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思竹(原名陈榕)的头像

陈思竹(原名陈榕)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4/18
分享
《潼城春秋》连载

第二十七章 混沌年华(三)

在学习班,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营养,三餐营养搭配科学,学员们也一起享用了。定时让学员们一起放风,要求不能交头接耳。令人愤怒的是:他们采取让学员背靠背地审查交代,惯用手法是:“某某已经交代了你的某某事,你还不承认吗?”

许多老实的农民,半夜三更被叫去教训,不时还能听到阵阵叫声。为了避免遭受不必要之苦,早日澄清事实,大家都在努力想办法互通信息,统一口径。

本想流浪回乡后,就开始过宁静生活的梦想,再次被这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批清”政策也是为了治病救人,刘长清问心无愧,自己出生贫农,是红色后代,根正苗红。在任何时候,从未动手打人骂人,所以,没有心理负担。

一天,刘长清看到:有人拿起凳子要扎徐绍勤,及时从寝室里直冲过去,拦住了他,徐绍勤才免受皮肉之苦。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刘长清刚刚被关押在双江,在“批清”学习班接受审问时,1971年农历5月初6,三岁多的女儿刘小梅,因为口渴,端起煤油灯到水缸边舀凉水喝,不慎点燃了墙壁上的芭茅草。

风一吹,火势攀援而上,迅速串上屋顶。妻子在外打理二个多月的小女儿,一看吓得大哭的大女儿跑过来,抱着自己,大火已经蔓延到自己身边。妻子罗向芬慌了手脚,急忙带着两个幼儿,逃了出来。她们手无寸铁,为了两个女儿的生命安全,他只有紧紧抱着幼女牵着大女儿,不敢动弹。

罗向芬声音喊哑了,也没有人出来。因为这时,丈夫正被隔离关押受审,是“两清”的批判对象,所以,乡邻们一个也不敢靠近她家救火。等到乡邻们看到熊熊烈火时,茅草房的架子已经坍塌下来。

站在远处的罗向芬,惊恐万分,瞪着双眼,望着大火“蹭蹭”地往天上串。在风的推波助澜下,茅草房瞬间化成一片灰烬。连婴儿的箩筐都被烧得不见踪影了。

丈夫不在身边,她深感无助,不得不求养母,但是,她却冷冰冰地不予理睬。幸好养父回家早,看到这种情况,毫不犹豫地叫她抱着婴儿,牵着女儿回到正屋,住她与刘长清结婚时的屋子。

为了不引起更多争执,带着一个婴儿幼女的罗向芬,每天不能按时起床做饭,她就自己独自单独做。养母不理不睬,冷眼旁观,罗向芬也只得认了,默默地照顾着两个孩子。但是,她还是很恭敬地伺候养母。

每天早上,罗向芬起床后,趁两个孩子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就去庄稼地浇灌和采摘。为了节约时间,她教三岁多的大女儿学着穿衣、洗漱、吃饭和照顾妹妹。像她小的时候那样,很听母亲的话,渐渐成了小帮手小大人。

把两个孩子的吃穿打理完毕,趁太阳还没有升高,罗向芬就用背带或婴儿背篼,背着“呀呀”学语,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女儿,让大女儿跟着自己到庄稼地浇灌,清除杂草。

待太阳出来,温度升高后,罗向芬回到家里,开始洗两个孩子的脏衣服和一些杂活。一日三餐,不能保证准时就餐,也不敢请求养母为他们做饭。

养母王素英一直阴沉着的脸,是袖手旁观看笑话的表情。她依然我行我素,每顿只煮自己一个人的饭,独自先吃后,便出去闲逛。罗向芬才能去厨房给孩子做饭,最后,才能顾上自己。

在运动中,罗向芬无端被牵连,随丈夫外出流浪,又灰溜溜回来。现在,带着两个幼儿寸步难离,孤立无援,只能忍受养母的白眼。王素英心肠很硬,即便看到儿媳妇再忙不过来,她也爱理不理,绝不会伸出一个指头帮忙。

虽然妻子做事做庄稼都十分泼辣,但刘长清还是很牵挂妻女,他还不知道茅草房被烧的事。每天,自己在学习班脱产学习,隔离审查,身不由己,也只有靠妻子勤勤恳恳打理好家务农活,带好两个女儿了。

到庄稼地里,罗向芬背上背一个,手上牵一个。在田间地头除草、施肥与翻土时,大女儿跟着她在一旁玩耍。她里里外外一把手,从不等着丈夫回来做,也从不抱怨。

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她就顶起了一整块天。在刘长清到双江隔离审查期间,她独自带着两个幼儿,田间地头,来来回回地耕耘庄稼地。肩挑背磨,家务农活,孩子的照顾,忙里忙外,安排得井然有序。除了不能到河里捕鱼蛙外,她什么活都干。

