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思竹(原名陈榕)的头像

陈思竹(原名陈榕)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4/18
分享
《潼城春秋》连载

第三十二章 耕耘乡村(四)

从书上学习到了这一系列的科学种植方法,刘长清十分惊喜。不得不说,过去自己与村民种植玉米都没有技术含量,千篇一律按照上辈传下的方法播种。零散种植,肥料也仅限于浇灌粪水,虽然家家都在种,但产量都不高。

刘长清认真仔细地研究了全国各地种植玉米的情况。虽然北方以大平原为主,但气温未必有南方的优势。而作为大中坝这块肥沃辽阔的宝地,并不亚于北方的宽阔。但过去,没有成片成规模的种植,真是浪费和遗憾。当然,即便那个时候,他也知道这些科学种植知识,在社会动乱期间,也没有办法顺利实施。

或许,从某各角度上讲,命运把刘长清这个城市里出生的孩子,从小抱养到大中坝这片土地上,让他受尽折磨,经历无数风吹雨打,才炼就了他今天所具备的才能,才获得了上级领导的重视。提拔他到这个位置,给他担子,让他自觉自愿地进行深度思考。

如果没有在这片土地生活与实践这么久,他担任这个行政职务,也不会如此纵横思考,找到农业低产,长久存在的根源问题。

虽然刘长清才上任两个多月,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积极履行好党和政府赋予他的职责。他传承了母亲谢泽芳的基因和天赋,内心本能地有强烈的求知欲,乐观豁达。无论外界环境多么恶劣,有多大的阻碍,也压制不住他对知识的渴求、学习和思考。

大脑决定行动。有了清晰的认知和思考,才能有正确的行动。在短短的时间内,急中生智,刘长清终于找到了长期制约大中坝,不能致富的根源,令他兴奋不已。

当朝霞冉冉升起时,他特地走到庄稼地里,放眼望去:那片看了二十多年,十分熟悉的平坝,是那么辽阔无际。满眼都是金灿灿即将收割的庄稼,一幅即将丰收的美景图。

一天早晨,天刚亮,朝阳才露出半个脸,刘长清便迎着那抹朝霞,去探望生病的支部书记奚惟突。刚走到他家门口,就听到书记不停地咳嗽。他的夫人正在厨房做早餐。

刘长清走进去,给书记递了一杯热开水,抚摸着他的后背,让他平息下来后,再坐到床边问道:“奚书记,您好一些了吗?”

奚惟突斜靠在陈旧的木床上,静了静,整理了一下嗓子,轻声说道:“我是老毛病了,每年换季的时候,这个咳嗽病就会复发,不碍事,有事你说,你说。”

刘长清严肃地望着书记的眼睛,畅所欲言地把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思考和计划,以及对往日村民的种植方法,认真地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待刘长清一口气说完,奚书记安静地听完他的话后,似乎猛然顿悟,有些激动地说道:“我当了这么多年的大队书记,还没有从这些方面学习和思考过,总是上传下达,上级怎么交代,自己就怎么传达给村民,还没有像你这样,做了这么细致的研究。”

奚书记换了一口气,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想咳嗽却没有咳出来。停了停,然后,继续说道:“长清啊,你说的这些,是我几十年来第一次听到,这么切合大中坝实际情况的话,还有这么具体的种植方案。你就大胆去做,一切不好的后果我来承担。现在,大队干部队伍里,你是最年轻有为的一个,希望你好好干,干出成绩来。”

听了书记对自己充分肯定,发自肺腑的赞扬,刘长清便主动请缨,自报家门说道:“好,我一定努力,谢谢书记的肯定和鼓励。我愿意承担这次玉米新方法的规模试种,成功后,再全面推广。”

听了刘长清的回答,书记激动地坐起来。但是,刘长清又扶着他斜躺下,说道:“奚书记,不要动,好好养病,趁这时还早,我立即动身去县种子站,挑选优良品种。”

