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思竹(原名陈榕)的头像

陈思竹(原名陈榕)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4/21
分享
《潼城春秋》连载

第五十六章 精铸厂(二)

尽管刘泽民书记心里难以割下刘长清,但是,看到他的态度如此坚决,他一时间没有了言语,不知道说什么好,两人一阵沉默后,刘泽民有些无可奈何地说道:“好吧,我知道你的心愿了,只是觉得:你这样的人才不能走到领导岗位,太可惜了。”

已任双江区长的黄华顺更是不舍,因为在工作上,刘长清完全能为他分忧解难。开始,他以为是刘长清的妻子不同意,便把他们夫妇带到重庆一些风景区游览两天,趁机给他妻子罗向芬做工作。看到领导这样诚心实意,刘长清固执的心有些动摇。

黄书记也看出了他内心的矛盾,又进一步谈起准备派他去新桂林,需要抓哪些工作。刘长清能够体会到:区委书记和区长为了提拔自己,这么用心良苦,便点头同意了。但是,回到家里,妻子又与他进行了深度分析。

妻子认为:“你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如果当党委书记,你只会付出,不会为自己家人谋利,这不仅会让家里负担更重,而当下,正是几个孩子长身体,需要大量钱读书和生活的时候。如果当领导,你身上的其他才华也无法施展出来,只有做企业,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刘长清想辞职的初衷与妻子说的也基本一致:子女多需要发展经济,努力挣钱,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刘长清认为妻子分析得有道理。但搞企业,一方面要国家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要有头脑,稳步发展,步步为营。要像拉车娃那样,埋头苦干,具有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当前,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吃苦耐劳的精神都具备。

刘长清见妻子还这么坚持,也不想苦了妻子,便对她说:“向芬,那你找个时间给黄区长说说。他对我们也是真心实意,你要给他晓以利弊,让他理解我们。”

看到刘长清同意自己的观点,妻子十分高兴,立即答应丈夫,急忙迈着轻快的步伐,独自去找黄华顺书记,详细说明家里的具体情况,敬请他理解和放行。

县文化主管部门得到刘长清要辞职的消息,领导迅速赶到双江,找刘长清谈心,都不愿意放他走。尽管这样,刘长清的态度依然十分坚决。为了让文化主管部门同意他辞职,刘长清一反常态,不像过去那样,积极向上级汇报工作了。让文化部门认为他对工作松懈怠慢,最后逼着他们放行。

尽管不向组织汇报,刘长清依然没有放松文化站的系列工作,毕竟文化站是他亲手创建。自己也以它为家,为之付出的情感深厚浓烈。所以,即便他不在文化站工作,在没有顶替他的人出现前,他也会不折不扣地打理好各项事务。但是,内心在逐渐淡化这边的情感。因为刚刚走上正轨的农机厂,必须要他花更多的精力去拓展市场。

初夏的太阳开始升温了。这天,刘长清趁去县城农业局办事的时候,他又趁机找到文化局局长陈文祥,把自己的想法和具体情况诚恳地阐述出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求得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在文化局陈局长那间简朴的办公室里,陈文祥正在阅读相关文件,看到刘长清的到来,热情地给他接了一杯白开水递给他。

陈文祥身材高大,面部轮廓分明,眼睛炯炯有神。青幽的黑发斜分在额前,脸上红光满面,慈祥和蔼。还没有等刘长清说话,他就先说道:“已经听说你要辞职的消息了。”

刘长清神情坚定地点点头,眼睛望着局长,观察着他的神情,怯怯地答道:“嗯,主要是家庭负担太重了。做书记一把手应该也很锻炼自己,但是党员干部不允许经商办企业,这样,一个月只拿几千元的工资,全家六口人的一切生活费用,根本没有办法开支。”

刘长清坦诚地说。陈文祥局长笑容可掬,眼光慈祥、若有所思地看着刘长清诚恳的表情。听了他的陈述,他确实无法解决他家庭的困难。但心里也笃定地认为:他是做书记的最佳人选。在陈文祥局长的脸上,流露出了茫然和妥协的神情。他只能微微地叹了口气说:“真是太可惜了。”

听了陈文祥局长的话,知道他变相地同意了自己辞职。往回赶的路上,刘长清坐在客车上,手把在窗口边,望着外面一晃而过的风景,思绪万千。

其实,能成为公社一把手,也是党组织对自己能力和人品的肯定,自己却不珍惜,还果断拒绝了,似乎辜负了党组织的长期培养。可是,党对干部有很严格的要求,自己也不想在这样重要的岗位上,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

刘长清心里激烈地纠结权衡:如果在一把手的位置,以权谋私非常方便,但这不是正确的生财之道,用不经过劳动,轻而易举获得的利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形不成好的家风家训。这样培养出来的儿女,迟早也会成为社会的渣滓,被人们唾弃。

