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思竹(原名陈榕)的头像

陈思竹(原名陈榕)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1/18
分享
《潼城春秋》连载

第一十四章 多才多艺(二)

每天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集体出工,按照棉花种植的科学方法栽种、施肥和管理。在劳动之余,大家又凑在一起学习新的折子戏、练功和吊嗓。奚一喜仍然担任指导老师,一边劳动,一边培训和排练。这农艺相伴的生活,使刘长清感到新奇和满足。生产劳动和学习唱戏两不误,他干劲冲天,兴致盎然。

每天一早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跟着肖团长一行,到地里观察苗子的生长情况,当植株出现第一片真叶苗和三片真叶时,便采取措施及时定苗。

中途,灵活根据土壤条件、气候和气温出现的状况,进行除草和施肥。特别是雨后不久,要及时破除土壤板结,散墒提温,其深度不宜超过五厘米。中耕的次数,应以保墒、除草、干旱及地温而定。

不定时合理浇水,需要掌握遇旱浇水的方法。以小水为主,若水量过大,容易造成落花和落蕾现象。移植后,浇透定植水。生长期灌溉,坚持“看天、看地、看棉花”的原则。在这些实践中,刘长清全面地掌握了种植棉花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根据不同种植密度,合理科学整枝:通常密度在3000株左右的常规棉,可在有果枝和叶时,去掉叶枝,但需要保留主茎下部的大叶,在缺苗断垄的地方可留一至二个枝叶。密度为2600株左右的棉田,一般需要一至三个叶枝。

每天,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播种后的生长情况。棉花花蕾初开的时候,及时揭膜,并一边揭膜,一边进行耕地培土。这样,不仅有利于根系发育,起到控上促下,控蕾促花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效地防止倒伏和早衰。

在棉花生长过程中,还要加大对病虫害防治力度。小心谨慎地查看:是否出现炭疽病、棉铃虫、棉蚜虫、蓟马、白粉虱和棉叶螨等病虫害。根据不同虫卵,采取不同的措施。重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短短的时间里,对于棉花养植的知识要点和注意事项,刘长清都记在了脑海里。与大家一道,熟练地掌握了种植高产棉的要领。严格按照棉花的种植知识和生长规律,进行种养。他常常是边看边轻轻哼着,扮演折子戏角色的旋律,不时吹着口哨,动作欢快利索地干活。

“咪咦.....,咪咪咪,嘛嘛嘛,嘛,嘛.....咦吁......。”

在外梁子宽阔无际的棉花试验高产地上空,每天都有这些洪亮的声音飘扬。千里平坝似乎都能朦朦胧胧地听到这边洪亮吊嗓的声音,惹得云朵舍不得离去,鸟儿也跟着合鸣,使这片土地充满着民间艺术的美感与活力。

双花艺术团的全体人员合理安排时间,该生产劳动的时候按时出工,业余时间大家都抓紧学习、培训、练嗓和走台练习几不误。在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开辟土壤,挖沟开渠,一厢厢整齐划一的棉花试验地如期落成。

这群乡村业余艺术家热情奔放,干事雷厉风行,个个精神饱满,劳动场面,热火朝天。歇息时,满院欢歌笑语。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大家齐心协力,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播完种。待幼苗长出来时,他们开始有序地管理培育。

在这里,即便是农技专员,都是年轻的文艺爱好者,吹拉弹唱,样样人才都有。在技术员的指导下,他们高效劳动,一空下来,就在几个老戏迷的辅导下,认真学习经典折子戏。这样,不仅消除了劳动疲劳,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让每个年轻人,都沉醉在高雅的文化艺术中。

位于棉花农场附近的桂林十大五队(偏朝门),是一个“戏窝子”。这里有黄久安、黄世大、黄世正等几个川剧老演员,他们对经典折子戏有深厚的演唱功底。他们精神百倍地为这群年轻后生传道授业,看到大家饶有兴致地学习,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被最大化地激发了出来。

