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思竹(原名陈榕)的头像

陈思竹(原名陈榕)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4/27
分享
《潼城春秋》连载

第五十七章 精铸厂(三)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1984年至1991),全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4年中央4号文件正式提出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了以乡村集体企业为标志的“苏南模式”和以农民个体私营企业为标志的“温州模式”。相继诞生了一批闻名全国的农民企业家。

中央要求: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支持和成长空间。潼城县委县府对各镇乡也分派有硬任务,硬指标。他们知道刘长清有较强的组织、社交和经营能力,在双江完成了原始积累,已经有实力进城办更大的厂。刘长清正适逢乡镇企业戴红帽子,全国上下全力以赴促进民营企业大发展时期。

精明的陈自笃目睹了:在每年农机产品订货会上,刘长清的订单非常多。他就特别向梓桐镇的领导强烈推荐,把他引进城里,作为梓潼镇的支柱企业。自己也想跟着刘长清,学学驾驭市场的奥秘。

看见梓潼镇的领导们眼睛里充满着渴求,如此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又见陈自笃精明的脸上流露出诚恳和热情,刘长清心想:反正自己已经下海,再奋力一搏,又有何仿?县城肯定比双江更具有区位和交通等运输优势。他就爽快地答应与陈自笃合伙创办新厂。

西装革履的梓潼镇党委书记陈学龙和精干的镇长陈家玉都高兴地一起站起来,激动地紧紧握住刘长清的双手说:“刘厂长,太感谢您对梓潼镇党委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您有什么要求都提出来,我们会及时解决。”

“好吧。”

刘长清满脸笑容,充满自信地回答道。陈自笃一行是有备而来。他们立即拿出合同,很顺利地签订了合伙协议。并立即登记注册,取名潼南县精铸厂,陈自笃推举刘长清为法人代表。随即选址在电力大厦对面,两次征地九亩六分。1991年建厂,先后建了两个铸造车间,一座三顿半的熔铁炉、一座电炉和一栋办公楼。

刘长清以一贯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立即购进了内外圆磨床,研发一些汽车配件,主要用于生产汽门座圈,还有各种机型的差速器壳和轴头等产品。提升产品质量,把过去使用的普通材质提升为球墨铸铁,专门生产成都内燃机厂和南充内燃机厂的主机配套高质产品。

当两个车间建好后,新产品模型也开发来了,正准备大规模投放市场的时候,没有购买原材料的流动资金了。因为刘长清投入了127万元,而陈自笃只投了19万元,连同在银行的贷款150万元,征地、修建厂房车间和办公楼、购进设备、原材料和产品开发已经用完。刘长清叫陈自笃再出资20万元,用来做流动资金,但是他却说:“没有。”

只有刘长清自己想办法筹集资金,加大对企业的投入,使企业快速走上生产正轨。可是,没过多久,陈自笃便提出承包经营,由他先包三年。刘长清没有计较自己投入了诸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他不想在这些是是非非的问题上花时间思考。既然他要承包,自己也算为梓潼镇做了一些义务慈善工作,便爽快地让他们签订了承包合同。

又回到双江农机厂工作。一个星期,这天,晴朗无云,霓虹的朝霞沐浴着智慧路斜坡上的农机厂。厂大门外公路边茂盛的树枝上,鸟儿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一片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美景。刘长清坐在大门右侧中间的办公室,刚刚泡好茶,陈自笃又和梓桐镇镇长陈家玉,以及分管乡镇企业发展的李平副镇长一起走了进来。

他们来不及安稳地坐下,西装革履,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的镇长陈家玉,就立即开口劝说道:“刘厂长,你是精铸厂的法人,这个企业搞不好,你要受牵连,你不能不管,一走了之啊。”

刘长清说:“我们已经签了合同的啊,由陈自笃独自经营。”

他们异口同声,不约而同地急忙说:“合同可以改变。”

为了把刘长清挽留下来,请回去,他们又立即拿出一份新的合同,放在刘长清的办公桌上,已经改为由刘长清独立经营三年,盖好了章,就等刘长清签字了。刘长清二话没说就签了。因为他脑子里有一系列精铸厂的操作实施方案,他有信心做好。

从1990年到1991年,仅仅一年多时间,精铸厂的年产值就已经发展到近百万元,年纯利润10多万元的规模了。小股东陈自笃看见企业好了,有了盈利,就想自己独立承包经营,可是,镇里主要领导并不信任他的经营能力,才又二顾茅庐,请回刘长清,让他独自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干。