刘长清想:自己成了党委书记是很光宗耀祖,有权有势,但是,如果儿女们不成器不成才,后继无人,后代是废人,不仅仅是自己的失败,也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他再极目眺望窗外风驰电掣般一晃而过的风景,心理矛盾纠结在漫漫地解开了。

如果自己做党委书记,就必须廉洁自律,从情感上说,刘长清绝对不愿意让自己的老婆孩子,因为没有钱,再像自己过去那样受苦受累,完全没有生活的保障。所以,自己只能选择继续做企业,做好企业,一方面给与家人经济保障,另一方面也为国家创造税收,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太阳暖融融地照在大地上,从窗口一晃而过的青山绿水和宽阔无际的田野上,万物复苏,蓄势待发,百花竞相绽放。望着这一片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刘长清感觉到了一股勃发的力量在体内悄悄生长。继续做好企业的决心更加笃定。

虽然做企业更为辛苦,但是,可以培育孩子们通过勤劳的双手致富,通过给国家交税安身立命,并把这些作为家训传承下去。这才是一个家庭、家族和国家健康发展下去的正确方式。想到这里,刘长清的眼里露出了轻松愉快的表情。

双江客车站就在农机厂的对面。下车后,刘长清迈着矫健的步伐,穿过西街子,踏上正街的石板路,急匆匆地赶往杨氏民宅区公所。穿过天井,分别找到了书记刘泽民和区长黄华顺,汇报了自己到县里找了文化管理局陈文祥局长的情况,并转达了陈局长对他辞职的态度。

做完这些工作,刘长清又匆匆回到文化站的办公室兼寝室,坐在那里,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直兴奋、纠结堵塞及五味杂陈的心里,顿时清爽了很多。妻子出去买菜了,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屋子里很安静,他微微闭目一会儿,放松身心,停止任何思绪。

刘长清抬眼打量着楼上这间长长的屋子,除了临街有窗户,里面的光线都很暗淡,为了全家能团聚,他把深处用布帘隔开,作为他和妻子的卧室。两个女儿大了,单独给她隔了一个房间,读初中和小学的两个儿子住在一起。眼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他们都要面临成家结婚生子,不能让他们没有单独的住处啊。

如果去当党委书记,要做一个廉洁自律的官员,自己又不能搞特殊化,每月几千元的工资,完全不能满足家庭日常柴米油盐酱醋的生活开支。只有做企业,按照合法的程序,通过自己努力拓展市场,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才能解决家庭这些实际问题。

想到这些,刘长清决心分别找一些熟人,从旁边给区领导做做工作。在凭借勤劳致富养家糊口和坚守廉洁做好官的机会面前,刘长清做出了自己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迎着灿烂的朝阳,刘长清拿着晚上写好的辞职书,直接递交到了区公所办公室,但是,辞职并不顺利。当主管行政部门得到他辞职的消息后,业务部门的领导坚决不放。因为刘长清在本县五十六个文化专干中,组织策划、号召能力、文艺天赋、创新和策划能力等都是最强的一个,无人能够超越。他辞职意味着:文化部门将失去一个得力的文化管理者,以及文艺节目策划排练的支撑者。

双江,作为潼城第一重镇,文化艺术的组织和宣传活动,在刘长清的带领下,开展得多彩多姿,历年都是第一,全县文化站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年度评比综合考核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刘长清个人和双江文化中心,是文化主管部门多年树立起来的标杆,怎么能轻易倒下呢?

文化各级主管部门难以割舍,难道刘长清就真的那么轻易地就割舍了吗?自1958年开始,还是少年的刘长清便进入双花剧团学习川剧、乐器和曲艺等音乐知识和技能,到成为文化站长,总共历经了二十八年民间文艺舞台上的磨砺,十多年基层干部工作岗位的锻炼。刘长清成长于农村,扎根在农村,熟悉田间地头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四季更迭。

刘长清对农民的熟悉和认知都非常深刻,农业要如何发展?农民怎么致富?土地怎么科学运用?农民们的视野和思想境界怎么提升?这是刘长清做村干部时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为此,他一边大力抓经济发展,一边挑起了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任,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了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刘长清也成了地方有名望、令人尊重敬仰的乡绅乡贤。

刘长清对农村基层文化艺术舞台饱含深情,在这片土地上,有那么多群众喜爱他。支持他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都难以割舍。但是,现实很残酷,他白手起家,无依无靠,全家妻儿的衣食住行和生计,是他这个丈夫和父亲必须肩负起的责任。他不得不忍痛割爱,离开他亲手建造的文化乐园。人生没有平坦的大道,都要历经风风雨雨,要不断做出选择。

