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思竹(原名陈榕)的头像

陈思竹(原名陈榕)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4/18
分享
《潼城春秋》连载

第四十四章 人工运河(四)

县上宣传队为刘长清专门创作了《大战猪拱塘》花鼓词:“猪拱塘,是颗钉,淤泥多来石头硬,副营长,刘长清,乐为电站献青春。昼夜加班不休战,干部合力又同心,英雄大战猪拱塘,夺得评比第一名。”

受大寨和红旗渠精神的鼓舞,潼城党委政府决心全面发动群众,尽快改变缺电的落后历史。由于施工条件差,没有财力物力,也没有机械化的运输,只能靠人工打石、爆破和肩挑背磨拉运石头。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互助,不分白日昼夜地战斗着。充分体现出“上下齐心,其利断金”之势。

数九寒天的夜晚,温度很低,最低的时候在零下两度。在工地上搭建的临时公棚,都不保暖,所以,要多加稻草和棕垫,才能度过难熬的寒夜。尽管这样,工人们还是采取换班劳动和休息,二十四小时,保证了修建昼夜不停工。

为了保证他们四肢暖和,气血流畅,避免感冒、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等多疾病的发生,刘长清尽量给他们添加了充足的谷草,垫在地铺上,还给他们配上养生保暖的红茶,后勤工作做得周到细致。

工人们倍感温暖,个个精神抖擞,不辞辛劳地大干苦干着。他们忘记了冬季的寒冷,只管竭尽全力地挥洒出自己的热情和汗水。累了困了,在工地上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稍作休息。饿了渴了,就地煮一些自带的红苕块,用咸菜填填肚子。喝点红茶,润润喉咙和嗓子。

虽然,长年风餐露宿,舞钎放炮,每天都非常困倦,但是,为了早日用上充足的电,能用电抽水灌溉庄稼地,保证每年获得丰收,早日脱去贫困的帽子,每个乡民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不讲任何条件,不顾天气的恶劣,生活的艰苦。

作为经济基础非常薄弱,一直戴着贫困县帽子的潼城,这一届党委政府领导集体下定决心:自力更生,花大力气建设一个大型电站,彻底解决全县人民的用电问题。没有技术,就抽调全县所有会一点技术的人,全程参与到地质测量、自行设计方案、组织全面施工和质量检查等各项工作中。

没钱买压路机,大家一起开动脑筋,用水泥钢筋铸成一个重十多吨的大磙子,由一百多人用纤绳,拉着这个老土的“压路机”,发出“嗨,嗨,嗨”的号子声,每天在大堤上,“轰隆隆”来回滚动碾压,以夯实地基。

购置修建运河需要的闸门,只有附近的四川夹江闸门生产厂有产品,需要资金购买,财政却没钱。即使有钱买,一道闸门重二十多吨,也运不回来。县委指挥部便挑选出一位憨厚,做事认真专注的邓师傅去夹江厂学习。他学成回来,自己买钢板,根据大坝水渠大小,自己设计制造闸门,人们都叫他“邓闸门”,本名却被人忘记了。

在党委委政府的引导下,大家积极踊跃地想出了许多土办法。诸如:没有吊装设备安装闸门,大家又一起想出了扒杆吊装这个土办法,自己设计水轮机叶片等。

没钱购买大型机械设备,整个工程全部依靠人工开挖和堆砌土石,总计约四百五十万立方米。这全是民工用钢钎一点点地抠,肩挑背扛,手推斗斗车,用箢篼挑,背篼来回背运石头,砌成的坚实堤干。

大部分村民连续作战,肩背都磨出了水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在涪江的工棚里风餐露宿,日夜奋战,开山辟石,拦河筑坝。在燕儿坡河堤段碾压时,纤绳突然断裂,滚子以飞快的速度向人群飞滚而来,个别民工躲闪不及,被碾致伤。在整个人工运河修建过程中,约200多民工致残,35名青年壮烈牺牲。

