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悟空无相的头像

悟空无相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8/30
分享
《那山那水那人》连载

第一十二章 大姑父 (三)

“你呀,就不能教大志点儿既保险又好玩的。来,大侄子,姑姑教你窜枪。”说着,大姑起身从屋外找来几根高粱秸秆。

“去,上屋儿把菜刀给大姑拿来。”

我很喜欢家里的那把菜刀,那刀把红润光亮,使了很多年也没有开裂。

听奶奶说过,菜刀的刀把是用家里的老枣木车出来的。农闲时,那些手艺人就随身带着一台简单的脚踩小旋床走街串巷,或是去乡镇的集市上,为人们旋擀面杖、锭子杆、棒槌、蒜锤子等。

他得知我家准备旋菜刀把,就把一根鸭蛋粗细的老枣木刮了皮,按刀把儿的尺寸截成小段,固定在小旋床卡具上,用脚连续踩踏板。木料在两个顶针间快速转动,旋刀所到之处木屑飞舞。

不一会儿,一根精巧、光滑的刀把儿便呈现在众人面前。然后,用木钻在把中间钻一个孔,用以安装刀身。

关于旋刀把儿的活计,二叔还给我讲过一个小故事:60年代以前,农村有一个旋刀把儿的小作坊,徒弟学满三年后,回家也办了个旋刀把儿的小作坊。但旋出来的刀把儿,卖出去后又因裂缝被退了回来,没卖出去的放久了也裂缝。他苦思冥想找不到原因,便去向师傅请教。进门看见师娘问,“师傅呢?”师娘答,“在煮房里。”师娘一句话使他如梦方醒。回家后,他把旋好的刀把儿,放进锅里煮,刀把儿再也不裂缝了。

我边胡思乱想,边进屋拿刀,等把菜刀拿来,大姑已经从屋外找来了几根高粱杆儿和一块木板。选好又粗又长的一节,在节疤的上边用刀剁开,然后,在这节的下端,把这段高粱杆剪下来,将表皮一点一点地剥开。每条表皮的宽度都差不多,跟着把里边的芯子剪短3cm左右,一把高粱杆窜枪就算完成了。

弄完后,大姑找来如同几粒黄豆般大小的石子,先把高粱杆的表皮收拢起来,捏住高粱杆芯的底部,那些高粱杆表皮就像一个水母那样张开来,跟着她把一粒小石子顶在窜枪顶部,松开捏着高粱杆芯的手,表皮迅速伸直,猛地把小石子弹了出去,“当”一声打在墙柜上。

“你这个更不行,整天迷了马虎儿(土语:不细心)的,还说我。剥开的高粱杆子皮,得多快呀,弄不好会把手割出口子。”大姑夫自然不肯示弱,迅速指出了窜枪的缺点。

“要不这样,大侄儿,我教你插眼镜和小狗吧。”说着,大姑又折下另一段高粱杆,仔细地剥下外表皮,娴熟地做了个眼镜儿。大姑拿起这个眼镜给我戴好的时候,我还真觉得自己帅气了很多。

“你这有啥呀?我也会,我给你做个小狗。”此时的大姑夫,好像和大姑杠上了。

他不慌不忙地剥皮儿,剪高粱杆芯儿,一番穿插对接之后,还真做出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狗,好像在那里摇着尾巴叫。

“你这个太麻烦了,我这儿有更省事儿的。大侄儿,你等着,大姑告诉你个更好玩的。”

她起身从线笸箩里找出一粒有四个针眼的扣子,用一根结实的细线绳儿穿过对角的两个针眼儿,抽出线头后打好结,使之呈环状,然后用双手捏住两侧的绳子,并向一侧甩动,使纽扣向一个方向不停地绕圈子。然后,两手缓慢地向两侧拉开。那纽扣就在线绳上旋转开了。

这时大姑的双手先往两侧拉,跟着向里松,然后再向外拉。就这样,一拉一放间,那纽扣就一会儿正、一会儿反的越转越快,竟然发出了“嗡嗡嗡”声响。

“你这算啥呀?弄个破扣子在那转来转去的,有啥呀!”

“有能耐你也弄一个呀。”

“弄就弄,我还怕你不成?”

大姑夫也不示弱,“来,大志,姑父教你叠会跳的纸蛤蟆。”

“纸蛤蟆?还会跳?吹牛吧你!”大姑显然不相信,大姑夫能做出什么会跳的纸蛤蟆来。

“就凭你?手比脚还笨,还会跳的纸蛤蟆,糊弄人去吧。还是大姑教你叠一个东南西北吧,学会了,还能和小朋友一起玩。”

看到他们两口子花样百出的斗宝,我心里自然欢喜非常,立马儿找来几张纸,放在炕上。

“这点儿纸不够,等我教完你叠蛤蟆,还要教你叠纸手枪,再去找一些来。”奶奶一听,连忙说,“你们爷仨叠吧,我给你们找去。”说完,起身走了出去。

“来,大姑教你,仔细看着啊。这叠东南西北呀,你得先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和上次一样,还是先把右上角往下折,注意边对齐、角对正,折好后,用刀子割下来就是正方形了。对,对,就这样。”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