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美国经济好与坏,会影响我们家的生意么?”卢相德,懵懂少年,在经济方面是百无禁忌。
“相德,美国的经济与我们卢家暂时没有影响,与中国也暂时影响不大;但对我们的邻居东舟国影响极大、极快。就比如,你大哥林德的身体从右侧压向你五哥,而你五哥撑不住他高大的身躯压力时,他的身体就会向你压过来,亦或者你五哥不想支撑压力,抽身,直接让高大的身躯压向更小的你。”张规翁举例解答了外孙的提问。
“外公,间接效应与担当,对吧?”卢相德道,他的小手一直搭在大哥的手上。大手捏了捏小手。
“真聪明!”相德被大哥小声夸赞。
“如果美国耐用生活用品卖不出去,改生产枪支大炮,再卖给我们的邻居;邻居不肯担当,再用美国生产的枪支大炮来打我们。怎么办?”卢廖德突然提出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教育全民,鼓励全民,强大自己,拿起武器,谁来打我们,我们就把谁打回去!”卢林德握紧弟弟的手,在空中使劲一挥。
卢水善被祂儿子的话怔了一下。
张规翁带头给这个一项寡言少语的大个子青少年鼓掌;爷爷卢鸿仑鼓掌时眼睛充满了赞许和欣赏。
“我们接着分享邻国的经济状况吧,这个跟我门的家和国,都有直接关系。”张规翁建议道。
“我们先了解一下东舟国在野最高长官。这位六十四岁的老头,年轻时毕业于东舟国陆军大学,在欧洲渡过青年时代,有超群的策划能力,层多次试图改革军队;组建了‘政友会’、‘在乡军人会’、‘青年团’三大重要组织,它们在东舟国不同受众发挥着向国民传播国家意志的作用,其中‘青年团’是针对小学毕业后到初中毕业被征兵入伍前这个年龄段的;而‘在乡军人会’是针对四十岁以上退役军人的。”卢鸿仑停顿一下。
“就等于全民皆兵了,向独立世界观刚刚萌芽形成的孩子,灌输军人思想和思维,好狠呢!”张荔水感慨。
“这老头跟其他东舟国人不一样,从小就长得比较高大,少年时就不安分,曾参加过武士叛乱,事后自首,以年幼无知幸免于罪;参加过丰岛之战、零次大战,策划指导了向西伯利亚出兵事件,在零次大战中,结识了咱们关外那位司令;在军队屡屡主导策划陆军、海军的军制改革。
此人性格霸道、独裁,是一位出色的军制管理人才。期间与多人结怨、生嫌隙、有矛盾,就连菅原枝子的哥哥对他也若近若疏。”
“失道寡助。”卢相德脱口而出。
“他在东舟国公开主张国家应支持满蒙分离于中国,应培养代养人,用糖衣炮弹温和地享受北亚广袤的资源。”
“难怪他支持关外胡子,又是枪又是炮,献计献策,在关外称王称霸。”张荔水感慨。
“这个老头在军中最得意时,却华丽转身,弃戎从政,一跃成为政府最高长官。他从政后作风更加霸道,欲染指陆军派的‘二叶会’,结果加剧了他与陆军派积久弊生的矛盾,在满蒙利益方面到了白炽化程度。”
“这老头儿,狼子野心!”卢廖德发出愤慨。
“吉村叔叔属于哪一派的?”卢相德提疑问。
“吉村叔叔不属于任何一派。”七少爷回答儿子提问。
“看来东舟国高层的派系利益之争,由来已久,在他们国内,中高管理层,尤其在军制体系,已然不是秘密了。”张规翁总结道。
“老头支持胡子为他在满蒙利益的代言人,在中高层也是公开的秘密。”
“哦!”年轻的小辈们发出惊叹;卢廖德道:“原来胡子也是崇洋媚外的主儿呀!”