自从由刘长清独自经营以来,双江农机厂产品,早就占领了西南乃至全国各地市场。除了适当地拓展市场业务,客户都非常信任这个产品的质量,以及刘长清的为人品格。因此,客户都与他的农机厂有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在刘长清独立经营精铸厂的1992年至1995这三年中,他和四川、重庆经营农机配件商家的业务关系发展得非常好。又因为产品质量稳定,适销对路,服务功能健全,加之,销售负责人王兴信,彭祖明、蒋小华、曹平尽心尽力,分片拓展销售,很快就占领了更加广泛的市场,企业也迅速成了潼城农机汽车配件行业的纳税大户。

1994年元旦,天空雾气沉沉,气温也比较寒冷,刘长清拿着行李,在外出差拓展市场。铸造车间的工人们早就开始生产了。上午时分,二十几个农民手持棍棒,不由分说地冲进了厂门口。

“哪个是刘长清的妻子?出来。”

刘长清的妻子罗向芬闻声走了出来,看到一群陌生人,凶神恶煞,义愤填膺的样子,她温和地问道:“谁找我,有啥事啊?”

二十多农民为了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来示威。他们不由分说,冲上去,便开始毒打他的妻子、儿女和工人。大门保安立即报警,县公安局长、镇党委书记、派出所长,都迅速赶来,抓了打人凶手。

正在成都厂家做业务推广的刘长清得知这个消息,立即赶回来,了解清楚了事情的原委,让他陷入了沉思。妻子罗向芬、子女、妻舅和亲友们达成一致意见,都赞同:“撤销精铸厂,回双江去发展。万一哪天这群人又来报复,说不准还会出命案。”

在七嘴巴舌的声音中,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刘长清踱着方步,双手叉腰,走到窗前,神情忧郁地望着对面的生产车间,机声隆隆地响着,工人们正在工位上忙碌着。这个图景来之不易,要回到双江,场地根本不够用。想到这里的党委政府一直都很支持认可自己,遇到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派出所都第一时间到达了现场,控制了不堪局面,解决了具体问题。

如果突然撤走,不仅仅对不起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也会使企业陷入失败的境地,相关的客户也会失去了信信。尽管刘长清也担心那些不讲道理,不明事理的村民还会再来报复,扰乱生产,存在着后患,但是他打定主意:坚决不走。

当天晚上,在他的办公室里,他找来了妻子儿女和亲朋好友,召开家庭会议,刘长清给大家做了多方分析,权衡利弊,力排众议。最后,他态度坚决地说道:“大家都不要想撤走的事了,我们每天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兢兢业业,干出好成绩来,让人无可挑剔,让那群人也看看我们的能力和实力。”

刘长清有胆量有气魄。在困难面前,从不慌乱,总是以理服人,以自己的人品赢得了众人的尊重。更令人折服的是:他的宽容大度和深谋远虑。在说服稳定家人和工人们的情绪后,他又急匆匆赶去县委有关部门为农民说情,请求他们把闹事关押起来的农民都立即释放回家。

派出所的负责人,把关押的农民带到刘长清面前,对他们说:“是这位刘厂长专程来为你们说情,才放了你们,你们这样扰乱生产秩序,会给社会造成不安定,扰乱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是违法的,你们知道不?”

有几个农民语气明显地缓和了,有几个却故意狡辩地说道:“他们占了我们的地盘,我们无法生存啊。”

在场的镇长陈学龙向他们解释说:“这偏远的荒地已经征用,企业出资给予了补偿,现在开办企业,是国家的政策,只有办企业,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啊。”

刘长清笑盈盈地对他们说:“你们以后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可以先找我说,千万不能再拿刀拿棒乱打人哟,要是你们伤到人,发生了命案,你们还会坐牢,那你们家的老人孩子该怎么办啊?所以,以后你们绝对不能再这样冲动了。”

那几个被关押的主犯,望着刘长清一脸慈祥,语气柔和的劝说,他们敌视的眼神也变得温和起来,甚至,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谢谢刘厂长的大度宽容,我们以后不会再乱来了,开始我们也不知道这些情况,只是在想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不懂得国家现在发展乡镇企业,是在帮助乡村搞活经济的道理。对不起啊。”

刘长清哈哈哈大笑起来,并逐一与他们握手,亲热地说道:“谢谢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我已经说服妻儿和工人们不撤走,我们也会好好地干出成绩来。”

刘长清以自己的仁爱和宽容大度,迅速化解了企业和村民的矛盾,保证了此后长期和平共处。

腊月,天空明朗,万里无云。虽有阳光普照,但严寒透彻肌肤,使人全身都有凉意。从派出所回到厂办公室,想到闹事群众不再扰乱企业正常生产,刘长清心里一阵轻松,深深地吐了一口气。