“好吧,那就辛苦你了。”

刘长清再次帮书记理了理盖在身上的薄被,就立即直奔县种子站。站里工作人员才刚刚打开办公室门。来得早,也来得巧。刘长清要找的负责人今天正好在。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他来到负责人的办公室。种子站站长是一位中年人,穿着蓝色的中山衣服,看起来,厚道踏实稳重。他坐在座位上,认真地听刘长清讲解新的种植思路。

听完,他爽快地说道:“我们正在盼望有像你这样好学习,懂科学种植的村干部。农村要致富,必须靠干部。村民受文化知识和视野的局限,长期养成了惯性思维,都不太愿意动脑子、探索与创新,也不愿意求助。大中坝这下好了,有了你这个主任来专门负责这个事,应该会有好的收效,我们大力支持你。”

听了负责人的话,刘长清十分激动,就大胆地要了一大批良种玉米。在这个时节,已经是秋季末次播种了。他扛着几大包种子,急速往回赶。

刘长清把种子直接拿到大队办公室,然后,他立即安排大家一边平整土地,一边按照科学播种的方法,把种子放在秋日的阳光下,并用水兑了一点化学肥料,让种子吸足水分和营养。

这个方法大家都还没有尝试过,除了少部分村民没有接受外,大多数乡民相信他,也抱着试试的心理,都一丝不苟地照做。根据所拿回的种子量,集中播种了近600亩玉米。

然后,在刘长清的指导下,大家都认真细致地用新的科学技术进行管理和施肥,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杆苗壮实,叶子青翠欲滴,当季就喜获丰收。

大家把颗粒饱满,色泽晶亮的玉米拿到粮站去兑换大米时,一斤可以换到一斤四两大米,还不补差价。这次试种成功,有效地就解决了全大队村民,全年都有米饭吃的大问题。

在村民们的脸上,情不自禁地洋溢着快乐满足的笑意,并对刘长清充满了感激和敬佩。大家尝到了甜头,人人都拥护规模种植玉米,接受了刘长清传授的新方法。曾经拒绝接受的村民,也热情主动地找刘长清要种子,请教怎么科学种植的方法。从此,村民告别了过去传统粗放式的播种和管理方式。

看到这些变化,刘长清满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连过去冷冰冰的养母王素英的脸上,也常常露出了满意的笑意。她还到处给村民诉说:过去对刘长清太苛刻,太过分了,现在内心很后悔。

回到家里,养母与刘长清夫妇和孩子们相处,也开始变得柔和融洽了。看到他们忙不过来,偶尔还要搭把手。养父更是开心。可是,这样的好光景不长,1974年6月6日,养父刘可明突发疾病去世了。

送别了养父,养母失去了宠爱她的丈夫,坚实的精神支柱,整日没精打采,以泪洗面。刘长清和罗向芬反复对养母说:“妈,您放心,养好身体,我们会为您养老送终的,您现在就不要去庄稼地,就在家里修养。”

最终,王素英决定改了嫁。刘长清夫妇用孝顺进行了阻止,公社副书记也及时赶来极力劝阻。或许是她自己觉得这二十多年来,对儿子媳妇太苛刻刻薄了,不好意思,没有资格享他们的福,她还是执意另嫁了。

家里的突然变故,养母离开了。三十而立的刘长清全家五口人住在刘家的老房子里,这才真正属于他一家人的天地。他心情愉悦,不再看养母的脸色行事,从此,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和自主。

刘长清作为大队干部,再没有任何牵绊,可以轻装前行,甩开手臂努力工作了。通过幼年到中年二十多年人生经验积累,以及对科学种养殖的学习和探索,更加深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觉得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干劲。