傍晚,夕阳收起她耀眼的光芒,远远望去,像个金色的大玉盘挂在天际边。霓虹的霞光撒在旁边静静的江面上,为涪江披上了一层绚丽的外衣。

这天,收了早工,个个都亢奋不已。尤其是几位老戏迷,更是兴致勃勃,心急火燎,急着在团队里挑选自己中意的徒弟。黄世大向着刘长清大声喊道:“我就选你刘长清,跟我学习唱小生。”

刘长清兴奋地答道:“好啊,好啊,谢谢老师。”

在川剧折子戏马房放奎中,刘长清饰演过小生角色,又饰演过川剧折子戏《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的书童四九,因此,被黄世大选中。黄世大身板笔直,唱腔洪亮刚劲,是一名优秀的川剧小生演员。

从此后,每天一有空就在院坝里,刘长清和其他年轻学员,跟随自己师从的老师“咪咪咪,嘛嘛嘛”地练习唱腔、音位和气息。

刘长清聪明灵气,又有一定的戏曲基础,他的声音天生洪亮,清脆,带有磁性,学习小生的演唱技巧,进行得十分顺利。

太阳躲进了天际,朦胧的暮色从岸边伸展到棉花试验地,涪江的水由蔚蓝色变成铁灰色。勤奋好学的刘长清,每天都要练习到这个时候才停止。

春天的夜晚,在外梁子老百姓家的每个屋子靠墙的两边,都铺满了干燥的谷草,谷草上面又铺上简单的床单。睡觉时,一个紧挨着一个,天气寒冷时,大家一起抱团取暖。夏天,气温升高,屋里有些闷热。大家便到院坝里乘凉,在晴天或月色朦胧的夜晚,有的干脆把席子抱出去铺在外面院坝里睡觉。

大门外是一个宽敞空旷的晒坝,被四周茂密的竹林包围掩映着。坝子中间是平整的泥巴地板,边缘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翠绿茅草,还有稀稀落落盛开的无名小花。

早晨,天空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旁边偏房的食堂里,厨师早已在锅灶边忙碌,为大家做早餐。全团人员一起床,挑的挑水,提的提肥料,有的拿着锄头除草,有的给幼苗追肥浇灌。在薄霜浸润的试验地里,大家欢快地忙碌着,一边轻声练气息,一边快速地干着手上的农活。

上午,太阳高照,当温度升高的时候,大家都收工回来,匆忙吃罢早餐,又开始折子戏练习。几个老师坐在那里,各自欣慰地看着自己的爱徒“呀呀呀,咪咪咪”地学唱,不时给他们指点和纠正。

在这充满欢声笑语中,刘长清在院坝中,走着台步,练着唱腔,接受着老师的指点和同伴们的关爱。摆脱了养母的高压和花生篮子的小天地,他感到由衷地轻松快乐。

黄世大坐在阶沿的凳子上,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刘长清的一招一式,不时叫他停下,给他讲解和示范。他恭顺地按照老师传授的方法做。一个一个上场练习,大家相互观摩相互促进。不排练的时候,相互探讨种植技术。刘长清倍感愉悦,个头也长高了。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艺术潜质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

黄世大不仅仅英俊潇洒,也温文尔雅,他个子中等偏高,国字脸上皮肤红润,眼睛明亮,眉毛清秀。他的眉宇间有一股文生的聪慧和豪气。在大多数折子戏中,文生这个角色都是表现文人墨客,王孙公子的生活画面、传奇故事或坎坷经历。并且,大多数文生都是英俊少年,知书达理的正面人物。

黄世大长期扮演这些角色,他的气质与剧中人物融为了一体。人物的品性润育了黄世大,使他浑身上下都散发出浓浓的书卷儒雅味道,他的举手投足洋溢着秀才气质。

刘长清方正的国字脸轮廓分明,专注好学的眼睛炯炯有神,因为喜欢笑,他的脸上总是流露出书生的儒雅气质。经过黄世大老师的严格训练,在短短的七八个月内,刘长清不仅仅掌握了舞台和川剧表演艺术,而且,从每个折子戏中,还领悟到了很多人生真谛。他的台风,一举一动,都继承了老师黄世大的演技,让老师非常满意,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赞扬。