“昱帅也有过希望得到东舟国的支持做大做强的想法。”七少爷说道。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对依赖国外力量培植自己的势力和地盘,民众已经觉醒。胡子即使为保护家的利益上,也不会轻而易举出卖国的利益。所以才有东舟国陆军派支持他入关,那老头支持他守住关外稳稳代言他的利益。”张规翁言道。
“这个时候,谁的欲望膨胀,谁就会被东舟国的‘萝卜加大棒’裹挟,充当他们在中国某一块地域的代言。郭茂宸就是典型,虽不愿意成为东舟国在华利益代言,但又给东舟国插手少帅与他爹的机会。”七少爷接着岳父的话题言道。
“如果历史再来一次,中国再次出一个吕不韦和嬴政,中国人没必要奢望外邦的支持。”卢深德感言。
“所以,我们同学都支持北伐青年军,靠自己的枪统一中华。”卢林德大声说道。
“我们同学也都支持。胡子司令不得不撤回关外。”卢深德大声附和道。
“哇哈,我们这就是一个综合班呢。父亲,您规定中学生开始应关心时事,是非常正确的。”张荔水向父亲表示敬意。
“胡子撤出关外,还北伐他么?”卢相德突然提问。
“如果他不再实行独立,而是归顺国家,无论军队还是财政均纳入国家体系,就不会伐他。”汪嘉珍回答卢相德。
“中国就统一了,是不是?”卢林德兴奋道。
“是的。”汪嘉珍回答。
“中国要统一了!就不再打仗了!”卢廖德有点兴奋了。
“如果那一天到来,就该全力以赴发展经济;待有实力了,再赶走倭寇!”卢鸿仑也有些兴奋。
“那时候,我们也像北联国那样,制定一个三年、五年经济发展规划。”七少爷道。
“我美国导师年初曾给我们分析,东舟国不论哪一派系,都不会愿意中国统一,他们抢夺资源的欲望已经酝酿久远,从‘脱亚入欧’纳入国家计划开始,欲望之车已经无法刹车。”汪嘉珍给大家泼了冷水一样。
“嘉珍弟兄说的有道理,我们回到现实分享。”张规翁首先清醒。
“自清朝老佛爷归西后,京都地界儿真正成了香饽饽,城投年年变化大王旗。都是信誓旦旦地来,灰头土脸地离开。胡子司令大权刚握在手还没捂热,有枪有炮有飞机有啥用,如同人没有肝脏一样。”卢水善说道。
“悔不该当初,让老夫如此受煎熬。罢!罢!罢!我死了罢!”卢相德唱了一句京剧老生的台词,童言无忌,却道出了胡子司令的最终结局。
一句京剧唱词,孩子们就此戏闹起来;大人们却面面相觑。
“我们歇息片刻,茶水都凉了。二十分钟后,继续分享。”张规翁宣布。
二十分钟后,卢相德跑到爷爷身边,“爷爷,您在东舟国还看到了什么?”
“下面的时间分享爷爷给你们听。”
“谢谢爷爷!”
“我在东舟国时,有友人引领,以我采购武器之名,暗暗参观了他们两个军训地,一个是正规军的、一个是效忠军的,所谓效忠军都是陆军毕业新生;配备的枪支全部制式化生产。士兵都有三个突出点:其一,个顶个精神头十足、体魄强健;其二,个头普遍都很矮,基本都是一米又六左右,其枪支普遍高于士兵一头。”
“倭国倭人。”卢廖德脱口而出。
张规翁道:“号称拥有最强兵力的东北胡子军,威猛高大,若双方打起来,仅凭真刀真枪,还真难说孰胜孰败。”卢深德回一句五弟。
“武器装备及其供给都专业化了。”七少爷道,“一支劲旅,能持久争战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士兵的精气神、专业化装备和供给。少帅的兵与其相比,虽然在国内看着身体强健、高大,但不是所有的士兵都具有精气神。”
“也就是说,如果真打起来,未必胜东舟国。”张荔水说道。
“吉团长的兵精气神十足,训练场上如狼似虎,眼珠子恨能弩出来。只可惜生不逢时啊!”七少爷长叹一声。
“吉团长是谁?哪个队伍的?”汪嘉珍问道。
“相立早将军的骑兵。”卢水善马上回答。
“我们老师在课堂讲,中国自丰岛海战开始,抵御外敌就再也没有胜过;而东舟国却在那以后,完成了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作坊式劳动的跨越,继而又进入电气时代,这些都是借助践踏中国完成了政治上的‘脱亚入欧’。我特别想知道‘脱亚入欧’其他方面的计划都有什么,进展如何了?会不会还要借助我们去实现。”卢林德提出。
卢鸿仑、张规翁互相看了一眼,汪嘉珍也定睛看着近在咫尺、清爽、眼睛充满光亮的舞象少年。
“雏凤清于老凤声,江山代有人才出。请应庆大学高材生嘉珍弟兄为少年解惑吧。”张规翁颔首指向汪嘉珍。
“林德弟兄,你关注的问题非常关键。应庆大学的创始人与‘脱亚入欧’计划的策划人皆出自东舟国近代杰出思想家福泽谕吉。应庆大学为完成‘脱亚入欧’计划培养了大量的中高层精英人才,并推动促成了‘明治维新’改革。”
“完美。既有宏观规划,又培养践行实施者。”卢鸿仑赞叹。
“‘脱亚入欧’计划首先提倡‘文明开化’,其次推行‘殖产兴业’。”
“汪弟兄,何为‘殖产兴业’?”卢水善提问。
“就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加速国家资本原始积累。单单一个‘殖’字,意为繁殖、增加之意。有限的资源和人口,如何繁殖、增加呢?”