当时,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赵紫阳来到运河视察,被眼前繁忙的景象所震惊。看着埋头苦干的民工们专心致志地工作着,他连连称赞:潼城的三块石精神,就是中国红旗渠精神的传承。

修建三块石水电站,全凭人民的双手,开挖土石约500万立方米,建成了长达近500米,高10.7米,全长15.2公里,宽约110米的拦河大坝。成为中国第二人工大运河。筑起了千里涪江第一坝的人间奇迹。

潼城的人工运河,起于新林公社三块石,穿过姬家坝、小州坝、外梁子、花园浩、进入桂林公社桂林场、八面山、再经过梓桐镇大岩洞、长岭岗及莲花寺,全长三十多里。自西向东,北靠绵延起伏的山丘,八面山十里桃林,南邻桂林全国著名的无公害万亩蔬菜基地,西接三块石大坝。运河上还架有十几座人行天桥,两岸村落密布。

回顾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建成了火电厂,53千瓦的煤气发电,让梓潼城关亮起了第一盏电灯,正式结束了无电的历史。电站的修建,中途被动乱阻断,时隔二十多年,在国家平安稳定发展的环境中,再次启动,不难想象,潼城人民对于电力有多么迫切的渴望。

在长蛇般的修建工地上,六万人风餐露宿,昼夜忙碌奋战的场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令人振奋,难以忘怀。为了实现家家户户老百姓能用上电灯的梦想,从1958年开始筹划,到1971年之间,党委政府有计划地利用水资源发电,先后建成了太安、高肯和二滩水电站。但装机容量依然很少,总共仅有2300千瓦,只能供应县城和部分地域。农村依然处于煤油灯照明和碓窝捣米的状况,这严重地影响了潼城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了彻底改变这个贫穷落后的面貌,党政和全县人民“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全县青壮年民工,日夜奋战涪江沿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早日实现“电力进农庄,家家电灯亮”的梦想而努力拼搏。

潼城六万儿女克服重重困难,一年四季,驻扎在涪江沿岸,风餐露宿,开山辟石,拦河筑坝,鏖战三年,以顽强的毅力,决心建成担负发电、灌溉、防洪与航运等,多方面功能的运河,三块石大型电站。

这个工程十分浩大,过程非常艰辛,经济万分困难,场面生动感人。十五公里多的涪江沿线,六万多工人甩开手臂,抡起几十斤重的大铁锤,高高地举过头顶,再将大铁锤重重地砸向铁铆钉上,一声脆响,火星四溅。

烈日高温下,数九寒冬天,涪江沿岸,从早到晚,都有“嗬嘿,嗬嘿,嗨哟”的助力号子声,久久响彻云霄。工人们推着板车,挑着石头,从丹田里发出这雄浑铿锵的劳动乐音。如果说大地是一面鼓,他们的脚就是鼓槌,“咚咚咚”地敲击着鹅卵石密布的河滩。几万民工,挥汗如雨,干劲冲天。

刘长清以东道主的身份,热情地迎接从外乡一批又一批挑着红苕和咸菜,背着稻草或草帘,扛着锄头,推着板车,带着铁锤钢钎,揣着潼城人民殷切期盼的壮劳动力建设者们。交通不方便,他们就马不停蹄、络绎不绝,从各区镇的偏僻乡村,徒步赶来。

夜幕降临,涪江沿岸高压线上的电灯,像一排耀眼的星星在闪烁。工地上临时搭建的工棚里,点着微弱摇曳的煤油灯,像密密麻麻的萤火虫在蠕动。饿了的工人们在加餐,吃着自己带来的海椒酱、盐巴和干粮。累了的工人,躺在工棚里的地铺上,尽管外面工地上,挥锤敲打声依然不绝入耳,但他们却因为太困,一下子就沉沉地入睡了,醒来后,又接着干。

