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平静的八家村终于打破了往日的寂静,八家中心校的校舍改造工程已经陆陆续续地开工了。虽然没有鞭炮齐鸣,但也是八家村这些年经济实力的一个标志性的见证。而这场校园整改的工程师不是别人,就是我的父亲。记得当年父亲跟我说过:“给学校干工程不是为了赚钱,最要紧的是要确保安全。”毕竟八家村校园改造工程从整体积极和预算来讲,并没有选择全砖瓦机构,而是采用了部分青砖,部分石头,部分土坯,总之就是两个目标: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要尽量节省预算。在总预算不太充足的情况下,还要确保质量和美观。对于父亲来说,这两方面的要求也是一个难度不小的挑战。父亲说:“家门口的工程,不能恭让旁人,这也是宋国宋书记对咱们的信任。”
父亲先是组织一部分人打院墙,然后又从北山头冯家的砖窑预定一些青砖,接着又从团山子雇人拉了许多石头。院墙切好后,学校开始放暑假了。父亲就组织人们开始对老房子进行改造,能用的材料尽量使用,不能用的东西坚决不能将就。记得当时是三排房,北面一排是学校的办公室,还有几个放置东西的仓库,前面两排就是学生的教室。为了确保安全,一面清前面的包砖头基础使用石头砌座。父亲还说,如果让这种石头、砖混结构的房子显得牢固,墙面一定要有一点坡度,并不是像全砖瓦结构的那种水平垂直,否则时间一长,外包砖将与里面的土筑机构进行分离。那时候,我看到父亲的建筑工具也很齐全:水平尺、吊线锤、靠尺,泥抹子、砍刀、撸角、手车子(缠线用的),还有不少自制的工具。光泥抹子就有大号、中号、小号……
记得当时父亲好有一个徒弟小刘,跟父亲学砌石头。小刘是西湾子村头份地那面的。小刘拜父亲为师的时候,还给父亲买了几包点心和两瓶酒。
因为前有火车站,背靠老哈河,人均分到的河套地土比上下游的要多,八家村的后发优势显得非常明显。八家村的经济实力在古鲁板蒿乡10多个自然村里名列前茅。原来人们买东西要去九份地供销社,而九份地供销社属地在八家村老哈河的下游,在八家村以东八九里地的地方,归属村委会为白家店。随着八家学校的改造成功以后,经乡党委以及有关部门决定,九份地供销社也迁往八家。这样,八家村的村容村貌显得非常规整繁华,已成为古鲁板蒿乡西部的中心村。八家村已成为东面白家店、十份地、九份地,西面头分地、二份地,西湾子过来过去的毕竟之地。那时候自行车还不十分普遍,买东西全是不行。尤其是逢年遇节日,八家供销社更是人头簇动、络绎不绝。
每天从火车站路过八家的外村人,大多在八家逗遛,要么买盒烟,要么打瓶酒,八家村显示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一些在外面闯荡的年轻人,比如李恩、史玉清、冯怀等一些年轻人流行起了烫发、喇叭裤、摩托车……
八家村供销社的入驻,八家村又在供销社的后面靠近赶牛道的边上盖起来加工厂和井屋子,人们吃上了自来水。秋冬时节,人们还可以到加工厂粉碎秸秆作为猪饲料。夏日里,人们站在水屋子跟前抽水,冬季人们靠着加工厂粉碎秸秆。再往前走就是供销社,供销社前面有个小广场,可以停靠各种车辆,骑车、马车、驴车、摩托车、自行车,俨然一幅八家“清明山河图”……村里的周海龙在学校前面盖起来一大排的厢房,虽然有点超前规划,但也显露出他的战略眼光。村里的宋健全、宋志彦等人也开始做起了大买卖,用汽车收购小麦,然后去古鲁板蒿北部的康家营兑换大米,赚取差价。
八家河套川的白面已经远近闻名,一些山坡地里的姑娘也挤着脑袋往八家村里嫁。然而,“黑小”我大哥的婚事并不顺利。
“黑小儿”的第一个对象是一个外号叫“肖大裤衩子”家的姑娘。“肖大裤衩子”是当时十里八村的骗子,靠领着姑娘骗吃骗喝的人。有一天听到我五大爷家有个儿子想娶媳妇,就领着姑娘来到我的五大爷家。我的五大爷当然也是好吃好喝招待。但“肖大裤衩子”吃饱喝足时候,又是要钱,又是要粮食,说是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这样的把戏被父亲当场揭穿,他把“肖大裤衩子”一顿臭骂给赶走了。五大爷对此事却耿耿于怀,他对父亲说:“以后黑小儿讨不到老婆,我可不管了!”父亲毅然接受了这个挑战,“即使打光棍也不娶他家的姑娘,什么玩意,简直就是骗子。”父亲显然是气疯了!
后来父亲又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找了好几个介绍人,最后给黑小选定了老哈河下游九分地老孙家的姑娘。“黑小儿”结婚的时候,女方要了三间房子,结婚结到我们家的对面屋。次年开春,父亲又开始给他们张罗买檩子,给“黑小儿”盖上了新房。黑小儿结婚之后生下一个儿子叫继东,记得那时候父亲抱着继东就像自己的亲生孙子一样自豪。“黑小儿”的媳妇也很贤惠,父亲母亲,还有我们哥几个一到他们家,总是有什么吃什么,因为她是亲眼看到我父亲为她们的婚事费了多少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