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陆相华的头像

陆相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12/01
分享
《哈河谣》连载

第五十五章

我们当时所在的高三(9)班,又号称“土匪班”,当时新惠中学、四道湾,以及其他中学来木中的补习生,大部分都分到这个班级。当然一些分数高的都分到六班和七班,所谓的“好班”。说是“土匪班”,其实我们班并没有“土匪”,只是有一些很有个性的帅哥,比如杨俊东、牛拓、赵长有、姚华等,他们有的从新惠中学转过来的,有的是从新惠蒙中转过来的。我和他们也都是好兄弟。他们虽然是男生,却喜欢留长发,觉得很帅、很潇洒。有时候会去下馆子、喝点小酒,我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仅此,我们班级却成了学校里的另类。

张耀副校长在一次课间操结束后开始训话,他的公鸭嗓很有磁性。他说:“不是不允许留长发,你要根据你的脑型确定你的发型。”也就是在那次校会结束的当天中午,杨俊东、牛拓、赵长有、姚华、好像还有王玉辉,他们五个一起到校外理发店理了个光头。

“火了,彻底火了。”从此,我们班上出现了“五朵金花”。因此,我们三(9)班曾一度没有班主任,没有人敢接这个班。因为没有班主任,我们班级的纪律相对散了点,尤其是早间操。每天早上晨练的钟声一响,张耀副校长拿着一枝小柳条,从前排的男生宿舍开始,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地喊:“快点,快点,起床了!”我平时喜欢模仿张耀校长的声音,有时候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张耀校长在那面喊,我就在这面喊:“快点,快点,起床了!”张耀副校长明知这面有一个人在模仿他,他不但却不追究,反而还在笑。

毕竟同学们的起床速度比原来提高了不少。这样自由自在的日子差不多过去了一个多月,我们学校特意从外校调过来一个叫刘志军老师,教我们语文课,并且给我们班当班主任。

刘志军老师,高高的个子,背有点驼,一年到头都是一套蓝色的中山装,颇具才华的气质加上他先天的鼻炎,说话办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有人问我在高三(9)班那一年,七门功课中有哪一科没睡过觉,我肯定说只有语文课。我在上语文课时确确实实没睡过觉,不但没睡过觉,而且还觉得没上够。刘志军老师的第一节语文课,从他自己的名字讲到中国人的名字,又从中国人的名字讲到时代的变迁,从课本的《前言》讲到篇章结构,从彭端淑的《为学》讲到荀子的《劝学》。一节课下来甘之若饴,行云流水,引人入胜。那时候我正好坐在第一张桌,更是身临其境,如痴如醉。

刘志军来到木中之后不长时间,学校便开始组织在四楼会议室讲公开课。刘志军的公开课是《为学》,两个和尚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有志者事竞成的道理。也正是通过那次公开课,学校都知道我们高三(9)九班有个刘志军。因为当时听公开课的不只是我们一个班级的学生,还有其他年级的学生,不只有学校的语文老师,还有数学老师、物理老师、化学老师……

刘志军老师知道我是木中的老生,也知道我的家庭很困难,特意让我当生活委员。可不要小瞧这个职位,因为那个不富裕的年代,能够和伙房的大师傅搞好关系,吃饱肚子是不成问题的。也正是在刘志军老师的鼓励下,我的许多兴趣爱好得到了发挥。平时把能够看到的刊物,比如《辽宁青年》《女友》《赤峰日报》等能够猎集到的刊物都进行了剪辑或摘抄。在一些无所事事的自习课,我还画起了写意钢笔画,随着心情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心情差的时候就画一幅《大漠孤烟直》,心情好的时候就画一幅《草长莺飞二月天》。

“木中校史有王强,铁锹狂舞米飞扬。纵有千人饥肠待,但使一锄岁月沧。九曲清流涮锅水,几曾烤肉膳食缸。无限峥嵘回首处,其人其事亦留芳。”我曾在《木中记忆》一书为大师傅王强写过一首打油诗。

王强,高高的个子,无论做饭还是切菜都是一把好手,不管多少人吃饭,伴随着盛饭铁锹的飞舞,一边看秤一边盛饭,熟练程度无人能比。有一次,我和好友张卫军、尹军闲逛,正好碰见伙房的王师傅端着一盆刚烤好的大肉块,我来不及多想,双手一抄,等王师傅醒过神来,我已经跑出很远。我叫张卫军回教室里拿一个饭盆子出来,我们三个人跑到一个角落里,尽情享用一场人间的美味……由于我是“老木中”,和伙房的一些大师傅混得熟,我经常到伙房里弄一下切好的大头菜,然后加上几两小米饭,跑到学校东南角的一个小吃部进行二次加工。小吃部是一个对母子俩开的,去的时间长了,她们对我们也熟了。有时候收点钱,有时候不收钱,有时候还送一些东西给我们。

然而,开心的日子没有很长。张耀副校长来到我们班级用大嗓门喊:“陆相华,赶紧交补习费。什么时候交上什么时候来教室上课。”就在那些流离失所的日子,我和张耀副校长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因为我在桥梁工区惹了祸,已经弹尽粮绝了。因为弟弟当时也读高三并且是学霸,所以家中所有能够机动的资金全是弟弟优先。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我们的大校长张凌。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