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思竹(原名陈榕)的头像

陈思竹(原名陈榕)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1/09
分享
《潼城春秋》连载

第一十一章 绝望与机会(三)

刘泽均总算从养母口里听到同意自己读书的话,只要能读书,做再苦再累的活,他也毫无怨言。虽然养母百般阻挠他进学校读书,但是,在国家大政方针和好心人的帮助劝说下,还是扭转了他的命运。

前不久,村里接到通知,上级要来检查农村全面开展扫盲运动的效果,尤其,大中坝是紧挨城中心的近郊,对人的素质要求与城市居民和干部一样,是重点稽查的村社。

新中国成立第二年,即从1950年开始扫盲运动,1952年在全国大规模展开。主要目标是:针对建国后,在土地改革中,暴露出很多基层干部和积极分子,工作热情很高,但目不识丁,甚至连最基本的记账都不会。而且,许多贫穷老百姓也没有钱读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指示各地,先后展开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在扫盲初期,因为百废待兴,土地刚刚从地主手里拿回来,怎么经营好耕地,怎样才能科学地利用耕地,都是新的课题,亟待新的探索。

大中坝村积极响应政府的号令,率先成立了高级合作社,把众多的零散户劳动力集中在一起开展生产劳动,为提高生产效率做好了铺垫。为了保证劳动人员的体力,成立了集体伙食团,刘泽均作为养母家的主要劳动力,参加集体劳动记工分,成为刘家每年粮食分得多少的主要依据。

为了迎接扫盲检查,村里专门开设了扫盲夜校班,教室设在秧歌坝的保管室。这里有一间能容纳几百上千人的空屋。讲台的墙壁上,崁有一块长方形的大黑板,由有文化的村干部教大家识字和写字。

刘泽均正赶上了这个时代的好政策。他白天干完农活,晚上就打着火把到这里参加扫盲学习。从此,他每天起得更早,抓紧时间快速干完家务农活后,就忙着去夜校补习。每次,他对老师讲的内容,都专心致志地学习领悟。认真识字、拼写和朗读,不折不扣地消化吸收每节课老师传授的文化知识。

夜校班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免费授课,只要愿意学就可以来听。大家都很积极,认真学习与生产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刘泽均是这个班最小的学生。连喜欢游逛的养母王素英,也被迫去参加了学习班。

为了迎接上级扫盲运动的考察,在社队干部和邻居们的再三劝导下,养母王素英不得不同意,让刘泽均到桂林小学三年级插班,系统学习国家教育部拟定的小学生必修课程。否则,检查过不了关,扫盲工作将被扣分,大家都要受到牵连。这使已经十二三岁的刘泽均终于实现了读书的梦想。

中心小学位于桂林场的后坡上。从场口的石梯拾级而上,有一个被教室环绕的大操场,在四周的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当刘泽均兴奋地来到学校,迈着激动的步伐踏进小学三年级教室那瞬间,读书声“嘠然”停止,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了他。班主任老师迎过来,牵着刘泽均的手,走到讲台上,大声地给大家做了介绍。因为他的个子高出了一大截,班主任老师把他安排在倒数第二排的座位上。

入学后,班主任老师对他热心照顾,使他深受感动。随着学习内容的丰富,他觉得自己的名字并没有体现出平等平均的现实意义。他要把自己所受的苦难变成永远清晰的记忆,他便为自己取了一个学名:刘长清。

如果正常时间入学,刘长清这个年龄应该读四五年级,而不是与三年级八九岁的孩子们混在一起。他成了班里的大学生。一切从零开始,他买了一支笔,却没有墨水和墨盘,又不好意思向同学借,就只好写几个字,又到前桌或后面座位同学的墨盘里,蘸了墨再写。

在学校读书了,养母布置的任务一样也不能减少。每天上学,他就背着背篼,把课本和割草刀放在里面,放学后,抓紧时间去打一背猪草,否则,就不准吃饭,或者被她劈头盖脑地一顿打骂。

尽管生活很艰辛,但他对养母的刁难、自私自利的行为早已习以为常。在星期日,他给自己留了自学,放飞思绪的独立空间。脑海里常常浮现出班主任老师别在胸前的那支钢笔,看起来很有文化,受到了村里许多青年男女的喜爱。刘长清暗自下决心要买一支这样的钢笔。