无论是白天黑夜,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三十多里的涪江沿岸,密密麻麻,全是建设者们奔忙的身影。他们挥锄开掘河道,肩挑背扛筑护堤,挥钢钎打磨粗石,放炮炸石材,肩挑背扛,在夜幕的笼罩下,一片繁忙。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气温渐渐升起来,隐藏了一个冬季的太阳露出了美丽的笑脸。转眼,开工已经两年多了,工地上又换了一批新的工人。这是根据党委指挥部的指示:为了保存实力,民工两三个月一轮换。但是,依然有民工长达一年半载也不回家。指挥部便会强制他们回去休整,换来家里其他壮劳动力继续战斗。

新来的民工,身强力壮,力量满满。他们抡起几十斤重的大铁锤,高高举过了头顶,然后,将大铁锤重重地砸向铁铆钉,声声脆响,火星四溅。响声此起彼伏,像大珠小珠 “叮叮当当”不停地落入玉盘中。工人们用肩拉着板车,挑着石块,浑厚的劳动号子,铿锵有力,不绝入耳,富有节奏地迸发出:“嗬嘿......嗨哟......”,清晰整齐,高亢洪亮的号子声。

获得了最佳荣誉的刘长清,穿行在热火朝天的队伍中,他身穿单薄的衣服,腰上围着白色的汗巾,来来回回地挑着砂石,挥洒着汗水。他更加渴望全县人民都能用上电,因为在他当大队长的学习中,他知道全国很多地区的经济已经快速发展,并且遥遥领先了。

而潼城,除了五万人居住的县城和九个区政府所在地的街道两旁,有稀疏的几盏昏暗街灯外,到处一片漆黑,也行困难。全域农村的坡坡坎坎,田间地头,遇到天旱,庄稼枯死,更不能旱涝保收。

新一届党委政府领导集体十分有魄力,在没有经济基础,财力极为薄弱的情况下,除了调集所有人才资源自行设计和施工外,还号召全县子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建成大型电站,全县人民是最终受益者。为建设尽一份心,也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县委县府的号召下,全体干部职工将1976至1978年三年的烤火费,全部捐了出来。所有小学生捐出:拾狗粪、捡废铁、废报纸和废纸板等换来的钱。星期天,各个学校的中学生都到电站工地上,积极参加义务劳动。

涪江岸边指挥部的一声号令,全县2000多名壮年石匠都迅速来到工地。尽管这样,石匠数量还是远远不够,县委就号召青年民兵和共青团员,学习石匠技术,拜老石匠为师,一带十,十带百。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由于生活物资短缺,除了红苕和咸菜,县委县府只能给工人,每月每人供应二两肉,二两酒,二两菜油。虽然干重体力活,吃东西没有油荤不能保证充足的体力,但是,大家都明白:到工地不是为了吃喝。所以,再苦再难,民工们都咬紧牙关。

民工们以苦为荣,不求回报。所有参加修建的人都没有经费补贴,只是每天记十个工分,每月由生产队会计统计。年终,根据全队的总收入,测算分配相应的粮食。因为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民工们的收入也各不相同。有的生产队,十分的劳动力,只能得到一角五六分钱的薪酬。

一部分民工,住在工地简易的窝棚里。寄宿在老乡家的人,每晚铺地铺,一间十二平米的房间,常常睡二十五六个人。从数十里以外来的民工,随身带的红薯、杂粮和咸菜酸萝卜吃完了,就吃辣椒和炒盐下饭,生活极其艰苦。因此,工地上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作罗帐地做床,涪江两岸摆战场。三块石头架锅灶,海椒盐巴下杂粮。”

工具简陋,在没有大型水利施工设备的情况下,大家就想出用土火车办法,铺设出轻便的轨道,采取“水推沙”方式,巧妙地用抽水机提水。凭借落差,将工场内的泥沙抛入水中带走,解决了开挖困难,处理好了工地狭窄与人员拥挤的矛盾。