“持枪去抢。”卢相德脱口而出。
“相德小弟兄的回答,言简意赅。然后呢?”汪嘉珍夸赞道。
“厉害呀!”大哥撩耶身边最小的弟弟。
“持枪去开拓殖民地。宝岛台湾、箕子国,东舟国持枪分别强行占领后,又分别向那里移民,使两地都变成了东舟国的稻米产区。”
“汪弟兄,‘文明开化’是什么?”卢深德提问。
“我导师给我们分析,‘脱亚入欧’计划之‘文明开化’的实施,多年后将惠及其子孙,不仅仅使之入欧,可能会使之超欧。”
“请嘉珍弟兄详解”张规翁道。
“我们都洗耳恭听!”卢鸿仑道,孩子们也纷纷点头,定睛望着汪嘉珍。
“大思想家福泽谕吉的父亲是一位汉学家,在他与林德弟兄这般年龄时就开始接触欧洲文化。后来创办了应庆大学、提出了‘脱亚入欧’计划。他提出对中国文化和欧洲文明,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除民众生活中的陈年陋习,养成自律、清洁、勤劳的生活习惯;由政府引领,缔造生态、洁净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逐渐培养民众的良好生活习惯,是国之兴盛之根基。
比如:政府倡导的厕所改革,不仅仅是洁净,更要人人守护这份洁净,二者不可分割;不随地吐痰,要求民众这样作,政府要为民众提供这样作的环境;垃圾随手带走,培养这一习惯,需要对民众和商家同时鼓励,双管齐下。
再比如,倡导不吃残羹剩饭同时又不许全民浪费,需要设置互相监督机制,同时改革供需供给制。
还有,扫墓只许带鲜花,决不许烧纸钱;凡事保持先来后到的秩序和公平公正心态等。
这些都是关乎民众生活细微之处的改革。”
“孩子从入幼稚园开始,即被灌输贵族生活习惯,而不是贵族式养育。”张荔水补充,“孩子好习惯的培养需要与之匹配的环境。每个环境里,倡导以洁净、自律、勤劳为荣,肮脏、邋遢、不劳而获为耻。”
“所以,文明,不单单是唐诗宋词元曲,更是全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的简单、清洁、自律,还有秩序。”七少爷道。
“现在,从我们每个人自己开始,不仅培养自己自律、清洁、勤劳的生活习惯,也帮助我们的同学、朋友、亲人培养自律、清洁、勤劳的生活习惯。如何?”张规翁提出倡议。
“好!”所有人异口同声。
“我报考京都师范,爷爷,您支持我,对吧。”林德借机说道。
“大哥哥,我支持你!”卢相德拉着卢林德的手。
“十九世纪亚洲两个相邻的国家各实行了改革,‘脱亚入欧’计划成功,而《上清帝第六书》变法却流产。其原因不能全归乎于老佛爷。我个人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三点:
其一,军制没改革,军权不掌握在改革者手中,这是改革核心。
其二,‘脱亚入欧’计划以‘文明开化’为首,民俗、世俗推新除旧,留其精华剔去糟粕,那是割肉,一刀一刀把腐烂之肉从鲜活的肉体剔除,才能长出新的健康的肉芽;殖产兴业放在文明开化之后。
其三,‘脱亚入欧’计划之教育改革是推行全民教育;而《上清帝第六书》变法之教育,仅注重教育内容。二者目标截然不同。
‘脱亚入欧’计划变革的是根;《上清帝第六书》变法,只在表。
民俗、世俗的改革是改革的土壤,否则将无法承载殖产兴业的成果。”
张荔水侃侃道出自己的想法。
“我赞同荔水的想法。”卢鸿仑说道,“说到土壤二字,我补充分享一条东舟国土壤改革的所见所闻。”
“愿闻其详!”卢林德一抱拳道。
“豆粕,也就是豆饼,属于大宗交易物资,我们卢氏没有涉及。在中国豆粕使用在哪里呢,大家知道么?”