他坐到座椅上,身体放松地斜靠着椅背,眼睛愣愣地望着对面墙壁上挂着的那幅对联: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刘长清在文化站图书阅览室里阅读过,他最喜欢的作者蒲松龄的励志对联。

上联,破釜沉舟,是一个典故,讲述秦末项羽率领五万兵力,与秦国名将章邯和王离率领的四十万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交战的著名战役。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最终,让秦国百余座城池都归了楚国。

为了取得这次胜利,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楚军士兵们美美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碎,附近的所有房屋,都放火统统烧毁。项羽用破釜沉舟的办法来表示:楚军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士兵们见主帅决心这么大,就都树立了不再活着回去的信念。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打败了秦军。经过这一仗,秦军再也振作不起来,没过两年,秦朝灭亡。

下联,卧薪尝胆,典故描述了公元前496年,吴王率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但被文成劝阻,并出谋划策,派人调和,假装投降,吴国便撤兵放了勾践。勾践打着旗子和大夫范蠡回越国后,假装安心放牛牧羊,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

勾践暗自立志,发愤图强,他怕自己贪图舒适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用兵器做枕头,睡在稻草堆上。在屋里挂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床就先尝尝它,以激励自己不忘雪耻。

勾践亲自到田里地头与农夫们一道干活,妻子勤劳纺线织布。他的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而吴王仍然野心勃勃,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谗言,杀了忠臣伍子胥。吴国貌似强大,却已经失去民心。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

吴国求和,勾践预估暂时不能打败吴国,就同意了。十年后,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吴国完全不能抵挡越军的强力猛攻,屡战屡败。

刘长清把这幅对联贴在他办公室座位后面的墙上和对面墙上,让座椅紧紧依靠着这个信念。每天一进办公室门,他就能看见座位上的对联温习一遍。一坐下来,又能看见对面墙上的这幅对联。甚至伏案工作时,每一抬头,就能看见它,时时激励着自己。

自从办企业以来,刘长清多次遇到了内部股东和外部势力的逼迫而走入绝境,每次都有众多的人力挺他。这幅对联的内涵,恰如其分地映衬着他的心境。只要一直看着它,遇到什么样的逆境和困境,都不怕了。

刘长清也是经过股东陈自笃的折腾后,与精铸厂签订了三年的承包合同,这期间,会计和出纳都是股东陈自笃委派的人。到两年半的时候,精明能干的陈自笃,每天不做任何具体的事,他就正襟危坐地坐在精铸厂对面,罗老板的小食店里。他用鹰眼般的目光,记下一个月运出了多少产品,运回了多少材料,哪些客户来了厂里洽谈。

为了深入了解厂里的运行情况,有时候,陈自笃还请销售人员吃饭喝酒,打听经营的具体客户和市场销售情况。然后,他昂首挺胸地走进刘长清办公室,理直气壮地提出盘存和算账。因为他经常与党政领导一起,随时汇报产量的情况,自以为已经做好了县镇相关部门个别领导的工作,获得了领导的信任,可以压制住刘长清了。

严冬时节,天气异常寒冷。上午上班时间,穿着大衣的陈自笃,准时来到刘长清的办公室。一缕阳光斜照到门口,他坐在进门的接待沙发上,用冷酷的眼光盯着刘长清的脸,搬出政府领导,狐假虎威地交谈自己的主张,并急切期待自己能坐上厂长的宝座。

这让刘长清的办厂思路和决策受到严重阻碍。他们开始了尖锐漫长的谈判。刘长清也理直气壮地说道:“谁投资多,就有权决定企业由谁搞,怎么会由政府来决定呢?”

创建这个企业,刘长清付出了很多心血,一路走得非常艰辛,他舍不得放弃,更不能容忍谁来乱指点。他主动找到了镇里主要领导表态说:“如果陈自笃不愿意做好这个企业,我就一个人继续干下去。他投资的19万元由我来还,另外再拿50万元给他。”

政府党政领导都出面与陈自笃沟通协调。可是,陈自笃坚决不同意,他强硬地说:“我不当精铸厂的厂长死不瞑目”。

在这样的情形下,刘长清只好屈从了行政领导们的干预,让给陈自笃经营。通过盘存与清算,刘长清投入127万元现金,加上企业盈利分红的数额,陈自笃应该付给刘长清210万元的现金。陈自笃看到要马上支付这样大的现金金额,又不同意了。

最后,刘长清非常无奈地说:“既然你盘存不同意,算账也不同意,那我就只收回我的127万元本金,加上合作基金会的折算利息176万元,总可以了吧?”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