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思竹(原名陈榕)的头像

陈思竹(原名陈榕)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4/18
分享
《潼城春秋》连载

第四十八章 双江起步(四)

四川盆地日照期短,雨水多的特点,大中坝的地质、土壤和气温,最适合大面积种植棉花,以满足给国家上交一定数量的皮棉,这是新桂林几千亩坝地的头等任务,也是大中坝千家万户农民,享受供应口粮的主要原因。

在当大队长时,刘长清大力抓棉花种植,努力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收到了满意的成果。所以,听到刘书记要调他到区里,指导全区的棉花种植,他信心百倍,劲头十足,欣然地接受了领导们的安排和信任。

从刘书记办公室出来,刘长清心情十分愉悦,他感觉到:领导们给他安排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了,这也是得益于从小的童子功夫,源于党的政策导向和培养。他迈着轻快的步子,轻轻吹着口哨,回到了寝室。

从公社到区里工作,环境并没有多大变化,因为双江公社与区公所都在同一个地方办公。除了身份的变了,工作地点并没有变动。刘长清按照刘书记亲口交代的工作任务,开始了新工作如何着手的准备。

工作范围扩大,他必须得早出晚归,到所辖的各个公社和乡村寻找到适合种棉花的土地。他不辞辛苦,游走在田间地头,这些都是他非常愿意做的事。所以,每天都非常愉快、神采奕奕地走家串户,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满腔热忱,深入细致地做好这项工作。

刘长清的这种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区领导们的器重,他做的任何工作都使领导放心。因此,又委任他监管区公所食堂。

区乡干部经常下乡,人员流动大,每天三顿进食堂就餐的人数难以把握。刘长清开动脑筋,采取了饭菜与挂牌登记相结合的办法,食堂根据登记人数准备食物,这样,达到了既不浪费又能保证:辛苦奔波一天回来的干部们有一口热饭吃。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刘长清一大早,就蹲在杨闇公后院的菜地里,采摘着蔬果。他最大优点和特点,就是肯干,吃苦耐劳,勤快闲不住。哪怕有十分钟的闲暇,他都要帮助炊事员做点事。常常是匆匆几口饭下肚,便把剩菜剩饭和摘下的黄叶子切好,混合在一起,又去喂猪了。

这样,既不浪费粮食,还能喂养肥猪,改善生活。他把区公所宽敞的后坝靠墙的地方,围成一块土地,种上了各种瓜果蔬菜。在干完公职后,又当半个农民,管理菜园子。

一年四季,区公所后院,满目新绿,郁郁葱葱,新鲜时令蔬果,季季硕果累累。在四季如春,品种繁多的菜园子里,厨师随时可以采摘到绿色环保的蔬菜水果,既省钱又提升了大家的生活质量。

对此,主厨杨师傅,白胖胖的脸上,总是堆满笑意。因为这些蔬菜种植都是刘长清一个人包揽了,他只管做可口的饭菜即可。区公所的全体干部都很满意,都感谢他。刘长清下乡回到双江,再晚,杨师傅都会把饭菜给他留着,并且,还帮助照顾随他在双江读书的小孩。

因为领导的信任,刘长清身兼数职,不仅仅做好了本职工作,监管好了食堂,把后院蔬菜园打理得欣欣向荣,他还兼管抽水站等工作,做了很多份外的事情,成了区上的“九大员”。他却毫无怨言,总是精神百倍,干劲冲天,常常面带开心的笑容说:“人没有被累死的。”

在刘长清的记忆中,大寨和红旗渠的精神,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中,成为他做任何事情的精神支柱,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也有前进的动力,战胜困难的决心。

太阳高高地悬挂在空中,虽然过了立秋节,但是,烈日如火,空气依然闷热,这就是民间说的“秋老虎”。在古老的双江,青石板的街道上,如果赤脚下去,有些烫脚。杨氏民宅、禹王宫、源泰和大院、兴隆街大院及杨闇公旧居等20余处,清代民居建筑都暴晒在这烈日下,安静地矗立着。

在粮站门口,乡民排成长龙式的队伍,耐心地等候收购员过称,然后,根据棉花的重量兑换成大米。刘长清亲临现场,站在队伍旁边,双手叉在腰上,看着社员们满脸丰收的喜悦,他为自己作为棉花技术员,指导这次实践探索成功而高兴。