黄世大尽心尽力栽培着刘长清,他把自己精湛的表演技艺都传给了他。刘长清也非常刻苦,不负所望,对文生动作的一招一式和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都能出神入化、栩栩如生地演示出来。他的表现获得了几位老师由衷的喜爱。

脱离了养母家的藩篱,刘长清就像一只放出囚笼的鸟儿,自由翱翔在劳动生产和艺术表演的天空中。在这些新鲜事物巨大磁力的吸引下,他养成了勤学善思的好习惯,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

只要一空下来,刘长清就与奚益友、刘成祥、黄文学、彭光贵这几个同龄人相互切磋,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并提出改进意见。在广泛的学习中,他们一起交流各种学习内容。在月光溶溶的夜晚,几个少年常常坐在一起,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抒发自己对他们的理解。

一抹斜阳还挂在天际,涪江水被浸染在美丽的霞辉里,闪耀着粼粼波光。这天下午,辽阔而深远的棉花基地,已经生出芽苗,被霓虹的晚霞染成一片殷红。大家早早地收了工,吃罢晚饭,刘长清与他年龄相近的五个少年又邀约一道,去江边散步。他们迎着霞光,沿着涪江的沙滩,肩并肩地漫步,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思想。

一路上,他们热烈地交谈《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又遇连年灾荒,致使人民生活贫困交加。这三位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有着不同人生经历、个性和爱好的有志者巧遇一起。他们情投意合,立志匡扶汉室,伸张正义,在张飞家的桃园里,结拜为异性兄弟。

刘备年长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结义宣誓后,一道投身革命入伍,同睡同食,相互尊重和爱护,伸张正义,杀富济贫,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们意气相投,言行相依。这些令人敬佩的历史人物,激励过无数的中华儿女,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在桃花盛开的桃树下,绚丽多姿的桃园里,他们庄重跪拜天地,举杯结义,对天盟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人生的美好理想。”

桃园结义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刘长清和小伙伴。这五个充满正能量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心愿:为新中国的建设,乡民们尽快脱贫,社会的长久安宁,齐心协力,共商对策,一起干一番大事业。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刘长清与几个伙伴,一边漫步,一边重温桃园结义的故事,畅谈着自己的家庭、理想和抱负。最后,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我们也来个沙滩五结义吧。”

“好啊,说干就干,来,先把泥沙堆起来。”

刘长清说完,大家齐声应和。几个雄心少年稚嫩的手掌击在了一起,在霞光中,形成一个逆光剪影。他们迅速分头捧着沙子,堆放成小丘,再找到几根茅草根代替香烛。然后,模仿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场景,整齐地跪成一排。

他们充满纯真朝气的脸,对着红彤彤的斜阳,双目注视着沙堆上临时立的牌位,双手握着芭茅棍作为香烛,举到额前。大家微闭双眼,虔诚地异口同声地朗诵着结义誓词:“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一起奋斗,不怕辛苦和劳累......。”

这洪亮的声音在涪江的上空回响。虽然仪式简单,但几个心怀远大理想的少年,他们稚嫩的脸上,神情显得十分认真虔诚。对天盟誓,礼拜完毕,他们一起庄严地把手里的芭茅棍香烛插在牌位前。从此,结拜为生死兄弟,按照长幼顺序,奚益友、刘成群、刘长清、黄文学和彭光贵,分别为大哥、二哥、三哥、四哥和幺弟。

他们的雄心壮志是:扫去世界不平,努力学习高产试验农场的一切技术,创造最高丰收的农产品。为大家都能穿上保暖的棉衣,为更多人能吃上充足的粮食而努力奋斗。这是他们这段时间劳动生产,吃住在一起,共同学习折子戏和农业技术,期盼试验高产棉花地丰收的真实愿望。因为他们亲眼看到的农村农民的生活,真的是太穷太苦了。

新中国成立后,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因为外敌入侵,长期的战争引起社会大动荡。农村农业生产长期被荒废,无人问津,大多数老百姓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三年自然灾害,让本来就贫穷的村民更是雪上加霜,每年千家万户的粮食常常青黄不接。

