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思竹(原名陈榕)的头像

陈思竹(原名陈榕)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1/14
分享
《潼城春秋》连载

第一十三章 多才多艺(一)

  一

春日清晨,阳光暖洋洋地普洒在大中坝广阔的土地上,冷霜已经褪去。在植被的叶面上,还剩有稀稀落落晶亮的露珠。绿茵茵的卷心白菜整齐排列,铺满遍地,无限延伸。大地万物,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刘长清急忙回到家中,收理好自己的日常用品,放进父亲送他到大中坝时,携带的蓝色印花麻布口袋里。他仔细地洗了脸,对着水缸里像镜子一般清澈的水面,左瞧瞧右看看,那稚嫩却有些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灿烂的笑容。

把袋子跨在右肩上,然后,仔细地打量与自己相处了几年的花生篮子和茅屋。它们静静地矗立着,像是依依不舍,又像是默默地为他送行祝福。也许养母不想与他告别,没看见她人影。

刘长清毅然转身走出了院坝,直接向肖团长约定的地点奔去。从此,他结束了小长工的命运,转身投入到新时代的建设大潮中,不断成长,奋勇前行。

到达垮岩山(又名猪拱塘)双花剧团临时训练基地,奚一喜家。这里依山傍水,远离集中住户,敲锣打鼓,吊嗓练声都不会扰民。大家都十分认真地学习前辈们传授的表演艺术和技能。

奚一喜是川剧爱好者,由他教大家吊嗓,唱川剧折子戏。他父亲是桂林医院的医生,家境殷实,房屋宽大,供全体演员吃住,绰绰有余。大门外,有个U型大院坝,可当作排练舞台。

学习折子戏理论知识时,大家都兴奋地围坐在堂屋大厅里。在香火下面,奚一喜架了一个长方形的小黑板,用于讲解时书写。但是,大多数时间都是跟着他的唱腔练习。

奚一喜身材清瘦,精神却十分饱满,眉毛浓黑,眼睛炯炯有神,方正的国字脸上,有一副正义凛然的傲骨,天生一个英俊老生相。他声音浑厚圆润,眼神随着节奏和歌词的变换,变换着不同的表情。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教唱时,他要求大家用手或脚击拍,以便更好地掌握节奏的强弱起伏。他修长的手指,随着节奏在空中有力地划着拍子。因为每个人的基础都不是很好,他就一字一句地教。直到大家的声音和表情可以协调配合了,才算基本过关。

虽然,刘长清是最小的学员,但十分灵气,他的童声特别清脆明亮。他学唱川剧折子戏《马房放奎》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书童片段。他的模仿能力和领悟能力都很强,学习刻苦踏实,很快便掌握了要领和角色风格。

《马房放奎》是由胡琴伴奏的传统川剧折子戏。主人公奎荣是一个儒学先生,他携带宝物“瑞妮罗帐”,来到陈文古家中避祸。陈心生邪念:趁着黑夜,把奎荣软禁在马房,趁机盗取罗帐。然后,暗自派陈容将奎荣杀害灭口。

陈容是家里的仆人,他小心翼翼地潜入后花园,路过绣楼,遇到小姐盘问,老仆人不得不说出实情。小姐得知详情,赠给他一锭银俩,然后,含泪婉言恳请陈容:“不要屈杀好人。”

当陈容潜入马房时,奎荣跪地苦苦哀求饶命,仆人想起了小姐的嘱托,没有下手,释放了他。但又怕主人不容自己,只好自刎而死。这个剧情让刘长清非常感动,他很快就学会了这个折子戏。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历代流传的经典戏曲节目,它起源于东晋,代代相传至今。主人公是浙江上虞祝家女儿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求学。途中,遇到从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同行同住。他们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一直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儿身。

中途,祝英台停学返家后,梁山伯念念不忘,朝思暮想,禁不住到她家拜访,才知道同窗三年的好友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孩。这时,他心里已经离不开她了。当他向祝家提亲时,祝英台却已经许配给了马文才。

梁山伯只能失望而归。在他当县令时,朝思暮想,一直耿耿于怀,闷闷不乐,导致他英年早逝。在祝英台出嫁经过梁山伯的坟墓时,突然,狂风大起,雷电交加,阻碍了迎亲队伍的前行。她走下花轿,来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坟墓突然塌陷裂开,她跳入其中,坟墓便立即合拢。之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对彩蝶,比翼齐飞,向空中远方飞去。

少年刘长清被这个凄美故事深深震撼。他出神地坐在奚一喜的院坝里,春日温暖的阳光正照耀着四周茂密的竹林,院坝外面涪江支流清澈明亮的江水。飞舞的彩蝶在上空来来往往飞翔,不时在竹叶上,或在小草和野花上停下,煽动者美丽的翅膀。刘长清望着它们,遐想着男女主人公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那一幕幕感人情景。