每天,他依然早出晚归,有时甚至天刚麻麻亮,就去庄稼地转悠。在那里徘徊,抽叶子烟,吞云吐雾,望着慢慢渐亮的天空,想着诗意远方。

1974年,一天清晨,他来到已经亏损倒闭的旧厂前转悠。这是1971年,选址在一大队修建的糖厂。可是,从成立以来,一直连年亏损,不得不倒闭。

刘长清围着这一片废弃的厂址,认真地考察了这里的环境,他又主动请缨:接手糖厂。大队奚书记已经见识了刘长清的成功,他不假思索地表示:“我没有意见,全力支持你的工作,你尽管好好干吧。”

初秋时节,太阳还是很烈,它高高地悬挂在高空中,像一个变了色的浅色气球,这正是秋天播种甘蔗的最佳时期。刘长清迅速挑选了一批精兵强将,搭建好企业班子:黄绪国兼任出纳、李学伦兼任会计、龚贤学统筹监管、奚一顶负责烤酒和奚一开负责熬糖技术。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甘蔗酒的进出库逐一建账,不能漏掉一斤一两,一角一分。甘蔗熬糖后的渣子,再用来烤酒,一举两得。大家都心无旁骛,严格按照这个标准,不折不扣地执行。

在当年第一季,用甘蔗熬制的红糖和甘蔗酒,产量就上了一百吨。刘长清还利用糖厂的闲置期,组织唐奎和唐启富等五名铁匠打船钉,实行铁匠和大队利润分成,当年,大队纯收入就上万元。在短短两年内,除了队务开支,就有积蓄七千多元。

为了保证糖厂生产原材料的供应,每年都要组织村民重新种植甘蔗,春季最晚播种时间,不能超过四月。秋季八九月份种植甘蔗,在十月左右成熟。采收时间长,可以持续到次年的三四月份。用大棚种植技术,可以控制植物生长的环境,还可以随时吃到新鲜甘蔗,确保原材料不断供。

在选择蔗芽时,挑选尾巴芽多,生长健壮的种子,可以增强抗旱能力和促使快速发芽。每次换种,必须要疏松土质,做好排水沟,并在土壤中,施足有机肥,以保证充足的养分。下种后,覆盖泥土不能太厚,并保证能够接收到充足的阳光,才能催发新芽生根。

在后期的管理中,刘长清层层严格把关。下种后,及时施入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立即浇水,让肥料尽快稀释,才能促使植物更好地吸收。在蔗苗长到约一米时,就间隔半月施一次肥,并保证浇灌充足的水分。这样管理,甘蔗就会生长得非常快,并且枝叶茂盛。

刘长清上任两年多,一年解决一件关系民生的大事。第一年解决了粮食充足,家家有余粮的问题。第二年盘活了糖厂,不但没有亏损,而且有了盈利。规模种植甘蔗,让村民就近卖钱,既解决了员工的工资,增加了公共开支的经费,又使整个大队的干部群众,对糖厂的收支都了然于心。

他们不得不佩服刘长清的胆识和魄力,公开透明的账务管理,严格的财务制度,以及产品的质量保证。一个全新、公平公正、值得村民信赖的刘长清,鲜活地树立了起来。

1975年,恢复了“村支两委”,基于突出的政绩,上级和大队党支部书记一致同意,刘长清转正为大队长,全面负责抓全村的工作。

在内心,刘长清对自己那点政绩并不满足,前面许多工作,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工作思路,方式方法都必须不断创新。作为大队长,必须带领乡亲们致富,为此,还必须开发更多新的增收项目,多条腿走路,产业多元化发展。

他又想到了修堤增地。在大中坝这里,每当遇到洪水涨潮,涪江沿线黄盘石以下的土地,就会被冲掉十余亩的庄稼地,多的时候要达百亩或数百亩。水淹后,只留下一片鹅卵石河滩和大大小小的水塘。这个损失对村民也是致命的打击。

