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国家把它作为优秀剧目在全国推广传播,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内容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以李玉和一家三代,为游击队暗送密电码为线索,赞扬了中国人民为了赶走帝国主义的机智勇敢,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品质鼓舞和激励着新中国所有中华儿女。
刘长清和徐绍勤演这个剧的时候,充满深情,努力传播着正能量。但是,在混乱时期,仅靠三五个人坚守正能量,显得以卵击石,势单力薄,寡不敌众。
在“鸠山”强权的压制下,真理显得苍白无力,从此,宣传队夭折。《红灯记》停演也昭示着:强权的虚弱和无道,全公社百姓对此,深表愤怒和遗憾。
冬天,气温冰凉,万物萧条。时光步履匆匆,悄然过去了。早春来临,天气开始变暖。刘长清为了躲避武斗,每天按部就班地耕种、浇肥、采摘和捕鱼。刚开始,还能抽空回城里王家看看父母和兄弟姊妹,虽然自己家里依然经济拮据,但是,每次,也都要给弟弟妹妹带一些农村的蔬菜水果回去。
每次回到城里,看到方便、干净和亮堂堂的电灯,刘长清心里暗生羡慕。在八岁多到养母家大中坝中梁子,后又搬到秧歌坝,这里所有村民都还在使用煤油灯。
1953年元旦,即刘长清从城里抱养出来那一年,潼城新建了一台能发53千瓦的煤气发电机正式投入使用,梓潼城关的居民家,亮起了第一盏电灯,结束了城中心无电的历史。但是,因为发电量小,所发的电只能供白天米厂与印刷厂用电。夜晚供县城机关、学校和少数商户使用。还没有能力供给其它任何乡镇。
从1958年3月开始,县党委政府就开始筹划:利用涪江充足的水资源,建立水力发电站,以尽快摆脱无电之苦。并在1959年—1971年期间,先后建成了二滩和太安两个小型电站,解决了周边村民的用电问题。但是,潼城电网水电装机总容量只有2300千瓦,绝大部分农村仍然只能使用煤油灯照明。电力依然供应不足,严重制约了全县整体经济的发展。
修电站,是解决水力发电匮乏,制约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党政领导一班人排除一切干扰,把重心工作和主要精力,用在了坚持做有益于人民的实事上。为了实现有电的目标,全力以赴,在涪江沿线,新建东风发电厂,并保留有几千民工,一直坚守在修建工地上。
寒冬季节,工地四周全是枯萎的芭茅杆,远处,是秃秃的荒坡。为了建设美丽家园,工人们驻守在这里,不分白日昼夜地劳动,日晒雨淋,却毫无怨言。
1968年新春之际,万物复苏,春阳高照。为了丰富工地工人枯燥的文化生活,文化馆馆长冯文清,一位高朗清瘦的中年男人,提着挎包,悄无声息地找到了刘长清的家门。刘长清坐在草房堂屋外的阶沿上,正在认真修理着破烂的渔网。
老远,他就看到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径直朝着自己走来。没有等他开口,对方先抢着自我介绍道:“我是县文化馆馆长冯文清,今天是专程来请你出山,到文化馆,为修建电站工地编排一台节目,为那些辛劳苦战在一线的工人,加油鼓劲。”
二
冯馆长急切地一口气说完,他方正瘦削的国字脸上,充满着温和恳切的笑意。刘长清对馆长亲自出面,不辞辛苦,登门拜访,真诚邀请,深受感动。他放下手上的活,让出自己坐着的长条木凳,请馆长坐。
冯馆长立刻拒绝,语气迫地说道:“我不坐了,请你给家人交代一下,带一些日常用品和衣物,马上跟我一起回去,这期间吃住都在文化馆,任务比较紧急。工地上的工人,春节期间都没有回家过年,那里的环境非常艰苦,急需要精神文化力量支撑和鼓励。”
怀孕的妻子闻声出来,挺着大肚子,笑容满面,语气温和,善解人意地对丈夫说:“长清,你放心去吧,我自己能行,家里吃的用的都很充足,够用一阵子。”
刘长清笑盈盈地对妻子说:“那好吧。”
然后,去里屋收拾好行李,跟着冯馆长一道回文化馆了。桂林剧团排斥不留他,文化馆馆长却主动亲自上门请他,真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刘长清坚持正义,却被桂林剧团排斥打击,他不温不火,一边静静地耕耘庄稼,一边努力学习巩固戏曲折子戏,自娱自乐。妻子看在眼里,心痛他这个人才被埋没了。她暗自为丈夫惋惜,心里有些愤愤不平。
一路上,冯馆长给刘长清讲了立即要开展的工作、步骤和为什么找他的原因及理由。
多年的业余剧团生涯,团长肖继诗和各位专业老师,都从多方面对他进行了培育。在这个过程中,他从一个业余爱好者到整台节目的编导,一步一个脚印地升华和蜕变,才练就了一身过硬本事。现在,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刘长清心里默默地感叹。