刘长清饰演梁山伯的书童四九,他忠心耿耿,聪明机灵,与梁山伯有深厚平等的友情。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处理各种杂事,是一个十分逗趣的角色。

在熟悉了剧情后,大家都在大院前的晒坝里练习走台步、唱腔或练嗓。在正式演出前,全体演员都要穿着戏服,彩排很多遍,以保证演出效果。

奚一喜家的大院,独门独户,竹林掩映。院坝下面是涪江,对面是宽敞的农田和菜地,仅住有稀稀落落几家村民。在这个院子里,无论唱得多么大声,锣鼓敲得多么响,都不会惊扰左右邻舍。

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刘长清不仅仅学会了两个折子戏,而且,从台风、走台步、眼神和表情,到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准确表达,都恰如其分。令老师和同学们赞赏不已。

春天,温度越来越高,人们渐渐脱去了厚衣,变得清爽起来。刘长清跟着这个团队,每天沉醉在自己喜欢的剧本情景中,体会着典型人物的生活风貌和思想情感。这是在校学生永远无法企及的。

刘长清第一次离开了刻薄的养母和恶劣的吃住地,来到这个充满欢乐、轻松与诗情画意的学习环境。大家对他的喜爱和关照,使他感到温暖舒心,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愉悦和放松。

由于长期苛刻的生活规律,刘长清养成了做事兢兢业业的习惯。学习戏剧表演,他十分专注认真,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彩排熟练后,他们就到双江区各个劳动场地,巡回演出。

一天,文化馆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他们与桂林公社社长肖继诗衔接,来桂林演出新剧《赤叶河》。在涪江边光秃秃的蹬子河坝上,那里不占村民的庄稼地,只有鹅卵石和泥沙,剧团在这里搭建了一个临时舞台。晚上,舞台两边照着煤油灯,刘长清随着剧团演员到现场看表演。他记忆好,模仿能力强,学会了其中几句。

表演完毕,大家都在忙着收幕布,撤煤油灯等。刘长清一边帮忙,一边唱起了新剧《赤叶河》里面的几句。他的童音高亢悦耳,吸引了文化馆秦世吉老师。秦世吉对文化馆的米思超说:“这里有个娃声音很好,是哪个的娃,谁认得他?”

然后,他又找到团长肖继诗问道:“刚才,这里是哪个娃在唱歌?这个童音嗓子,清脆明亮,很漂亮,肖社长,这娃是哪里的?你认识吗?”

肖继诗大声回答道:“是刘长清,刘二娃,认识,是我们队的。”

肖继诗看刘长清已经走远了,急忙对着他的背影,大声喊道:“刘二娃,赶快回来。”

刘长清返回来,走到肖继诗面前问道:“肖叔叔,有事吗?”

秦世吉笑盈盈地对他说道:“把你刚才唱的再唱两遍,再唱一个《二郎山》。”

刘长清笑着说:“《二郎山》唱不全,我只能模仿唱几句哦。”

说完,他就像往常一样,大胆地放声高歌了最熟悉的那几句。秦世吉听后,十分感动地说:“这个娃应该好好培养培养,是棵好苗子,要尽力把他培养出来。”

后来,刘长清就随桂林偏朝门业余剧团学员,合并到由肖继诗重新组建的双花剧团,共计二十多人。农闲时,全体人员集中在花岩公社大院内,那个正规大舞台上,排练折子戏和小品等各类节目。

刘长清专心致志地理解戏剧人物的喜怒哀乐,与角色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他的艺术天赋得到及时开发和培育,表演水平得到飞速提升。他这独特的成长经历,开启了他不平凡的少年生活模式。

业余文工团的宗旨是:围绕农业生产需要,活跃沉闷的劳动气氛,激发干活的热情。在排练成熟后,在重大节日,他们便到双江镇的大型舞台上,为广大群众献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根据需要,到各个镇乡巡回演出。

彩排时,当刘长清穿上演出服装时,顿时,变成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他方正的脸上,充满着活力和朝气,传神的眼睛和表情,表演得栩栩如生,仿佛角色人物就在眼前,深受大家的喜爱和称赞。从此,他的生活充满了欢快,并随着新时代发展不断成长。

在蔚蓝的天空中,仲春的太阳已经开始发出威力,让人一动就会冒汗。上午时分,大家围坐在舞台下,演员们从阶沿的左侧出,右侧进场,大家正在认真地练习。他们像正式演出那样认真严肃,轮番上场。这样,逐个把折子戏的每一幕,都进行了反复彩排。

彩排时,没有演出的演员就在台下当观众。肖继诗和奚一喜老师坐在旁边指挥:“下面该谁上场,小张你怎么迈步的啊?身子向前挺直,帽子戴端正。”

听到老师严厉的话,每位出场的演员都有些紧张,按照老师的要求,迅速调整着自己的姿势。准备上场的人,在一旁认真地背着台词。

突然,一位中等个子的干部走过来,他笑容满面地径直朝肖继诗走来,在他的身边停了下来,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轻描淡写地看了一会儿排练,便转身走了。

肖继诗望着那个人的背影,表情有些变化,刚才排练的兴致消失了。突然,他举起双手向大家示意说:“大家停停,停停,我讲个事。刚才,接到上级通知,我们双花剧团全体团员,马上奔赴桂林外梁子的试验农场。”

“啊?”