中国农村妇女真的很伟大。好在罗向芬年轻朝气,身体素质好,精力旺盛。对眼前的一切困难,只要不是要命的事,在她眼里,都算不了什么,她都能克服和战胜。

白天,双江学习班在杨闇公旧宅后,平坦宽敞的猪市坝开批斗会。大会结束,他们在退伍军人的押送下,穿过小桥,再送回将军楼,独自反思。夜晚,轮番审问。

双江古镇有四百年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杨闇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与压制人民的反动派迂回斗争,不惜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新中国刚刚成立,万事都亟待恢复和发展。

眼下这些运动,却是自家人斗自家人,折磨无辜的老百姓。它进一步分散了广大人民群众,专心致志抓生产促发展的宝贵精力和注意力。

刘长清独自呆在隔离间里,心里焦急万分:他担心妻子和刚出生的婴儿,以及年仅三岁多的大女儿,还有庄稼地里的一系列农活,妻子怎么忙得过来?

天气越来越热,学习班都采取隔离检查,吃住一人一个房间,每人都有一个工作人员昼夜守护着,不停地轮番审问和交代,让你猝不及防。几个月下来,令人身心疲惫不堪。放风时间,刘长清和徐绍勤约在厕所里碰面,私下悄悄商量决定:“简短口述或把需要说的话写在纸条上,在女厕所交换情报。”

“好,好,好,就这么定了。”

然后,他们俩若无其事地分别从厕所出来,回到操场参加集体放风活动。按照约定暗号,只需要相互对望,使一个眼色,他们就相继从不同方向,装着不经意间的样子,走进女厕所。

因为学习班的学员和管理人员全是男性,女厕所闲置无用,男人进女厕所也就属于正常行为。尽快用简短的话语口述或递纸条。

就这样,他们既可以把事情交代清楚,又不至于张冠李戴。自从新中国成立后,刘长清和徐绍勤都在农村的文艺舞台上,一边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庄稼,一边认认真真地策划排练戏剧节目,为广大群众带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即便在运动最激烈的时候,刘长清和徐绍勤也确实没有做过打、砸、抢等违法违规的事,没有被批判的行为。而那些反军乱军,攻击红色政权之类的罪名,在他们的身上根本不成立,更没有事实依据。

因此,刘长清与徐绍勤各自回顾:在运动前一二个阶段的所作所为,没有对不起党、国家和人民,都是被迫地躲避,避免相互冲突,让自己的生命免遭危险。他们反思地清理了一遍自己的这些行为举止,心中十分坦荡,便非常轻松自在。

农历六月,已进入炎热的夏季,太阳越来越显示出她的威力,火辣辣地烤着人间万物。双江青石板街道两旁的低矮瓦房,临街的百货商铺里,人迹稀少。环抱古镇,两相交汇的猴溪河和凫溪河,以及杨闇公后院茂盛的植被,都被烈日晒得无精打采。

因为“批清”运动,被关押的都是身强力壮的主要劳动力,致使农村生产和城镇商贸停滞。社会秩序混乱不堪,货品缺乏,群众的购买力更为低下。

刘长清他们放风的操场坝四周,仅有几棵小树,在太阳的照晒下,因为无人浇灌,每株都显得无精打采。只有食堂的伙食安排得比较丰富。

由于天气炎热,采购员经常买回一些猪骨头,用来炖绿豆汤。大家啃完了肉,把骨头扔满了一地。香味引来了一些野狗,相互争抢撕咬。其中,也有部队里的军犬。

一天中午,学习班里一个充满朝气和自信的青年工作人员,趁机实践他当兵时玩枪的本领。在大家的赞美吆喝鼓掌声中,他用精准的枪法瞄准那只军犬。子弹一发出,军犬当场被击毙倒在地上,鲜血直流。

几位厨师兴高采烈,奔跑出来,走过去,一起用力把它拖进了厨房,动作利索地趁热把狗皮剥下,并把这些新鲜狗肉作为浑食,炖进锅里。这下可惹大祸了。

这是部队为了专门侦破案子的军犬,是从云南换防到双江野战部队时,一个战士带来的破案犬。他得知爱犬的噩耗后,怒火冲天,提着枪,飞也似地跑到学习班,火冒三丈地高声问道:“是谁打死了我的军犬,我就要打死谁,有种给老子站出来。”

说完,他就端起枪架在胸前,眼睛瞄着抢眼,随时都可以扳机,把子弹射出来。而这时,狗肉已经吃进大家的肚子里了,但狗皮还在。只能派人迅速把狗皮送到部队,并找来首长,阻止这个冲动的战士。部队又把狗皮送回学习班,最后,由部队首长和学习班领导和平协商解决了此次矛盾。

白露节刚过,炎热的暑气渐渐消失。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越冬,各种鸟类也开始贮存过冬食物。“鸿雁来,玄鸟归。”

白露之后,鸿雁开始从北方,集群飞到南方,而南方的玄鸟也飞回北方,各类鸟儿开始繁忙地来回飞翔,奔忙储食,以备过冬。民谚曰:“白露秋风夜,雁南飞一行”,“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看见大雁在天空成行地飞翔,就被民间视为秋天已经到来的象征,这时,也正是农村庄稼收获的季节。可刘长清他们被继续关押在审讯室,无法作为。

这天上午,学习班的人员又到操场放风休息,有的三五成群在放松打篮球,有的坐在一起聊天。刘长清和徐绍勤相约在操场外边的小树下,一起散步,望着球场的运动健儿,相互交谈近期的感想,刘长清不禁感叹道:“看这个样子还要继续,何时是个头啊?”