队伍里,不停地有村民向刘长清打招呼。他满心欢喜地点头,一一礼貌地回应。沿着队伍挨个察看,在每个村民的身旁停下,用手插入箩筐的棉花中,感受它的温度,体验它的蓬松柔软。

刘泽民和黄华顺书记也来到现场,远远地看到刘长清在与卖棉花的社员说话。两位书记相互对视了一下,刘长清在队列面前的举动尽收眼底。刘泽民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自言自语地说道:“丰收了,又丰收了,有长清同志这样的好干部真好,真让人放心、省心、让群众安心。”

两位书记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作为书记,他们都为自己没有看错人,选对了人才而倍感骄傲。现场排队的群众看到两位书记都到现场来看他们,个个都喜笑颜开,老远的队列里,不停地传来招呼两位书记的声音:“书记好”,“书记好。”

两位书记们带着满意的微笑,亲切地向他们挥着手,然后,转身回办公室了。在这个全国仅存的、西南地区保存得最完好且最精美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的古镇街道上,在强烈的光照下,社员们卖棉的丰收图景,像一幅清晰明亮的油画。

在群众欢快的交易中,人群有序地移动,秩序井然。称好棉花的社员都纷纷换成了一袋袋沉重的大米,他们用肩扛着从粮库里走出来,再放进空箩筐里,然后,挑在肩上一闪一闪地回家了。

远处,双江古镇北面清晰可见的银龙山,南面是风姿卓卓的金龙坡,远远地环绕着长约两公里的街道,默默地守护着小城中心的人家。换得粮食的乡民沿着石板铺成的正街、南街、上西街、下西街、河街、老猪巷,兴隆街、田坝正街和后街,这九条街道向四面八方散去。

夜幕降临,临街店铺鳞次栉比的木门都关了起来。错落有致、雕有各色花纹的楼台石梯和星罗棋布的四合院,都淹没在夜色中。每户庭院,既独立又相连,幽深安静。

街上,每家四合院的门坊柱壁上,都有精美的雕饰。四角飞檐高翘,陈旧斑驳的颜色,彰显出了古镇的沧桑岁月。院落内有天井花园,四季花木繁茂。除了上西街、下西街、正街及河街的空间尺度显得比较小以外,其余都显得宽敞通达。

中心是笔直的正街,周围的街道沿地形的起伏而起伏,错落蔓延伸出。街上所有民居,都以圆木为柱和檩,扁材为枋,墙壁有木制品襄城,屋顶小青瓦叠脊,用白灰勾线,檐口施瓦翘飞。用瓦滴,檐下斜撑,垂花柱,开花窗,立板门,门旁安装有腰枋和腰门,并设置了柜台。

在双江正街北面,穿过一个小拱桥,沿斜梯而上,便是兴隆街。这里建于1895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每家每户的大院均为木质穿斗结构。屋前地面宽阔,室内采取五间三进的结构,门窗、隔扇、垂柱、斜撑和屋脊雕饰精美,保存完好。

位于北街的禹王宫,建于清初。一个宽大敞亮的四合院,对面建有一座青砖牌坊。在门楣上方,砖雕戏目20余台,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牌坊后面是古戏楼,楼下为过道,楼上为戏台,台沿上,镂刻着戏曲里的人物。

屋顶由青色筒瓦蒲城,四角高翘。戏台与正厅相对,属于抬梁式建筑。正厅两侧的厢房,是一楼一底的青瓦房,楼顶与戏台平行。这些保存完好,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留下了昔日繁华的印记。

杨氏民居,位于古镇北街田坝大院,始建于清光绪四年,于清光绪十六年落成。为穿斗式、抬梁式、悬山顶木结构建筑,地面宽阔,是七间进四的四合院。有大小房屋厅堂51间,宅后建有对称的小花园,栽有2株腊梅树、2株葡萄树和1株黄桷兰树,高大茂盛葱茏。

冬有腊梅飘香。春夏秋季,碧翠的黄桷兰枝叶掩映着大院,炎夏盛开,沁人心脾。茂密蔓延成绿毯的葡萄架,为房屋遮阴退凉。房屋四周,用薄形方砖砌成的风火墙,花窗为隔扇形式,形态多样,做工精湛,图案精巧,完好清晰。