吃罢晚饭,夜幕垂下,相邻的男男女女便互相邀约,一道打着火把,成群结队,兴高采烈地向夜校奔去。虽然刘长清已经在学校插班学习了,但是,每晚夜校学习的内容都没丢下。

他非常认真地把老师教的一些简单字,诸如人、耳、口、手、金、木、水、火、土。练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学写阿拉伯数字,农作物等专业术语或生僻的字,他都能融会贯通。大哥王兴信给他传递的知识,让他迅速地掌握了超过小学生水平的内容。他对知识的渴望、超常的记忆、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无法企及。

在夜校,学习了相关劳动生产实践的各种词汇,科技知识等综合性内容。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中,刘长清清晰地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确立了生活目标。扫盲政策使他获得了好的学习机会,弥补了他内心的遗憾,并掌握了比学校更多的实用技术和实践知识。

夏季来临,扫盲工作如火如荼。随着掌握的字越来越多,知识越丰富,刘长清习惯性地热心关注国家政策、大政方针、新闻时事、社会动态和自身发展机会。

扫盲运动使刘长清填补了没有正式上学的遗憾,他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每天饱和的劳动实践中,使他对土地有了全新的认识,加深了情谊。他开始对农村农业的现状,农民的生活有了最具体最直接的感知和思考。在各种农活劳作中,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对养母超负荷劳作的规定,曾经心底的抱怨、暗自神伤和想逃离的思想也都烟消云散了。他能豁达地想:正因为她的刻薄,才激发自己奋发向上,努力改变命运。在严寒酷暑中煎熬,强健了自己的体魄。

如果没有国家对扫盲运动效果的考核,刘长清就没有到学校插班读书当大学生的机会。如果没有养母的接纳,他就没有大中坝的生活经历和苦难,也就没有后面的精彩人生。

为了解决农民识字的问题,上级政府趁桂林赶集的时候,在进场处,专门设置了检查站。在场口两旁,摆了两张课桌,上面放着一块小黑板,黑板上写了很多字。用红绳子把路拦起来,凡是路过的人都必须先认字,达到标准才允许到集市交易,不然,就要拦下,直到把字学会了才能离开。

拟定的认字标准是:老年人要认识5个字以上,中青年人要认识10个字以上。有一天,刘长清路过桂林街口,看到养母正被拦住,叫她认字,可她眼睛呆呆地望着黑板上的大字,不认识,被拦下来不准前行。

在参加扫盲夜校班学习时,她常常打扮得花枝招展,听课不认真,总找人说话。有时打瞌睡,宁愿睡觉也不愿认真学习,自然过不了检查关。被考察人员拦下来,她急得满脸通红,出了一身大汗。

老师强迫她现场学习,学会后才让她回家,否则,要上报检查组。几经折腾,王素英勉强过关,回到家里,一脸沮丧。刘长清把晚餐给她端在桌上,亲热地叫道:“妈,吃晚饭了。”

刘长清知道养母被拦住了,当时,他正在不远处的庄稼地里捡菜叶。他的体贴举动,让养母脸上的不快消失了。他去到偏房匆匆吃罢晚饭,便开始读书了。王素英体会到了不识字的痛苦,就不再干涉他学习。

在老师的推荐下,刘长清想办法买了一本祁建华编写的《速成识字法》。1921年,祁建华出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考入中原军政大学(后更名为二野军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军卫生部任文化干事。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向大西南行军作战途中,为了解决部队官兵中的文盲与半文盲的现状,他开始研究如何快速识字。经过反复实践和推敲,他采用了传统汉语拼音字母,创立了一套学习速成识字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在30天内,让学员学会3000多常用汉字,并且还会读、写和运用。

1951年,西南军区政治部给祁建华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模范文化教员”的光荣称号。1951年12月,总政治部在全军广泛推行“速成识字法”。1952年3月,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率先在全军消灭了文盲。4月,政务院教育委员会隆重举行表彰会,郭沫若亲自为祁建华颁奖,并号召全国文化工作者向他学习。

紧接着,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各地“普遍推行速成识字法”,这本速成识字法,让农村扫盲运动推广得更加顺利。在田间地头,农忙间隙,到处都是学文化的老百姓。为了让老百姓认字更快,乡村的老师们也想尽各种办法,结合实际教学,增加了记账,表格等应用知识的传授。

