪杀敌,还真不过瘾。”

宋乔生问:“你怎么会练双枪呢?”

伍若兰莞尔一笑:“没啥特别理由,只是刚练习打枪时,我就想,我两只手都能打枪,万一右手受伤,还有左手呢!”

一旁的耿飚朝伍若兰竖起大拇指:“兰姐,真厉害!”

伍若兰说:“你的嘴巴蛮甜的!”

5

伍若兰在山上吃饱肚子,继续装扮成采草药的,背着竹篓子下山。她走了个把钟头的山路,来到廖田,重新骑马,快马加鞭回城。到石塘铺时,她抬头看看天空,太阳离西山还有丈把高呢。她想到这里群众基础薄弱,农会、妇救会都没建起来,就打定主意进村走访群众,宣传革命主张。

伍若兰进入村口,突然看见晒谷坪上,站满很多男女老少。他们都在聚精会神听一个军官的演讲。那军官熟悉的背影,让伍若兰砰然心跳。这,不是朱德师长吗?

二克耒阳县城后,朱德在加强部队党组织建设、扩充正规部队力量的同时,帮助耒阳县委完善各项备战制度,指导苏维埃政府开展插标分田工作。在朱德主力部队的帮助下,初步探索出了以武装斗争与政权建设、土地革命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备战模式,进而把耒阳的革命斗争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司令部迁到梁家祠堂后,朱德身体力行,每天都要带着警卫员伍永禄,到乡间调研、走访,了解民情,指导地方工作。

朱德说:“乡亲们,我就是朱德!我们革命军,不扰老百姓。今天我到你们村庄来,是来看望大家的,帮助大家成立苏维埃政府,组建农会、妇女会,一块儿打土豪劣绅。大伙儿有啥困难和要求,只管跟我讲。特别是对插标分田有啥意见,只管直言。不要害怕地主劣绅报复,我们革命军在背后给你们撑腰!”

一位老伯大声说:“朱师长,您是我们穷苦人的救星。你看我们一年苦到头,吃不饱,穿不暖,连娃儿都冇进学堂。你们革命军带我们斗地主,闹翻身,我们有田耕有地种,娃儿以后还会有书读,多好哪。”

一个妇女担忧地说:“我们就怕你们以后走了,地主老财秋后算账。前两天,挨户团下山,在我们村到处贴告示,说是‘活捉朱德,赏洋十万。’敌人都想发财,隔三差五跑来搜查,搞得人心惶惶。”

朱德身后不远处,站着伍永禄。伍永禄对这个妇女说:“嫂子莫担心,我们工农革命军不会走的,以后会长期住下来,保卫穷人过好日子。”伍永禄就讲起共产党的主张以及革命形势。村民们似懂非懂,交头接耳起来。伍若兰在一旁听着听着,皱起眉头,心想你跟乡下人讲这些大道理,谁懂呢。乡下人要的是有田种,有房子住,有饭吃。

突然,村外山丘传来清脆的枪响,随即听见叫嚣:“活捉朱德,赏洋十万!”

伍若兰转身一看,只见二三十个团丁端着长枪,朝村子杀奔而来。村民们大惊失色,纷纷喊道:“白狗子来了,快躲呀!”

伍永禄迅速拔枪,急促地对朱德说:“师长,我们快往后山跑!”

“来不及了!你们跟我来!”伍若兰冲过去,拉起朱德的手,就往村中走。

“兰姐!”伍永禄看见伍若兰,有些惊讶,形势逼人,不容他细问,赶紧跟着伍若兰走。

伍若兰带着朱德和伍永禄径自走到村中一间茅屋。屋子里堆满了木屑,柴火灶嗤嗤冒烟。一个少妇正在生火做饭。她看见伍若兰等三个人进来,赶紧起身,轻声说:“伍会长!”伍若兰伸手示意她别做声,然后附耳过去,耳语几句。这个少妇点头,把伍永禄领到隔壁屋子去了。

敌人冲进村庄,挨家挨户搜查。伍若兰急中生智,把木屑堆放在朱德身上,给他系上围裙,又抓了把柴火灰抹在他脸上,要他蹲在灶火旁添柴,装作她的丈夫,烧火煮饭。

两个团丁冲进屋,环顾四周,不见朱德的影子,上下打量伍若兰,狐疑地问:“你是咯甲村子的吗?”