要改变这一穷二白的面貌,使村民富裕起来,党中央适时出台了各种推动农村大发展的时令政策,这个艰巨任务,就落在他们这代年轻人的身上了。为这个理想,他们结成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好兄弟。从此后,刘长清不再是孤军奋战。凡是遇到重大事情,他都要与这帮兄弟一起商量,一起寻找对策,这使刘长清对未来更加充满了斗志和信心。个个壮志酬酬,干劲十足。

每天一早,洗漱后,喝完粥,啃完馒头,刘长清与剧团的同事们,扛着锄头或其它工具,迎着清凉的晨雾,一起到达试验地,锄地、施肥或清理杂草,认认真真地学习,实践科学种植技术。确保棉花丰收,也是他们换取丰盛粮食的保证。

人生在世,只有在基本物质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追求戏曲人生,丰富的精神生活。对这方面的认识,刘长清有更切身的体会和感悟。

上午,太阳暖洋洋地照在大地上,棉花农场的几十位演员生产者,头戴草帽,颈上或腰上围着汗巾,双手握着锄头,身子微弓,认真地给棉地除草施肥。为了防止口渴,旁边的路道上,放有水瓶、茶壶和茶杯。

下午,当太阳落入天际,高产棉附近的农家院坝里便开始热闹起来,大家抹着汗水拿着锄头,三五成群地回来了。简单地洗洗手,便立即围坐在桌前,自己拿着小碗,从放在桌子中间的一大盆面条里,挑出自己要吃的份量。

晚饭后,自由安排时间。有的练声或唱歌,有的练习走台步或手上动作。刘长清独自走到江边安静的地方,背诵自己扮演的角色台词。一轮弯月挂在天空,微风轻轻抚着江面,吹在身上,有阵阵凉意。

按照老师的要求复习巩固唱词,有时候也邀约几个伙伴谈天论地,或在一起练习折子戏。相互督促,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和完善意见。在老师传授的知识基础上,刘长清还精细化地剖析剧情和人物心理活动,创造性地表演角色、唱腔和台步等技巧,得到了老师和同伴的好评。

朝霞染红了半边天际,气温清爽怡人,破土的新芽悄悄地生长。在霓虹的霞光中,一望无际的鲜嫩株苗,显得妩媚娇嫩耀眼。叶面铺满薄霜,露珠悬挂在叶尖上,晶莹剔透。随着气温增高,棉花枝干上,已经挂满了小小的花蕾。在这个时候,需要及时增加营养,催使其生枝繁衍。

一大早,剧团的演员们就冒着浓浓的晨雾,到达棉花地忙碌起来。有的施肥,有的在为棉花搭好架子,迎接花蕾绽放盛开,这是能否丰收的关键。刘长清紧跟在技术指导身边,认真学习怎么施肥和科学管理方法。技术员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道:“第一个分枝位置,必须控制在二十厘米以下,才利于花蕾的生长,你们看,就在这个位置。”

刘长清伸长脖子,认真仔细地看着技术员指定的地方,默默牢记于心。到了夏季,每根壮苗杆上分出无数小枝,叶子翠绿。在高温的沐浴中,枝叶更加茂盛葱茏。每枝棉花分出了无数小枝,长满了许多像鸭掌似的叶子。密密麻麻的花骨朵儿,挂在越来越粗壮的棉杆上,含苞欲放,蓄势待发。

枝叶之间幼小的棉桃,像小馒头一样袖珍,经历了雷电交加和暴风雨的洗礼,更加清洁健壮。棉桃“开嘴”的时候,盛开的棉花洁白如银,像无瑕的雪花,把试验地装扮成白茫茫的一片。棉桃随风飘拂,像在点头弯腰,热情友好地欢迎培育它的演员们。

棉花没有牡丹花的雍容华贵,却有饱经风霜的坚强。没有玫瑰花那样绚丽多彩,花朵不大,但总是手拉手,肩靠肩,十分团结,相拥在一起,抱成一团,有坚不可摧的力量。刘长清到达棉花田,放眼一看,仿佛一望无际吐絮的棉花,正在向他露出美丽的笑脸。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