位于双江镇北街的杨闇公旧居,建于清同治六年,为典型的晚清时期穿斗悬山式小青瓦建筑,呈二进三重四合院格局,古朴典雅。1898年3月10日,杨闇公烈士在这里出生,他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惜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将大革命运动推向高潮。

杨尚昆故居,位于双江镇西面,大约1公里外的长滩子大院,又名“四知堂”,呈正方形。这是二叔公杨传魁的旧宅。1907年7月,杨尚昆诞生在大院进门左侧的正厢房里。长滩子大院建于清朝同治中期。

旧居建筑为中式木石综合结构,抬梁式、单檐与庑殿顶建筑。屋基地面,均以条石为基础,宅院筑有3米多高的土墙围护。双江的地理优势和这些文化底蕴独树一帜。刘长清工作之余,就认认真真在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和人文景观。

下午,太阳西下。立秋后,早晚天气比盛夏凉快了些许,西街子粮站收购棉花的喧闹已经停止了。乡民们都纷纷卖完了棉花,换回了粮食,仅有零星的几个社员,还在粮站门口忙碌着。

双江街道中心的居民,各自在打理自家的家务,准备做晚餐了。傍晚时分,随着夜幕降临,满街青瓦屋顶,青烟袅袅升起,飘散出了煤炭和柴火的烟香味,满城上空都充满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区公所干部已经陆续回到食堂就餐。刘长清与往常一样,提前吃了晚餐,就帮着杨厨师喂猪,然后,给小菜园浇水施肥。做完这些,他就带着孩子在街上散步,给孩子介绍这些古典房宅的精彩故事。孩子总是认真地听着父亲讲解。

在这里工作三年多,耳濡目染,怀着对先辈的敬仰,刘长清一有空,就对着这些建筑物沉思,想象他们那时在这里的种种生活情景。

秋收后,高亢的太阳躲了起来,灰蒙蒙的天空下起了小雨。各大队的乡民们又开始挖松板结的土地,准备秋播菠菜、甘蓝和小麦等蔬菜粮食。翻耕种植棉花的土地,在冬季,培育好土壤肥力,以待来年有充足的养料。

这下可以松一口气了。接下来的农活都是常规性的劳作,不用他太多的操心。只需要巡查一下每个大队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延迟耕种的农户,或是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即可。

九大队学大寨的试验地,在刘长清的指导下,已经走上了正轨,粮食季季丰收。一切农活,村里大队长就能很好地把握住了。

大寨书记郭凤莲曾说:“大寨就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找到了自己的活路。否定历史上所有不好的东西,凡是好的,都要好好地坚持。”

双江九大队坚持学习大寨好的精神,在党政正确的选人用人观下,派刘长清驻村指导,使村民们摒弃了旧观念,旧习俗,大胆接受新的科学种养植方法。促使他们把集体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走出自己独特发展的新道路,获得了大丰收。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充满了不曾有过的喜悦。

看到村民们的日子好过了,刘长清感到由衷地欣慰。但也看到村民在好的生活条件下,有的没有了当年的创业激情。年轻人不想闯荡,宁可待在家里开小饭馆,卖纪念品,小富即安,也不想多探索,多思考,多创新。这让刘长清的脸上又有了一些忧虑。

自从1958年,为了集中村民的力量,提高生产效率,成立人民公社以来,农村就是集中生产劳动,吃大锅饭,依靠在大集体挣工分分配粮食。这样的集体劳动实行二十年来,也出现了社员没有积极性,浑水摸鱼的负面效应,导致农村依然贫穷,每年都向国家要粮。

1978年,在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十八户村民,聚集在一间低矮残破的茅草屋里,集体商量:要改变这个贫穷局面。他们一致赞同分田到户,自力更生,自负盈亏,丰衣足食,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秘密包产到户,如果干部因此受到牵连坐牢,社员们就必须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队长严峻昌带领干部们挺身而出,开启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壮举。如果出了问题,上级追究责任,他们决心一起承担罪责,绝对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第二年,他们大胆创新的决策,让小岗村民喜获丰收,粮食产量成倍提高,他们的行为立即受到舆论界的批评。但是,1980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却公开肯定了他们的做法。

当时,分管农业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立即领悟到了他的宗旨:农村改革势在必行。9月,中央便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文件鼓励: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