伍若兰镇定地说:“咯是我的屋子,你讲我是不是咯甲村子的?”

团丁见她说话口音是当地人,便相信她的话,追问道:“听说朱德来了你们村庄,你看到了吗?”

伍若兰从容不迫地说:“我今天去采草药了,刚回来的,冇看到他,听说他已经走了。”

团丁便指着朱德,恶狠狠地问:“他是谁?”

伍若兰大大方方地说:“他是我丈夫!”

就这样,朱德脱险了。

原来,伍若兰多次到石塘村搞宣传,秘密发展党团员,茅屋的女主人便是她去年底秘密培养的妇女骨干、地下党员。前不久,她的老公死了,伍若兰带着伍春林赶来看望过她。为了掩护朱德和伍永禄,伍若兰悄悄指使她带伍永禄去了隔壁屋子,若敌人问起,就说是她弟弟。伍若兰与朱德伪装成夫妻,巧妙躲过敌人的盘查。

朱德脱险后,三人一起回城。路上交谈,伍若兰方知朱德上午就带伍永禄下乡微服私访,走了好几处村庄,调查民情。石塘村是他俩的最后一站,想不到还是让躲藏在乡间的挨户团察觉了。多亏伍若兰急中生智,不然凭他俩的两把枪,肯定脱不了身的。

伍若兰把送信给宋乔生、中午打败衡阳来敌的经过告诉了朱德。朱德对伍若兰愈发刮目相看,觉得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豪杰。朱德提出,他送伍若兰回家,顺便拜访一下她父母。伍若兰求之不得。

6

耒阳县城南郊的九眼塘,伍家厅堂里,伍若兰的父亲伍懋惠示意朱德落座,伍若兰沏茶。

朱德有礼貌的说:“我一直想来拜访二老,这段时间军务缠身,实在是抽不出身。”

伍懋惠心里不悦:“老夫平生不愿见拿枪的人,喝了茶就走吧!”

朱德看出了伍父的脸色,耐心地说:“老先生,我是农家出身,我也不愿意拿枪,你看,我也是一双农民的手,我想种田,耕耘收割,享受太平的日子。”

伍懋惠说:“朱将军,我伍家四代书香门第,讲的是诗书礼教,见不得舞刀弄枪打打杀杀,闻不得那血腥啊。”

“早就听说,老先生学富五车,有夺锦吐虹之才。我是拿枪的,天天见血。血腥味是很残酷,但这是反动派造成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革命党拿起枪,就是以血还血,还一个朗朗世界,不再有血腥味。”

“朱师长是不是扯远了,那是在俄国。”

“那就说近的,现在的耒阳。穷人受剥削,受欺压,耕者无其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切,你都看到了,我们拿枪是为老百姓打天下,打出一个和平的世界。革命胜利了,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如果反动派不甘失败,与人民为敌,我们还要拿起枪,斗争到底。”

伍若兰插话:“师长说得好。只有拿起枪,才能打破旧世界。”

伍懋惠瞟女儿一眼:“女儿家,插什么话,孺子不可教也!”

朱德微笑道:“可教也!她读书,和很多同学一样,懂得很多的革命道理,拿起枪闹革命,是为了民族解放,推翻一个不公平的世界。你们应该为这样一个好女儿,感到骄傲和自豪。”

伍若兰说:“父亲,我想和你一样,在花前月下吟诗作赋,挥笔作画,多么浪漫;母亲,我也想和你一样,对镜打扮,坐望日月。这一切,我都想拥有,但是可能吗?反动派用枪口对着我们,对着革命群众,任凭他们杀戮吗?”

她的母亲看出氛围不对,说道:“真为你们操心!”

伍若兰说:“父亲、母亲,若兰若有一天能拿起枪跟随朱师长为穷人打天下就是若兰最大幸福。”

朱德心头一震。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