“不是喂猪的么?”七少爷道。
“在中国,很多穷人也吃。豆粕蛋白质含量30-50%。”汪嘉珍补充道。
“豆粕非常适喂食猪和家禽,而合宜的豆粕喂食出来的猪和家禽,其肉蛋白质也非常丰富;豆粕产量最多的是美国,其出口量一半给东舟国。”卢鸿仑阐述道。
“几个小岛,能养殖那么多猪么?”七少爷好奇。
“东舟国进口大量豆粕不是喂食生猪,而是补充土壤作肥料。”卢鸿仑道。
“啊!太奢侈了吧。”卢深德惊呼道。
卢鸿仑继续阐述:
“东舟国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如果排水设施不畅,几年就会使土壤盐碱化;多年后稻田周边两公里之左右,不论种植玉米还是大豆,都会减产,产生次盐碱地。
明治维新后,政府设立农商务部,着重培养农业专业人才、宣传耕耘方法、鼓励减少田埂,便于田间排水和使用农机,也便于农产品运输。
东舟国大多书土地都贫瘠,盐碱化速度快;耕地少、人口多,近几年开始实施全国耕地有计划地实施土壤增肥、增蛋白质。”
“这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全民身体素质。人体仅从米饭吸取蛋白质来改善素质是不够的,主要还得从牛奶、牛肉中吸收全面营养,才能不仅提升人体素质,还能长高个。”汪嘉珍恍然明白。
“奶牛、肉牛的养殖还要抢占更多的地方去殖民。”七少爷不禁直言道。
“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每天在膳食中都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尤其是植物蛋白质。稻米中的蛋白质就属于植物蛋白质。我们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如果膳食中植物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足够量,就能长的高、长得壮。”卢深德又补充道。
“大哥哥长得高,我长得矮,我体内缺少蛋白质。”卢廖德嚷嚷了一句。
“你可以吃豆粕啊。”卢深德调侃五弟。
“我想吃啊,可惜卢家不作豆粕贸易啊。”卢廖德耸肩遗憾道。
“爷爷,再过几年,他们的小个子不是都变成大个子了么?”卢相德好奇道。
“他们已经有此计划了。”七少爷给儿子的疑问予以肯定。
“你们知道哪里最适合养牛?哪里养殖的牛肉和奶品质好呢?”卢鸿仑启发道。
孩子们纷纷摇头,大人们也是;除了七少爷,都一脸茫然。
“中国的满蒙和东西伯利亚。那里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量从西部向东北部递增;人口稀少,草原广阔,也是世界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苜蓿草比较大的种植区,最合适的猪、牛、羊养殖大区,阿木尔河也叫黑龙江;夏季宽阔航运直达海洋。”
“难怪东舟国、北联国早就都觊觎。那里不单单有丰富的森林、煤炭。”卢林德觉悟道。
“拥有满蒙铁路开发权和运营权,就占领了那里的制高点,致使东舟国陆军派和在野派,争抢白炽化。”七少爷给林德补充道。
“能够与东舟国匹敌的北联国,进入国家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实施期,无人掣肘,东舟国两派便是无忌惮了。”卢水善长叹道。
“我们去掣肘他。虽然如同蚂蚁撼树,但千里之提毁于蚁穴。我们愿意去作蚂蚁。”卢林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