由于潼城是穷困县,经济吃紧,只能选择修建小型电站,选址在桂林到东风段开渠建站。这里是涪江水面最宽,视野最广阔的地段。建国初期,各种物资都十分匮乏,要建大型电站,需要无数钢材和石头堆砌,只能依靠人工爆破和敲碎。
这次,刘长清去帮助排练的东风电站宣传队,演员们都是非专职人员,节目宗旨是鼓舞民工士气。在没有先进施工设备的情况下,这些工人都是使用最原始、最朴素的推推车,弓着身,来来往往运送,一砖一瓦垒砌电站堤坝。
只有建一个大型电站,才能解决全县人民的用电问题,刘长清强烈地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能为建设美丽家乡出力出汗,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想到有一天整个大中坝,甚至全县各地都能用上涪江水发的电,他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三
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万物渐渐吐绿。途中,在大中坝宽广的平坝上,却看不到昔日乡民忙碌耕耘的身影。只有刘长清跟着冯馆长行色匆匆的单调步履,以及上空悠远的广播声。挂在公路沿线“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红色标语,随着徐徐春风,在空中高高飘扬。
一路上,刘长清听了冯馆长给他讲的这些客观原因,自己编排节目的目的和意义,他心里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冯馆长直接带他到工地现场,穿行其间,颇有感触。
工人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埋着头,个个撸起袖子,甩开手臂,抡起锤子敲打着石头。有的工人推着车,一趟趟地往返运输,干得热火朝天。虽然春天温度不高,但工人们早已汗流浃背。晚上,就住在临时搭建的野营棚里,在煤油灯下吃饭和洗漱,这个场面使刘长清深受感动。
到现场采风,看到这些感人的情景,激发了刘长清的创作灵感。回到文化馆,他创作出了赞美劳动者的快板和相声。编排出了各类歌颂、赞美和激发工人干劲的节目。然后,逐一传授给宣传队成员,待排练成熟后,便带着演出队,分别到每段电站工地巡回演出。
历时三个多月,刘长清对整个节目的策划到审定,精细化修改,熟练演出,这一过程,使他的编、排及演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又一次锤炼和提升。
实践证明:他一个人能顶了半个文化馆的工作量。刘长清为三块石电站前期的修建工作,工地文化艺术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青春朝气的年龄,刘长清就目睹和亲历了电站修建过程。他是潼城初期水电站建设的见证者,是最早的修建工地文艺传播功臣。初期电站建设,为后面三块石大型电站,人工运河的修建做好了铺垫。
“煤油灯下战涪江,海椒盐巴下干粮。” 这是电站修建工地的写照。那时,物资匮乏,乡民的生活都十分简朴,没有多余的蔬菜和肉食。只能用油炒的盐巴下饭。
每天清晨,朝霞冉冉升起的时候,修建工地的工人们早已经推着车,抡起锤子,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敲打石头的“叮当”声此起彼伏,响亮悦耳,在上空萦绕盘旋。大家都心无旁骛,非常认真专注地忙碌着。
他们一队队络绎不绝的工人,躬身拉着斗斗车运送石子,步伐稳健,神情自若,身影倒映在涪江里,被霓虹的朝霞披上了绚丽的彩衣。仿佛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在闪闪发光。
他们是来自于各乡镇村社的青壮年热血男子。高温时,他们袒胸露背,围着防止撞伤皮肤的围裙,颈上围着汗巾,你追我赶,每个人的动作都是那么敏捷迅速。
人人心里都期盼和梦想:早点用上明亮的电灯。干旱季节,能用电抽水灌溉农田,确保每年每季的庄稼都能大丰收。把农业生产真正搞好,每个人手里就有了金饭碗。
工地上,工人们的生活简单枯燥,但却很快乐,他们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希望。业余时间也自娱自乐,学习唱歌和乐器。刘长清编排赞美他们的节目,更加激发出了他们的干劲和热情。因此,受到广大工人的崇拜和喜爱。
一天,演出刚刚结束,他正在组织大家收拾舞台道具,一个皮肤微黑,年近三十岁,个子中等的男子,神情自若地向刘长清走来,笑盈盈地问道:“您就是刘长清编导啊?看了您的节目,让我很感动,我叫何永才,交个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