两个人一起推着斗斗车运土,在铺设轻便的轨道上,车轮子自由划动,较好地缓解了挖填土石方运输的劳动强度。然后,推行“竹笼法”,截流时就地取材,用竹笼装上石头抛入涪江,节流断面拦堵翻滚的江水,确保了大坝顺利合拢。还采用了水泥碾压和自制阀门等办法。

在几年的修建过程中,有一百多对年轻人结为夫妻。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小伙子,到桂林四大队搭伙,休息时为农户家挑水扫地。在农户农忙时,不由分说,挽起裤腿,下地栽秧打谷。家里十九岁的女孩陈思碧喜欢上了他,后来,顺利喜结连理。

刘长清离家很近,但他却奋不顾身,全身心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三块石水电站建修中。这时,他已经三十三岁,正值而立之年。加上前面经历的丰富人生遭遇,他已经具有非常成熟的人生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他当大队基层干部的待遇是:每月记三十个工作日,在生产队劳动就不再评工分。兼任农机站站长,民兵营副营长,都是凭条回队上记工分。农村基层干部工作量大,辛苦劳累,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也需要更多更无私的奉献精神。刘长清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他一直保持着从小养成的坚忍不拔的品质,踏踏实实地耕耘自己脚下的那块广阔无际的土地。他从靠挣工分吃饭的普通农民到当基层干部,从来没有离开过耕耘和播种。几年做大队和公社干部,使他更加熟悉各个乡村,各种类型的土质与农活。

随着自己对农村、农业和科学种植的刻苦钻研,凭着他的实干和巧干,刘长清已经积累了驾驭农村基层工作的丰富经验。工作之余,他偶尔重操旧业,从上台演出到独立组建宣传队,编导整台节目,也能驾熟就轻,迎刃而解。

在这期间,他最大的进步是社交和管理能力大大提高。在四十五岁前半生,是他不断积累智慧和能力的阶段。这为他后半生更有作为,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长清饱含着满腔热忱,参加了大型水电站建设,与全县的建设者们一道,孕育和铸就了三块石精神(即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总体战,团结协作的拼搏精神。突破重重困难,苦干实干巧干,勇创第一的开拓精神。这是潼城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子孙后代的精神支撑和动力,也是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典范。这种精神,以博大的内涵,激励和鼓舞着潼城儿女:自强不息,奋蹄迈进,坚忍不拔,图变图强。

眼看就要竣工了,电站的雏形已经清晰地矗立眼前。全县青壮年儿女们用钢钎一点点抠、用板车一次次推、用肩膀一筐筐挑,铸成了三块石电站这座丰碑。在几年艰苦奋战中,建设者们以“人定胜天”的精神,创造出了一个手造的人工运河。

一个长期贫穷落后的小穷县,在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和亲临现场指导和带领下,不等不靠,以满腔热血,不竭的勇气,冲天的干劲和执著的信念,去完成令人无法想象的梦想。看到工程即将竣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在春天灿烂的阳光中,运河水清澈透明。微风吹拂,泛起晶亮的波光,熠熠生辉,宛若一匹缓缓铺开的深绿色绸缎,细腻、柔滑且温润。人工运河两旁,柳丝吐绿,轻柔下垂。柳枝随风扭着细腰轻轻摆动,垂影如画,伴随着工人们奔走往来的身影,倒映在碧波上,钩织成一幅春天的人间仙境。

涪江沿岸的运河边,板车的吱呀声、铁锤与钢钎相击的“叮当”声、吆喝声、号子声,还在上空悠悠回荡。这些声音将永远回荡在人们的心中。工程即将完工,“三块石”精神,也深深地刻在了刘长清的骨髓里。

春天来了,万物苏醒,远处山峦的枯树开始吐露新芽。转眼,电站的修建工程进入到第三个年头。三块石已风姿卓卓,更加完美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刘长清与民工们一道,奔走在施工一线,汗流满面地来回运送着石子。他们的身影沐浴着朝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即将竣工的喜悦。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