农村扫盲夜校班,首先让大家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各种农具、农活和农村季节性名称。如:该春耕了,就教大家写“春耕”、“送粪”。翻地时节,就教大家写“深翻地”,该用什么农用品就立刻教什么字。晚上学会了,第二天,在田间地头,趁现场劳动空隙时间,老师组织大家复习巩固。仅两个多月,大多数人都掌握了。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中国老百姓,都非常尊重和崇拜知识分子,也非常希望家中能有文化人。所以,农村扫盲运动一开始,村民便积极响应。如果没有国家政府的积极倡导,大家就没有这样免费学习的机会。

在学习实践中,老百姓加深了对上学识字重要性的认知,也明白了学习文化带来的好处,对后代的教育自然也更加重视了。过去,农民进城连厕所、道路或门厅标识都不认识,现在都能认了。

许多年轻人学了文化后,纷纷进了工厂,或担任乡村干部。在后来的工作中,还能继续深入学习。因此,知识改变了众多农民的命运。对于村民而言,他们都不愿意自己的子孙后代,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有机会免费学习认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大地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

春晨,一望无际的大中坝还在沉睡中,天际的朝阳已露出了绯红的脸庞。绿油油的油菜苗和卷心白菜都裹上一层灰蒙蒙的薄霜,沐浴在绚丽的霞光中。随着气温回升,刘长清身上和耳朵上的冻疮,也不再像冬天那样干痛。

每天上学时,他背着背篼,把课本和割草刀放在里面,一放学,他就抓紧时间到坡上打猪草,如果没有打满,养母不准他吃饭,要么就是一顿打骂。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趁在野外打猪草的间歇时间,他用小木棍在沙地上写写画画,复习巩固当天学习的知识。以备在课堂上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和课堂检查。

自从插班后,刘长清必须起早贪黑,才能完成学业和养母制定的家务农活。他常常躲在山坡的沙地沟里,不顾风吹日晒,安静地蹲在那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棍,在沙子上,不停地练习各科作业。在沙土上练习,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立刻抹去重来。

说来也很奇怪,每当在安静无人的山坡上写字时,刘长清的脑海里就能清晰地呈现出:班主任和学科老师讲话神态和知识要点,似乎比坐在教室里,理解得更加透彻,思维更加活跃。

在艰苦的环境中,刘长清自己调整好了心态,制定好了练习时间表,能熟练地掌握和清晰地记住每天的知识。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刘长清也是这个用意。他的学习方法验证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真理。全班只有他一个半工半读的“大学生”,其他同学都是只管读书,几乎不做家务,但刘长清不与他们攀比,也没有任何怨言。

苦难常常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在刘长清的遭遇中,他学会了苦中寻乐,吃苦耐劳。对养母的刁难,也让他学会了坚忍不拔,在艰难中寻求生存、学会提升自己的方法,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赋予的一切。

争分夺秒地勤学苦练。他把路边别人不要的芭茅杆剪成一捆整齐的数数棒,在劳动之余,把它用作在沙地练习写字,算数做题的笔,这使他养成了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累了,练练嗓子。他把肖继诗叔叔告诫的话都牢牢地记在了心上,以他为榜样,像他那样成为号子歌手。在最困难的少年时期,《船工号子》成了他战胜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的精神力量。春夏秋冬,他都坚持到涪江浅水中游泳,练就了强健的体魄。

在每次绝望时,刘长清总能喜遇贵人提携指点,绝处逢生,不断制定未来的新目标。事实上,每个人的成长总是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后,就在刘长清因家里吃不饱穿不暖被送出去的时候,国家正紧密锣鼓地编制实施国家发展1953—1957“一五”计划。

号召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和农业。基本任务目标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石;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在仲春温暖的阳光下,在大中坝秧歌坝的墙壁上,道路两旁,挂着醒目的红色大字横幅:“第一个五年计划,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快速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

为了改变落后的农业和工业面貌,1955年,桂林大中坝党支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新星高级农业合作社,实行集体化劳动生产,村民劳动日采取记工分的制度。刘长清乘着政策的东风,融入到集体生产劳动中。终于,冲破了养母对他的桎梏,不再受她的约束,获得了与众人接触交流的机会。

刘长清如愿以偿,上了正规学校,又享受到了全国扫盲运动的福利,解决了识字、阅读和写作的问题。天性活泼开朗的他,在集体生产中,不时快乐地哼着船工号子,为村民打气加油。在集体劳动的现场,有了他,就总是充满着欢歌笑语,生产速度也会加快许多。

通过学校和夜校平台,刘长清争分夺秒,合理安排,做到了农活与学习两不误。没过多久,他就能流畅地阅读理解各种报刊杂志,能写各种体裁的应用文,这为他未来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