徐绍勤没有说话,他双手抱在胸前,陷入了沉思。脸色凝重地望着远处,深深地无可奈何地长叹了一口气。

在苍茫灰色的天空中,一群排着一个人字形的候鸟,正从天空飞过。他们都静静地凝神望着它们自由翱翔的踪影,直到天的尽头。刘长清感慨地说道:“秋天了,也该秋收了,村民都该准备食物越冬了,我们却被关在这里三个多月了。”

徐绍勤有情绪地回答说:“是啊,批清,批清,越披越不清了。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真正清楚,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大家都很疲惫了。”

说完,他们都凝望着候鸟已经飞远的天空,眼里充满着迷茫。按照自然规律:白露后,气温由热转凉,寒气增长,万物逐渐萧条。“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

庄稼已经完全成熟,正是中国广大农村,各地农民收割的大忙时节。东北开始收获谷子、土豆与大豆,一些地方开始方采摘秋棉。并且,要给棉花、玉米、高粱、谷子和大豆选种留种。

收割后,村民又要及时给土地增肥、翻耕和平整,抢种小麦等。双江地处西南,在学习班里,有的学员家乡种植稻谷,也是抓紧时机收割的关键时期。刘长清和徐绍勤的家乡大中坝不种水稻,只收获晚秋作物玉米和甘薯等。都需要及时把成熟的庄稼收到家里,放进粮仓,储存起来,避免低温霜冻对它们造成危害。

休息一会儿,大家又回到了教室学习政策文件,继续抓紧时间,该老实交代的必须老实交代。但是,白露节后,冷空气日趋活跃,低温的天气让人感到寒冷,天空还飘起了零星小雨。大家都搓着手,放到嘴上吹着热气。因为五六月来的时候,大家带的衣服是春夏的薄衣服。

其实,在双江这里,白露节后,还没有达到寒冷的地步。持续几个月的脱产学习、反思和批斗,该批的已经反复批斗了,该反思的也反思了,已经没有啥交代的了。于是,大家都不知道再说什么,只能沉默。少说为佳,但求无过。

一到讲课前后,大家都忙着到讲台旁边的热水瓶处,倒杯热开水,抓点花茶泡上喝喝,暖和一下肠胃,放松放松身心,表情严肃地端坐着,听着台上的人讲话。

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醇香,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品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香味,深受老茶客喜欢。

晚上,大家吃番薯粥加凉拌豆皮、炒白菜和咸菜等。也有煮熟的单个红薯、包子和馒头,这些也是双江的土特产。红暑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含糖量达到20%左右,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与减肥等功效。

中医认为:红薯是养生良药,有“长寿食品”之美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民间认为:白露后吃红薯,饭后不会产生胃酸。

过去,农家常常有一个习俗:在白露节吃番薯。这次学习班里,有各级行政干部、各乡镇文艺骨干和群众积极分子,伙食营养搭配非常科学。

转眼就过了一百多天的马拉松式学习反省,个个都深感倦怠,走起路都懒洋洋地显得无精打采。脸上写满无奈和说不出的委屈,谁都紧绷着脸,高兴不起来。

大家都生长在农村,在收割的季节不能收割,对来年吃什么,都产生了深深担心和忧虑。虽然,机关干部无法体会其中滋味,但是他们停止工作,没有工资,也有家人在农村,也懂得这个季节的重要性。

每个人心里都在问:何时结束?管理干部们也不知道。他们每天只能直挺挺地,站在每个隔离审查人员的门外,眼睛专注地监视着屋里的人。工作枯燥,也很辛苦。直到林彪摔死在内蒙古的消息传来,全体人员才获得了自由。

白露节后,气温还残留着秋老虎的余威。一早,红彤彤的太阳从天际边升起。绚丽霞光普照在双江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阳光从窗口投射进来,刘长清把身体靠过去,接受温暖阳光的沐浴。

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忙碌着给每个房间的人员送来早餐,表情似乎没有往日那么威严。刘长清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他预感到要发生什么,是什么?他自己说不清楚。

与往常一样,工作人员收走了碗筷,大家都在自己的小屋子踱步,或做点运动。临近中午,太阳的温度正式升高了。突然,广播打开,在一段洪亮高亢的音乐之后,女播音员的声音有些激动地反复通知道:“各位请注意,各位请注意,请全体人员迅速到操场集合,请全体人员迅速到操场集合。”

往日上午是集中学习课,今天换成了集合,事情果然如刘长清所料:有新情况。大家懒懒散散地走向操场,站好队列。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走过来,大声地问道: “大家都到齐了吗?班长,数一数人数,报数。”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