用什么办法能抵挡洪水冲袭呢?种芭茅和桑树抵挡不了洪水猛兽,只能修河堤,可是,没有钱啊。刘长清担任大队长时,集体账上只有肆角七分钱。捉襟见肘,真是一分钱憋死英雄汉。

刘长清想起了大队干部曾经帮助自己修草房的往事,可以发动干部群众,就地取材。只需要每户村民投入一些慈竹,编成竹笼。同时,充分发挥村民们有足够力气的优势,把整个河坝里的鹅卵石抠出来,装进竹笼里。就成了比较坚固的拦水堤坝。

在刘长清的组织指挥下,大家心悦诚服,齐心协力,经过一个冬春的苦战,在黄盘石前,修成了一条底宽三米,长达五百米的龙干河堤。河堤既抵挡了洪水,又保持了水土,保住了农民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全村人民由衷地敬佩他。

修河堤是基础建设。当有了足够的结余资金时,改善和优化民生环境,成为刘长清新的目标。为了乡民生病能及时治疗,孩子能就近上学,群众生活方便,刘长清又修建了医疗站、幼儿园和加工厂。

没有材料,他就发动群众投入劳动力,去河坝挑回鹅卵石作为建筑材料。他把糖厂所赚的纯利润,都用来购买砖瓦、油漆和木材等。

从此,大中坝的人有了自己的医疗站,村民能及时就近看病。开办了加工厂,为家家户户粉碎玉米、小麦、制作干面与水面等,丰富和提高了群众的生活品质。幼儿园,后来又升为小学,让全村村民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确保了孩子健康成长。

刘长清是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基层干部,他关注乡亲们的温饱和困难,解决了村民长期困惑的问题。在这期间,公社获得了三个民办教师的名额,他请求二三大队的支部书记徐启友和黄万志,把名额给了龚兰芳、陈忠富和奚惟全,因此,改变了三个人和三个家庭的命运。

也许是刘长清从小受到寒冬的折磨,他十分怕过冬,眼看村里大多数百姓家庭也缺棉絮棉袄,所以,他暗自下决心:不仅仅要乡亲们有足够的粮食,解决大家吃饭的问题,还要确保每家每户过上温暖的寒冬。

虽然大中坝是暖冬,但是,数九寒天,北风呼啸,温度降到最低零下零度左右时,还是刺骨地冷。刘长清十三岁就参加过全县高产棉花试验基地建设,他有丰富的种植高产棉花的经验。于是,他发动全大队种植高产棉。

1975年,刚刚过完大年,气温又渐渐开始回升,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正是种植棉花的好时节。抓住最佳播种时间,根据棉花发育和生长的特点,要使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水分和养分,就必须选择利于根系发育、呼吸和透气的土壤。土壤需要疏松多孔,粘稠度适中,含水量好,又不积水,也有一定基础肥力,土层比较深厚的地域。

刘长清立即在三队挑出六亩高产试验地,同时,也选定了小麦高产试验地。与大队高产技术员罗传善等人一道,引进良种,并严格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播种、种植和管理。

播种后,由于棉花生长期很长,根系分布很深,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肥料供应,因此,需要在表层土壤添加丰富的矿物质。以农家肥料和腐熟饼为主要基肥,在追肥的时候,使用复合肥料进行表层灌溉。还要根据棉花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实际情况,进行浇水施肥。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棉花对光照要求很高,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棉花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刘长清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和条件实施。

经过他们齐心协力的科学播种、浇灌施肥和细致入微的管理,当季又创造了亩产皮棉130多公斤,亩产小麦800多公斤的纪录。把这些棉花通过加工,冬季,就能让全大队的老百姓,都能用上了新的棉被和棉袄。

刘长清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坚忍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苦干实干加巧干,很快改变了全村的旧貌。全村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很突出。

到了卸任前,他还清了大队近万元的债务。办了糖厂、铁工厂,修了医疗站,幼儿园,小学和加工房。承担了大队各项开支,最后,账户上还有近万元元的余额。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