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色小兵的头像

红色小兵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7/28
分享
《五帝风云传》连载

第九十四章 大禹治水扬大名 舜帝巡视安天下

大禹辞别舜帝,带领着后起之秀伯益、后稷等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来到了告别不久的大江。他们顺着大江一直走到东颠之海,观察每一处河道宽窄及其特点。然后,带领人们开始在人居区河道疏浚,把河道窄处加宽加深,再筑高堤坝。当时,大禹每到一处,一说到治水,人们纷纷拿出最好的吃喝给他们,感动得大禹等人泪流满面。

大禹立下志愿,治水不成功,誓不还家!大禹看着山山水水,无论是穷乡僻壤,还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他都要亲自探查,亲自了解情况,与当地黎民攀谈,征求黎民意见,拿出最好的方案。他心里还有个结儿——就是父亲鲧死的惨,一定要完成父亲的宏愿,还天下黎民一个太平世界。

每到一个施工现场,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伯益和后稷不离左右,时刻陪着大禹涉险过川。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叠坝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叠高水坝,使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当然,他也不是大江堤坝都加高,都疏浚,而是在人口稠密地方才这样做,保证这一方黎民不受水害。在人力上,大禹每治理一处,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黎民一起劳动,一起吃住,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受到四方黎民称赞。

平常,大禹生活简朴,住在最矮的茅草房,吃最差的饭食。当他的妻子涂山氏给他带信,告诉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只向家的方向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满泪水,继续带领大家奋战。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当时中原分为九个州: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看作一个整体,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通的通,该平的平,把沼泽、贫瘠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所以,大禹治水不是单纯地治水,而是土地和水一起治,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提供肥沃的土壤。

据说,经大禹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他把这些山之间的水道疏通顺畅,使水顺利往下流向远方,再也没有发生大水漫灌一样的水灾。

最能体现大禹治水智慧的,就是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疏导到梁山时,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于是,他又不能将龙门山大面积凿开。于是,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命人开了一个百步宽的口子,水顺势引了过去。但是,龙门地势高跷,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游不过去。所有鱼都拼命地往上跳,只有极少数的鲤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传说,鲤鱼只要跳过龙门,马上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这一次,大禹治水一去十三年。他把咆哮的长江和黄河降服,让其失去了一直以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河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粮仓,黎民筑室而居,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后人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筑禹神像承受香火。

且说,大禹治水成功后,被舜帝召回华胥城。现在,舜瞅大禹哪都好,没有一处不顺眼的。恰逢此时,皋陶向舜帝辞去了都总,舜帝让大禹接替了都总职务。皋陶已经是百岁老人,辞去都总职务后,游历天下,最后在东海之滨定居。有传说皋陶最后得到成仙,受到太白金星的点化位列仙班。鉴于他在人世间做出的巨大贡献,被玉皇大帝封为南天门神。这一传说,是为了表彰皋陶在人类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就是他的功绩太大了,人们已经无法用人间的词语来形容。

此时,舜帝正是年富力强。为了天下黎民,为了报答尧帝知遇之恩,他执政以后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政治改革,创造了励精图治的万千新气象。舜帝一生做了四件大事:第一件是进一步水患治理,第二件是重修历法,第三件是认命八方诸侯,第四件事賜天下百姓。

为了治理天下水患,尧帝先后派出鲧、大禹父子治水二十一年,终于将阻碍中华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黄河、长江、弱水、黑水、瀁水、沇水、淮河、渭水、洛水九大水系二十几条大的河流合理地进行了疏通,使其通过这长江、黄河汇入大海,让华夏民族后世子孙得以在这片沃土上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开启了中华文明尧舜禹盛世巅峰的序幕。

舜帝召大禹还朝后,与他共同研究天下大事。舜帝说:“人间何为大?”

“帝圣!”大禹毫不犹豫。

“帝圣下者为何?”大禹不解其意,但又不得不答:“帝圣,天之子,其下者乃为天空。”

大禹边回答边看着舜帝的表情。舜帝笑吟吟说:“卬兄可为司空!”

大禹连连摆手:“帝圣褒奖,卬愧不敢当!”

舜帝见大禹连番推辞,逼得他命令道:“卬兄,难道你要觊觎帝圣之位?如果不是,你就辅助卬!”

大禹沉吟半晌说:“不是卬不受,而是皋陶功大于天,都没有得此封号。因此,卬无功不受禄啊!”

舜帝坚持不变,大禹只好按照舜帝的意思,担任了司空,其实就是都总,与皋陶原来一样。紧接着,大禹建议——新朝新气象,对天下做出改变,达到好管理、重黎民、利天下的目的。他建议将天下按照八卦分为八方,每一方设立一诸侯;帝圣辖八大诸侯和司空,赐信圭;司空负责朝廷内部管理事务,八大诸侯管理所辖襄序。这是其一。其二,八大诸侯在九河流域治理基础上,将九大水系二十多条河流再治理,达到水大自走,水小自回,彻底避免水患灾害。其三,重新修订历法,上听天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使天下四季分明、黎民晓谕。其四,为了彰显八大诸侯身份,要给八大诸侯赐姓,使其诸侯子嗣繁衍,姓氏皇言。

舜帝听了大禹建议,召开朝议,公开遴选八大诸侯人选。遴选八方诸侯采取民主推荐,帝圣认可的办法。因为他们要坐镇八方,所以既要忠于舜帝又要服众。朝议公举夸父、偰、弃、伯夷、夔、龙、垂、益担任八方诸侯,同时,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偰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夸父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总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籥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但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

大禹宣布:“八方诸侯,三年考察一次政绩,考察三次不渝者斥,考察三次渝者雍。”

意思是说,帝圣任命的八方诸侯,三年考察一次政绩,政绩合格者提拔,政绩不合格者罢免。经过,舜帝二十八年的殚精竭虑的努力,天下庶绩咸熙,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帝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且说,舜帝时期,使天下黎民安居乐业,朝廷政治清明,大禹表现出了莫大的政治天赋。这一天,天下即将来到舜帝二十七的元日,大禹提议舜帝应该举行一次祭天地四时大典,达到向天庭汇报成绩、顺统民心的目的。舜帝说:“咸说天下升平,卬八方巡视,再祭告天帝,可顺民意!”

大禹力争:“帝圣,纳八方之言,察诸侯之举,方天下民心。此依帝圣非明也!”

大禹向舜帝说,帝圣您既然让八方诸侯管理地方,就应该先听听八方诸侯汇报之言,再观察八方诸侯行为是对是错,对的要提升和奖赏,错的要降级和罢免,才能赢得天下黎民之心。如果按照帝圣的想法,八方诸侯不满意,天下黎民也不会满意,这并不是帝圣应该做的明智之举。

大禹一番据理力争,让舜帝清醒了许多。他心想,是啊,司空执意之举,确实是治理天下的善法,卬不应该不听。于是,舜帝命令大禹收集诸侯的信圭,择定吉日,朝议召见八方诸侯君长,举行祭告天帝的隆重典礼。他打算在祭告天帝典礼上,按照八方诸侯君长的功绩重新颁发信圭。

事情就是这样,往往事与愿违,想达到的达不到,达不到的想达到。尤其舜帝处于尧舜禹盛世的巅峰,他的思想有了骄傲的冲动,有了乾纲独断的想法。因此,他“象以典刑,流宥五刑”。什么意思?就是舜帝命人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对八方诸侯要起警戒作用。这种做法本身没有错误,是震慑坏人的好办法。可是,舜帝没有想到同时给别有用心的人提前准备,让他们有了准备。

欲知祭告天帝典礼是否成功,请看下一章。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