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主人公高东升是抗日战争时期被王家桥村收养的烈士孤儿,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生性活泼好动,诙谐幽默,又头脑灵活,悟性好,富有同情心,被村里人喜欢,都把他当开心果,谁家有点好吃的也留给他一点。他书没念几年,也不识几个字,甚至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但他善于投机,十五六岁上,在村里成了呼风唤雨的人物,从在村委帮忙跑腿开始,虽说谁也没选他,见面开玩笑不是村长、就是村支书的称呼他,明知是村里人取笑他,他听了却很受用,洋洋自得。天长地久,假的也成了真的,谁也认可他是村委的人,就连村委一般人也都认可了他,有事让他出面,办理的明明白白,井井有条,看来就是当官的料。于是,他从团支书、民兵连长开始,几十年来,一直做到副省级干部,让人不得不信服他。村里人都说,孩子的从小看苗,象高东升,从小就与别的孩子不同,又根正苗红,时势造英雄,出头是早晚的事……
高东升识人,善于用人,也会用人,改革开放使他成为时代的弄潮人,当地经济发展的把舵手。在群众的眼里,他是好干部;在职工眼里,他是好领导,好当家。他总是运筹帷幄,做别人不能做,想别人不敢想。成功一直陪伴着他,突出的政绩使他前程似锦,春风得意。
但从政过于钢,过于正直,难免得罪人,为他人不容,甚至被陷害,因为官场上,他打破了游戏规则,又时常站在风口浪尖上,必将跌得粉身碎骨。他可以救别人,但无力再救自己。因为很多人不会容他的,就因为他的立场,石刻站在老百姓立场上,为老百姓呼吁,为老百姓办事,必将侵犯他人利益,他遇难了,谁都躲避着他。而王家桥的乡亲没有忘记他,企业的所有员工没有忘记他,外国友人没有忘记他……
清明时节,佝偻着身子的春兰和拄着双拐的二柱在他的坟前念叨着,还忍不住骂他几句,青烟徐徐,传来的是悲切的哭泣……