大家停下来,都把目光投向肖继诗团长。他继续说道:“今天,这次彩排,大家一定要认真做好。因为在这个正规舞台上,是最后一场排练了。一会儿吃了午饭,我们就要收拾行李,去外梁子。”

听了这个消息,大家都来劲了,开始背诵着自己的角色唱词,走台步。挥手抬脚,练习武打动作。

春天,太阳暖洋洋地沐浴着大地,蜿蜒的坡路两旁,枯树发芽,万物吐绿,无名小草尽情地展示她们妩媚的身姿。刘长清与大家一道,迅速收理好自己的随身用品,整队出发。

背着行囊,迎着灿烂的阳光,一行长长的队伍直向外梁子奔去。到这里的新任务是:政府要在外梁子,即在新林七大队,新建一个棉花高产试验农场,双花剧团的团员们都搬迁到这里。一方面是因为演员们个个充满活力,身强力壮,可以成为农场的主要劳动力,另一方面,闲暇之余,也可以进行戏曲培训和排练。这个任务,也是继成立高级合作社后,加快提高粮食生产的又一举措。

高产试验地必须选择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壤种植棉花,忌讳选择沙质土壤和土地贫瘠的地块。而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阳光日照充分,能满足棉花生长的需要。

棉花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对光照的需求非常大,只有满足了这个条件,才能快速成长。强光的饱和度,是棉花高产的重要保障。

虽然棉花对土壤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但由于棉花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料,都必需从土壤中吸取,部分空气也要从土壤中获得。因此,棉田土壤的好坏,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在选择种植土壤时,必须从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与Ph值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外梁子紧靠涪江沿岸,有充足的水资源。水分是棉花生长的重要保证。充足的江水,能较好地满足棉花各个生长阶段,对水分的不同需求。

棉花需要较高的热量,尤其是在棉花生长的前后期,最为敏感。从播种到出苗,需要一至三周,如果气温需要维持在摄氏二十度以上,一周便可出苗。

如果气温不稳定,或低于十五至十七摄氏度,那么,三周左右才能出苗。日平均气温越低,出苗越缓慢。足够的积温,不但影响棉花的产量,也影响其品质。

剧团演员们长龙般的队伍,按时到达了目的地。大家迅速放好随身衣物和道具,安营扎寨。在肖继诗的带领下,首先展开了土地的前期打理工作。人多力量大,大家拿着锄头,很快就平整好了土地,严格按照高质棉花的要求,挖好了厢。

在平整土地快要结束的时候,又开始紧密锣鼓选择棉花种子。趁太阳大的时候,再把选好的种子摊在晒板上,或铺放在干燥的硬地上,晾晒三至五天,这样,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

根据棉田整地要求:地表平整无沟坎。地表土质细碎无大块。地面干净无杂物。上虚下实好播种。整地施足农家肥、复合肥和饼肥等基肥。

足墒播种,是确保棉花出全苗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在播种棉花前十五天左右,进行造墒。底墒:泛指耕层以下到五十厘米深度内的水分。造墒必须要做到底墒足和口墒好。如果没有浇水条件,就需要采用地膜覆盖。

保墒:就是让土壤保持适合种子发芽,作物生长的湿度,以及水分不蒸发,不渗漏。在播种后,地面压实,是为了减少孔隙,让上层密实的泥土,阻止下层土壤水分流失。开墒:就是在耕地时,先用犁开出一条沟,再顺着这条沟播种,利于成熟时采摘棉花。墒土:就是刚刚翻耕过后的湿土。

刘长清跟随大家完成每天的生产劳动,经过几天的筛种和晒种,再按照科学规则种植。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密度和出苗情况,灵活管理和浇灌,以确保棉花顺利生长。这样,才能实现亩产128斤的产量。

棉花高产试验农场宽阔无垠。双花剧团六十多人,都在外梁子老百姓家驻扎下来,大多数演员都是本地人和年轻人。他们在每家的堂屋地上,铺满谷草当作床。晚上睡觉,一个挨着一个,就像自家兄弟那样不分彼此,亲热聊天,谈笑风生。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