花无长久开。刘长清把这些问题想明白后,为了让自己亲手培育起来的文化站工作继续弘扬下去,他开始认真挑选接班人。自从文化站修建起来后,各公社文化专干每年的年终总结会,都在图书阅览室后面的茶馆召开。茶馆对外方便群众,开展群众文化艺术表演活动,对内就是文化专干集中召开会议、策划、组织和排练文艺节目的工作中心。

临街,开辟的几个文化宣传专栏,需要定时定期更换新的时事内容。在几个文化专干中挑选,既要有组织能力,又要多才多艺,才能很好的胜任这个岗位的全部工作。

在辞去文化站工作时,刘长清已经挑选出了接班人,并向相关领导汇报交流了自己物色人才的标准,领导们对他清晰的思路,为人的品格十分赞赏。文化站交接工作总算圆满完成了。

初夏,太阳普照着大地,气温已经火热起来。刘长清与妻子罗向芬一道,先到智慧坡棉花仓库,收理好办公室,把最里面房间,作为全家人的住地。然后,又到文化站收理办公室用具和全家人的衣物。

提着几大包东西,刘长清依依不舍地走出房间,站在图书阅览室门口的街道上,环视这一切。从此,他就彻底离开他喜爱的文化工作岗位,全家都搬到农机厂里的办公室吃住了。

穿过西街子,翻过两级梯坎,越过川渝大公路,沿着斜坡智慧路左侧,上行几百米处,就到了占地三亩六分的棉花库房,这是农村合作社时,生产高产棉的收购存放处。包产到户后,随着棉花产量减少,这里就一直闲置多年。

刘长清买下这里的时候,墙壁四周已经长出了野草和青苔,每个房间里都散发出浓烈的霉味。把这块地买过来后,随着农机厂的业务不断扩大,他把进铁门右一排,第一间设为出纳财会办公室,第二间作为总经理办公室,最里面带转角的屋子,作为全家的居住地。左侧斜坡上去,是生产车间和员工食堂。这里也是双江的至高点。

暮春,太阳越来越热,枯树冒出新绿,百花次第开放。刘长清走出厂门口,公路对面茂密的树林新叶勃发,向下眺望,坡脚下面是杨尚昆(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主席)的出生地“四知堂”。

它坐落在双江镇金龙村长滩子那座古朴的四合院,方正的木屋青瓦房大门,正对着清水碧碧,蜿蜒环绕的玉带河。远处山峦坡地跌宕起伏,清晰可见。满目枯树新叶吐绿,郁郁葱葱,一片春意盎然,焕发着无限生机,使人心旷神怡。

刘长清的事业也正如这春天一样,蓬勃发展,迅速壮大,让人充满着美好的向往和希望。天天看到伟人出生的旧居,他们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成为他的榜样,也时时警示他要好好地做人做事。

每天,在这斜坡上的农机厂都机声隆隆,冒着浓烟,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企业不断壮大,生产工人也从最初的四个人扩展到了五六十人。修建了三层楼的职工宿舍,设有专门的食堂,工人们一日三餐,衣食住行都在厂里,每天工人穿着工作服上下班,也成为双江镇独特亮丽的风景。

企业是从事经营生产的单位,它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是,刘长清始终坚持生财有道;不损国家,不亏员工;带头致富后,积极回报社会三条原则。

在独立经营后,刘长清带领双江农机厂全体员工,专心致志地放开手脚干。以孤注一掷,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把一批精兵强将招至麾下,让忠厚勤奋肯干的吕忠信任会计,王兴信任供销科长,陈代科为生产车间主任,并落实了岗位责任。

刘长清赶上了国家好政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大好时机。凭借他的聪明刻苦,不拍困难的拼搏精神,人脉广,朋友多,信誉好的优势,企业的发展获得了党政机关、工商、税务、金融和质检等部门的鼎力支持,刘长清如虎添翼,大鹏展翅,使企业蒸蒸日上,迅速得到壮大。

短短两年多时间,刘长清起早贪黑拓展市场,在西南片区,他的业务成为销售最快最好的企业,品牌口碑赢得了众多客户的好评,企业经济积累越来越丰厚。

1990年国庆后,虽然天气已经转凉,但是,这一天,阳光依然明媚,万里晴空,没有一丝云彩。吃罢早餐,刘长清走到自己的办公室,刚刚坐下。突然,老部下陈自笃带着梓桐镇书记陈学龙和镇长陈家玉一道,来到了双江农机厂,刘长清起身,热情地迎接他们的到来。然后,倒上茶水,寒暄了几句,他们就直接开门见山,动员刘长清进县城与他们合作办企业。

陈自笃是刘长清兼任农机站站长时的部下,又是桂林老乡老熟人,他精明能干,干事利索有魄力,在农机站撤销后,他在县城创办了一个小规模的汽车配件厂。

从1978年至1983年,恢复发展乡镇企业以来,国家首次肯定了社队企业的地位。文件要求:“凡是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国家对社队企业,分不同情况,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