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香英的头像

陈香英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9/04
分享
《肩膀上的诅咒》连载

第六十二章 常不懂残苦

   世间苍苍,人海茫茫,万物相生相克,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总之都是“生命”,那白天与黑夜亦如此。只不过万物中的动植物相生相克,生命之运气,分为两种,幸运与厄运。然而幸运的获得者,不管是人还是动植物,都是常规所不能理解的所谓“宿命”论。

没有“痛”的那种获得的是幸运之神的庇佑,这种人生叫做幸福的常人。有“痛”的那种通常被赶不走的魔鬼变花样的捉弄,这种人生叫做痛苦的残人。就因为这样,我经常喜欢仰望星空,呐喊!浩瀚的宇宙,地球虽然是和谐的圆,可惜世界之大,永远没有公平。

然而人的健与残,对生活而言,貌似无伤大雅。因为生活从来不完美,要求人生的完美,只是想象和形式,只是每个自己的美丽向往。可是生活对人还是若有所求,有意无意的要求每个人生仰慕生命的本真,欣赏内在的正能量,创造人生价值的辉煌,而从来不会盲目的要求人的肉体外在美,不会忽略外在的完美搀和背后的“丑陋”。

也许生活就是正义的变色龙,令人防不胜防。它随时对我们生存方式挑三拣四,或许对我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仪式感都看不顺眼,但我们对它亦如此。

重要的是我们每个自己,应该理解生活本质就是捉摸不定,好比玩物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似若汪洋大海时起时伏,只要适应了,习惯了,也就是特别的安好。若想被现实感染携带毒瘤的生活,那庞大无形的生命,做一次文刀切除手术治疗,肯定是本能的多余,因为生活是无形的神,只会生病不会死亡。

可我们人就不同了,都是血肉之躯,尽管常和残,明摆着有区别,但不像生活那么幸运,没有生死,没有病痛。反之,会生病,会痛苦,会出意外,会死亡,或常变残,残加残,总之,两种人的命运虽有差别,但活着都是不易,都要面对世事无常。

这就是说,两种人生,两种命运,常与残之间,共同点生命息息相通。学问渊博的生活之母,她不由教诲世上的常人,应该明白缺陷乃意外之苦,莫把歹运人生的缺陷,当成有心无心的笑柄,要知道残人虽残乃人生。

要知道常人堕落毁人生,要知道残人与常人同根生,要知道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和偏见,烧伤残人的自尊。要知道常人的无情,会使残人的骨髓渗入自卑的元素,会使残人的人生没有阳光和微笑,会使残人的思想含糊而消沉。

世上的常人,为人处事应谨言慎行,不能得意忘形,万不可把残人身体上的痛苦,当成脚下的愚昧之快乐。假想常人遇意外遭残人境,是不是自然尝到残人苦?假想常人变残身,是不是尽管拥有多少财和才,也是秋收冬藏之冷冻?

正如生活万能之师所言:“世间路常人走,残人也能走。常人如有残精神,美好生活也会变残日。残人倘若有志气,生活照样有阳光。假如常人本能护残人,世间坎坷之路不经开拓也平坦。

残人如有常人助,冬天冰窖也能变温泉。可惜常人不懂残人苦,不懂残人度日好比被人挖心掏眼之巨痛,不懂残人尝尽十苦无甜无人问,不懂残人行道爬行黑夜城。

言不尽残人多舛,道不完残人心酸。残人即使拥有远大的抱负,没有健康的体魄,只能不甘平庸。所谓“常人不懂残人苦,只因常人厌倦轻松自如平凡的生活,正是残人梦里都渴望,而得不到的天堂生活。”

在此我以残人的卑微身份,由衷献上古诗一首,嫦娥 [明] 边贡 月宫清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此诗令人感悟颇深,不由吟诵自语自编的伤感诗句:“世人向光明,春风皆是暖。常人欲做仙,残人欲做常。”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